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骨髓造血微环境探讨砂烫三七对血虚大鼠的补血作用
1
作者 晏乙月 倪婉晔 +4 位作者 赵荣华 黄丰 毛晓健 王亭 周宁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2-1679,共8页
目的 探讨砂烫三七对血虚大鼠的补血作用,并与生三七和蒸三七比较。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那唑组(0.054 g/kg)、东阿阿胶组(1.26 g/kg)、生三七组(0.321 g/kg)、蒸三七组(0.306 g/kg)及砂烫三七低、中、高剂量组(0.149、0... 目的 探讨砂烫三七对血虚大鼠的补血作用,并与生三七和蒸三七比较。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那唑组(0.054 g/kg)、东阿阿胶组(1.26 g/kg)、生三七组(0.321 g/kg)、蒸三七组(0.306 g/kg)及砂烫三七低、中、高剂量组(0.149、0.298、0.596 g/kg),每组10只,乙酰苯肼联合环磷酰胺同时灌胃给药建立大鼠血虚模型,各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16 d。记录大鼠体质量和食量,计算脾脏和胸腺指数;检测外周血RBC、WBC数量和Hb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造血相关细胞因子(GM-CSF、IL-6、EPO、INF-γ、TGF-β1)水平;HE染色和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骨髓造血组织容量和功能;Western blot法和RT-qPCR法分别检测肾组织EPO蛋白和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周期和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细胞CD34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砂烫三七组和蒸三七组大鼠体质量和食量增加(P<0.05);砂烫三七组大鼠脾脏指数降低(P<0.05),各给药组胸腺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砂烫三七组和蒸三七组RBC数量升高(P<0.05),各给药组WBC数量升高(P<0.05);砂烫三七组和生三七组骨髓成骨细胞数目增加(P<0.05),砂烫三七组和蒸三七组有核细胞数目增加(P<0.05);砂烫三七组、蒸三七组血清IL-6水平升高,砂烫三七组、生三七组EPO水平升高,各给药组TGF-β1水平降低(P<0.05,P<0.01);砂烫三七组肾组织EPO蛋白表达升高(P<0.05);砂烫三七组和生三七组骨髓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P<0.01),各给药组G2期细胞比例和CD34表达升高(P<0.05,P<0.01);砂烫三七组和蒸三七组骨髓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0.01)。结论 砂烫三七、蒸三七和生三七均可改善大鼠血虚,机制可能与调节造血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有关;蒸三七和砂烫三七对血虚的综合改善作用相当且优于生三七,砂烫三七在上调EPO表达、促进红系造血方面优于蒸三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烫三七 生三七 蒸三七 骨髓造血微环境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造血微环境及中药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海琳 张福鹏 周永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83-1188,共6页
骨髓造血微环境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进行自我更新,并能产生大量祖细胞的内环境。它包括微血管系统、基质干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多种细胞因子[1]。基质干细胞也称为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向成骨细胞、造血基质细胞、脂肪细胞等分... 骨髓造血微环境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进行自我更新,并能产生大量祖细胞的内环境。它包括微血管系统、基质干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多种细胞因子[1]。基质干细胞也称为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向成骨细胞、造血基质细胞、脂肪细胞等分化。细胞外基质有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蛋白和胶原蛋白等,而细胞因子则包括多种黏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造血微环境 相关因素 中药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参与调控骨髓造血微环境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恒 江小霞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312-1316,共5页
骨髓造血微环境存在于全身骨骼的骨髓腔内,是机体造血以及免疫细胞发育的场所。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破骨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在骨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破骨细胞与微环境稳定、应激时造血干祖细胞动员及骨免... 骨髓造血微环境存在于全身骨骼的骨髓腔内,是机体造血以及免疫细胞发育的场所。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破骨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在骨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破骨细胞与微环境稳定、应激时造血干祖细胞动员及骨免疫密切相关。深入探究破骨细胞与骨髓造血微环境中其它细胞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寻找造血、骨免疫疾病和肿瘤等方面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就破骨细胞的发育来源与鉴定、破骨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动员的调节及破骨细胞与骨免疫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造血微环境 破骨细胞 造血干细胞动员 骨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骨髓造血微环境的研究
4
作者 周志勇 刘忠贵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7年第4期18-21,共4页
对1日龄雏鸡感染CIAV后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CIAV感染后7~21天,骨髓基质中性粘多糖减少、酸性粘多糖增多,表明造血微环境基质粘多糖对红系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骨... 对1日龄雏鸡感染CIAV后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CIAV感染后7~21天,骨髓基质中性粘多糖减少、酸性粘多糖增多,表明造血微环境基质粘多糖对红系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骨髓成纤维祖细胞体外增殖功能,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基质细胞的形态学均未见明显异常,表明骨髓造血微环境的细胞不是CIAV作用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传染性 贫血病 骨髓造血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微环境免疫状态对IRHS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孙黎飞 吴强强 +6 位作者 韩冰 郝红峰 许刚 杜延会 明汇 王桂臣 张金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6-962,共7页
目的:观察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综合征(Immune related hematocytopenia syndrome,IRHS)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免疫分子表达状态,对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端粒酶活性(TA)的影响,探讨对造血细胞破坏的免疫损伤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①端粒... 目的:观察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综合征(Immune related hematocytopenia syndrome,IRHS)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免疫分子表达状态,对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端粒酶活性(TA)的影响,探讨对造血细胞破坏的免疫损伤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①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PCR-ELISA)检测366例IRHS患者治疗前后BMMNC的TA。②免疫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患者骨髓细胞和造血微环境中HLA-DR、抗人IgG、FcγⅡ受体(FcγⅡR)、甘露糖受体(MR)、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及受体表达。③FACS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和CD19+B细胞比例。60例健康查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作为正常对照,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作为疾病对照。结果:①IRHS患者治疗前端粒酶活性为0.2617±0.0216,高于疾病对照组(0.0616±0.0313,P<0.01);其中HLA-B27+组高于HLA-B27-组(0.3013±0.0206比0.1923±0.0129,P<0.05),HLA-B27+IgG升高的重度IRP患者显著高于HLA-B27-IgG升高组(0.4016±0.0172比0.2211±0.0110,P<0.01)。②HLA-B27+IgG+组骨髓免疫细胞和造血微环境呈现细胞免疫活化和体液免疫均紊乱状态,高表达HLA-DR、FcγⅡR、IL-17A、IL-17RA和MR等免疫分子,外周血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和CD3-CD16+/CD56+NK和CD19+B细胞比例呈不同程度升高,造血破坏呈现多样性。③而HLAB27-IgG+组骨髓免疫细胞和造血微环境呈现体液免疫活化优势状态,高表达FcγⅡR,IL-17A等炎性因子不表达或弱表达,外周血仅CD19+B细胞比例升高,骨髓造血破坏方式主要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效应。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A等药物治疗后,患者血象恢复时BMMC的端粒酶重新失活,TA为0。结论:IRHS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化,与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免疫状态和病变血细胞病理性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和细胞免疫活化,多种炎性因子参与IRHS造血免疫损伤,是TA增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综合征(IRHS) 端粒酶活性 骨髓造血微环境(HM) 淋巴细胞亚群 HLA-B27 免疫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对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波 罗成基 +3 位作者 郭朝华 程晓明 邹仲敏 周进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60-663,共4页
目的 探讨辐射对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内核因子 κB(NF κB)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结果 免疫组化方法显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核的周围表达低水平的NF κB ,8.0Gy60 Co辐射损伤后 1h即见其表达较正常显著... 目的 探讨辐射对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内核因子 κB(NF κB)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结果 免疫组化方法显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核的周围表达低水平的NF κB ,8.0Gy60 Co辐射损伤后 1h即见其表达较正常显著升高并出现明显的核移位 ,4h达高峰 ,6h有所回落 ,8h恢复正常 ;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发现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内存在低水平活性NF κB ,8.0Gy60 Co辐射损伤后 1h即见其活性明显升高 ,4h达高峰 ,8h恢复正常。结论  8.0Gy辐射损伤后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内NF κB的表达升高并激活 ,这可能与骨髓微环境内基质细胞的抗辐射能力及造血功能的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造血微环境 辐射损伤 基质细胞核因子-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宋成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6-490,共5页
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核心,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保护机体造血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BMSCs可分化为中胚层组织细胞.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体外培养、扩增还可被... 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核心,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保护机体造血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BMSCs可分化为中胚层组织细胞.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体外培养、扩增还可被诱导分化成为神经细胞样细胞和胶质细胞样细胞。动物实验显示,移植到中枢神经系统后.BMSCs能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使病灶的囊腔缩小,特别是在神经生长因子存在的条件下可促进轴索跨过胶质屏障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移植治疗 脊髓损伤 骨髓造血微环境 神经生长因子 BMSCS 诱导分化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化学成分及其促造血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威 徐希科 +6 位作者 吕燕慧 魏艳平 丁倩倩 王杰 隗鑫曈 李展鸿 祖先鹏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9-615,共7页
当归补血汤是补气生血的经典中药名方,具有促进造血、保护肾组织、调节免疫、抗纤维化、抗肿瘤及抗抑郁等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近15年关于当归补血汤促进造血功能的研究文献,总结了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并从促进造血干细胞和外周血细胞... 当归补血汤是补气生血的经典中药名方,具有促进造血、保护肾组织、调节免疫、抗纤维化、抗肿瘤及抗抑郁等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近15年关于当归补血汤促进造血功能的研究文献,总结了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并从促进造血干细胞和外周血细胞的形成、抑制造血干细胞衰老、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系统及调节髓外器官造血等方面综述当归补血汤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化学成分 造血功能 造血干细胞 骨髓造血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小敏 朱玲玲 肖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94-2099,共6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增生减低的骨髓衰竭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及感染等,按疾病严重程度可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非重型再生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增生减低的骨髓衰竭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及感染等,按疾病严重程度可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其中,对于年龄≤35岁的SAA患者,首选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ymphocyte antigen,HLA)相合的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35~50岁的SAA患者可优选HLA相合的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次选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而对于年龄>50岁的SAA患者,或NSAA患者,推荐I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异常 骨髓造血微环境 造血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