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45-146,150,共3页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 移植治疗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全血细胞减少 主要表现 症候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马佳佳 吴爽 徐学聚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感染、出血、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全血细胞减少 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谢晓恬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和外周血三系下降,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尤其是重型再障(severe aplastica anemia,SAA)需要依赖输血维持生命,并存在严重的感染和出血倾向,如不积极治疗,短...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和外周血三系下降,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尤其是重型再障(severe aplastica anemia,SAA)需要依赖输血维持生命,并存在严重的感染和出血倾向,如不积极治疗,短期内病死率可高达7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积极治疗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出血倾向 重型再障 临床表现 外周血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免疫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柴忆欢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童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机制 发病机制 免疫抑制治疗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全血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惠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6-8,31,共4页
1概述 1.1疾病性质与流行病学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儿童期严重的血液病之一。目前认为,再障是由各种已知或未知病因所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和外周血三系下降,使患者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骨髓病理显示造血细胞减少或缺乏,
关键词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 早期诊断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血细胞减少 流行病学 疾病性质 出血倾向 骨髓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谈晶花 谢晓恬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78-281,共4页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病机制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免疫介导致病机制 ANEMIA 全血细胞减少 免疫功能紊乱 干细胞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郭卫卫 李梅君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1期165-166,共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通常是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和贫血、出血、感染。传统学说认为再障可能通过三种机制发病:原发、继发性干祖细胞("种子")缺陷,造...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通常是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和贫血、出血、感染。传统学说认为再障可能通过三种机制发病:原发、继发性干祖细胞("种子")缺陷,造血微环境("土壤")及免疫("虫子")异常。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紊乱在A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再障的免疫机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免疫系统紊乱 造血微环境 病因不明 主要表现 干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术红 解焕芳 臧传国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2期52-52,共1页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难治性血液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治疗主要予雄性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难治性血液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治疗主要予雄性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其疗效已被临床证实,但复发问题严重,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多。2005年12月-2010年7月,我们采用自拟补肾益髓汤伍用雄激素司坦唑醇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难治性血液病 全血细胞减少 免疫抑制剂 补肾益髓汤 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9
作者 韩国花 商艳敏 宋连会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7期807-808,共2页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本病起病缓慢,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近年来因工业化日渐发展、环境污染加重,发病率有上升...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本病起病缓慢,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近年来因工业化日渐发展、环境污染加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作者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对收治的4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疗效观察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全血细胞减少 不明原因 生物因素 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庞迎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2期89-90,共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骨髓衰竭综合征,是有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细胞数量减少所引发的,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严重时...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骨髓衰竭综合征,是有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细胞数量减少所引发的,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我科自2006年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rhIL-Ⅱ)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细胞介素Ⅱ 血小板减少 疗效观察 治疗 重组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血细胞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甘露聚糖肽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11
作者 庞迎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5期147-148,共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的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全血细胞减少以及由其导致的贫血、出血、感染。我科于2002年6月至2010年8月应用α-甘露聚糖肽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AA,...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的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全血细胞减少以及由其导致的贫血、出血、感染。我科于2002年6月至2010年8月应用α-甘露聚糖肽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AA,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联合黄芪注射液 α-甘露聚糖肽 疗效观察 治疗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细胞增生低下 全血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复方生血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
12
作者 张晓莉 董金永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2期39-40,共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罕有自愈者,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2004~2010年,我们采用自拟复方生血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积极治疗 生血汤 临床研究 复方 自拟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