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31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菊香 李晓君 +2 位作者 谢庆芳 陈佑明 黄敬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改变及其对临床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 231例患者的骨髓检查,并对其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可将1 231例的患者分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占11.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改变及其对临床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 231例患者的骨髓检查,并对其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可将1 231例的患者分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占11.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占6.7%,溶血性贫血占3.3%,缺铁性贫血占13.0%,感染占11.2%等。结论:细胞形态学改变是诊断血液病学的重要指标,骨髓细胞学检查对确诊血液病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骨髓细胞形态学 细胞化学染色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例初治POEMS综合征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 被引量:3
2
作者 蒋显勇 赵小鹏 +2 位作者 葛昌文 周道斌 李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研究初治POEMS综合征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方法:用OLYMPUS BX51显微镜分类并计数155例初治POEMS综合征患者骨髓的各系细胞,并观察是否存在形态学异常。结果:浆细胞形态学正常率为83.9%(130/155),个别浆细胞异常率(<5%)为1... 目的:研究初治POEMS综合征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方法:用OLYMPUS BX51显微镜分类并计数155例初治POEMS综合征患者骨髓的各系细胞,并观察是否存在形态学异常。结果:浆细胞形态学正常率为83.9%(130/155),个别浆细胞异常率(<5%)为12.3%(19/155),明显浆细胞异常率(>10%浆细胞)为3.8%(6/155)。结论:大多数POEMS综合征患者骨髓中浆细胞形态正常,少数患者骨髓中浆细胞有个别形态学异常,极少数患者骨髓中的浆细胞有明显的形态学异常。浆细胞比例越高,越易出现更多、更异常的浆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细胞 骨髓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原位免疫组化在原发骨髓淋巴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娟 王雯娟 +2 位作者 王锦程 杜晗芝 关键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07-1811,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原位免疫组化在原发骨髓淋巴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9年12月23例确诊的原发骨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原位免疫组化和免疫...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原位免疫组化在原发骨髓淋巴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9年12月23例确诊的原发骨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原位免疫组化和免疫分型等的特点,明确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原位免疫组化在原发骨髓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原发骨髓淋巴瘤以B细胞淋巴瘤为主,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所有患者骨髓均可见典型的淋巴瘤细胞,联合原位免疫组化78.26%的患者能够被诊断为原发骨髓淋巴瘤,91.30%的患者确诊为淋巴瘤。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原位免疫组化在原发骨髓淋巴瘤患者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形态学 原位免疫组化 免疫分型 原发骨髓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L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特征分析及对NHL骨髓侵犯的评估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玲 崔丽娟 +1 位作者 马慧 闫文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52-1756,共5页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特征对NHL骨髓侵犯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04例NHL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骨髓涂片形态学特点,并行骨髓免疫分型分析,分析...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特征对NHL骨髓侵犯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04例NHL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骨髓涂片形态学特点,并行骨髓免疫分型分析,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对NHL骨髓侵犯的评估价值。结果:104例NHL白血病患者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均有淋巴瘤细胞增多,其中B淋巴细胞型57例,T淋巴细胞型39例,NK/T细胞型8例;形态学特点为:淋巴瘤细胞胞体大,形状为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胞浆量多,染色为蓝色,少数细胞可见少许颗粒,核为圆形或类圆形,部分有扭曲,染色质粗,核仁隐显不一,其中T细胞型患者淋巴瘤细胞形态具有较强异形性,核仁更明显。B淋巴细胞型主要表达CD19、HLA-DR、CD20,阳性率均≥70%;T淋巴细胞型主要表达CD7、HLA-DR、CD38,阳性率均≥40%;NK/T细胞型主要表达CD56、CD161,阳性率均≥50%。骨髓涂片与免疫分型检测的骨髓中淋巴瘤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特征在评估NHL白血病患者骨髓侵犯中有一定应用价值,二者可相互补充,为NHL白血病患者骨髓侵犯的有效评估提供可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 骨髓细胞形态学 免疫分型 骨髓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贺利艳 杨峥 +1 位作者 黄春妮 黄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8-912,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EB病毒(EBV)感染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的特征,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对早期识别EB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EBV-DNA检测阳性的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目的:回顾分析EB病毒(EBV)感染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的特征,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对早期识别EB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EBV-DNA检测阳性的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外周血细胞分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结果:EBV感染患者取材33例,满意度100%。临床诊断IM 7例,EBV-HLH 17例,淋巴瘤3例,EBV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2例,未能明确诊断4例。其中31例出现骨髓增生活跃或以上,26例出现粒系增生活跃或以上,21例出现红系增生活跃或以上,17例出现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功能减低。骨髓异常成分主要有异型淋巴细胞(33例),噬血细胞(22例),异常组织细胞(10例)。结论:根据骨髓粒、红、巨三系造血细胞增生情况的改变,以及异型淋巴细胞细胞、噬血细胞、异常组织细胞等异常成分的出现,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提示感染EBV的可能性,对早期识别EBV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骨髓细胞形态学 特征 早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恙虫病骨髓细胞形态学改变(附10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宏德 黄支密 +1 位作者 柯为洵 顾小维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7-117,105,共2页
关键词 恙虫病 骨髓细胞形态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晓雅 汪可可 +8 位作者 周莹 王国立 尹素凤 刘斌 袁欣 王倩 曹英志 宋宇 武建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首诊确诊为MDS(423例)与AA(383例)病例的资料,比较两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结果:MDS患者骨髓中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首诊确诊为MDS(423例)与AA(383例)病例的资料,比较两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结果:MDS患者骨髓中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比例均高于AA患者,而淋巴细胞、成熟单核细胞、成熟浆细胞比例低于AA患者(P<0.05)。MDS患者多表现为骨髓细胞三系增生、病态造血或原始细胞比例增高,粒系红系增生伴巨核系增生减低或原始细胞比例增高,而AA患者多表现为三系增生减低或原始细胞比例减低(P<0.05)。MDS比AA更多地表现为病态造血。结论:MDS与AA在骨髓细胞形态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小细胞癌骨髓转移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丽卿 彭振翼 +1 位作者 赵红梅 杜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5-366,共2页
患者男性,60岁,痰中带血5天,腹痛、便血10 h,自述有慢性肠炎病史10余年。体检:右侧锁骨上可触及一大小0. 8 cm×0. 8 cm肿大淋巴结,柔韧,活动度好,无黏连、无触痛。右肺呼吸音低,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右下腹及下腹部... 患者男性,60岁,痰中带血5天,腹痛、便血10 h,自述有慢性肠炎病史10余年。体检:右侧锁骨上可触及一大小0. 8 cm×0. 8 cm肿大淋巴结,柔韧,活动度好,无黏连、无触痛。右肺呼吸音低,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右下腹及下腹部有轻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胸部CT示:右肺门占位,考虑中心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右肺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肝内低密度,建议增强检查除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 骨髓细胞形态学 骨髓转移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CD^(16+56+)的随访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姚翠婵 曾华松 +2 位作者 韦茹 王蓓 熊小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64-1766,共3页
目的: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ystemic 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OJIA)患儿治疗过程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cells)CD16+56+比率、骨髓细胞形态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在提示病情发展、改善预后方面的意义... 目的: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ystemic 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OJIA)患儿治疗过程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cells)CD16+56+比率、骨髓细胞形态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在提示病情发展、改善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30例SOJIA病例,分析治疗早期及联合治疗后多项炎症指标、外周血NK cells CD16+56+比率、骨髓细胞形态学动态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儿中10例病情反复难治者,均出现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升高,9例外周血NK cells CD16+56+比率降低,8例骨髓细胞形态学发生变化(4例发现异形淋巴细胞,4例有吞噬现象)。及时采用强联合治疗方案后,8例病情得到控制,2例进展为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结论:SOJIA临床表现多样,实验室指标非特异性指向,治疗中同时警惕NK cells CD16+56+比率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等变化,及早采用个体化强联合治疗方案,是阻止病情发展,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幼年型类风湿 自然杀伤细胞CD16+56+ 骨髓细胞形态学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金 吴登蜀 +4 位作者 张伸 阎晨华 周宇 张永顶 齐振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interleukinreceptor,sIL 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interleukinreceptor,sIL 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第1次完全缓解后sIL 2R表达水平。结果:ALL初诊组和复发组sIL 2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ALL缓解组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或复发组患者sIL 2R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动态观察30例患者发现,治疗有效达到完全缓解时sIL 2R水平明显下降, 而病情复发时患者sIL 2R水平显著上升,sIL 2R水平上升出现在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之前一个月左右。结论:动态检测完全缓解后患者sIL 2R表达水平,有利于ALL复发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复发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水平 受体表达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receptor 骨髓细胞形态学 正常对照组 ALL 患者发现 动态观察 完全缓解 病情复发 动态检测 早期诊断 缓解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热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丹倩 吴为强 +4 位作者 周梅 李燕林 彭明 黄阶胜 温晓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0-632,共3页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是由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一种反应性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疾病,由于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非恶性增生,分泌大量炎症因子导致多脏器的损伤,病情进展迅猛,延误诊治会导致病死率高。...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是由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一种反应性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疾病,由于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非恶性增生,分泌大量炎症因子导致多脏器的损伤,病情进展迅猛,延误诊治会导致病死率高。临床上将其分为家族性和继发性两类,多以继发性常见,继发因素有感染、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组织损伤等。本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诊治的1例黑热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热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 骨髓细胞形态学 利什曼原虫 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胃间质瘤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12
作者 高娜 于文征 +4 位作者 王学霞 孙建荣 刘晓丹 刘仁同 于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7-867,共1页
患者,男,69岁,因“上腹部不适伴呕血”于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完善上腹部强化CT示胃小弯区见一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影,跨胃腔内外生长,大部分位于胃外,大小约9.7 cm ×7.2 cm ×8.5 cm,考虑为胃肠道间质瘤(GIS... 患者,男,69岁,因“上腹部不适伴呕血”于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完善上腹部强化CT示胃小弯区见一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影,跨胃腔内外生长,大部分位于胃外,大小约9.7 cm ×7.2 cm ×8.5 cm,考虑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胃镜提示胃体上部、中部小弯侧可见巨大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表面呈结节样,顶端可见凹陷糜烂灶,考虑胃肠道间质瘤并消化道出血。口服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月余,肿瘤体积较前缩小,后转入胃肠外科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化示CD117+,CD34+,明确为胃肠道间质瘤。院外继续口服伊马替尼治疗,于2013年11月因“心悸、乏力1月”入血液内科,血常规:白细胞3.24×109/L,红细胞2.42×1012/L,血红蛋白81 g/L,血小板537×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25.5%,偶见棒状小体。外周血涂片见原始细胞4%。骨髓活检病理提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85%),粒系偏幼稚细胞散在分布,可见原始细胞,骨髓间质小梁旁小灶性胶原纤维增生。流式细胞免疫分型提示原始细胞免疫表型为 CD34+,CD117+, HLADR +,CD7部分+,CD33-,CD5-, CD2-,CD20-,CD19-,CD10-。染色体核型:47,XY,+8/46,XY,提示分析细胞中小部分存在+8。 AML/ETO及PML/RARa融合基因定量检测均为阴性。住院期间给予防治出血、间断成分血输注,患者家属拒绝针对白血病行联合化疗,选择自动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胃间质瘤 骨髓细胞形态学 胃肠道间质瘤 甲磺酸伊马替尼 黏膜下隆起性病变 上腹部不适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舒 石洪琼 +2 位作者 宋贵波 任玉吉 杜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6-688,共3页
组织胞浆菌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双相真菌,主要侵犯肺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当机体吸入组织胞浆菌分生孢子而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有效清除时,病原菌将从肺门淋巴系统入血播散到全身各个器官,形成严重的全身播散性疾病.组织胞浆菌病的明确诊... 组织胞浆菌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双相真菌,主要侵犯肺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当机体吸入组织胞浆菌分生孢子而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有效清除时,病原菌将从肺门淋巴系统入血播散到全身各个器官,形成严重的全身播散性疾病.组织胞浆菌病的明确诊断离不开病原学证据的支持,然而组织胞浆菌生长缓慢,将其成功分离较为困难.本文报道1例既往无基础疾病的发热患者,其外周血中分离出组织胞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1 3)-β-D葡聚糖检测 组织胞浆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者增加“基金项目”声明
14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2-582,640,共2页
第一作者赵娟在本刊2021年29卷第6期(1807-1811页)发表的论文增加基金项目: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原位免疫组化在原发骨髓淋巴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赵娟,王雯娟,王锦程,杜晗芝,关键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陕西西安710061基金项... 第一作者赵娟在本刊2021年29卷第6期(1807-1811页)发表的论文增加基金项目: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原位免疫组化在原发骨髓淋巴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赵娟,王雯娟,王锦程,杜晗芝,关键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陕西西安710061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SF-169)通信作者:关键红,副主任技师:E-mail:1197276644@qq.com特此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主任技师 骨髓细胞形态学 淋巴瘤患者 血液内科 基金项目 研发计划 西安交通大学 赵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