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骨髓病理学、染色体及JAK2-V617F基因和Bcr-abl(p210)基因表达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安波 焦文静 +3 位作者 张金艳 王丽虹 刘永春 马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3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骨髓病理学特点、染色体变化及JAK2-V617F基因和融合基因Bcr-abl(p210)的表达情况。方法 55例ET患者,分别行骨髓涂片检查及骨髓组织病理检查,同时对骨髓组织的染色体及JAK2-V617F基因、融合基因Bcr... 目的观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骨髓病理学特点、染色体变化及JAK2-V617F基因和融合基因Bcr-abl(p210)的表达情况。方法 55例ET患者,分别行骨髓涂片检查及骨髓组织病理检查,同时对骨髓组织的染色体及JAK2-V617F基因、融合基因Bcr-abl(p210)进行检测。结果 55例患者中,骨髓涂片观察见骨髓增生活跃34例、增生明显活跃2例、增生低下19例;5例骨髓取材时出现干抽;所有患者粒、红两系均未见明显病态造血,且原始细胞分类计数均<5%;巨核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22(0~561)个;41例可见明显巨核系病态造血;所有患者血小板呈大堆分布,并可见大血小板。55例患者中,骨髓组织病理学观察3例可见骨髓基质出血、水肿,造血组织容量中位数为55%;所有患者粒系增生活跃,12例红系增生偏低下;6例可见前体细胞定位紊乱;所有患者巨核细胞有不同程度异常增生;52例可见明显巨核系病态造血;32例可见小巨核细胞,但未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骨髓组织切片Gomori染色52例呈阳性,其中35例骨髓网状纤维轻度增生(+^++)、17例骨髓明显纤维化(≥+++)。所有患者骨髓组织未发现Ph染色体,但其中2例可见核型异常。55例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35例,全部患者Bcr-abl(p210)基因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ET患者骨髓病理学特点是巨核细胞系明显增生,并具有病态造血表现,部分患者有JAK2-V617F基因突变。骨髓组织病理检查应作为ET必需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病理 巨核细胞 染色体 融合基因 JAK2-V617F基因 Bcr-abl(p210)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骨髓病理活检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景孟 庄慧杰 +1 位作者 黄志新 张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9期125-126,共2页
目的: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骨髓病理活检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9月各类血液病患者685例,均进行骨髓抽吸涂片和骨髓病理活检同步法取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各项血液病中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在骨髓... 目的: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骨髓病理活检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9月各类血液病患者685例,均进行骨髓抽吸涂片和骨髓病理活检同步法取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各项血液病中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在骨髓纤维化、骨髓转移癌、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骨髓病理活检诊断准确率高于骨髓细胞形态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缺铁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准确率高于骨髓病理活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骨髓病理活检,二者同步检查可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血液疾病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形态学 骨髓病理活检 血液病 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病理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裴伟宏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8期115-116,共2页
目的:分析骨髓病理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R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收治RCC患者89例,均行骨髓穿刺涂片与骨髓病理检查。以最终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检查结果,对比骨髓病理检查与骨髓穿刺涂片在RCC相关... 目的:分析骨髓病理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R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收治RCC患者89例,均行骨髓穿刺涂片与骨髓病理检查。以最终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检查结果,对比骨髓病理检查与骨髓穿刺涂片在RCC相关疾病中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病理结果显示,再生障碍性贫血(AA)31例,急性白血病(AL)19例,骨髓纤维化(MF)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6例,其他5例;骨髓病理检查检出AA 30例,AL 19例,MF 17例,MDS 15例,其他5例,诊断符合率为96.63%;骨髓穿刺涂片检出AA 26例,AL 16例,MF 14例,MDS 11例,其他5例,诊断符合率为80.90%。骨髓病理检查在AA、AL、MF、MDS等RCC相关疾病诊断鉴别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骨髓穿刺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病理检查在RCC相关疾病中的诊断鉴别价值明显高于骨髓穿刺涂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病理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组织病理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浦杰 《华夏医学》 2005年第4期528-530,共3页
目的:评估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neutrophilicleukemia,CNL)骨髓塑胶切片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Hemapun865或Hemapun959简易三步塑包体系,观察15例CNL患者的骨髓组织病理学、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形态数值的测量。结果:CNL... 目的:评估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neutrophilicleukemia,CNL)骨髓塑胶切片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Hemapun865或Hemapun959简易三步塑包体系,观察15例CNL患者的骨髓组织病理学、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形态数值的测量。结果:CNL患者骨髓切片以粒系细胞增殖而致增生异常活跃,M∶E比值常>10∶1,原始与早幼粒细胞比例不增多,巨核细胞不增多,也无微巨核细胞。本组10例伴轻至中度网硬蛋白纤维增生现象。结论:在CNL的诊断中,塑胶包埋切片对抽吸涂片有补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组织病理学塑胶包埋 网硬蛋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查在贫血相关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孔令红 叶芳 刘晓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5期34-37,共4页
血液病的种类非常繁多,然而不同血液病的临床症状却很相似,常伴有贫血现象。单纯依靠临床症状难以进行准确的诊断。骨髓活检病理学是血液病形态学诊断最基本的检查手段。本文总结了骨髓活检病理学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液病的种类非常繁多,然而不同血液病的临床症状却很相似,常伴有贫血现象。单纯依靠临床症状难以进行准确的诊断。骨髓活检病理学是血液病形态学诊断最基本的检查手段。本文总结了骨髓活检病理学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巨幼细胞性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探讨骨髓活检病理学在临床诊断、治疗指导、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有效提高血液病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提供安全高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骨髓活检病理 贫血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上清液Dickkopf1水平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顿晓熠 姜华 侯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上清液Dickkopf1(DKK1)水平及其与骨髓瘤分期、溶骨性病变的关系,探讨DKK1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80例初诊MM患者、10例意义未明的...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上清液Dickkopf1(DKK1)水平及其与骨髓瘤分期、溶骨性病变的关系,探讨DKK1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80例初诊MM患者、10例意义未明的单克隆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及20例对照组骨髓上清液DKK1水平。结果:骨髓上清液DKK1水平:MM组患者与MGUS组患者相比明显增高(9.3588±7.9441)ng/ml vs(1.7620±0.7529)ng/ml(P=0.001);而MGUS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1.7620±0.7529)ng/ml vs(1.2491±0.6990)ng/ml(P〉0.05)。DKK1水平与骨髓瘤分期(Durie and Salmon分期)相关:期和期MM患者骨髓上清液DKK1水平明显高于期患者(10.3471±8.0169)ng/ml vs(2.4410±0.6583)ng/ml(P=0.002);期MM患者与MGUS患者骨髓上清液DKK1水平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有溶骨性病变的MM患者骨髓上清液DKK1水平明显高于没有溶骨性病变的患者(11.2272±7.9753)ng/ml vs(2.4348±0.6634)ng/ml(P〈0.001);而且DKK1水平还与骨损害的病灶数相关,0、1-3、〉3分别为(2.4348±0.6634)ng/ml、(4.9845±0.5852)ng/ml、(15.3342±7.9187)ng/ml(P〈0.001)。结论:MM患者DKK1水平明显高于MGUS患者及对照组;而且DKK1水平与骨髓瘤分期及溶骨性病变密切相关,能反映溶骨性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病理 骨髓/病理 骨质溶解/病因学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微RNA-221和微RNA-222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杨肃文 王伟 +2 位作者 金红 钟玉虹 谢鑫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1-378,共8页
目的:探讨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MGUS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和浆细胞中微RNA-221(miR-221)和微RNA-222(miR-222)的表达水平及其作为MGUS、MM诊断和预测预后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 目的:探讨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MGUS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和浆细胞中微RNA-221(miR-221)和微RNA-222(miR-222)的表达水平及其作为MGUS、MM诊断和预测预后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14例初诊MGUS患者、81例初诊及复发MM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及骨髓标本,其中骨髓标本用CD138磁珠分选浆细胞。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清和浆细胞中miR-221/222的表达量。采用Δct表示miR-221/222的相对表达量并比较组间差异。比较缓解组和难治组MM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iR-221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血清β2微球蛋白的相关性。结果:MGUS 患者和 MM 患者血清miR-221/222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高(均P<0.01),而浆细胞miR-221/222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低( P<0.05或<0.01);MGUS与MM患者miR-221和miR-222表达量的差异在血清中或在浆细胞中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miR-221和miR-222表达量在血清与浆细胞之间无相关性(r=0.024和-0.127,均P>0.05);而血清和浆细胞 miR-221与 miR-222表达量之间均具有相关性( r =0.534和0.552,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显示血清miR-221/222和浆细胞miR-221/222诊断MGUS、MM 的曲线下面积( AUC )分别为0.968和0.976、0.801和0.727。 MM患者不同M-蛋白类型之间血清miR-221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血清miR-221的表达量高于初诊患者(P<0.01)。DS分期为Ⅲ期MM患者血清miR-221表达量高于MGUS及DS分期Ⅰ期和Ⅱ期MM患者(P<0.01)。缓解组治疗后血清miR-221表达量低于治疗前(U=51.5, P<0.01),而难治组治疗前后血清miR-221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67.5, P>0.05)。 MM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血清miR-221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524,P<0.01)。结论:检测患者血清、浆细胞miR-221/222表达量有助于MGUS的早期诊断,也有助于MM的诊断及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病理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良性/诊断 微RNAs/血液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参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及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包悍英 王丽娟 +1 位作者 杨杨 蔡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TLR4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T-PCR和PE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瘤细胞株中TLR4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在脂多糖(LPS)刺激下增殖变化;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检测细胞经LPS预处理后... 目的:探讨TLR4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T-PCR和PE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瘤细胞株中TLR4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在脂多糖(LPS)刺激下增殖变化;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检测细胞经LPS预处理后对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骨髓瘤细胞株中存在TLR4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但表达水平有差异。骨髓瘤细胞在LPS刺激下,表达TLR4的MM1-s细胞增殖明显(P<0.05),对阿霉素诱导的凋亡有明显的抵抗作用;而不表达TLR4的U266细胞增殖未受明显影响。而且LPS不能保护阿霉素对U266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TLR4信号对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增殖和生存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病理 细胞凋亡 脂多糖类 膜糖蛋白类/代谢 受体 细胞表面 细胞增殖 信号传导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活检诊断价值的研究
9
作者 浦杰 《华夏医学》 CAS 199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活检诊断价值的研究StudyontheDiagnosticValueofBoneMarrowBiopsyforAcuteMyeloidLeukemia¥//浦杰(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病科桂林市... 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活检诊断价值的研究StudyontheDiagnosticValueofBoneMarrowBiopsyforAcuteMyeloidLeukemia¥//浦杰(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病科桂林市541001)近十多年来,血液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骨髓活检 白血病细胞 诊断价值 骨髓组织病理 脂肪细胞 巨核细胞 造血细胞 静脉窦 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WT1基因表达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黄健 金洁 徐伟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W T 1基因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和病情进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3例MDS患者和10例正常人骨髓中W T 1mRNA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MDS患者W T 1mRNA表达阳性率和表... 目的:探讨W T 1基因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和病情进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3例MDS患者和10例正常人骨髓中W T 1mRNA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MDS患者W T 1mRNA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W T 1mRNA表达阳性率在MDS-RA和MDS-RA S组,明显低于MDS-RAEB和MDS-RAEB-t组,其表达水平从MDS-RA和MDS-RA S组向MDS-RAEB组和MDS-RAEB-t组逐渐升高。结论:W T 1基因表达与MDS病情发展有关。W T 1基因与疾病进展关系密切,是临床上对MDS病情的高危评估、预测病情变化和动态监测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理 WT1基因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瘤细胞生长、分化及RARα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端凤 贺艳娟 +2 位作者 李林 林文远 董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5-312,共8页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骨髓瘤细胞生长、分化及RARα2表达的影响,探讨两药联合用于临床治疗骨髓瘤的可能性.方法:以人骨髓瘤细胞RARα2阳性细胞株(OPM2)和RARα2阴性细胞株(U266)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骨髓瘤细胞生长、分化及RARα2表达的影响,探讨两药联合用于临床治疗骨髓瘤的可能性.方法:以人骨髓瘤细胞RARα2阳性细胞株(OPM2)和RARα2阴性细胞株(U266)为研究对象,设对照组、G-CSF单药组(1000、2000 U/ml)、ATRA单药组(1.0μmol/L)及两药联合组共6个平行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凋亡过程,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早期凋亡;瑞氏-姬母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分析CD49e表达;逆转录PCR检测RARα2 mRNA表达.结果:ATRA可抑制OPM2细胞的生长(P<0.05),联合用药组生长抑制率均大于单药组(P<0.05);而在U266细胞这种作用不明显(P>0.05).瑞氏-姬母萨染色显示在含ATRA的处理组中,OPM2细胞有细胞核缩小、染色质聚集浓缩、核仁数量减少、胞浆量增加并呈深蓝色改变;此类改变在U226细胞不明显.U266、OPM2细胞均弱表达CD49e.在OPM2细胞中,联合用药组较对照组、ATRA单药组RARα2表达均增加(P<0.05),对照组与G-CSF单药组RARα2表达无明显差别(均P>0.05).U226细胞的对照组、G-CSF单药组不表达RARα2,ATRA单药组及G-CSF+ ATRA联合组弱表达RARα2.结论:ATRA对RARα2阳性骨髓瘤细胞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ATRA对RARα2阳性骨髓瘤细胞的分化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药物疗法 多发性骨髓病理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维甲酸 治疗应用 细胞凋亡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惠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6-8,31,共4页
1概述 1.1疾病性质与流行病学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儿童期严重的血液病之一。目前认为,再障是由各种已知或未知病因所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和外周血三系下降,使患者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骨髓病理显示造血细胞减少或缺乏,
关键词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 早期诊断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血细胞减少 流行病学 疾病性质 出血倾向 骨髓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和胸腹水可溶性Apo-1/Fas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根波 卢兴国 +1 位作者 罗吕宏 朱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和胸腹水可溶性 Apo- 1/ Fa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 15 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 2 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以及 12 9例不同性质胸腹水可溶性 Apo- 1/ Fas浓度变化。结果 :恶性血液病中急性白血...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和胸腹水可溶性 Apo- 1/ Fa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 15 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 2 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以及 12 9例不同性质胸腹水可溶性 Apo- 1/ Fas浓度变化。结果 :恶性血液病中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血浆可溶性 Apo- 1/ Fa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高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0 .0 5 ) ;急性白血病和 MM化疗完全缓解时 Apo- 1/ Fas水平显著下降 (P<0 .0 5 ) ,无效和复发病例均为高值。在实体恶性肿瘤中血浆可溶性 Apo- 1/ Fas水平也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且转移性癌显著高于非转移癌 (P<0 .0 1) ,术后好转或放疗后缓解患者较术前或放疗前明显回落 (P<0 .0 1) ,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显著升高 (P<0 .0 1)。恶性肿瘤患者胸腹水可溶性 Apo- 1/ Fas水平明显增高 ,并明显高于结核性和漏出性胸腹水 (P<0 .0 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和胸腹水可溶性 Apo- 1/ Fas水平明显升高 ,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观察其水平变化 ,有助于了解肿瘤的病理过程 ,鉴别胸腹水的不同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病理生理 多发性骨髓瘤/病理生理 胸膜积液 恶性 腹水 可溶性APO-1/FAS 实体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氟达拉滨对MUTZ-1细胞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文俊 蔡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在体外研究磷酸氟达拉滨(fludarab ine)对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UTZ-1细胞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透射电境、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以及RT-PCR等分析方法。结果:磷酸氟达拉滨能抑制MUTZ-1细胞的生长,2... 目的:在体外研究磷酸氟达拉滨(fludarab ine)对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UTZ-1细胞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透射电境、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以及RT-PCR等分析方法。结果:磷酸氟达拉滨能抑制MUTZ-1细胞的生长,24、48、72 h的IC50分别为137.65 m g/L、6.27 m g/L、0.51 m g/L,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经透射电境、DNA凝胶电泳和A nnex inⅤ/P I检测,证实1~16 m g/L磷酸氟达拉滨对MUTZ-1细胞作用24 h后,可以诱导MUTZ-1细胞凋亡,其对Bcl-2、Bax、surv iv in、X IAP、cIAP1和cIAP2基因mRNA表达均无明显下调作用,但可以导致MUTZ-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结论:1 m g/L^16 m g/L磷酸氟达拉滨不但能抑制MUTZ-1细胞生长而且能诱导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凋亡是其主要细胞毒作用之一。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理生理学 细胞凋亡 阿糖腺苷/药理学 MUTZ-1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