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奶牛骨髓源巨噬细胞炎症介质分泌及前列腺素E2合成分泌的影响
1
作者 刘谕泽 于琢雅 +5 位作者 巩志国 任佩佩 赵佳敏 毛伟 张双翼 冯爽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74-3483,共10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在侵入哺乳动物体内时会引起宿主炎症反应,但金葡菌脂蛋白对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PGE_(2)的合成是否具有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及其脂蛋白缺失菌株和回复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在侵入哺乳动物体内时会引起宿主炎症反应,但金葡菌脂蛋白对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PGE_(2)的合成是否具有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及其脂蛋白缺失菌株和回复菌株感染奶牛骨髓源巨噬细胞后,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在诱导免疫细胞炎症介质及PGE_(2)的分泌合成中的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与SA113感染组相比,金葡菌敲除株Δlgt感染奶牛骨髓源巨噬细胞后PGE_(2)分泌水平发生显著下降,同时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和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水平均发生显著下降。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巨噬细胞NF-κB/MAPK通路激活以及PGE_(2)合成酶COX-2和mPGES-1的表达具有影响。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缺失后巨噬细胞中TLR2、TLR4和NLRP3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在金葡菌感染过程中,金葡菌脂蛋白对巨噬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所介导的炎症介质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且与PGE_(2)的合成与分泌存在紧密联系。该研究可为兽医临床应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防治金葡菌感染性疾病提供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奶牛骨髓源巨噬细胞 PGE2 脂蛋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菌球菌脂蛋白对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
2
作者 张静 钱英红 +4 位作者 张凯 吴金迪 刘博 毛伟 曹金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79-3086,共8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SA113(WT SA113)和SA113 lgt::ermB脂蛋白表达缺失菌株(SA113Δlgt株)体外感染M1型小鼠... 本研究旨在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SA113(WT SA113)和SA113 lgt::ermB脂蛋白表达缺失菌株(SA113Δlgt株)体外感染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WT SA113感染组(MOI:3∶1)、SA113Δlgt感染组(MOI:3∶1)。采用ELISA法检测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趋化因子(RANTES)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和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脂蛋白对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T SA113感染组和SA113Δlgt感染组均可显著上调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TNF-α、RANTES、IL-10分泌量以及WT SA113感染组TLR2、NLRP 3基因表达水平(P<0.05),而TLR 4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WT SA113感染组相比,SA113Δlgt感染组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TNF-α、IL-1β、RANTES、IL-10分泌量以及TLR2(12 h除外)、NLRP 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1型巨噬细胞对SA113Δlgt株的吞噬作用显著低于对WT SA113株的吞噬作用(P<0.05)。综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脂蛋白在M1型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中主要通过激活TLR2和NLRP3受体,诱导细胞因子TNF-α、IL-1β、RANTES和IL-10的产生和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脂蛋白 骨髓源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骨髓源巨噬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被引量:1
3
作者 江珊 虞凌雪 +10 位作者 于海 姜一峰 李国新 刘长龙 周艳君 高飞 赵款 张玉娇 曹云雷 白渊哲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98,共6页
为深入研究猪骨髓源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建立了有效的猪骨髓源巨噬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从15日龄健康仔猪体内无菌取出股骨和胫骨,用含10%灭活FBS的RPMI 1640培养基冲洗并收集骨髓细胞悬液,再将红细胞裂解以获取猪骨髓干细胞(... 为深入研究猪骨髓源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建立了有效的猪骨髓源巨噬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从15日龄健康仔猪体内无菌取出股骨和胫骨,用含10%灭活FBS的RPMI 1640培养基冲洗并收集骨髓细胞悬液,再将红细胞裂解以获取猪骨髓干细胞(BMHC)。BMHC在含M-CSF 100 ng/mL的RPMI 1640培养液的诱导条件下进行体外贴壁培养,6~7 d时获得纯度较高的M0型骨髓源巨噬细胞(BMDM),再辅以LPS和IFN-γ共刺激,以及IL-4刺激M0型骨髓源巨噬细胞分别向M1型和M2型分化。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与未刺激分化的巨噬细胞相比,分化后巨噬细胞更大,状态更平整且颗粒状更明显,相较于M1型,M2型巨噬细胞形成更多伪足及小触角。通过流式细胞术研究巨噬细胞生物学功能显示,活化后的M0型、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亚群都具有吞噬作用,并且活化后的巨噬细胞都能检测到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由以上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了体外骨髓源巨噬细胞的培养方法,并成功进行了M0型骨髓源巨噬细胞向M1、M2亚群的体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源巨噬细胞 分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诱导及冻存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琼 赵梦竹 +2 位作者 程序 刘梦华 张冬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8,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浓度;提取小鼠骨髓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将骨髓细胞预培养4 h,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原驻留巨噬细胞比例;使用L929细胞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细胞7 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细胞F4/80及CD11b双阳性占比;中性红法及ELISA法检测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或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中性红法检测吞噬能力。结果:33℃、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培养7 d条件下的L929细胞上清中富集高浓度M-CSF;骨髓细胞经预培养4 h,贴壁细胞中F4/80+占比显著高于悬浮细胞(P<0.01);经L929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7 d后细胞F4/80+CD11b+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C57BL/6J亚型来源BMDMs相比,C57BL/6N亚型来源BMDMs具有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释放较低水平TNF-α(P<0.01)和IL-6(P<0.05),以及较高水平IL-1β(P<0.05);相较于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骨髓细胞提取后即刻冻存、复苏再诱导的BMDMs具有更好的巨噬细胞形态,更高的细胞活力(P<0.01)和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结论:通过33℃、10%FBS培养7 d的L929细胞上清富含更高浓度M-CSF,可成功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预培养可去除原骨髓驻留巨噬细胞,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不同,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是较好的BMDMs冻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细胞 原代细胞 成纤维细胞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A通过调控NF-κB和STAT6信号通路影响M1/M2型巨噬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5
作者 崔昭 束雅婷 +1 位作者 雷凡 彭美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197-2210,共14页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SSA)对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凋亡和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诱导BMDM分别向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并同时加入SSA处理后:CC...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SSA)对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凋亡和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诱导BMDM分别向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并同时加入SSA处理后:CCK-8检测BMDM、M1/M2型巨噬细胞的活性;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M1/M2型巨噬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ELISA法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和细胞因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IL-6、TNF-α、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的mRNA水平;FCM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颗粒的能力;免疫组织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IF)和Western blot检测SSA调控M1/M2型巨噬细胞的分子机制。结果SSA浓度在10.0 mg/L范围内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SSA浓度15.0 mg/L时,M1/M2型巨噬细胞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P<0.01);10.0 mg/L SSA处理后的M1/M2型巨噬细胞形态发生变化,M1型巨噬细胞出现纺锤状或不规则形,少数细胞具有伪足,部分细胞边界不清;M2型巨噬细胞部分变为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P<0.001),边界不清楚。SSA处理后BMDM分化为M1/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且M1型巨噬细胞分泌IL-6、TNF-α的水平和其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M2型巨噬细胞分泌Arg-1和其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SSA可降低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颗粒的能力(P<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SSA可降低M1型巨噬细胞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rylation of NF-kappaB,p-NF-κB)(P<0.01),提高M2型巨噬细胞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phosphorylation of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p-STAT6)(P<0.05)。结论SSA可能通过调控NF-κB和STAT6信号通路来影响M1/M2型巨噬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A 骨髓细胞 细胞分化 核因子-ΚB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代数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增殖及诱导破骨分化的规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弘林 沈耿杨 +8 位作者 尚奇 秦威城 余富勇 招文华 张志达 张鹏 唐福宇 江晓兵 任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1-485,49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代数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增殖及诱导破骨分化的规律。方法选取8周龄C57BL/6小鼠P0~P4共5代骨髓源性巨噬细胞,随机选择镜下视野计数杂质细胞与衰老细胞;运用CCK8法检测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诱导巨噬细胞破骨分化,通过抗... 目的探讨不同代数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增殖及诱导破骨分化的规律。方法选取8周龄C57BL/6小鼠P0~P4共5代骨髓源性巨噬细胞,随机选择镜下视野计数杂质细胞与衰老细胞;运用CCK8法检测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诱导巨噬细胞破骨分化,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量化破骨细胞数量与破骨细胞面积,比较不同代数之间指标差异。结果P0组、P1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杂质较P2组、P3组、P4组更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 h内,P2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最强,P3组、P4组次之,P0组、P1组最差;诱导破骨分化后,P2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诱导出破骨细胞数量最多,面积最大,P3组次之,P0组、P1组、P4组诱导出破骨细胞数量少,面积小。结论P2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纯度最高,增殖速度最快,破骨分化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代数 骨髓细胞 增殖 破骨分化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ADC30-like株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毛丽萍 潘晓梅 +5 位作者 曹剑 李俊辉 周涛 侯红娟 郑学功 贺笋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7,共7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呈现全球流行,对养猪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增加PRRSV分离细胞种类的多样性,同时了解新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遗传变异的现状,采用新鲜制备猪骨髓细胞诱导分化成猪骨髓源巨噬细胞,对新疆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呈现全球流行,对养猪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增加PRRSV分离细胞种类的多样性,同时了解新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遗传变异的现状,采用新鲜制备猪骨髓细胞诱导分化成猪骨髓源巨噬细胞,对新疆地区某猪场疑似患有PRRS的肺脏,接种至猪骨髓源巨噬细胞,分离获得1株PRRSV毒株,命名为XJYQ-2021。通过测序得到全基因组序列,对该毒株NSP2氨基酸序列缺失、ORF5及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及重组分析;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鉴定,同时对第10、15、20代病毒液绘制生长曲线。结果显示,诱导分化的猪骨髓源巨噬细胞纯度高达90%以上,XJYQ-2021分离株在该细胞生长良好,可见明显细胞病变;通过生长曲线可观察到病毒含量随代次增加而递增,感染48 h左右病毒滴度达到峰值;该分离株基因组全长15030 nt,与美洲型NADC30同源性为90%;XJYQ-2021分离株与VR2332相比,NSP2氨基酸序列与美洲型NADC30具有相同不连续缺失(111+1+19);全基因重组分析结果表明,XJYQ-2021分离株是重组病毒,有一个重组片段,其中NADC30是亲本毒株,与JXA1之间发生重组获得。研究结果可为PRRSV的病毒分离提供优选细胞种类,同时掌握了新疆地区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进化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类NADC30 骨髓源巨噬细胞 NSP2 重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