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诱导及冻存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魏琼 赵梦竹 +2 位作者 程序 刘梦华 张冬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8,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浓度;提取小鼠骨髓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将骨髓细胞预培养4 h,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原驻留巨噬细胞比例;使用L929细胞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细胞7 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细胞F4/80及CD11b双阳性占比;中性红法及ELISA法检测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或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中性红法检测吞噬能力。结果:33℃、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培养7 d条件下的L929细胞上清中富集高浓度M-CSF;骨髓细胞经预培养4 h,贴壁细胞中F4/80+占比显著高于悬浮细胞(P<0.01);经L929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7 d后细胞F4/80+CD11b+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C57BL/6J亚型来源BMDMs相比,C57BL/6N亚型来源BMDMs具有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释放较低水平TNF-α(P<0.01)和IL-6(P<0.05),以及较高水平IL-1β(P<0.05);相较于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骨髓细胞提取后即刻冻存、复苏再诱导的BMDMs具有更好的巨噬细胞形态,更高的细胞活力(P<0.01)和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结论:通过33℃、10%FBS培养7 d的L929细胞上清富含更高浓度M-CSF,可成功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预培养可去除原骨髓驻留巨噬细胞,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不同,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是较好的BMDMs冻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源性细胞 原代细胞 成纤维细胞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奶牛骨髓源巨噬细胞炎症介质分泌及前列腺素E2合成分泌的影响
2
作者 刘谕泽 于琢雅 +5 位作者 巩志国 任佩佩 赵佳敏 毛伟 张双翼 冯爽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74-3483,共10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在侵入哺乳动物体内时会引起宿主炎症反应,但金葡菌脂蛋白对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PGE_(2)的合成是否具有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及其脂蛋白缺失菌株和回复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在侵入哺乳动物体内时会引起宿主炎症反应,但金葡菌脂蛋白对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PGE_(2)的合成是否具有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及其脂蛋白缺失菌株和回复菌株感染奶牛骨髓源巨噬细胞后,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在诱导免疫细胞炎症介质及PGE_(2)的分泌合成中的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与SA113感染组相比,金葡菌敲除株Δlgt感染奶牛骨髓源巨噬细胞后PGE_(2)分泌水平发生显著下降,同时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和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水平均发生显著下降。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巨噬细胞NF-κB/MAPK通路激活以及PGE_(2)合成酶COX-2和mPGES-1的表达具有影响。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缺失后巨噬细胞中TLR2、TLR4和NLRP3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在金葡菌感染过程中,金葡菌脂蛋白对巨噬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所介导的炎症介质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且与PGE_(2)的合成与分泌存在紧密联系。该研究可为兽医临床应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防治金葡菌感染性疾病提供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奶牛骨髓细胞 PGE2 脂蛋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骨髓源单核巨噬细胞诱导培养方法建立及应用
3
作者 张伟 李俊辉 +4 位作者 潘晓梅 曹剑 唐慧芬 毛丽萍 贺笋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选择不同细胞因子和培养基,比较4种培养基和细胞因子对猪骨髓细胞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数量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筛选出猪骨髓细胞诱导单核巨噬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显示,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F12培养基中添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 选择不同细胞因子和培养基,比较4种培养基和细胞因子对猪骨髓细胞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数量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筛选出猪骨髓细胞诱导单核巨噬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显示,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F12培养基中添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40 ng/m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50 ng/mL)能够诱导骨髓细胞诱分化成大量单核巨噬细胞,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且诱导细胞中有针对单核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抗原(CD64)表达,单核巨噬细胞纯度为77.57%左右。诱导后的细胞中检测到针对单核巨噬细胞的特异性Nramp1基因。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能够在细胞中大量增殖,与未诱导的骨髓细胞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DME-F12培养基添加GM-CSF和L929细胞上清液能够显著增强猪骨髓细胞诱导分化成单核巨噬细胞的能力,并且能够获得高纯度、高密度、高活率的单核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单核细胞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通过ROS/Nrf2信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
4
作者 孙烈乾 顾梦宇 +8 位作者 杨杰 王凯漪 郭高帅 张宏博 张思怡 王堂龙 杨志伟 贺延妮 杨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0-620,共11页
目的:探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通过活性氧(ROS)/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信号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组、BMSCs组和BMSCs+M... 目的:探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通过活性氧(ROS)/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信号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组、BMSCs组和BMSCs+ML385 (Nrf2抑制剂)组(联合组),每组9只。各组大鼠腹腔注射麻醉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Va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尼氏体变化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超微结构,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血红素加氧酶1 (HO-1)、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激酶1 (PINK1)、E3泛素蛋白连接酶parkin (Parkin)、苄氯素1 (Beclin-1)和泛素结合蛋白P62 (P62)蛋白表达水平及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 (LC3-Ⅱ/LC3-Ⅰ)比值。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增加(P<0.01);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HE染色观察,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数量和形态正常,染色均匀,结构清晰,未见明显病变;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组织稀疏,结构紊乱,神经元数量减少且形态不一,染色不均匀,核固缩,可见部分坏死的神经元;与模型组比较,空载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可见组织结构紊乱、神经元减少和染色不均等损伤表现,BMSCs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减轻,形态恢复正常,排列较为整齐,神经元丢失情况明显改善;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不规则,组织结构紊乱,细胞边界不清,染色不均匀,核固缩。尼氏染色观察,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整齐紧密,形态规则完整,核仁明显,尼氏小体着色深且数量多;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固缩,呈空泡状,尼氏小体着色少且数量稀少;与模型组比较,空载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可见尼氏小体着色少且数量稀少等损伤表现,BMSC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固缩减少,细胞形态相对完整,尼氏小体数量相对增多;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固缩,形态完整性丧失,尼氏小体破碎且数量减少。透射电镜观察,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呈椭圆形,双层膜结构清晰可见,内部嵴完整;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变形,双层膜结构破坏,内部嵴断裂消失,结构模糊,胞质中可见大量自噬小体;与模型组比较,空载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线粒体损伤表现仍较明显,胞质中自噬小体数量较多,BMSC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膜和内部结构有明显改善,损伤程度减轻,胞质中可见少量自噬小体;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双层膜结构破坏,内部嵴断裂消失,胞质中可见自噬小体。荧光探针法,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ROS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Westernblotting法,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Parkin、PINK1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大鼠脑组织中Parkin、PINK1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 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中Parkin、PINK1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BMSCs可以减轻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病理改变,改善VaD大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ROS/Nrf2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活性氧 线粒体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到骨髓来源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经典激活途径的生物力学网络
5
作者 左卓 石佳佳 +1 位作者 王亚星 孙瑜隆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0-390,共1页
目的NLRP3炎症小体因其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而受到广泛关注。尽管如此,经典NLRP3炎症小体组装的详细内容仍未揭示。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整合RNA-seq、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动力学分析来阐明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中NLRP3炎症小体经典激活所涉... 目的NLRP3炎症小体因其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而受到广泛关注。尽管如此,经典NLRP3炎症小体组装的详细内容仍未揭示。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整合RNA-seq、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动力学分析来阐明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中NLRP3炎症小体经典激活所涉及的各个阶段的转录组学内容。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功能评估和蛋白质检测验证了NLRP3炎症小体的经典激活模型。随后,将细胞分为3组并进行RNA-seq:对照组、priming(LPS:500 ng/m L,4 h)和activation(LPS:500 ng/m L,4 h;ATP:5 m M,1 h)。共鉴定出9116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对生物力学、细胞代谢、离子通量、翻译后修饰和细胞器等多种途径发挥调控作用。随后,通过整合文献和数据库筛选,鉴定出6个关键基因(Sirt3、Stat3、Syk、Trpm2、Tspo和Txnip)。最后,获得这6个关键蛋白的三维结构。结论研究结果为经典NLRP3炎症小体组装的转录组学水平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来源细胞 生物力学 转录组学 细胞代谢 SYK 功能评估 翻译后修饰 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SCs通过miR-132-3p调控巨噬细胞M2型极化减轻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6
作者 邓乐秀 王苑娣 +5 位作者 常建亮 李琛 朱梓嫣 刘建华 彭晓翠 张志华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418-1426,共9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miR-132-3p调控作用影响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从而揭示并验证这一过程在缓解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132-3p mimics转染至BMSCs中,通过盲肠结...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miR-132-3p调控作用影响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从而揭示并验证这一过程在缓解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132-3p mimics转染至BMSCs中,通过盲肠结扎穿刺法诱导脓毒症肺损伤模型后进行Murine Sepsis Score(MSS)评分。采用qRT-PCR检测肺组织miR-132-3p表达。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IL-6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iNOS、TNF-α、IL-1β和Arg1、CD206表达水平。细胞实验:采用100 ng/mL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将miR-132-3p mimics转染到BMSCs中,并与RAW264.7共培养。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TRIB1是miR-132-3p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RAW264.7 TNF-α、IL-1β、Arg1、CD206、TRIB1、p-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动物实验中,与Sham组比较,Model组中MSS评分升高,肺组织损伤严重,miR-132-3p表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显著升高,肺泡巨噬细胞中iNOS、TNF-α、IL-1β升高,Arg1、CD206降低。与Model组比较,BMSCs组中MSS评分降低,肺组织损伤得到改善,miR-132-3p表达升高,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显著下降,肺泡巨噬细胞中iNOS、TNF-α、IL-1β下降,Arg1,CD206升高。而BMSCs-miR-132-3p-OE组可进一步改善小鼠上述变化。细胞实验中,双荧光素酶结果示miR-132-3p可靶向作用于TRIB1。与LPS组比较,LPS-BMSCs-miR-132-3p-OE组中TNF-α、IL-1β、p-NF-κB p65降低,miR-132-3p、Arg1、CD206、TRIB1升高。结论:BMSCs可通过miR-132-3p调控巨噬细胞M2型极化减轻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极化 miR-132-3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彭逸伦 李杨 王晓桃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8-984,994,共8页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但目前关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和M2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发生进展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M2巨噬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促...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但目前关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和M2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发生进展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M2巨噬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4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8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血液内科骨髓移植健康供者)30名为对照组。取2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2巨噬细胞比例。采用细胞传代培养RPMI8226细胞,通过佛波酯分化培养单核巨噬细胞THP-1为巨噬细胞。根据实验需要将瘤细胞培养并采用siRNA转染沉默磷酸酶基因(PTEN)分成3组:空白组、siRNA-PTEN实验组、siRNA对照组;收集以上3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加入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后分为4组:M0巨噬细胞组、瘤细胞上清液组、siRNA-PTEN上清液组、siRNA上清液组。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培养的空白组、siRNA-PTEN实验组、siRNA对照组的AKT、p-AKT、PI3K-p85、p-PI3K-p8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培养的空白组、siRNA-PTEN实验组、siRNA对照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上清液共培养的M0巨噬细胞组、瘤细胞上清液组、siRNA-PTEN上清液组、siRNA上清液组M2巨噬细胞中特异性抗体CD163、CD206、F4/80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上清液共培养的M0巨噬细胞组、瘤细胞上清液组、siRNA-PTEN上清液组、siRNA上清液组M2巨噬细胞特异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白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0.855,P<0.001)。siRNA-PTEN实验组中p-AKT/AKT、p-PI3K-p85/PI3K-p85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和siRNA对照组(P<0.05)。siRNA-PTEN实验组中MMP2、MMP9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和siRNA对照组(P<0.05)。siRNA-PTEN上清液组M2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163+F4/80、CD206+F4/80表达水平高于瘤细胞上清液组和siRNA上清液组(P<0.05)。siRNA-PTEN上清液组M2巨噬细胞特异标志物ARG-1、IL-10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瘤细胞上清液组和siRNA上清液组(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M2巨噬细胞表达上调,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调控骨髓瘤细胞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细胞 信号传导 肿瘤微环境 生物标记 肿瘤 细胞极化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红细胞岛巨噬细胞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兆慧 丁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2-295,共4页
骨髓微环境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主要由骨髓基质细胞、微血管、神经、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构成。骨髓微环境对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定向分化、增殖及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调控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骨髓微环... 骨髓微环境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主要由骨髓基质细胞、微血管、神经、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构成。骨髓微环境对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定向分化、增殖及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调控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骨髓微环境中存在一类巨噬细胞——骨髓驻留组织巨噬细胞,在维持体内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表征了3个骨髓驻留组织巨噬细胞亚群,它们分别是成红细胞岛巨噬细胞、造血干细胞龛巨噬细胞和骨巨噬细胞。本文主要对成红细胞岛巨噬细胞的功能、表面标志物及模型的建立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红细胞细胞 骨髓微环境 细胞生成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A通过调控NF-κB和STAT6信号通路影响M1/M2型巨噬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9
作者 崔昭 束雅婷 +1 位作者 雷凡 彭美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197-2210,共14页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SSA)对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凋亡和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诱导BMDM分别向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并同时加入SSA处理后:CC...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SSA)对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凋亡和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诱导BMDM分别向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并同时加入SSA处理后:CCK-8检测BMDM、M1/M2型巨噬细胞的活性;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M1/M2型巨噬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ELISA法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和细胞因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IL-6、TNF-α、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的mRNA水平;FCM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颗粒的能力;免疫组织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IF)和Western blot检测SSA调控M1/M2型巨噬细胞的分子机制。结果SSA浓度在10.0 mg/L范围内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SSA浓度15.0 mg/L时,M1/M2型巨噬细胞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P<0.01);10.0 mg/L SSA处理后的M1/M2型巨噬细胞形态发生变化,M1型巨噬细胞出现纺锤状或不规则形,少数细胞具有伪足,部分细胞边界不清;M2型巨噬细胞部分变为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P<0.001),边界不清楚。SSA处理后BMDM分化为M1/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且M1型巨噬细胞分泌IL-6、TNF-α的水平和其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M2型巨噬细胞分泌Arg-1和其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SSA可降低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颗粒的能力(P<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SSA可降低M1型巨噬细胞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rylation of NF-kappaB,p-NF-κB)(P<0.01),提高M2型巨噬细胞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phosphorylation of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p-STAT6)(P<0.05)。结论SSA可能通过调控NF-κB和STAT6信号通路来影响M1/M2型巨噬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A 骨髓源性细胞 细胞分化 核因子-ΚB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筑 宿凌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作用下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炎性因子分泌及向破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获得小鼠生长良好的BMM,加入不同浓度丹皮酚溶液处理1 h,再加入牙龈卟啉单胞菌进...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作用下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炎性因子分泌及向破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获得小鼠生长良好的BMM,加入不同浓度丹皮酚溶液处理1 h,再加入牙龈卟啉单胞菌进行24 h诱导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炎症相关蛋白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的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刺激后的BMM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丹皮酚溶液处理1 h后,加入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采用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破骨细胞形成相关蛋白TRAP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的表达。结果丹皮酚在10~50μmol·L-1的范围内,对BMM无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丹皮酚可以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PD-L1的表达,并存在剂量依赖效应。ELISA实验证明丹皮酚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BMM释放TNF-α、IL-1β及IL-6(P<0.01)。牙龈卟啉单胞菌可以明显诱导BMM分化形成破骨细胞;TRAP染色显示丹皮酚各浓度组能抑制BMM向破骨细胞分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丹皮酚抑制TRAP和RANK表达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结论丹皮酚可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的BMM炎性因子TNF-α、IL-1β及IL-6的分泌及其向破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牙龈卟啉单胞菌 骨髓来源细胞 破骨细胞 炎症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SILAC代谢标记及生物质谱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通 郭嘉慧 +3 位作者 陈智鹏 银兴峰 马文心 崔毅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1-884,共4页
目的作为模型细胞之一,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是药理学、药效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对象。然而,由于巨噬细胞增殖能力较弱,代谢标记细胞内蛋白一直是巨噬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难题。因此,本研究以SILAC(stable i-sotope labeling with am... 目的作为模型细胞之一,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是药理学、药效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对象。然而,由于巨噬细胞增殖能力较弱,代谢标记细胞内蛋白一直是巨噬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难题。因此,本研究以SILAC(stable i-sotope labeling with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方法标记BMM。方法小鼠骨髓细胞的分离,以M-CSF诱导6 d并制备BMM,同时,SILAC标记细胞内蛋白;进而,裂解细胞并收集蛋白质,以SDS-PAGE进行初步分离,经胶内酶解成肽段,再通过质谱分析测定,统计得其标记效率。结果小鼠骨髓细胞在分化6 d时点成熟BMM可占细胞总数的0.965。以70 ku条带为研究对象,d 6、8和d 10鉴定到重链赖氨酸标记蛋白数分别为18、12和13个。其中,有8个蛋白在该3个时点中均被检出。统计结果表明3个时点的重链赖氨酸蛋白标记效率分别为(90.62±0.03)%、(90.23±0.03)%和(90.40±0.02)%,达到了SILAC研究的要求。结论该方法解决了BMM的SILAC标记问题,可为以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的药理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来源细胞(BMM) SILAC 质谱 标记效率 蛋白质组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MJD3-IRF4信号通路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宇杰 曹启辉 杨永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5-1462,共8页
目的:探讨含Jumonji结构域蛋白3(JMJD3)-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信号通路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佛波酯(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将THP-1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M2... 目的:探讨含Jumonji结构域蛋白3(JMJD3)-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信号通路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佛波酯(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将THP-1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M2诱导组(添加重组人IL-4、IL-13蛋白)、M2+JMJD3蛋白组(添加重组人IL-4、IL-13和JMJD3蛋白)和M2+JMJD3抑制剂组(添加重组人IL-4、IL-13蛋白和JMJD3抑制剂),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6^(+)细胞比例,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精氨酸酶-1(Arg-1)、JMJD3、IRF4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Arg-1、JMJD3、IRF4蛋白表达水平。相应地,使用各组THP-1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培养人MM细胞U266,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2诱导组THP-1巨噬细胞中CD206^(+)细胞比例,Arg-1、JMJD3、IRF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01),同时U266细胞增殖活力、集落形成数明显增加(P<0.01),细胞凋亡率以及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迁移、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多(P<0.001)。与M2诱导组比较,M2+JMJD3蛋白组THP-1巨噬细胞中CD206^(+)细胞比例Arg-1、JMJD3、IRF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水平均进一步升高(P<0.01),同时U266细胞增殖活力、集落形成数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以及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迁移、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多(P<0.001);而M2+JMJD3抑制剂组上述各指标变化趋势与M2+JMJD3蛋白组相反。结论:JMJD3-IRF4信号通路介导的巨噬细胞M2极化能够促进M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Jumonji结构域蛋白3 干扰素调节因子4 细胞极化 多发性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抑制剂AC-YVAD-CMK抑制鲍曼不动杆菌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IL-1β的分泌
13
作者 张怡敏 周雪宁 +2 位作者 张宏方 环诚 叶峥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94-1599,共6页
目的探讨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AC-YVAD-CMK对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刺激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从C57BL/6小鼠分离培养BMDM,使用(1×103、1×105、1×107)菌落形... 目的探讨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AC-YVAD-CMK对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刺激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从C57BL/6小鼠分离培养BMDM,使用(1×103、1×105、1×107)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A.baumannii刺激BMDM,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1β的水平;分别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IL-1β前体(pro-IL-1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ro-IL-1β蛋白水平;使用AC-YVAD-CMK阻断caspase-1活性并检测培养上清中IL-1β的水平;使用A.baumannii接种预先给予环磷酰胺处理的小鼠,制备A.baumannii感染模型,给予AC-YVADCMK处理,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β的水平;HE染色观察A.baumannii感染小鼠肺组织损伤情况。结果A.baumannii刺激BMDM后,培养上清中IL-1β的水平增加,pro-IL-1β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使用AC-YVAD-CMK阻断caspase-1活性后,BMDM分泌IL-1β减少,A.baumannii接种的小鼠腹腔给予AC-YVAD-CMK处理,BALF中IL-1β的水平下降,其肺组织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AC-YVAD-CMK通过减少A.baumannii感染BMDM分泌IL-1β减轻肺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细胞介素1β(IL-1β) 骨髓来源的细胞 胱天蛋白酶1(caspas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激光照射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晨 宋基伟 +4 位作者 梁卓文 张倩 张坤 王哲 胡学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5-1050,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能量参数的810 nm弱激光照射对于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ALB/c小鼠来源的骨髓巨噬细胞,应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条件性培养基培养的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F4/80表达鉴定培养结果。脂多糖-... 目的研究不同能量参数的810 nm弱激光照射对于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ALB/c小鼠来源的骨髓巨噬细胞,应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条件性培养基培养的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F4/80表达鉴定培养结果。脂多糖-γ干扰素(LPS-IFN-γ)刺激进行M1细胞极化诱导,反转录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精氨酸酶1(Arg1)、CD86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 NOS和Arg1蛋白水平。应用(1、2、3、4)J/cm2的810 nm弱激光对体外培养的M1细胞进行照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i NOS、Arg1的表达,反转录PCR检测M1细胞i NOS、Arg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1细胞i NOS、Arg1蛋白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证明分离细胞的F4/80阳性率达99.9%。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在LPS-IFN-γ刺激下,高表达i NOS和CD86 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给予极化刺激后,骨髓源性巨噬细胞高表达i NOS和CD86蛋白。不同能量的弱激光照射M1型巨噬细胞,MTT法检测发现,(1、2、3)J/cm2弱激光刺激时,M1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 J/cm2刺激时,M1细胞活力降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2)J/cm2照射时,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照射剂量为(3、4)J/cm2时,Arg1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 NOS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照射剂量为(1、2)J/cm2时,i NOS及Ar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在照射剂量为(3、4)J/cm2时,i NOS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下降,Arg1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升高。结论 (1、2)J/cm2的810 nm弱激光对于M1型巨噬细胞活力及极化无影响。照射剂量为3 J/cm2时,M1型巨噬细胞可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且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但照射能量为4 J/cm2时,M1型细胞虽然可向M2型细胞极化但同时伴有细胞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10 nm弱激光 脊髓损伤 M1/M2细胞极化 骨髓来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激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婷敏 邵云侠 +2 位作者 徐兴欣 王坤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96-1402,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高糖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Toll受体4(TLR4)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初步探讨高糖通过TLR4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机制。方法分离获取C57BL/6J及B10Sc NNju(TLR4基因敲除小鼠)BMDM,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 目的通过研究高糖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Toll受体4(TLR4)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初步探讨高糖通过TLR4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机制。方法分离获取C57BL/6J及B10Sc NNju(TLR4基因敲除小鼠)BMDM,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选取不同浓度的高糖及甘露醇,在不同时间点刺激BMDM;后将BMDM分为4组:正常糖浓度(LG)组、高糖刺激(HG)组、TLR4基因敲除(TLR4-/-)组、TLR4基因敲除BMDM高糖刺激(TLR4-/-+HG)组。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BMDM M1表型,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BMDM TLR4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共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NOS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总蛋白中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磷酸化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p-IRAK-1)、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磷酸化(p)-IRF3、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 p-p65、i NOS蛋白的表达,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促炎因子TNF-α、MCP-1、IL-1β的表达。结果与LG组比较,高糖可使M1型巨噬细胞百分比增加;TNF-α、MCP-1、IL-1β及i NOS的mRNA水平上调;TLR4、My D88、Trif、p-IRAK-1、p-IRF3、IRF3、NF-κB p65、NF-κB p-p65、iNO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培养基中分泌的TNF-α、MCP-1、IL-1β水平升高。TLR4基因敲除可消除高糖导致的巨噬细胞激活效应。结论高糖可诱导BMDM向M1型极化;TLR4基因敲除可抑制高糖诱导的巨噬细胞向M1活化及炎症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来源细胞 Toll受体4 高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来源的TGF-β对小鼠骨髓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王胜 陈永平 +2 位作者 吕敬龙 李颖 刘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37-1440,共4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表达分泌的TGF-β对小鼠原代骨髓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揭示巨噬细胞在骨髓纤维化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s)和骨髓成纤维细胞,利用LPS刺激巨噬细胞活化并收集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EL...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表达分泌的TGF-β对小鼠原代骨髓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揭示巨噬细胞在骨髓纤维化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s)和骨髓成纤维细胞,利用LPS刺激巨噬细胞活化并收集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ELISA检验细胞TGF-β和Ⅰ型胶原表达;MTT法检测TGF-β和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骨髓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LPS刺激巨噬细胞活化并表达TGF-β;TGF-β及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均能促进骨髓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表达;使用抗体中和培养基中的TGF-β可以抑制骨髓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结论:表达分泌的TGF-β可以促进骨髓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Ⅰ型胶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骨髓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对粒-巨噬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郭朝华 罗成基 +3 位作者 孔佩艳 周燕虹 邹仲敏 施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5-68,共4页
为了进一步阐明放射损伤复合烧伤(放烧复合伤)时骨髓造血基质细胞支持粒-巨噬系祖细胞造血能力的变化,采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融合培养和粒-巨噬系祖细胞集落(CFU-GM)培养的方法,观察了5Gy照射复合15%Ⅲ度烧伤时基质细胞对支持CFU-G... 为了进一步阐明放射损伤复合烧伤(放烧复合伤)时骨髓造血基质细胞支持粒-巨噬系祖细胞造血能力的变化,采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融合培养和粒-巨噬系祖细胞集落(CFU-GM)培养的方法,观察了5Gy照射复合15%Ⅲ度烧伤时基质细胞对支持CFU-G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单纯5Gy照射,单纯烧伤及放烧复合伤后,其骨髓基质细胞支持正常粒-巨噬系祖细胞造血的能力明显下降,以伤后3-5天最为显著,伤后10天仍未恢复至正常;②当骨髓基质细胞和粒-巨噬系祖细胞均受到致伤因素作用时,单纯照射及放烧复合伤组的CFU-GM形成能力下降更为明显,至正常对照组的10%以下,单纯烧伤组也有明显下降,但恢复较快;③在本研究所涉及的各种情况下,损伤的效应均有伤后3-5天达最低值的规律,之后可不同程度地恢复。实验结果提示,在上述损伤因素的作用下骨髓基质细胞的功能确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在治疗由此所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碍时,同时加强促进基质细胞修复的措施,可能会取得更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烧复合伤 辐射损伤 烧伤 骨髓基质细胞 粒-系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焕丽 熊兵 +10 位作者 陈华德 赖文 郑少逸 卞徽宁 刘族安 黄志锋 孙传伟 马亮华 李汉华 魏丽君 陈瀚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59-1264,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10、TNF-α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分PBS、BMSCs、Macrophage、Macrophage+BMSC、BMSCs+LPS、Macrophage+LPS、Macrophage+BMS...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10、TNF-α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分PBS、BMSCs、Macrophage、Macrophage+BMSC、BMSCs+LPS、Macrophage+LPS、Macrophage+BMSCs+LPS 7组进行细胞共培养实验。收集不同时间点培养基上清液,ELISA检测其炎症因子IL-10、TNF-α的含量。结果 B(BMSCs)组与E(BMSCs+LPS)组相比,IL-10与TNF-α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F(Macrophage+LPS)组IL-10、TNF-α的含量均高于C组(Macrophage);G(Macrophage+BMSCs+LPS)组与F(Macrophage+LPS)组相比,TNF-α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结论 BMSCs可以减轻LPS对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刺激作用,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 脂多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晓桃 罗绍凯 +3 位作者 莫汉有 李娟 莫东华 周润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54,158,共4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实验组43例患者、15例对照组,以及随访37例治疗3疗程后骨髓血浆MIP-1α的水平。【结果】①65.1%患者MIP-1α...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实验组43例患者、15例对照组,以及随访37例治疗3疗程后骨髓血浆MIP-1α的水平。【结果】①65.1%患者MIP-1α水平增高,其中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3.569,P=0<0.01),实验组中的活动进展期患者明显高于稳定期、正常人及其他血液病患者(P均<0.05);骨质破坏>2处患者明显高于骨质破坏≤2处的患者(t=5.56,P=0<0.01)。②有效组经治疗3个疗程后MIP-1α水平明显下降(t=3.237,P=0<0.05)。③MIP-1α与红细胞计数、白蛋白、β2-微球蛋白、骨损分、Durie-Salmon分期相关(P均<0.05)。【结论】大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MIP-1α水平增高,MIP-1α可作为反映骨质破坏及瘤负荷的一项指标,动态监测MIP-1α可预测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细胞炎症蛋白-1Α 骨质破坏 瘤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巨噬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以及鉴定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静 王亚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 :为深入研究骨髓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探索一种简便的骨髓巨噬细胞的分离 ,纯化和培养的方法。方法 :分离获取大鼠骨髓细胞 ,在 6 0 %DMEM培养液 ,2 0 %马血清 ,2 0 % (v/v)L92 9培养上清的诱导条件下进行体外贴壁培养 ,6~ 7天... 目的 :为深入研究骨髓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探索一种简便的骨髓巨噬细胞的分离 ,纯化和培养的方法。方法 :分离获取大鼠骨髓细胞 ,在 6 0 %DMEM培养液 ,2 0 %马血清 ,2 0 % (v/v)L92 9培养上清的诱导条件下进行体外贴壁培养 ,6~ 7天时获得纯度较高的贴壁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生活状态、Wright′s染色光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检测贴壁细胞形态学 ;酸性磷酸酶及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测定细胞内酶的表达 ;吞噬鸡红细胞及墨汁颗粒实验检测其吞噬功能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表面标志等生物学技术鉴定培养的贴壁细胞性质。结果 :获得高纯度的巨噬细胞 ,且具有良好的吞噬功能 ,并且具备巨噬细胞的形态特征 ,特有的水解酶类及特有的表面标志 -CD68。结论 :本法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骨髓巨噬细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分离 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