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细胞bcl-2 VEGF抗原表达及原位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邱志祥 李挺 +2 位作者 岑溪南 许尉林 任汉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57-760,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bcl-2、VEGF抗原表达及造血细胞原位凋亡之间的关系,探讨MDS发病机理。方法:对MDS患者骨髓活检标本光镜下观察骨髓增生程度、各系造血细胞形态异常情况、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JP)等组织病理学改变...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bcl-2、VEGF抗原表达及造血细胞原位凋亡之间的关系,探讨MDS发病机理。方法:对MDS患者骨髓活检标本光镜下观察骨髓增生程度、各系造血细胞形态异常情况、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JP)等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bcl-2及VEGF抗原的表达,TUNEL法检测造血细胞原位凋亡结果:13例患者骨髓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造血,异常造血主要累及的细胞系列不尽相同,RA、RAEB两组患者异常造血未见明显区别;有6例患者检出ALIP现象,其中RA 3例(3/8,37.50%),RAEB 3例(3/5,60.00%);VEGF阳性者占9例(9/13,69.23%),其中RA 6例(6/8,75.00%),RAEB 3例(3/5,60.00%);bcl-2阳性者占7例,其中RA4例(4/8,50.00%),RAEB 3例(3/5,60.00%);TUNEL检测13例患者均为阳性,检出ALIP现象者,其造血细胞发生原位调亡明显,而bcl-2、VEGF与TUNEL结果之间未见明显关联。结论:MDS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异常,而TUNEL法提供了简便、实用、敏感、快速特异的检测MDS细胞原位凋亡的方法结果初步显示MDS患者ALlP现象明显者其细胞凋亡也明显,提示调控MDS患者细胞凋亡和恶性克隆增殖可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bcl-2 VEGF原位凋亡TU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S1基因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2
作者 张永晓 李英华 石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27,共7页
目的 检测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SKM-1细胞增殖、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转染外源性SOCS1过表达质粒促进SKM-1细胞内SOCS1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 目的 检测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SKM-1细胞增殖、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转染外源性SOCS1过表达质粒促进SKM-1细胞内SOCS1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2/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构建NOD/SCID小鼠MDS模型,记录小鼠体质量及生存时间,评估SOCS1基因对体内SKM-1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在MDS细胞株SKM-1细胞中转染SOCS1过表达质粒可显著提高SOCS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过表达SOCS1可显著降低SKM-1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同时降低细胞内磷酸化的JAK2(p-JAK2)、磷酸化的STAT3(p-STAT3)和p-STAT5蛋白的表达。动物实验结果显示SOCS1过表达组小鼠体质量及生存时间显著优于MDS模型组,外周血中CD45^(+) SKM-1细胞数量显著低于MDS模型组,说明过表达SOCS1可抑制小鼠体内SKM-1细胞的活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OCS1过表达组小鼠骨髓中SOC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DS模型组,而p-JAK2、 p-STAT3和p-STAT5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MDS模型组。结论 SOCS1可通过负调控JAK2/STAT信号通路抑制MDS细胞系SKM-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可作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JAK2/STA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Bcl-2和VEGF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慧 马杰 +2 位作者 孙玲 刘林湘 赵莉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71-275,共5页
本研究探讨存活蛋白(survivin)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寻找凋亡和血管新生两种不同的机制在MDS中可能存在的联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survivin、Bcl-2和VEGF在MDS低危、高危患者和AML患者及对照者骨髓中... 本研究探讨存活蛋白(survivin)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寻找凋亡和血管新生两种不同的机制在MDS中可能存在的联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survivin、Bcl-2和VEGF在MDS低危、高危患者和AML患者及对照者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urvivin、Bcl-2和VEGF在MDS低危组、高危组和AML组的表达率和积分均逐渐增高,除Bcl-2在MDS低危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三者在各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者间的表达率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survivin、Bcl-2和VEGF参与了MDS的发病并与疾病病程进展有关,凋亡异常和血管新生可能通过以上3种蛋白的相互作用在MDS的发病中存在着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SURVIVIN bcl-2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CD34^+细胞Fas,FasL及Bcl-2的表达和凋亡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哲 谢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74-277,共4页
为了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骨髓CD34+ 细胞Fas ,FasL和Bcl 2的表达和凋亡情况并探讨这些抗原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 2 6例MDS和 1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及 6例非血液病患者 (对照 )骨髓CD34+ ... 为了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骨髓CD34+ 细胞Fas ,FasL和Bcl 2的表达和凋亡情况并探讨这些抗原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 2 6例MDS和 1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及 6例非血液病患者 (对照 )骨髓CD34+ 细胞的Fas,FasL和Bcl 2表达率和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 ,各型MDS患者CD34+ 细胞Fas和FasL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P <0 .0 1) ,Bcl 2的表达率除难治性贫血 /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 (RA/RAS)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外 ,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 (RAEB)和转变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RAEB t)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各型MDS间CD34+ 细胞Fas的表达率相近 ,而Bcl 2的表达率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即RA/RAS <RAEB <RAEB t;RA/RAS和RAEB患者CD34+ 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RAEB t患者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 ,AML患者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CD34+ 细胞Fas或FasL的表达率与凋亡率间无相关关系 ,而Bcl 2表达率和细胞凋亡率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结论 :MDS患者CD34+ 细胞的凋亡受多因素的调节 ;Bcl 2是抑制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MDS向AML进展过程中CD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CD34^+细胞 FAS FASL bcl-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异丙基双硫-2′-脱氧鸟苷通过氧化应激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凋亡
5
作者 敬强安 周超婷 +2 位作者 吴韵怡 柯霞 童向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1185,共5页
目的:研究6-异丙基双硫-2′-脱氧鸟苷(thiotert)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SKM-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thiotert对SKM-1细胞活力的抑制及GSH、NAC和Z-VAD-FMK对thiotert细胞毒性的逆转作用;Ed U细胞增殖检测试剂... 目的:研究6-异丙基双硫-2′-脱氧鸟苷(thiotert)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SKM-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thiotert对SKM-1细胞活力的抑制及GSH、NAC和Z-VAD-FMK对thiotert细胞毒性的逆转作用;Ed U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NA损伤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thiotert显著抑制了SKM-1细胞的增殖能力,诱导SKM-1细胞中ROS水平升高;thiotert处理导致SKM-1细胞内C-PARP、C-Caspase 3和γ-H2AX蛋白表达上调,而BCL-2显著下调;抗氧化剂GSH和NAC及凋亡抑制剂Z-VAD-FMK能部分逆转thiotert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结论:thiotert能够通过介导ROS的产生和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来促进MDS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6-异丙基双硫-2′-脱氧鸟苷 活性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2表达与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吴佳霏 王珺 +5 位作者 王依景 郑博月 王宇 江川艳 董丹丹 李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13-2118,共6页
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质性较强,现有治疗方案疗效欠佳,患者预后个体差异较大。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在髓系肿瘤患者中高表达,既往研究认为其与疾病进展、化疗耐药及患者总生存期缩短有关。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被批准... 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质性较强,现有治疗方案疗效欠佳,患者预后个体差异较大。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在髓系肿瘤患者中高表达,既往研究认为其与疾病进展、化疗耐药及患者总生存期缩短有关。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被批准用于老年不适合用强化治疗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在MDS患者中应用数据较少。Bcl-2在MDS患者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及其与VEN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尚缺少研究报道。目的通过分析Bcl-2蛋白在MDS患者中的表达,评估其是否与VEN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71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线数据:性别、年龄、血常规、血生化、骨髓细胞学、流式细胞学、染色体核型、髓系基因突变、融合基因突变、MDS-EB分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Bcl-2蛋白表达。依据修正版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将患者分为极低危(0例)、低危(1例)、中危(7例)、高危(40例)和极高危(23例)5个危险度。将患者骨髓Bcl-2阳性率≥10%定义为Bcl-2阳性,<10%为Bcl-2阴性。将患者分为阳性组(n=38)和阴性组(n=33)。在63例高危与极高危MDS患者中,有38例患者接受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估,其中28例患者接受VEN联合阿扎胞苷(VA联合方案)治疗,10例接受低甲基化药物(HMA,包括阿扎胞苷或地西他滨)单药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12-30。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OS的影响因素。结果阳性组患者融合基因突变、髓系核磷蛋白1(NPM1)基因突变比例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接受HMA单药治疗的患者中有1例Bcl-2阴性,9例Bcl-2阳性,治疗14 d后,其中4例(40.0%)患者获得复合完全缓解(CR/mCR);28例接受VA联合方案的患者中有12例Bcl-2阴性,16例Bcl-2阳性,治疗14 d后,20例(71.4%)接受VA联合方案的患者获得CR/mCR。两种治疗方案患者获得CR/mCR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VA联合治疗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OS)为6.9个月,其中Bcl-2阴性患者mOS为2.9个月,Bcl-2阳性患者mOS为7.4个月。Bcl-2阳性患者与Bcl-2阴性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5,P=0.150)。接受HMA单药方案Bcl-2阳性患者的mOS为4.3个月,与接受VA联合方案Bcl-2阳性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4,P=0.364)。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cl-2蛋白表达、突变基因数量、染色体核型、MDS-EB分型、IPSS-R危险度、疗效不是接受VA联合方案治疗患者O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Bcl-2蛋白促使MDS融合基因突变和髓系基因突变;Bcl-2阳性表达与MDS患者生存情况无关;接受VA联合方案的Bcl-2阳性患者与Bcl-2阴性患者生存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B细胞淋巴瘤2 维奈克拉 预后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造血祖细胞凋亡与Fas抗原,bcl-2,c-myc的表达及HGFs的影响
7
作者 操州虹 李蓉生 +1 位作者 王美健 李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79-185,共7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发生在多能干细胞阶段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MDS患者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存在过度凋亡现象,可能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fas,bcl-2,c-myc和p53等基因异常表达有关。为此,我们用间接荧光标记、流式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发生在多能干细胞阶段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MDS患者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存在过度凋亡现象,可能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fas,bcl-2,c-myc和p53等基因异常表达有关。为此,我们用间接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了15例MDS患者骨髓造血祖细胞(CD34^+细胞)体外增殖、分化过程中bcl-2,c-myc蛋白和Fas抗原表达的变化,观察rhEpo,rhIL-3,rhGM-CSF对其影响,并分析这些基因产物表达与造血祖细胞凋亡的关系。新分离出的对照组骨髓CD34^+细胞Fas抗原呈低水平表达(8.10±3.60%),MDS患者Fas抗原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6.32±10.25%),差异显著(P<0.01),体外培养10天后,增加更为明显(40.33±13.83%),且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98)。在新分离出的骨髓CD34^+细胞中,MDS患者bcl-2蛋白的表达(89.90±1.72%)与对照组(84.60±2.40%)无统计学差异,体外培养10天后,MDS患者bcl-2的表达为23.44±9.83%,较对照组(45.11±5.42%)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大剂量的GM-CSF,IL-3(均为100 U/ml)可促进MDS患者骨髓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使bcl-2/c-myc比值降低,从而抑制细胞凋亡。MDS患者Fas抗原与bcl-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造血祖细胞 CD34^+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C-MYC FAS抗原 造血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抑制剂维奈托克在较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艺 裴仁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106-2109,共4页
较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具有高度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风险,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当前HR-MDS的标准治疗手段仍以去甲基化药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近年来,BCL-2抑制剂的应用使HR-MDS的治疗快速发展。BCL-2抑制剂... 较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具有高度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风险,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当前HR-MDS的标准治疗手段仍以去甲基化药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近年来,BCL-2抑制剂的应用使HR-MDS的治疗快速发展。BCL-2抑制剂与多种药物联合治疗HR-MDS均显示了高缓解率和可接受的不良反应率。本文就近年来维奈托克在HR-MDS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维奈托克 bcl-2抑制剂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鉴别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韫秀 张继红 +5 位作者 胡延平 曹方方 张男 陈芳 刘璇 张旻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7-862,共6页
本研究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DMS)以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b)的免疫表型特点,探究其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述疾病中的意义和价值。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比较分析14例CMML患者、48... 本研究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DMS)以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b)的免疫表型特点,探究其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述疾病中的意义和价值。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比较分析14例CMML患者、48例MDS患者、46例AML-M5b患者及18例正常人骨髓标本的免疫分型特点。结果表明,CMML患者单核细胞比例明显高于MDS、AML-M5b患者及正常人骨髓(P<0.05),后3者之间无显著差别。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骨髓标本(P<0.05),但与CMML患者无明显差别。AML-M5b患者骨髓成熟粒细胞比例较CMML、MDS患者及正常骨髓标本明显减低(P<0.05)。MDS、AML-M5b及CMML患者骨髓CD45/SSC特点与正常骨髓标本均存在一定差异。CMML患者骨髓具有CD2、CD56异常表达及CD14拖尾现象,与MDS、AML-M5b及正常骨髓标本相比差异显著(P<0.05)。MDS与CMML患者骨髓单核细胞CD15表达缺失或减低现象较正常骨髓标本及AML-M 5b患者显著,且CMML患者异常率高于MDS患者(P<0.05),两者粒细胞群均有显著CD13/CD11b/CD16表达规律异常现象,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其他抗原表达呈不同程度异常,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DS、CMML及AML-M5b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均具有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程度的相似处。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综合分析其免疫表型,对于区分CMML、MDS以及AML-M5b具有重要鉴别意义。其中单核细胞比例增高,伴有CD2、CD56异常表达,CD14拖尾现象,CD15缺失或减低及成熟粒细胞CD13-CD11b-CD16表达规律异常,对CMML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免疫分型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2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DS-JSN04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邵泽叶 陈宝安 +3 位作者 丁家华 夏国华 朱怀刚 高雪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28-1032,共5页
为了探讨维生素K2(VK2)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DSJSN04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细胞形态学方法观察VK2处理后细胞形态的改变;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VK2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细胞周... 为了探讨维生素K2(VK2)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DSJSN04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细胞形态学方法观察VK2处理后细胞形态的改变;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VK2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化和髓系分化抗原CD11b、CD13的表达情况;RTPCR技术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survivin和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用发光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表明:VK2作用细胞株72小时后,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的凋亡率随着VK2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期和G2期细胞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G0/G1期细胞逐渐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而且在G0/G1期前出现明显的亚G1期细胞即凋亡峰;抗凋亡基因bcl2、survivin表达随着VK2浓度的增高而明显下调((P<0.05),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caspase3的活性随着VK2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结论:VK2主要是通过激活caspase3途径诱导MDSJSN04细胞发生凋亡,同时抗凋亡基因bcl2和survivin也参与了凋亡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MDS-JSN04细胞株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l-1和Bax基因在2-甲氧基雌二醇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国华 陈宝安 +4 位作者 芦慧霞 邵泽叶 丁家华 高冲 胡玲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246-1248,共3页
本研究探讨bcl-2基因家族成员调控2-甲氧基雌二醇(2-M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凋亡的机制。用2-ME预处理MUTZ-1细胞,荧光比色法检测凋亡信号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凋亡相关... 本研究探讨bcl-2基因家族成员调控2-甲氧基雌二醇(2-M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凋亡的机制。用2-ME预处理MUTZ-1细胞,荧光比色法检测凋亡信号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和bcl-2相关X蛋白(bax)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ME增强MUTZ-1细胞内caspase-3活性,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随着2-ME浓度的增加,细胞内mcl-1mRNA表达下降(p<0.05),且mcl-1mRNA表达量与相应时间点caspase-3活性呈负相关(r=-0.992,p<0.01),而bax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2-ME可能通过下调mcl-1表达和增强caspase-3活性的途径来调控MDS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氧基雌二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MCL-1基因 BA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氧基雌二醇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UTZ-1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夏国华 陈宝安 +3 位作者 邵泽叶 芦慧霞 Dohner Konstanze Dohner Hartmut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96-301,共6页
为了研究2-甲氧基雌二醇(methoxyestradiol,2-M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MDS-RAEB)细胞株MUTZ-1细胞凋亡的机制,将不同浓度的2-甲氧基雌二醇分别与MUTZ-1细胞在体外培养,同时设二甲亚砜和空白对照组。采用... 为了研究2-甲氧基雌二醇(methoxyestradiol,2-M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MDS-RAEB)细胞株MUTZ-1细胞凋亡的机制,将不同浓度的2-甲氧基雌二醇分别与MUTZ-1细胞在体外培养,同时设二甲亚砜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2-ME对MUTZ-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瑞氏-姬姆萨染色后观察2-ME引起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ynchron clinical system LX20)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的变化,DNA凝胶电泳验证2-ME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表明:2-ME对MUTZ-1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μmol/L2-ME作用MUTZ-1细胞12小时后,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2-ME作用24小时后MUTZ-1细胞出现G2/M期阻滞;培养上清液中L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μmol/L2-ME作用MUTZ-1细胞48小时后,DNA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DNA梯形条带。结论:2-ME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UTZ-1有较强的抗肿瘤效应,可能与细胞G2/M期阻滞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关;2-ME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治疗骨髓异常综合征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一甲氧基雌二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MUTZ-1细胞株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2诱导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UTZ-1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宝安 邵泽叶 +5 位作者 夏国华 徐昕 丁家华 高冲 孙耘玉 高雪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为了研究维生素K2(VK2)诱导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株MUTZ-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染分析细胞凋亡率和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用RT-PCR技术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survivin和促凋亡基因bax的表... 为了研究维生素K2(VK2)诱导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株MUTZ-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染分析细胞凋亡率和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用RT-PCR技术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survivin和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用发光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研究结果显示:细胞的凋亡率随着VK2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并呈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S期和G2期细胞逐渐减少(P<0.05),G0/G1期细胞逐渐增多(P<0.01),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并且在G0/G1期前出现明显的亚G1峰,即凋亡峰;抗凋亡基因bcl-2、survivin的表达随着VK2浓度的增高明显下调(P<0.05),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caspase-3的活性随着VK2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结论:VK2主要是通过激活caspase-3途径诱导MUTZ-1细胞发生凋亡,同时抗凋亡基因bcl-2、survivin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MUTZ-1细胞株 caspase-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莲益髓清毒颗粒对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TET2和IDH1基因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琰 李亭亭 +4 位作者 沈明月 王振振 郑伟 崔思远 徐瑞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36-1645,共10页
目的:观察芪莲益髓清毒颗粒对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和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表达及甲基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19年10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科的IPSS-... 目的:观察芪莲益髓清毒颗粒对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和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表达及甲基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19年10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科的IPSS-R低危MD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芪莲益髓清毒颗粒及最佳的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最佳的支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骨髓单个核细胞TET2和IDH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甲基化情况。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筛选芪莲益髓清毒颗粒中相关化学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TET2和IDH1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ET2和IDH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TET2 mRNA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IDH1 mRNA表达水平则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TET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由30%下降为6.7%,I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由16.7%下降为6.7%。芪莲益髓清毒颗粒中鉴定出了与甲基化相关的21种化合物成分。结论:芪莲益髓清毒颗粒可提高支持治疗对MDS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ET2和IDH1基因有关,其中包括去甲基化作用。芪莲益髓清毒颗粒治疗MDS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芪莲益髓清毒颗粒 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 异柠檬酸脱氢酶1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染色体-7/7q-异常的细胞遗传学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海涛 麦文渊 +2 位作者 陈志妹 楼基余 金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0-463,共4页
本研究探讨染色体 - 7/ 7q -异常在恶性血液学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用细胞染色体显带技术分析 4 1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 (acuteleukemia ,AL)、7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yelodysplasticsyndrome ,MDS)和3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本研究探讨染色体 - 7/ 7q -异常在恶性血液学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用细胞染色体显带技术分析 4 1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 (acuteleukemia ,AL)、7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yelodysplasticsyndrome ,MDS)和3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hronicmyelogenousleukemia acceleratedphase ,CML AP)的细胞核型。结果表明 :染色体- 7/ 7q -异常在AL ,MDS和CML AP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 4 .88% ,9.86 %和 8.33% ,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中均可检出染色体 - 7/ 7q -异常 ,检出率分别为 4 .70 %和 6 .2 5 % ,两者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9例具有单独染色体 - 7或 7q -异常 ,2 2例伴有其他染色体异常 ,如 -X、- 5、+8、t(3;3)、t(11;16 )、t(2 ;11)等。发现 1例MDS RAEB患者具有 - 7异常克隆 ,同时还有 7q -异常克隆出现 ,而且 - 7异常的细胞数高于 7q -异常的细胞数。接受化疗的 7例ALL中 4例获得完全缓解 ;13例AML患者中仅 2例获得完全缓解 ;7例MDS患者中 6例转化急性白血病 ;3例CML AP中无 1例缓解。结论 :染色体 - 7/ 7q -异常是恶性血液肿瘤常见的染色体异常 ,在髓系和淋巴细胞中均可出现 ,- 7异常和 7q异常可在同一患者共存 ;具有染色体 - 7/ 7q -异常的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7/7q-异常 细胞遗传学 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血液红细胞^(31)P-NMR谱的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利永 夏蒙准 +3 位作者 卢芳华 王一中 林玉满 黄志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3-76,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用31P-NMR谱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血液红细胞的方法。分析了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液红细胞在31P-NMR谱上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在临床医学上对MDS患者进行诊断和疗效跟踪检测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31P核磁共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血液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A1 mRNA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贾晋松 徐世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77-381,共5页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中细胞周期蛋白A1(cyclin A1)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细胞中的cyclin A1表达及cdk2、p21cip1的mRNA表达。结果...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中细胞周期蛋白A1(cyclin A1)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细胞中的cyclin A1表达及cdk2、p21cip1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MDS患者中cyclin A1的阳性率及mRNA表达水平(69.64%;0.964±1.879)均较正常人(0%;0.012±0.014)明显增高(p<0.01);在初治MDS患者中,MDS-RAEB组cyclinA1表达水平(1.895±1.769)明显高于MDS-RA组(0.629±1.583)(p<0.01);治疗后MDS患者的cyclin A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MDS患者cyclin A1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其异常表达可能是影响MDS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细胞周期蛋白A1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中端粒保护蛋白TIN2和POT1的mRNA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芳 何玉梅 +4 位作者 李国霞 王丽娜 贾宁 马瑞霞 马艳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端粒保护蛋白TIN2、POT1的mRNA表达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1例初发MDS患者和10例正常人端粒保护蛋白TIN2和POT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WHO分组中RA/RARS/RCMD/MDS-U、RAE... 本研究旨在探讨端粒保护蛋白TIN2、POT1的mRNA表达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1例初发MDS患者和10例正常人端粒保护蛋白TIN2和POT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WHO分组中RA/RARS/RCMD/MDS-U、RAEB-1及RAEB-2组TIN2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RA/RARS/RCMD/MDS-U、RAEB-1及RAEB-2组POT1 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PSS分组中,TIN2 mRNA的表达量在高危组、中危-2及中危-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OT1 mRNA的表达量在高危组、中危-2及中危-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MDS中正常染色体核型患者TIN2 mRAN的表达量低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MDS中正常染色体核型患者POT1 mRAN的表达量高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TIN2、POT1 mRNA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MDS患者端粒动力学的调节,引起MDS患者端粒长度的改变,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TIN2基因 POT1基因 端粒保护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玲玲 刘筱梅 徐酉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97-798,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DS)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 13例诊断为MDS患儿的外周血、骨髓像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儿 11例为男性 ,2例女性。临床以发热、贫血、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13例患儿... 目的 :探讨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DS)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 13例诊断为MDS患儿的外周血、骨髓像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儿 11例为男性 ,2例女性。临床以发热、贫血、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13例患儿均为中重度贫血 ,外周血见有核红细胞 ,白细胞表现为增高、正常或减低。 4例患儿外周血见幼稚细胞 ,血小板可正常或减低 ,网织红细胞多数偏高。骨髓均增生活跃 ,有红系或粒系病态造血 ,以巨幼样改变为主 ;诊断为RA10例 ,RAEB2例 ,RAEB -t1例。结论 :小儿MDS诊断仍主要靠骨髓检查 ,骨髓至少一系出现病态造血 ,巨幼样改变较易见 ,并除外其他引起病态造血的疾病 ,需注意和再障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儿童 骨髓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杂氮-2′-脱氧胞苷对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佟红艳 林茂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7-471,共5页
本研究探讨 5′ 杂氮 2′ 脱氧胞苷 (5 aza 2′ deoxycytidine ,5 Aza CdR ,Decitabine)对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细胞体外作用的机制。以人MDS RAEB细胞株MUTZ 1细胞为研究对象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MTT增殖抑制实验测定细胞... 本研究探讨 5′ 杂氮 2′ 脱氧胞苷 (5 aza 2′ deoxycytidine ,5 Aza CdR ,Decitabine)对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细胞体外作用的机制。以人MDS RAEB细胞株MUTZ 1细胞为研究对象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MTT增殖抑制实验测定细胞存活率及抑制率 ;用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检测磷脂酰丝氨酸 (PS)转位及细胞凋亡 ;用RT PCR检测 p15INK4B基因、甲基转移酶 (DNMT1、DNMT3A、DNMT3B)基因mRNA表达 ;用甲基化特异PCR(MSP)方法检测 p15INK4B基因甲基化程度。结果表明 :5 Aza CdR对MUTZ 1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 ;作用后的细胞显示凋亡细胞的特征性改变。p15INK4B基因甲基化程度随 5 Aza CdR剂量增加而减弱 ,伴随 p15INK4B基因mRNA表达增加。经 3.2mmol/L 5 Aza CdR作用 4 8小时后 ,MUTZ 1细胞DNMT3A mRNA表达水平较未加药组明显下降 (灰度比为 0 .385∶0 .6 5 4 ,P <0 .0 5 ) ,DNMT1、DNMT3B mRNA表达水平与未加药组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 :在 0 .4 - 6 .4mmol/L浓度范围 5 Aza CdR通过诱导MUTZ 1细胞凋亡而抑制该细胞生长 ,这可能是其抗肿瘤的主要机制之一。 5 Aza CdR可能通过下调DNMT3A mRNA表达使p15INK4B基因甲基化程度下降 ,从而恢复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杂氮-2′-脱氧胞苷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MUTZ—1细胞 p15INK4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