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过载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在骨骼肌衰老萎缩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威 邓云锋 范晶晶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2-1111,共10页
骨骼肌衰老是机体衰老的相关生物学事件,以质量丢失和功能衰退为显著特征,金属组学尤其是铜金属组学在其中的功能角色正日益得到关注。铜金属组学在衰老状态下表现为铜过载,其触发的毒理效应具有激活骨骼肌细胞中发生凋亡、焦亡、铁死... 骨骼肌衰老是机体衰老的相关生物学事件,以质量丢失和功能衰退为显著特征,金属组学尤其是铜金属组学在其中的功能角色正日益得到关注。铜金属组学在衰老状态下表现为铜过载,其触发的毒理效应具有激活骨骼肌细胞中发生凋亡、焦亡、铁死亡、铜死亡及并促进α突触核蛋白聚集的特异性分子潜力,相关的信号级联最终可诱导衰老肌纤维中蛋白质、线粒体和卫星细胞等内容物代谢失衡及裂解丢失,同时可触发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 NMJ)退化和异常,是骨骼肌衰老萎缩的新型病理生理机制。本综述首次系统地解码骨骼肌衰老萎缩调控网络中铜的分子生物学功能、衰老骨骼肌中铜过载的潜在机制,以及铜过载诱导的多种细胞死亡形式例如凋亡、焦亡、铁死亡及铜死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在骨骼肌衰老萎缩中的新角色,为临床上应用铜螯合改善和治疗骨骼肌衰老萎缩提供潜在分子靶点和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死亡 铜金属组学 骨骼肌衰老萎缩 铜死亡 Α突触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脾俞对衰老大鼠腰骨骼肌萎缩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艺敏 杨正瑜 +4 位作者 陈群 金京 郑其开 王和鸣 陈少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脾俞对衰老大鼠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脾俞改善骨骼肌萎缩以防治腰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阳性药物组,每组8只。空白组大鼠每日项背部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300 m... 目的观察针刺脾俞对衰老大鼠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脾俞改善骨骼肌萎缩以防治腰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阳性药物组,每组8只。空白组大鼠每日项背部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300 mg/(kg·d)],其余3组大鼠每日项背部皮下注射等量的D-半乳糖,连续12周。第9周开始,针刺组取双侧脾俞进行针刺,阳性药物组采用混合氨基酸灌胃,连续4周。用HE染色对骨骼肌组织形态进行观察,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IL-1β、IL-6T、NF-α释放量,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NF-κB、p-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骨骼肌细胞间隙变宽,部分肌细胞圆形化,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多,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上升(P<0.001、P<0.01和P<0.05),p-Akt、NF-κB、p-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肌间隙窄,肌细胞排列更紧密,凋亡数量减少,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下降(P<0.01、P<0.01和P<0.05),p-Akt、NF-κB、p-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01)。结论针刺脾俞可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骨骼肌衰老,并通过抑制Akt/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减少骨骼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针刺脾俞治疗腰痛的潜在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骨骼肌萎缩 针刺 脾俞 Akt/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经线粒体自噬途径改善衰老性骨骼肌萎缩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天爱 夏志 +1 位作者 张舵 尚画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5-843,共9页
衰老性骨骼肌萎缩(age-related sarcopenia,ArS)是一种以骨骼肌质量与力量及身体机能进行性衰退为特征的慢性衰老性综合征,其发生发展可致老年人跌倒、残疾甚至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给患者家庭与公众医疗造成沉重负担。细胞通过自噬方式... 衰老性骨骼肌萎缩(age-related sarcopenia,ArS)是一种以骨骼肌质量与力量及身体机能进行性衰退为特征的慢性衰老性综合征,其发生发展可致老年人跌倒、残疾甚至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给患者家庭与公众医疗造成沉重负担。细胞通过自噬方式选择性清除多余或损伤的线粒体,是衰老骨骼肌细胞内线粒体质量控制的重要机制。运动作为ArS的潜在防治手段之一,可增强衰老骨骼肌细胞内线粒体自噬,提升衰老骨骼肌质量和力量。其中,长期有氧运动可通过活化的应激诱导蛋白2(Sestrin2)介导其下游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以增强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Parkinson protein 2)依赖性线粒体自噬,进而有效预防和/或延缓ArS的发生发展;长期抗阻、高强度间歇训练和同期训练亦可能通过上调AMPK-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而改善ArS。因此,线粒体自噬途径靶向作用研究可能是防治ArS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骨骼肌萎缩 运动 骨骼肌 线粒体自噬 AMP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性骨骼肌萎缩的研究进展及中医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新旺 田丰 +2 位作者 季传婷 虎力 徐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98-2100,共3页
如何延缓衰老是人们永远的研究内容,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衰老进程中出现的骨骼肌萎缩,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探讨分析衰老性肌萎缩的机制,寻求缓解甚至逆转其发生的方法,研究并重新定义肌肉在人体中的作用,对... 如何延缓衰老是人们永远的研究内容,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衰老进程中出现的骨骼肌萎缩,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探讨分析衰老性肌萎缩的机制,寻求缓解甚至逆转其发生的方法,研究并重新定义肌肉在人体中的作用,对于我们延缓衰老、认识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骨骼肌萎缩 衰老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有氧与抗阻训练对老年小鼠快缩型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世香 赵艳 +4 位作者 尚画雨 王前进 丁孝民 刘绍生 夏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12-722,共11页
目的:观察同期有氧与抗阻训练对老年小鼠快缩型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16月龄C57BL/6小鼠根据体重随机纳入衰老对照与运动干预组,3月龄同品系小鼠作为青年对照组,每组8只。运动干预组每周一、三、五以自体重3%... 目的:观察同期有氧与抗阻训练对老年小鼠快缩型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16月龄C57BL/6小鼠根据体重随机纳入衰老对照与运动干预组,3月龄同品系小鼠作为青年对照组,每组8只。运动干预组每周一、三、五以自体重3%负荷进行45分钟耐力训练,每周二、四、六以自体重40%~50%负荷进行力量训练,共计8周。末次训练24小时后处死全部小鼠取样。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观察肌纤维横截面积与直径;Bradford法进行蛋白定量;嘌呤霉素表面标记翻译法检测蛋白质合成率;网屏悬吊时间评价协调性;后肢抓握力评价肌肉力量;力竭游泳时间评价运动耐力;免疫印迹法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Ser2448)、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Thr389))、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Thr37/46))磷酸化表达及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HCⅡb)的蛋白表达。结果:衰老对照组与运动干预组小鼠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直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合成率、蛋白质合成调控相关蛋白表达、肌肉力量与运动耐力均显著低于青年对照组。运动干预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合成率、骨骼肌横截面积与直径、网屏悬吊时间、抓握肌力及力竭游泳能力均显著高于衰老对照组,mTORSer2448、p70S6K^(Thr389)、4E-BP1^(Thr37/46)磷酸化表达与MHCⅡb蛋白表达较衰老对照组亦显著上调。结论:同期运动训练可以促进老年小鼠快缩型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和肌肉肥大,增强其肌肉力量与运动耐力,具有改善衰老性骨骼肌萎缩的潜力,其机制可能涉及快缩型骨骼肌内mTOR/p70S6K/4E-BP1信号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训练 衰老骨骼肌萎缩 骨骼肌 蛋白质沉积 蛋白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