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血清N端骨钙素、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降解产物的变化 被引量:16
1
作者 迟海燕 周玉萍 王永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5-857,865,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血清N端骨钙素(N-MID)、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及血清肌酐水平分为无微量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血清N端骨钙素(N-MID)、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及血清肌酐水平分为无微量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肾功能不全代偿组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记录其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测定血清N-MID、PINP、β-CTX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的年龄、性别构成、腰围、臀围及BMI与无糖尿病肾病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程在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微量白蛋白尿组病程最短为(8.3±3.5)年,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最长为(18.9±7.4)年。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N-MID和PINP水平降低(P<0.05),随着糖尿病肾病分期的进展,血清N-MID和PINP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β-CTX较无糖尿病肾病组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时进一步明显增高,为(519.49±89.65)pg/ml。结论糖尿病肾病可引起骨的吸收增加,形成减少,通过监测骨代谢指标,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减少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n I型胶原氨基延长肽 β-胶原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儿童血浆β-胶原特殊序列和N端中段骨钙素变化规律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田广 陈雪萍 康朝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8,43,共5页
目的探讨3~6岁儿童血浆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和N端中段骨钙素(N-MID)的变化规律。方法按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2013年2月至4月3~6岁健康体检儿童90例,排除10例不合格者,得男性2.5~3.5岁组、4.5~5.5岁组... 目的探讨3~6岁儿童血浆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和N端中段骨钙素(N-MID)的变化规律。方法按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2013年2月至4月3~6岁健康体检儿童90例,排除10例不合格者,得男性2.5~3.5岁组、4.5~5.5岁组和女性2.5~3.5岁组、4.5~5.5岁组,每组各20例。查询记录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计算其年龄别体重Z分(WAZ)、年龄别身高Z分(HAZ)。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集中检测骨代谢标志物β-Crosslaps和N-MID的血浆水平,检测方法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结果用SPSS11.0分析各组β-Crosslaps、N-MID的变化规律,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WAZ、HAZ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男、女β-Crosslaps、N-MID水平两年龄组比较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3~6岁儿童血浆β-Crosslaps和NMID平均水平分别为(1.28±0.31)ng/ml,(64.44±15.47)ng/ml。2在男、女2.5~3.5岁年龄组中,β-Crosslaps与N-MID的相关性显著(P〈0.05),r分别为0.520、0.648,在男女4.5~5.5岁组β-Crosslaps与N-MID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3男性4.5~5.5岁年龄组血浆N-MID与WAZ显著相关(r=0.541,P〈0.05),其余各年龄组男、女血浆β-Crosslaps、N-MID与年龄、身高、体重、WAZ、HAZ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3~6岁儿童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处于稳定水平,随年龄变化的改变不显著,3~6岁儿童血浆β-Crosslaps和N-MID平均水平分别为(1.28±0.31)ng/ml,(64.44±15.47)ng/ml,且与HAZ、WAZ无显著相关性,年龄、身高、体重、WAZ、HAZ不能代表当前骨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胶原特殊序列 n中段 儿童 代谢 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Osrteoc和VEGFR2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
3
作者 冯思源 龙雷 +3 位作者 邢拓 于立普 宋其韬 张瑞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端骨钙素(N-Osrteo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医院首次确诊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端骨钙素(N-Osrteo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医院首次确诊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肺癌骨转移组(42例)和肺癌无骨转移组(5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N-Osrteoc和VEGFR2水平,采用SPECT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血清N-Osrteoc、VEGFR2、全身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检查方法诊断肺癌骨转移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组患者血清N-Osrteoc、VEGFR2水平显著高于肺癌无骨转移组(P<0.05)。血清N-Osrteoc、VEGFR2水平、全身骨显像单独及联合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7、0.846、0.907、0.956;与病理结果比较,诊断肺癌骨转移结果假阳性例数分别为14例、19例、8例、1例,假阴性例数分别为7例、7例、2例、3例,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79、0.487、0.799、0.917(P<0.05)。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Osrteoc、VEGFR2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Osrteoc、VEGFR2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癌 转移 全身显像 n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N-MID和β-CTX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安娜 纪丽慧 +3 位作者 孟海燕 王凌云 黄莹 宗桂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91-1595,1605,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形成指标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molecular fragment of osteocalcin N terminal,N-MID)和骨吸收指标I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形成指标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molecular fragment of osteocalcin N terminal,N-MID)和骨吸收指标I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3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检查结果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103例,骨量减少组106例,骨质疏松组24例。记录其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等一般资料,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_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血钙(blood calcium,Ca)、血磷(phosphate,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N-MID、β-CTX等生化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年龄(age)在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构成比、糖尿病病程、SBP、DBP、TC、LDL-C、HDL-C、TG、FPG、GSP、HBA_1C、FINS、C-肽、CRP、HCY、ACR、Ca、P、ALP、血清25(OH)D_3在三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CTX、N-MID、PTH在三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异常与否与年龄、β-CTX、N-MID成正相关关系(P<0.05),与血清25(OH)D_3、PTH均无相关关系(P>0.05);血清25(OH)D_3与PTH成负相关关系(P<0.05),PTH与β-CTX、N-MID成正相关关系(P<0.05),β-CTX与N-MID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对象骨形成与骨吸收均增高,处于高骨转换水平,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强于骨形成。测定N-MID、β-CTX的浓度可以了解骨代谢、评估骨转换,对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质疏松 Ⅰ型胶原羧基肽交联 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卧床老年人的骨代谢和维生素D_2、D_3水平的状况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毛旭东 刘丛 +3 位作者 邢旭斌 丁新 施雪莺 曲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卧床老年人的骨代谢变化及体内维生素D2和D3水平。方法随机选取126位长期卧床(1年以上)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36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定量测定两组人群的维生素D2和D3,并测... 目的观察长期卧床老年人的骨代谢变化及体内维生素D2和D3水平。方法随机选取126位长期卧床(1年以上)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36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定量测定两组人群的维生素D2和D3,并测定骨代谢指标和生化指标,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的血清钙、磷浓度、PTH、CT相比无差异(P>0.05);骨形成指标AKP、N-MID相比无差异(P>0.05);骨吸收指标β-CTX相比有明显区别(P<0.01)。两组的25羟基维生素D2浓度无显著差异,研究组的25羟基维生素D310.48±6.54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5羟基维生素D315.40±8.19 ng/ml(P<0.01),总25羟基维生素D浓度研究组11.33±6.90 ng/ml也低于对照组15.33±8.32 ng/ml(P<0.05)。总25羟基维生素D仅与PTH显著负相关,r=-0.362(P<0.01)。结论卧床超过1年的老年人仍然存在骨吸收增高,骨丢失加快,同时维生素D缺乏明显,并加重了骨量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D2(25(OH)D2) 25羟基维生D3(25(OH)D3) 骨钙素n端(n-MID) β-胶原特殊序列(β-CIX) 甲状旁腺激(P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08例中老年人骨代谢指标对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的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勇 张颖 +3 位作者 栗敏 杨华 贺丹丹 张智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2-1437,共6页
目的探讨北京南郊中老年人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以及在骨质疏松症及骨折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4月至2023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的中老年患者360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 目的探讨北京南郊中老年人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以及在骨质疏松症及骨折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4月至2023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的中老年患者360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性别、年龄、BMD、25(OH)D_(3)、N-MID、PTH等指标,比较骨代谢指标在不同骨量及性别间的差异,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建立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FRAX-MOF)和髋部骨折风险(FRAX-HF)回归方程,绘制不同指标诊断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ROC曲线。结果女性FRAX骨折风险高于男性,女性在各骨量组的N-MID高于男性但25(OH)D_(3)含量低于男性,年龄、N-MID与BMD呈负相关(r=-0.87),与MOF、HF呈正相关(年龄:r=0.87和0.96,N-MID:r=0.87和0.77)。BMI与BMD呈正相关(r=0.67),与MOF、HF呈负相关(r=-0.67和-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构建HF回归方程模型:Y=-1.051+0.057×年龄-0.222×性别-0.041×BMI-0.508×BMD-0.003×N-MID-0.003×25(OH)D_(3),R^(2)=0.724,P=0.000。N-MID预测骨质疏松(T值≤-2.5)和骨量减少(T值<-1)的AUC值为0.62和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MID与BMD有较好的相关性,在骨质疏松和FRAX-HF的早期识别中可能发挥作用。血清25(OH)D_(3)及PTH对于骨量变化及骨折风险的识别价值,可能更需要结合性别、年龄及基础疾病等情况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FRAX 25(OH)D_(3) 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 甲状旁腺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中风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7
作者 马琦 刘惠霞 +3 位作者 陈伟平 靳朴 叶瑞繁 何英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中风高龄患者血清N端骨钙素(NMID)、血清甲状旁腺素(PTH)、血清I型胶原羟基端前肽(β-CTX)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20例中风高龄患者骨代谢指标以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并记录患者饮食方... 目的:探讨中风高龄患者血清N端骨钙素(NMID)、血清甲状旁腺素(PTH)、血清I型胶原羟基端前肽(β-CTX)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20例中风高龄患者骨代谢指标以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并记录患者饮食方式、卧床时间、感染次数以及其他相关临床资料。结果:PTH的中位数为44.53 pg/mL(11.93~87.46pg/mL),与饮食方式,卧床时间,感染次数等呈明显相关(P<0.05);β-CTX的中位数为0.355ng/mL(0.06~0.99ng/mL),与年龄(正相关)、卧床时间呈负相关(P<0.05);对于血清NMID,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中位数为13.04ng/mL(3.63~37.43 ng/mL),而女性中位数为17.80ng/mL(6.81~50.80 ng/mL),所有患者NMID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另外,女性血清NMID水平与卧床时间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中风高龄患者,饮食方式、卧床时间、反复感染等相关因素影响其骨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n 血清甲状旁腺 血清I型胶原羟基前肽 脑血管意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年龄及骨密度相关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邓伟民 刘坚 +6 位作者 叶竹 王应立 张金赫 韩炜 宋骤 杨健 韩丽萍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179-185,共7页
目的分析男性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及N端骨钙素(N-MID)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PINP、β-crosslaps及N-MID的含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 目的分析男性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及N端骨钙素(N-MID)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PINP、β-crosslaps及N-MID的含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Prodigy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检测各部位BMD。结果 PINP、β-crosslaps及N-MID与年龄呈负相关(r=-0.240~-0.253,P<0.05),30~49年龄段处于较高且稳定的水平(PINP:46.98~46.79μg/L,β-crosslaps:0.46μg/L,N-MID23.65~23.08μg/L)。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PINP在60~69年龄段达最低水平(32.28μg/L),β-crosslaps及N-MID在80岁以后下降加速(0.30μg/L、14.75μg/L)。校正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的偏相关分析显示,PINP和β-crosslaps与各部位BMD皆呈负相关(r=-0.155~-0.310,P<0.05);除L1-4外,N-MID与各部位BMD均呈负相关(r=-0.151~-0.189,P<0.05)。按BMD分组,方差分析显示7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组PINP、β-crosslaps及N-MID高于正常骨量组(P<0.05),骨质疏松组β-crosslaps及N-MID高于低骨量组(P<0.05)。结论 PINP、β-crosslaps及N-MID是敏感且特异反映男性骨转换的指标;特异性强的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增加为骨代谢转换率增高的表现,提示7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处于高骨转换状态,骨量快速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原胶原氨基前肽 β-胶原降解产物 n 密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骨冲剂对老年男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叶竹 刘坚 +5 位作者 王应立 韩炜 宋骤 杨健 韩丽萍 邓伟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7-891,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补肾壮骨冲剂组服药前、服药半年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将补肾壮骨冲剂组与阿仑膦酸钠及钙尔奇D组分别作对比,观察补肾壮骨冲剂治疗老年男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改善其骨代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 目的通过比较补肾壮骨冲剂组服药前、服药半年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将补肾壮骨冲剂组与阿仑膦酸钠及钙尔奇D组分别作对比,观察补肾壮骨冲剂治疗老年男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改善其骨代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中PINP、β-Crosslaps及N-MID的含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 Prodigy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检测各部位BMD;将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分为3组,补肾壮骨冲剂组服用补肾壮骨冲剂+钙尔奇D,阿仑膦酸钠组服用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钙尔奇D组只服用钙尔奇D。结果补肾壮骨冲剂组治疗半年后血清中的PINP、β-Crosslaps及N-MID下降显著;与治疗前相比,左侧股骨颈、Ward三角和左侧股骨近端处的BMD提高明显;补肾壮骨冲剂组改善老年男性骨代谢及提高骨密度的效果优于钙尔奇D组;与临床疗效公认的阿仑膦酸钠组比较,补肾壮骨冲剂显示出与其相近的改善骨代谢和提高骨密度疗效。结论补肾壮骨冲剂是治疗老年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提高骨量、改善老年男性骨代谢情况的安全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冲剂 质疏松 密度 I型原胶原氨基前肽 B-胶原降解产物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代谢转换状况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毛旭东 江妍斐 +3 位作者 盛骏骎 茅俊杰 王燕 周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通过骨转换标志物的检测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代谢状况。方法随机选取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通过测定骨转换标志物来观察骨流失状况。结果依据检测后的PTH值将研究组分成3组,A组PTH<150 pg/mL、B... 目的通过骨转换标志物的检测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代谢状况。方法随机选取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通过测定骨转换标志物来观察骨流失状况。结果依据检测后的PTH值将研究组分成3组,A组PTH<150 pg/mL、B组150 pg/mL≤PTH<300 pg/mL、C组PTH≥300 pg/mL,3组组间年龄、血肌酐、血β-微球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磷、钙磷乘积、骨钙素、N-MID、β-CTX均有显著差异。β-CTX、N-MID、BGP、钙磷乘积、血磷、血β-微球蛋白各值A组<B组<C组,而年龄、肾小球滤过率各值C组<B组<A组。同时根据四分位法将检测后的β-CTX值分成4组,甲、乙、丙、丁4组均数分别为(0.725±0.225)ng/mL、(1.264±0.136)ng/mL、(1.699±0.184)ng/mL、(3.126±0.849)ng/mL,4组间肾小球滤过率、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骨钙素、N-MID均有显著差异,随着血β-CTX的升高,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骨钙素、N-MID值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着PTH值升高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反映骨代谢状况的骨钙素、NMID、β-CTX值均增高,骨代谢活跃,骨流失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骨钙素n端 Ⅰ型胶原羧基肽交联 甲状旁腺激 转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