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春市8955例汉族人群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亚刚 张萌萌 +2 位作者 潘雪娜 刘颖 梁斌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570-572,共3页
目的通过8955例长春市汉族人群骨密度测量,提供本地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及峰值骨量,分析骨质疏松发生的人群规律。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 目的通过8955例长春市汉族人群骨密度测量,提供本地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及峰值骨量,分析骨质疏松发生的人群规律。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8955例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每10岁分为一年龄组统计分析骨密度均值,T评分及骨量丢失百分率。结果长春市区男女BMD峰值分别为0.6244±0.098、0.5050±0.064,其BMD峰值出现在30岁年龄段,50岁以后开始缓慢下降。50~59岁男性OP发生率为6.95%,女性为8.52%;60~69岁男性OP发生率为19.66%,女性为35.44%;70~79岁男性OP发生率为38.39%,女性为60.64%;80岁以上男性OP发生率为58.17%,女性为72.73%。结论不同年龄组及同年龄组两性间比较BMD测定值差异显著(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OP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仪器检测的BMD数据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峰值 质疏松 骨量丢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5168人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卓铁军 周明秀 申志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索南京地区正常人骨密度 (BMD)变化规律 ,为骨质疏松症 (O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地区 2 0~ 89岁人群中 5 16 8人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 (L2 - 4)、股骨上端 (Neck、Ward’s、Troch)的骨密度 ,按 5岁为一... 目的 探索南京地区正常人骨密度 (BMD)变化规律 ,为骨质疏松症 (O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地区 2 0~ 89岁人群中 5 16 8人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 (L2 - 4)、股骨上端 (Neck、Ward’s、Troch)的骨密度 ,按 5岁为一年龄组 ,将其分成 14组。结果  (1)女性骨峰值出现于 30~ 34岁 ,男性出现于 2 5~ 2 9岁。 (2 )女性 4 0岁时Ward’s区骨量已有明显丢失 ,5 0~ 5 9岁各部位骨量丢失加速 ,80岁时再加速 (BMD平均年丢失率均 >1% )。男性骨量丢失是逐渐、缓慢的 ,但在 6 5以后也有一较快骨量丢失过程 ,其主要部位是Neck、Ward’s、Troch。结论  (1) 4 0岁后应检测BMD变化 ,监测部位以股骨上端Ward’s最敏感。 (2 )OP的防治重点在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密度测定 密度 峰值 DEXA BMD 骨量丢失率 南京市 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地区1206例骨密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爱红 曲宁 +1 位作者 肖淑欣 李丰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37-338,共2页
目的调查青岛地区部分人群骨密度,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数据提供资料,为青岛乃至全国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青岛地区1206例受检对象进行骨密度检测,得出各年龄组骨密度值,计算骨量丢失率及... 目的调查青岛地区部分人群骨密度,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数据提供资料,为青岛乃至全国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青岛地区1206例受检对象进行骨密度检测,得出各年龄组骨密度值,计算骨量丢失率及患病率,用SPSS10.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各年龄组间差异比较。结果青岛地区男、女骨密度峰值均在25~29岁年龄组,女性50岁、男性60岁以后骨密度值明显降低,骨量丢失率增加,患病率升高。结论骨质疏松患病率与增龄呈明显正相关,女性50岁以后、男性60岁以后患病几率增大,应及早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地区 密度 质疏松 双能X线密度仪 密度检测 青岛地区 密度调查 双能X线密度仪 骨量丢失率 各年龄组 质疏松 密度值 正常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92
4
作者 何涛 杨定焯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51-156,104,共7页
本文目的是再次讨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问题。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以骨密度DXA检测为金标准。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为:患者骨密度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2.5个标准差以上,或减少30%以上。这个标准的T值是根... 本文目的是再次讨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问题。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以骨密度DXA检测为金标准。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为:患者骨密度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2.5个标准差以上,或减少30%以上。这个标准的T值是根据年轻白人妇女计算的,但是对于不同地区是不能固守这一标准的。有研究调查我国部分地区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32.3%(2.0SD)和14.9%(2.5SD),2种骨密度诊断标准计算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若以2.5SD为标准很可能造成漏诊。该研究者还发现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在老年远高于年轻人。而WHO采用的是白人年轻女性的数据库,它是否适用就更值得推敲。另有研究者以骨密度低于-2.0SD标准,推算杭州市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29.5%。认为以-2.0SD为标准可以相对早期发现骨质疏松。还有研究对于高原的藏族人群进行检测,也得出同样结论。有研究者推算我国各个DXA仪器之间的换算公式,发现上述换算公式基本上与日本推出的相同,但是与美国推出的换算公式有差异。这都证明WHO骨密度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黄种人是有疑问的。国内有研究者以BMD<-2.0SD为诊断标准,结合以骨代谢生化指标,认为能全面合理评价骨转换。还有研究者对目前国内使用骨密度检测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60岁骨量丢失率有18%左右,70岁阶段达到22%左右。这个患病百分率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实际情况。按照世界上基本通用的换算方法,1.0SD约等于10%~12%的骨量丢失百分率,因此建议男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为骨量丢失率达到25%或2.0SD,实际诊断年龄在70岁以上。如果采用2.5SD,中国人患病诊断时间会推迟到70岁以后,尤其是男性要推迟到90岁以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关键是正确合理的诊断,不同种族、不同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诊断标准。1994年以前全世界都执行WHO1985年提出的峰值骨量丢失2.0个标准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1994年WHO提出了白人妇女小于-2.5SD为骨质疏松,但也明确指出该标准仅适用于欧美白人妇女。以Orimo为首的日本骨代谢学会制定了日本人群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骨密度在同性别青年人平均值30%以下为骨质疏松,丢失20%~30%为骨量减少。1999年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诊断学组建议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为骨量丢失百分率达到25%,或者说2.0SD。对于国外也有学者倾向于采用-2.0SD的标准来评价骨质疏松症。有研究发现不同国家间,和每国内部不同人群和人种的骨密度是明显不同的。非洲和拉丁美洲人种的骨密度高于白种人,而白种人的骨密度则高于黄种人。总结:1、国内外人群间骨密度的差异是公认的,我国人群骨密度是低于制定国际标准的白种人的,有倾向以T值低于-2.0SD为骨密度诊断标准。但是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比较研究还很少,有必要进一步提供更确切的骨质疏松诊断更改的流行病学依据。2、以2.0SD为标准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的漏诊,对于流行病学人群调查筛选病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和对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实验尤为有必要。3、如果加强国内和国际间多单位的联合研究,可以提高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症 诊断年龄 金标准 密度检测 代谢生化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 流行病学调查 骨量丢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4434例正常人群骨密度测定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彤 王学宏 栾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896-898,共3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部分正常人群骨密度(BMD)变化的规律,为本地的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青岛市20~79岁健康体检人群中4434人的腰椎(L2-4)、股骨上端(Neck、Ward、Troch)的骨密度,按... 目的了解青岛市部分正常人群骨密度(BMD)变化的规律,为本地的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青岛市20~79岁健康体检人群中4434人的腰椎(L2-4)、股骨上端(Neck、Ward、Troch)的骨密度,按年龄段分组,5岁为1年龄组,将其分为12组。计算骨量丢失率及患病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青岛市男女性骨峰值均见于25~29岁年龄组,以后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逐渐降低。女性45岁、男性65岁以后骨密度值下降明显,骨量丢失率增加。结论 40岁以后应检测骨密度的变化,监测部位以股骨上端Ward最敏感;OP的防治重点在女性,尤其是绝经期妇女。老年男性,尤其是60岁以上的男性,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双能X线密度仪 峰值 骨量丢失率 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