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疗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性肿瘤所致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汪德文 程明 +1 位作者 郑亚君 于正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6-507,共2页
由于骨骼的解剖、生理及其血管结构的特点,骨组织较其它组织更容易发生癌转移,也较其他组织的转移更容易引起疼痛,且顽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放射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有效的止痛方法。我科自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选择80例... 由于骨骼的解剖、生理及其血管结构的特点,骨组织较其它组织更容易发生癌转移,也较其他组织的转移更容易引起疼痛,且顽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放射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有效的止痛方法。我科自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选择80例骨转移性肿瘤疼痛的病例,分为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肿瘤疼痛 骨转移性肿瘤 放射治疗 疗效观察 热疗 放疗 骨组织 血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在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会英 葛艳玲 +1 位作者 孟瑞芳 高和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9-380,共2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转移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活性,以评价ICTP在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本院骨肿瘤科收治的40例恶性骨肿瘤、14例骨转移性肿瘤患者,采用酶免疫测定(EIA)方法测定I... 目的检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转移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活性,以评价ICTP在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本院骨肿瘤科收治的40例恶性骨肿瘤、14例骨转移性肿瘤患者,采用酶免疫测定(EIA)方法测定ICTP活性。结果恶性骨肿瘤组的ICTP活性为(16.33±11.82)μ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骨转移性肿瘤组ICTP活性为(8.97±6.08)μg/L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肿瘤组间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CTP是反映骨肿瘤骨代谢的一个灵敏而简便的检测指标,并对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 肿瘤 骨转移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晓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49-1052,1055,共5页
目的检测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活性,以评价ICTP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5~2010年本院骨肿瘤科收治的78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设为A组,其中49例为原发... 目的检测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活性,以评价ICTP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5~2010年本院骨肿瘤科收治的78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设为A组,其中49例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10例为继发性恶性骨肿瘤、19例为骨转移性肿瘤患者,另选43例良性骨肿瘤患者为B组,同时,设52例同龄正常人为C组,均采用酶免疫测定(EIA)方法测定他们血清中的ICTP活性。结果B组患者血清ICTP活性为(6.75±3.34)μg/L,C组血清ICTP活性为(4.68±2.91)μg/L,A组患者血清ICTP活性为(14.84±8.49)μg/L,其中,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继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转移性肿瘤患者的血清ICTP活性分别为(17.47±10.86)μg/L、(8.02±6.19)μg/L、(8.14±5.45)μg/L A组中三类患者的血清ICTP活性与B组,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中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与继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转移性肿瘤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CTP是反映骨肿瘤骨代谢的一个灵敏而简便的检测指标,并对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原发肿瘤 继发肿瘤 骨转移性肿瘤 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