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酰胺与骨密度、骨转换指标、wnt-7a蛋白间的孟德尔随机分析
1
作者 陈建吉 汪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7-1163,共7页
目的使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MR)方法探索谷氨酰胺(Gln)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转换指标、wnt-7a蛋白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研究数据,暴露因素选择Gln,结局变... 目的使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MR)方法探索谷氨酰胺(Gln)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转换指标、wnt-7a蛋白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研究数据,暴露因素选择Gln,结局变量包括股骨颈骨密度(FN-BMD)、前臂骨密度(FA-BMD)、腰椎骨密度(LS-BMD)、全身骨密度(TB-BMD)、骨转换指标包括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25(OH)D]、甲状旁腺素(PTH)、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Wnt信号家族成员:wnt-7a。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方法、Simple Mode法和Weighted Mode法,并且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和多效性分析。结果MR结果显示Gln与wnt-7a蛋白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关系呈正相关;Gln与FN-BMD、FA-BMD、LS-BMD、TB-BMD、25(OH)D、PTH、OPG、BG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的异质性检验均无异常,敏感性分析结果均显示稳健,且未发现多效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Gln在维持骨稳态及参与成骨分化的作用及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说明通过摄入Gln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能具有潜在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质疏松症 孟德尔随机化 密度 骨转换指标 wnt-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女性骨转换指标与骨密度和骨质疏松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云林 周祥 +5 位作者 张红 戴如春 罗湘杭 伍西羽 伍贤平 廖二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61-1567,共7页
目的了解中老年女性骨转换指标变化对骨密度(BMD)和骨质疏松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632名健康中老年女性(年龄40~89岁),测定空腹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骨I型胶原C-末端肽(s CTX)和N-末端肽(s NTX),以及腰椎和近端股... 目的了解中老年女性骨转换指标变化对骨密度(BMD)和骨质疏松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632名健康中老年女性(年龄40~89岁),测定空腹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骨I型胶原C-末端肽(s CTX)和N-末端肽(s NTX),以及腰椎和近端股骨骨密度(BMD),并分析这些骨转换指标与BMD和骨质疏松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检测的各种骨转换指标与腰椎、股骨颈和髋部BMD呈显著负相关(r=-0.238^-0.528,P均=0.000)。调整年龄、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后,血清BAP、OC和s CTX与腰椎和股骨颈BMD的偏相关系数仍然有显著性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这些骨转换指标对腰椎BMD是一个有意义的负性决定因素,大约可以解释腰椎BMD 7.6%~27.9%的变异性。各种骨转换指标水平最高的四分位组(Q4)与最低的组(Q1)比较,腰椎、股骨颈和髋部的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分别显著增加4.6~15倍(OR=4.6~15,95%CI:2.6~30),3.2~13倍(OR=3.2~13,95%CI:1.5~36)和3.0~13倍(OR=3.0~13,95%CI:1.3~44)。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中老年女性骨转换指标与BMD和骨质疏松患病风险的关系,提示骨转换指标水平变化是中老年女性BMD的重要决定因素,骨形成指标和/或骨吸收指标水平增加者骨质疏松患病率和患病风险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换指标 密度 质疏松 质疏松风险 中老年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监测治疗骨质疏松及其与骨折的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伍西羽 伍贤平 廖二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797-802,共6页
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BMD)对监测治疗骨质疏松及预测骨折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扼要综述了骨转换指标和BMD在治疗骨质疏松中的监测频率和最小显著变化(LSC),以及两者与骨折风险的关系,它对于指导临床监测治疗骨质疏松具有重要... 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BMD)对监测治疗骨质疏松及预测骨折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扼要综述了骨转换指标和BMD在治疗骨质疏松中的监测频率和最小显著变化(LSC),以及两者与骨折风险的关系,它对于指导临床监测治疗骨质疏松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换指标 密度 质疏松 折风险 监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社区汉族男性维生素D营养状态及与骨转换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裴育 刘敏燕 +8 位作者 卢艳慧 成晓玲 方福生 马丽超 金萌萌 李楠 钟文雯 李剑 李春霖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目的 探讨北京市某社区汉族男性钙调激素及骨转换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北京市某社区2 792名汉族男性查体者的一般资料、钙调激素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及骨转换指标I型原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骨... 目的 探讨北京市某社区汉族男性钙调激素及骨转换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北京市某社区2 792名汉族男性查体者的一般资料、钙调激素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及骨转换指标I型原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骨钙素(OC)、胶原C端交联物(CTX)的测定结果,探讨维生素D营养状态对上述骨转换指标的影响.结果受试者年龄24~97岁,平均(62.79±19.01)岁,血清25OHD水平平均为(19.84±8.65)ng/mL,维生素D充足者占11.96 %,不足者占29.30 %,缺乏者占58.74 %.PTH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P<0.001),与血钙呈负相关(r=-0.3192,P<0.0001).OC、PINP及CTX与25OHD负相关(分别r=-0.1690,P<0.0001;r=-0.1799,P<0.0001;r=-0.1822,P<0.0001).结论北京市某社区汉族男性25OHD水平普遍偏低,与骨转换指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25羟维生素D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阿仑膦酸钠治疗新诊断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春芝 娄方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2-395,43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阿仑膦酸钠干预,观察在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治疗12个月后股骨颈(Femur Neck)骨密度(BMD)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等血清骨转换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糖尿...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阿仑膦酸钠干预,观察在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治疗12个月后股骨颈(Femur Neck)骨密度(BMD)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等血清骨转换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128例,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METF)、胰岛素组(INSU)、二甲双胍+阿仑膦酸钠组(METF+ALEN)、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INSU+ALEN),每组同时服用钙尔奇D片作为基础用药,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12月后,测定4组患者股骨颈BMD及血BAP、BGP、TRAP-5b,分析治疗前后以及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INSU+ALEN组治疗12月可见患者骨密度较前增加,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F、INSU组较前无明显改变,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F+ALEN组治疗12月可见患者BMD较前略有增加,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INSU+ALEN组治疗后BMD的增加明显高于其它组(P均<0.05)。INSU+ALEN治疗组患者治疗12月后血清BAP、BGP显著升高(P<0.05),TRAP-5b显著降低(P<0.05);将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其它治疗组比较,BAP、BGP、TRAP-5b差异显著(P均<0.01);METF、INSU、METF+ALEN组治疗12月可见患者血清BAP、BGP较前略有增加,TRAP-5b略有降低,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是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首选治疗,可增加骨量,预防骨丢失。阿仑膦酸钠能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减缓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二者联用可有效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阿仑膦酸钠 骨转换指标 密度 糖尿病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GF21、骨连结蛋白和骨转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玉海 陈长松 赵健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1-675,共5页
目的测量患有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水平,并研究BTM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骨粘连蛋白(OC)的关联。方法纳入患有T2DM的80例男性和150... 目的测量患有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水平,并研究BTM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骨粘连蛋白(OC)的关联。方法纳入患有T2DM的80例男性和150例女性,测量其临床特征、BTM、OC和FGF21水平。结果96例(41.7%)患者出现尿蛋白异常。异常尿蛋白组血清OC(P<0.05)和FGF21(P<0.0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患者。异常尿蛋白组患者血清P1NP水平略低(P<0.05),但调整FBG、PBG和HbA1c后差异消失。血清FGF21水平与eGFR独立且负相关,但与uACR无关。而OC与uACR独立且正相关。血清FGF21水平与P1NP独立地呈负相关。结论持续的高血糖可能会抑制骨形成,OC和FGF21均与T2DM患者的早期肾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粘连蛋白 骨转换指标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胰液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佳锋 陈文亮 +3 位作者 毛一凡 刘钟 梁博程 史晓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6-699,708,共5页
目的观察促胰液素(secretin,SCT)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去除法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雌激素治疗组和促胰液素治疗组,每组各15只。干预3个月... 目的观察促胰液素(secretin,SCT)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去除法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雌激素治疗组和促胰液素治疗组,每组各15只。干预3个月后,测定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取ELISA法测定血清I型胶原N前端肽(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I型胶原C末端肽(collagen type I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CTX),另使用STRING10.0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工具分析骨质疏松相关差异蛋白。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雌激素治疗组、促胰液素治疗组的PINP含量升高(P<0.05),模型对照组的CTX含量升高(P<0.05),模型对照组的BMD下降(P<0.05),雌激素治疗组和促胰液素治疗组的CTX、BM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雌激素治疗组、促胰液素治疗组PINP、CTX含量有所下降,而BMD含量升高(P<0.05);雌激素组与促胰液素组之间PINP、CTX、BM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促胰液素能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PINP和CTX含量,增加骨密度,抑制骨质丢失,具有较好的抗骨质疏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胰液素 去卵巢质疏松大鼠 骨转换指标 密度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骨颗粒剂对老年男性骨转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海叶 邓伟民 刘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08-910,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对老年男性骨密度(BMD)、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氨基端和中段骨钙素(BGP)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临床选取符合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的老年男性病例35例,平...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对老年男性骨密度(BMD)、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氨基端和中段骨钙素(BGP)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临床选取符合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的老年男性病例35例,平均年龄(75.56±5.8)岁,给予口服补肾壮骨颗粒剂,钙尔奇D片和法能胶丸做为基础用药。分别测定服药前及服药半年后患者BMD、BAP、TRAP5b、BGP 4项骨转换指标,并将服药前后测定值做比较。结果服药半年后患者的BMD及BAP较服药前升高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TRAP5b较服药前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BGP服药前后改善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脾活血中药与钙剂、维生素D联合应用,能抑制骨吸收,降低血清TRAP5b;促进骨形成,提高血清BAP及BGP含量,减缓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有效防治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骨转换指标 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
9
作者 吴阳 王昆 +3 位作者 唐暎 项守奎 华飞 蒋晓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3-496,共4页
目的:胆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但其对骨代谢的影响尚不清楚,且目前尚无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本研究拟观察血清总胆红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化指标、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 目的:胆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但其对骨代谢的影响尚不清楚,且目前尚无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本研究拟观察血清总胆红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化指标、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25 kg/m^2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升高可使股骨颈、Wards三角及腰椎骨密度增加;体重指数≥25 kg/m2时,血清总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内升高可使全髋、股骨颈及Wards三角骨密度降低。结论:胆红素是2型糖尿病骨密度的影响因素,这种影响根据患者体重的不同而呈现出两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胆红素 密度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戊糖素与骨转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赵建林 郭献山 +11 位作者 王林栋 周艳红 随华 陈玉凤 孔亚坤 李江雁 吴苏豫 郝迎春 耿秀琴 郭振云 赵海燕 王英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40-1243,共4页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戊糖素水平与骨转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了解戊糖素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190例绝经后女性及>6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于空腹状态下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查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I型胶原羧基端肽β...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戊糖素水平与骨转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了解戊糖素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190例绝经后女性及>6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于空腹状态下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查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OC)及戊糖素水平,分析戊糖素与肝肾功能及骨转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戊糖素与糖尿病病程、Hb A1c、β-CTX水平相关(r=0.492、0.158和-0.156,P均<0.05),而与PINP及OC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646和0.7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戊糖素水平与糖尿病病程、Hb A1C相关(P均<0.05),而与β-CTX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199)。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戊糖素水平与骨转换指标PINP、β-CTX及OC水平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戊糖素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雌性食蟹猴血清铁蛋白与雌激素、骨转换指标的相关性
11
作者 俞晨 费蓓蓓 +5 位作者 叶俊星 袁晔 王亮 沈光思 杨帆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雌性食蟹猴血清铁蛋白与雌激素及其骨转换指标,探讨铁蛋白与雌激素及骨转换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用雌性食蟹猴32只,其中8~10岁年轻成熟组16个,平均年龄8.5岁;18~20岁老龄组16个,平均年龄18.5岁。电化学发光法分...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雌性食蟹猴血清铁蛋白与雌激素及其骨转换指标,探讨铁蛋白与雌激素及骨转换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用雌性食蟹猴32只,其中8~10岁年轻成熟组16个,平均年龄8.5岁;18~20岁老龄组16个,平均年龄18.5岁。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中雌激素(estrogen,E2)和铁蛋白(ferritin,Fer)的浓度,以及1型骨胶原氨基末端肽(procollagen 1 N terminal peptide,P1NP)和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arboxy terminal telopeptide of collagen type 1,CTX)的浓度。结果年轻成熟组食蟹猴血清E2为(419.11±387.33)pmol/L,Fer为(9.57±6.53)μg/L,P1NP为(316.40±46.25)μg/L,CTX为(594.00±73.32)ng/L;老龄组E2为(257.41±244.64)pmol/L,Fer为(11.02±5.19)μg/L,P1NP为(147.70±38.14)μg/L,CTX为(342.00±49.18)ng/L。老龄组食蟹猴E2较年轻成熟组降低(P=0.041),同时老龄组Fer较年轻成熟组升高(P=0.035);老龄组食蟹猴P1NP较年轻成熟组明显降低(P=0.009),老龄组食蟹猴CTX较年轻成熟组明显降低(P=0.008)。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雌性食蟹猴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逐步降低,而反映体内铁蓄积程度的铁蛋白逐渐增高,与人类女性随年龄增加,体内雌激素与铁蛋白变化关系相似;而反映动物体内成骨及破骨能力的骨转换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绝经后女性高骨代谢转换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雌激素 铁蛋白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场舞对绝经期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秦晋泽 荣晓旭 +1 位作者 朱国兴 姜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6,50,共5页
目的观察广场舞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口服钙尔奇D600 mg每日1次的同时,联合广场舞运动方法干预,每周5次,每次平均0.5~1.0小时;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钙尔奇D600 mg每日1次,观察两组实验前及实验干... 目的观察广场舞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口服钙尔奇D600 mg每日1次的同时,联合广场舞运动方法干预,每周5次,每次平均0.5~1.0小时;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钙尔奇D600 mg每日1次,观察两组实验前及实验干预6个月后受试者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变化、骨痛。结果 (1)骨密度变化: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腰椎L2-4、股骨颈部的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Ward’s区骨密度无显著性改变。而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较前无明显改变(P>0.05)。(2)血生化中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指标值:两组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P1NP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β-CTX水平未有明显改变(P>0.05)。(3)疼痛程度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比较,研究组疼痛明显改善。结论广场舞运动能部分改善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并且可以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舞 绝经后质疏松症 密度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质量指数2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指标、骨密度及骨折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思雨 陈琳 +4 位作者 潘凌 杨明 曾越茜 彭永德 游利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0-426,共7页
目的了解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骨转换指标、骨密度及骨折情况。方法回顾2006-2018年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初次就诊且已确诊T2DM,同时资料齐全、符合纳... 目的了解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骨转换指标、骨密度及骨折情况。方法回顾2006-2018年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初次就诊且已确诊T2DM,同时资料齐全、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422例(其中男性199例,女性1223例)。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中国成年人肥胖诊断标准,根据BMI分为4组:BMI<18.5 kg/m2为消瘦组,18.5 kg/m2≤BMI<24 kg/m2为正常组,24 kg/m2≤BMI<28 kg/m2为超重组,BMI≥28 kg/m2为肥胖组。采用回顾性分析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血清生化及骨转换指标(bone turnover marker,BTM)、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折史等临床资料。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消瘦组Ⅰ型胶原羧基端肽(type 1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peptide,β-CTX)增高,超重组及肥胖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瘦组血清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增高,肥胖组降低(均P<0.05);消瘦组L1-4、股骨颈、全髋BMD降低(均P<0.05),而超重组和肥胖组增高(均P<0.05)。与消瘦组相比,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β-CTX、BGP明显降低,L1-4、股骨颈、全髋BMD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与β-CTX(r=-0.120,P=0.000)、BGP(r=-0.104,P=0.000)呈负相关,与P(r=0.061,P=0.023)呈正相关;与L1-4BMD(r=0.283,P=0.000)、股骨颈BMD(r=0.249,P=0.000)、全髋BMD(r=0.337,P=0.000)呈正相关。T2DM患者中女性(OR=1.869,P=0.009)、年龄(OR=1.018,P=0.014)、BMI(OR=1.084,P=0.000)均是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而L1-4 BMD(OR=0.361,P=0.027)及全髋BMD(OR=0.085,P=0.012)是骨折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肥胖T2DM患者中BMD可能会低估其骨折风险,因此在预测T2DM患者骨折风险方面不仅要参考骨密度情况,还需全面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性别、年龄、BMI等,以便对患者进行综合的评估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2型糖尿病 骨转换指标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P1、sFRP5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庆博 唐灵 +1 位作者 卢文君 张慧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因子WISP1、sFRP5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5名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老年内科住院且初诊为T2DM患者,年龄在50~80岁。采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对以上受检者进行腰椎及髋... 目的探讨脂肪因子WISP1、sFRP5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5名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老年内科住院且初诊为T2DM患者,年龄在50~80岁。采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对以上受检者进行腰椎及髋部BMD测定,以最低T值作为分组依据,将受检者分为:T2DM并骨量正常组(n=42例);T2DM并骨量减少组(n=43例),T2DM并骨质疏松症组(n=40例)。详细记录受检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身高和体重等相关资料,计算体质指数(BMI),并测定HbA1c、FPG、N-MID、P1NP、β-CTX指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血清WNT1诱导型信号传导途径蛋白1(WIS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结果三组间血清sFRP5比较,骨质疏松症组和骨量减少组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且sFRP5与BMD呈负相关(r=-0.417,P<0.05);(2)三组间WISP1相互比较,骨质疏松症组和骨量减少组均比骨量正常组都要低(P<0.05),且WISP1与BMD呈正相关(r=0.22,P<0.05)。结论血清脂肪因子sFRP5、WISP1水平的变化与T2DM患者BMD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质疏松症 骨转换指标 WISP1 sFRP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阿仑膦酸钠制剂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沈力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2-528,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两种阿仑膦酸钠制剂固邦佳和福美加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作用,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20年4月就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筛选出规律就诊且接受阿仑膦酸钠(70 mg/周)治疗至少1... 目的回顾性分析两种阿仑膦酸钠制剂固邦佳和福美加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作用,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20年4月就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筛选出规律就诊且接受阿仑膦酸钠(70 mg/周)治疗至少1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药品商品名分为固邦佳组和福美加组,对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进行倾向性匹配,最终每组分别纳入118例,所有患者均服用碳酸钙作为基础治疗。收集所有患者基线及用药1年后腰椎1-4、股骨颈和全髋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Beta-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Beta-CrossLaps of type 1 collagen containing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β-CTX)、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等指标,进行组间及药物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4.37±7.48)岁,女性患者共223例,占94.49%(223/236)。与基线相比,用药1年后两组腰椎1-4、股骨颈和全髋部BMD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年后固邦佳组腰椎1-4、股骨颈和全髋部BMD分别上升4.40%、2.36%和2.30%;而福美加组分别上升4.37%、2.17%和2.66%。两组患者腰椎1-4、股骨颈和全髋部BMD变化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相比,两组患者用药1年后β-CTX和OC均有显著下降,而25OHD均有显著上升(P<0.05)。两组患者β-CTX和OC变化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福美加组25OHD的变化率高于固邦佳组(P=0.020)。结论服用阿仑膦酸钠1年能够显著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降低骨转换指标水平,固邦佳和福美加两种制剂对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作用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质疏松症 密度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emaphorin3A的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的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君红 宋晓婕 +4 位作者 周洁琼 刘丽平 聂华 田萍 徐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081-308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emaphorin3A(Sema3A)的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妇女的骨密度(BMD)和骨转换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测定仪(DEXA)分别测定8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和90例绝经后健康妇女腰椎的骨密度,同时分别测定两组的血... 目的探讨血清Semaphorin3A(Sema3A)的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妇女的骨密度(BMD)和骨转换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测定仪(DEXA)分别测定8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和90例绝经后健康妇女腰椎的骨密度,同时分别测定两组的血清Sema3A、骨吸收指标-CTX与骨形成指标-PINP的水平。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组Sema3A水平(4.20±0.59)明显低于对照组(6.89±1.06),P <0.01。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的血清Sema3A水平与腰椎BMD值呈显著正相关(r=0.598,P <0.01),与CTX呈显著负相关(r=-0.629,P <0.01),与PINP值呈较弱负相关(r=-0.158,P <0.05)。与患者的年龄、BMI之间无相关性(均P> 0.05)。结论 PMOP妇女的Sema3A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过程,在骨转换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phorin3A 绝经后质疏松 密度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鲑鱼降钙素联合海滨疗养因子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栾霞 王学宏 +2 位作者 邢翠珍 王晓青 李荣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1-745,755,共6页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青岛海滨疗养因子综合治疗方案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口服钙尔奇D600 mg每日1次或其他钙片的同时,采用鲑鱼降钙素50I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 w后改为隔日1次,连续使用6个月,同时联合海滨疗养因子,每周3~...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青岛海滨疗养因子综合治疗方案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口服钙尔奇D600 mg每日1次或其他钙片的同时,采用鲑鱼降钙素50I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 w后改为隔日1次,连续使用6个月,同时联合海滨疗养因子,每周3~5次,每次1h以上;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钙尔奇D600 mg每日1次或其他钙片,连续使用6个月。观察两组及组间用药前后骨密度(BMD)、骨转换指标变化、骨痛和生活能力评价。结果 1骨密度变化: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腰椎L2-4、股骨颈部的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Ward区骨密度无显著性改变,而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较用药前无明显改变(P〉0.05)。2血生化中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指标值:两组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3治疗6个月后血清降钙素的水平明显升高,骨钙素水平明显降低。4疼痛程度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比较,研究组疼痛明显改善。5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生活能力提高为指标):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为88.5%,而对照组仅为36.2%,两组有效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海滨疗养因子应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不仅能够增加骨密度而且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临床效果确切,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降钙素 海滨疗养因子 质疏松症 密度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及骨转换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7
18
作者 覃裕 邱冰 +8 位作者 朱思刚 罗春山 陈黔 宋红 王大寿 潘奇 曹启辉 彭雅 李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56-1060,1064,共6页
目的分析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及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行钙尔奇D联合唑来膦酸盐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于2组患者治... 目的分析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及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行钙尔奇D联合唑来膦酸盐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于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疗程后及6个疗程后,测量患者的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的骨密度(BMD),并检测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包括血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及骨转换指标包括骨钙素(OC)和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同时,分析BMD与OC、CTX-1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BMD较治疗前均增加(P均<0.05),但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BMD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OC均较治疗前上升(P均<0.05)、CTX-1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但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OC、CTX-1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BMD与OC呈正相关性(r=0.352,P=0.21),与CTX-1呈负相关性(r=-0.453,P=0.017)。结论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增加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及骨转换状态,控制骨量减少;且OC、CTX-1与患者BMD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POP疗效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质疏松症 仙灵葆胶囊 骨转换指标 代谢指标 治疗前 疗效 碱性磷酸酶 负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舒单抗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钙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19
作者 陈远程 吴文 +6 位作者 许翎 邓海鸥 王瑞雪 黄倩雯 禤立平 陈雪莹 智喜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0-764,共5页
目的探讨地舒单抗治疗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钙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在我院老年内分泌科就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钙剂、维生素D及骨化三醇治疗,并每6个月规律使用地舒单抗... 目的探讨地舒单抗治疗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钙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在我院老年内分泌科就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钙剂、维生素D及骨化三醇治疗,并每6个月规律使用地舒单抗。收集每位患者治疗前、首次治疗后3、6、9、12月的血钙、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数据。结果地舒单抗治疗3月后,对比基线水平,骨转换指标OC、PⅠNP、β-CTX分别下降了39.5%(P<0.001)、56.2%(P<0.001)和81.8%(P<0.001);治疗6、9、12月后OC、PⅠNP、β-CTX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P<0.001)。在配合指南推荐的补充钙剂、维生素D及骨化三醇基础措施下,地舒单抗治疗3月后血钙水平相比治疗前下降(P<0.05),PT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随着地舒单抗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后6、9、12月后血钙和PTH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舒单抗能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转换指标抑制在较低水平,有效抑制骨吸收,对骨质疏松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其使用的前3个月即使联合使用钙剂仍会出现血钙下降、血PTH上升;随着时间推移血钙和PTH恢复至用药前水平。因此,使用地舒单抗治疗期间,临床应加强对血钙和PTH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舒单抗 质疏松症 血钙 甲状旁腺素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导致的血脂变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蓓蓓 邓露 +5 位作者 国效峰 吴仁容 汪露 沈曼君 赵靖平 陈晋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导致的血脂水平变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年龄18~4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其中持续服用奥氮平6个月以上患者44例(奥氮平组),首发未服药患者40例(首发组)。收集患者一般人口...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导致的血脂水平变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年龄18~4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其中持续服用奥氮平6个月以上患者44例(奥氮平组),首发未服药患者40例(首发组)。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定临床症状,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骨钙素(BGP)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水平。结果 (1)与首发未服药组相比,奥氮平组患者BMI、CHOL、LDL、BGP、β-CROSSL明显升高,HDL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分析显示:CHOL、HDL均与β-CROSSL成负相关(r值为-0.244、-0.246,P〈0.05);CHOL与BGP成负相关(r值为-0.315,P〈0.01);BGP与β-CROSSL之间成正相关(r值为0.461,P〈0.01);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后显示:CHOL和HDL是影响β-CROSSL代谢的因素(决定系数R^2C分别为4.8%、4.9%);CHOL是影响BGP代谢的因素(决定系数R^2C为8.8%)。结论奥氮平导致的血脂水平变化与骨转换速率相关,循环中血脂水平(主要是CHOL)变化可能主要通过改变骨形成标志物水平来影响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转换生化指标 血脂 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