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症治疗研究进展与方向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宏兴 王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641-3643,共3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退行性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OP所导致的骨折在增加老年人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同时,也加重了社会公共卫...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退行性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OP所导致的骨折在增加老年人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同时,也加重了社会公共卫生的经济负担。临床上,OP作为一种常见合并症,已成为各专科医师时常需要面对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重点就OP三种基本治疗的进展与方向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治疗 OSTEOPOROSIS 社会公共卫生 人类寿命 结构退化 慢性代谢性疾病 骨组织 常见合并症 专科医师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裴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15-20,共6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骨折。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包括:抑制骨吸收类药物、促进骨形成类药物和其他类型药物。近年来,...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骨折。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包括:抑制骨吸收类药物、促进骨形成类药物和其他类型药物。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渐深入,新型的药物作用靶点不断被发掘,新型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也正在由实验走向临床。本文主要介绍防治骨质疏松症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药物 骨质疏松症治疗 骨密度 骨吸收抑制剂 药物作用靶点 代谢性骨病 药物治疗 骨组织 微结构 椎体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高骨折风险患者的识别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32
3
作者 夏维波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3-498,共6页
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伴随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已经明显增加,未来将有更庞大的骨质疏松症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疾病负担沉重。防治骨质疏松症的... 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伴随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已经明显增加,未来将有更庞大的骨质疏松症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疾病负担沉重。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根本目的是减少骨折。建立骨折风险预测模型,用于人群筛查,锚定骨折高危人群,精准有效防治。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可在我国现有指南推荐的基础上,引入极高风险分层,强调脆性骨折史,尤其近2年内骨折史对未来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针对不同风险给予不同的干预,并做好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风险评估 骨质疏松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邵雄杰 罗春晓 陈郁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77-1578,共2页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52例接受脉冲电磁场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患者骨痛的缓解情况、骨密度及骨代谢性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者骨痛明显缓解,骨密度较...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52例接受脉冲电磁场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患者骨痛的缓解情况、骨密度及骨代谢性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者骨痛明显缓解,骨密度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治疗过程无不良副作用。结论脉冲电磁场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骨质疏松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