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种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比较研究 |
刘康
季晖
李绍平
于冰
李耐三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
1998 |
26
|
|
2
|
高转换型骨质疏松模型的生化特点 |
冯坤
刘月桂
张灵菊
高子范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
1997 |
42
|
|
3
|
去势法兔骨质疏松模型建立的探讨 |
方忠
杨琴
李锋
段军
敦先礼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
2005 |
18
|
|
4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载药体系对兔骨质疏松模型骨修复的实验研究 |
邹伟龙
于龙
王亮
李大伟
罗展鹏
补亚忠
杨飞
马远征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5
|
大鼠骨密度测定方法及其在骨质疏松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
王洪复
翁世芳
黄克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
1995 |
15
|
|
6
|
比较密骨胶囊与维生素D_3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骨量、骨强度影响的研究 |
沈培芝
徐宇
张戈
史万忠
石印玉
陈东煜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
1997 |
5
|
|
7
|
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方法与评价指标选择概述 |
李昊
张西正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8
|
探讨综合治疗对去势家兔骨质疏松模型股骨上端骨折愈合的影响 |
刘玉槐
高忠礼
张学军
隋福革
王宏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
2000 |
3
|
|
9
|
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 |
宋丽晶
刘建璇
张晓宇
毋英杰
|
《特产研究》
|
2002 |
3
|
|
10
|
青年去势及老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比较及其临床护理意义 |
张银萍
郭雄
张增铁
耿冬
|
《护理学杂志》
|
2008 |
2
|
|
11
|
羟基磷灰石涂层植入体在兔的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中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杨明亮
罗先正
任素梅
郭艾
李强
唐海
刘正秋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
1997 |
0 |
|
12
|
去势联合地塞米松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 |
卢其腾
农小连
吴家昌
杨华
韦诚明
赵秋芬
韦葛堇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13
|
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应用 |
王曦悦
张秀艳
董馨
马飞祥
刘杰
乔俊缠
薛培凤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14
|
基于OPG/RANKL/RANK信号通路探讨傣药肾叶山蚂蝗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
杨丽萍
张光云
陈普
段小花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5
|
强骨康疏胶囊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刘冬梅
袁林
苏林冲
冯佳
代玉芳
向导
向阳
|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16
|
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动物选择 |
朱彦昭
史晓林
吴建民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
2006 |
7
|
|
17
|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复制与评价 |
王晓
梅其炳
刘莉
商澎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
2007 |
30
|
|
18
|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贾经汉
邱新建
陈志坚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2
|
|
19
|
大鼠脑源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
刘锡仪
刘浩宇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
2008 |
23
|
|
20
|
间歇1-4周振动对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
董心
谷贵山
朱伟民
包呼日查
朱东
张西正
|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