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0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武君麟 张福明 +2 位作者 闫志清 李培龙 李猛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4期213-215,256,共4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观察在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展开老...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观察在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展开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比手术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以及Cobb角表现优于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P<0.05);观察组骨水泥注射量以及临床手术时间等指标优于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P<0.05);观察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褥疮等概率(3.28%)低于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21.31%)(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充分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工作,同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方法加以比较,可以使得对患者机体造成损害的程度得以显著降低,使得患者的VAS评分以及Cobb角表现得以确切改善,从而保证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获得显著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临床效果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4
2
作者 孙钢 金鹏 +5 位作者 刘训伟 谢志勇 李凡东 易玉海 张绪平 郝润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球囊扩张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14例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累及椎体23个。在X线监测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伤椎,使用单球囊先后置入两侧,完成球囊扩张,改善椎体高度,骨水泥填充。术后观察疼痛... 目的:探讨应用单球囊扩张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14例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累及椎体23个。在X线监测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伤椎,使用单球囊先后置入两侧,完成球囊扩张,改善椎体高度,骨水泥填充。术后观察疼痛缓解状况与骨折复位情况。结果:1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72h内疼痛均完全缓解,无临床并发症。术前伤椎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平均分别丢失(14.80±4.03)mm和(10.68±3.89)mm,术后平均分别丢失(10.32±3.92)mm和(6.37±3.58)mm。后凸畸形由术前平均(21.2±5.9)°,矫正至术后(11.6±3.9)°。1例1个椎间隙发现少许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其余椎体无明显骨水泥渗漏的X线表现。结论:应用单球囊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P术后联合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嫣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0期48-49,共2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KP)后联合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7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分成A、B两组进行研究,各38例,均采用PKP进行治疗,A组术后配以不同的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在其他影...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KP)后联合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7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分成A、B两组进行研究,各38例,均采用PKP进行治疗,A组术后配以不同的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在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环境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VAS评分、骨密度和再发脊柱压缩骨折情况。结果:A、B两组在术前和术后三个月内,VAS评分、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A组VAS评分分别为(1.65±0.68)和(1.14±0.43),骨密度分别为(-2.64±0.59)和(-1.02±0.28),均优于B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KP术后联合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降低了再骨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药物 脊柱压缩骨折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腰背部疼痛对比研究
4
作者 秦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7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腰背部疼痛的疗效。方法 8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联合非甾体消炎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鲑鱼降钙素联合...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腰背部疼痛的疗效。方法 8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联合非甾体消炎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鲑鱼降钙素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背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3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OD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肌内注射鲑鱼降钙素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改善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腰背部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椎体成形术配合我院强筋壮骨膏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
5
作者 江仲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5期162-163,共2页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配合本院强筋壮骨膏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15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经皮锥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强筋壮骨膏治...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配合本院强筋壮骨膏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15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经皮锥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强筋壮骨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骨密度T分数。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bb角、OD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有所改善而对照组症状加重,且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T分数为(-2.35±0.40)分优于对照组的(-3.12±0.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配合本院强筋壮骨膏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突出,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安全性,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疼痛等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与单用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作用效果更为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强筋壮骨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陈志锐 《北方药学》 2021年第6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OVCF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达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PVP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OVCF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达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PVP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膦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骨折再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及BM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评分及B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较治疗后3个月后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BALP、BGP及CTX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BALP、BGP水平高于对照组,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硬膜外血肿、骨水泥渗漏及脊髓神经压迫症状等并发症;治疗后1年,研究组骨折再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2年,研究组骨折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PVP联合双膦酸盐治疗OVCF患者疗效显著,改善患者椎体功能,增强椎体骨密度,减小骨折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 双膦酸盐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与磁共振成像对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诊断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宇驰 孙常太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788-790,共3页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逐渐成为困扰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问题。在美国,有24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1]。脊柱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女性,年龄大于50岁以后,每过7到8...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逐渐成为困扰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问题。在美国,有24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1]。脊柱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女性,年龄大于50岁以后,每过7到8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的风险就增加1倍[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可达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压缩 诊断 X线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强化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并发症的再认识 被引量:9
8
作者 周健 董健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07-709,共3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老年骨质疏松人群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其发病率逐渐升高。OVCFs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数周至数月广泛的胸腰背部疼痛、活动功...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老年骨质疏松人群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其发病率逐渐升高。OVCFs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数周至数月广泛的胸腰背部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及脊柱后凸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是用于治疗OVCFs的有效方法,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强化术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秦国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1826-1827,共2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林州...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林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PKP治疗,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18.9±21.4)min,术中出血量(70.6±18.9)ml;随访6个月,未见明显并发症;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轻于手术前,椎体高度大于手术前,Cobb’s角度小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OVCF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恢复椎体高度及Cobb’s角,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志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3期86-86,88,共2页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9年5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保守疗法治疗;试验组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9年5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保守疗法治疗;试验组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有助于改善患者骨折状况,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折治疗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方开口与前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伟鑫 储振涛 +3 位作者 胡勇 赖欧杰 袁振山 孙肖阳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比较侧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和前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 目的:比较侧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和前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62例行双侧PKP治疗胸腰段(T11-L2)单节段OVCFs的患者资料。按术中使用骨水泥注射器不同,将患者分为侧方开口组29例和前方开口组33例,其中侧方开口组男6例,女23例,年龄(73.32±9.11)岁;前方开口组男7例,女26例,年龄(71.29±10.39)岁。观察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折节段(T11-L2)、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类型(分叶型、弥散型)、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椎体压缩率。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5.37±3.03)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D、骨折节段、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和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方开口组和前方开口组在术后3 d、6个月VAS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是两组在术后3 d、6个月时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11-L2单节段OVCF患者行双侧PKP手术时,采用侧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能达到与前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治疗同样的临床疗效,并且对骨水泥分布和渗漏问题的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注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保守治疗邻近椎体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庆庆 张军 +1 位作者 竺军高 茹选良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保守治疗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女性患者98例,年龄(73.05±7.38)岁。根据患者受伤后2年的复诊结果,将患者...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保守治疗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女性患者98例,年龄(73.05±7.38)岁。根据患者受伤后2年的复诊结果,将患者分为邻近椎体骨折组24例和无邻近椎体骨折组74例。分析比较患者年龄、初诊骨密度、复诊骨密度、骨密度变化、初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折压缩程度、是否存在陈旧性骨折、是否使用唑来膦酸盐、是否使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是否出现患椎进一步压缩等相关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保守治疗中,骨折压缩程度、复诊骨密度、骨密度变化、是否使用唑来膦酸盐类药物、是否使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骨折压缩程度95%CI(0.040,0.571),P=0.005,OR=0.151;骨密度变化95%CI(1.264,1360.732),P=0.036,OR=41.477;是否使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95%CI(1.638,31.625),P=0.009,OR=7.196。结论:骨折压缩程度、骨密度变化以及使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是影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因素。对于一些骨折压缩程度Ⅰ度的患者,可以通过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和使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进行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邻近椎体骨折 保守治疗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MRI征象变化及与手术疗效的关系分析
13
作者 张滔 李兰 +3 位作者 李旭雪 李东明 吴海燕 陶一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MRI征象变化及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54例OVCF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前MRI检查结果分为三组:完全骨髓水肿组(51例)、部分骨髓水肿组(52例)以及无骨髓水肿组(51例)。三组均接受经皮椎...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MRI征象变化及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54例OVCF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前MRI检查结果分为三组:完全骨髓水肿组(51例)、部分骨髓水肿组(52例)以及无骨髓水肿组(51例)。三组均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术后随访一年。比较三组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统计三组术后骨折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天,三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a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术前低,且完全骨髓水肿组较部分骨髓水肿组和无骨髓水肿组低,部分骨髓水肿组较无骨髓水肿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三组伤椎椎体高度均较术前高,Cobb角度较术前小,且完全骨髓水肿组伤椎椎体高度较部分骨髓水肿组和无骨髓水肿组高,Cobb角度较部分骨髓水肿组和无骨髓水肿组低,部分骨髓水肿组伤椎椎体高度较无骨髓水肿组高,Cobb角度较无骨髓水肿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三组骨折再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OVCF患者MRI显示其骨髓水肿程度与其术后VAS评分、ODI评分、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改善效果成正相关(P<0.05)。结论OVCF患者骨髓水肿程度越严重,其PKP治疗效果相对越好,越有利于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椎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和PKP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14
作者 韩琳 司花慧 +2 位作者 郑秀清 王景英 赵燕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 探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探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PVP治疗,观察组接受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椎体高度、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3天、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椎间隙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通过PKP治疗效果更显著,疼痛减轻的时间更快速,椎体功能以及高度恢复的效果更满意,且术后并发症更少,是可行且安全的疗法,比PVP更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P PKP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老年患者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复位靶点穿刺技术在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浙 陈建良 +1 位作者 李英周 许勇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19-127,共9页
目的:比较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体位复位和靶点穿刺技术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水泥弥散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268例老年性单椎体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 目的:比较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体位复位和靶点穿刺技术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水泥弥散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268例老年性单椎体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PVP组和靶点PVP组。常规双侧入路PVP组(常规组)138例,男26例,女112例;年龄(72.9±4.0)岁;采用双侧入路传统PVP治疗。靶点PVP组130例,男23例,女107例;年龄(72.2±7.0)岁;采用俯卧牵引按压整复法先整复骨折,再用手术床使脊柱过伸维持椎体复位和骨折间隙靶点穿刺推注骨水泥。根据影像检查评价骨水泥是否在骨折间隙内充分填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及渗漏类型、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填充情况、骨水泥注入量、胸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结果:常规组的手术时间(43.9±5.7)min、骨水泥充填量(5.3±1.5)ml,高于靶点组(39.3±3.6)min、(4.1±1.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渗漏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点PVP组骨折区域均得到充足骨水泥填充,常规PVP组34例出现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填充不充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前胸腰背疼痛VAS、ODI及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靶点组的VAS(3.64±0.94)分、ODI(11.50±0.38)分,优于常规组(4.69±0.78)分、(15.06±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靶点组局部Cobb角(7.51±5.37)°,小于传统组(11.68±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复位技术和靶点穿刺在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技术中应用,有以下优点:利用体位复位技术恢复椎体高度,避免椎间软组织张力过高;骨折间隙靶点穿刺技术有效固定椎体骨折,骨水泥有效充盈,提高手术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弥散 老年人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骨折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琛 李大伟 +4 位作者 马壮田 华堃池 李尧 高雁卿 邱淳烈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在皮经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目的:探讨运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在皮经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且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6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椎压缩骨折患者,34例运用PACS软件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观察组),男8例,女26例,年龄(73.30±7.96)岁;35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男7例,女28例,年龄(77.30±7.84)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弥散情况以及1年内再发骨折情况。术前及术后1 d、1年,测量两组患者伤椎Cobb角、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setry disability indexes,ODI)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对照组发生2例再骨折。观察组手术时间(41.9±11.9)min,少于对照组(52.7±1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少于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分布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Cobb角及ODI术前及术后1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背痛VAS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ACS软件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能减少手术时间、降低骨水泥渗漏率,提高骨水泥弥散且更久地维持椎体术后形态及保持患者腰背部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穿刺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疼痛及脊柱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17
作者 李玲慧 王达 +5 位作者 刘治泽 王晓阳 谢榕 彭啸 王尚全 李光华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82-87,共6页
目的:应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研究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在2024年3月之前公开发表在PubMed、Cochran... 目的:应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研究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在2024年3月之前公开发表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EMBASE数据库、SinoMed文献服务系统、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有关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位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独立筛选和数据提取,并参照Cochrane协作网标准,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逐一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研究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8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702例患者,其中手法复位联合PVP组857例,PVP组8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法复位联合PVP与单纯PVP组相比较,近期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数差值(mean difference,MD)=-0.5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7~-0.07,P=0.03)、远期VAS评分(MD=-0.78,95%CI:-1.09~0.47,P<0.00001)、近期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MD=-3.99,95%CI:-4.91~-3.07,P<0.00001)、远期ODI评分(MD=-7.02,95%CI:-7.99~-6.05,P<0.00001)、椎体后凸Cobb角(Cobb′s angle,Cobb)(MD=-6.07,95%CI:-8.10~-4.03,P<0.00001)、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值比(odds ratio,OR)=0.33,95%CI:0.17~0.67,P=0.002)等诸多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PVP在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脊柱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手法复位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外科治疗策略及发展趋势
18
作者 丁立祥 宋继鹏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VF)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显著上升。此类骨折不仅导致剧烈疼痛、脊柱畸形,还可能引发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VF)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显著上升。此类骨折不仅导致剧烈疼痛、脊柱畸形,还可能引发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死亡率。手术治疗在缓解疼痛、恢复脊柱稳定性及预防再骨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微创技术(如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及骨水泥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然而,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再骨折等并发症仍是临床面临的挑战。随着3D打印、人工智能导航及生物活性材料的快速发展,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将朝着精准化、个体化与多学科协作的方向迈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杨磊 郝宇鹏 +2 位作者 廖亦佳 崔宏勋 周英杰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39-244,共6页
目的通过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比较,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OVCF-NU)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OVCF-NU患者... 目的通过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比较,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OVCF-NU)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OVCF-N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PCVP,对照组采用PKP。采集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骨水泥分布、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局部后凸角(Cobb角)等资料进行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功能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试验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4周的VAS、ODI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试验组发生骨水泥渗漏4例,对照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增加,Cobb角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75,P=0.001)。结论与PKP相比,手法复位联合PCVP治疗OVCF-NU患者不仅能获得相似效果,还具有治疗费用少,骨水泥分布好等优势,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骨折不愈合 手法复位 弯角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科损害控制的风险预测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20
作者 邹颖 赵腾飞 +4 位作者 张恒 邓亚萍 段会婷 赵天玲 柳桓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8期1525-1529,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骨科损害控制(DCO)的风险预测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行骨水泥PVP治疗的114例老年OVCF患者,按随... 目的 探讨基于骨科损害控制(DCO)的风险预测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行骨水泥PVP治疗的114例老年OVCF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干预组和风险预测组,各57例。常规干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风险预测组行基于DCO的风险预测护理干预。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AD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3个月,风险预测组FRS评分、ODI评分、Cobb角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风险预测组椎体前缘高度、ADL评分均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风险预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 基于DCO的风险预测护理能减轻老年OVCF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促进伤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老年 骨科损害控制 经皮椎体成形术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