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我国中老年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诊断标准的不同所产生的骨质疏松人群的数量差异,更加精确地指导临床对适宜骨质疏松人群的筛查及治疗。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目的评估我国中老年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诊断标准的不同所产生的骨质疏松人群的数量差异,更加精确地指导临床对适宜骨质疏松人群的筛查及治疗。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我院骨科年龄在60~80岁的脆性髋部骨折女性患者110例及桡骨远端骨折女性患者100例及与年龄相仿的正常人女性312名,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1~4、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分别计算骨质疏松率;再按照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及WHO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脆性髋部骨折女性患者腰1~4、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脆性桡骨远端骨折女性患者腰1~4、股骨颈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大粗隆骨密度低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WHO诊断标准进行比较,我国脆性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人数多于WHO骨质疏松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据本文分析,我国脆性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扩大了骨质疏松人数。呼吁更多研究评估我国骨质疏松骨折,特别是脆性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及治疗,适时调整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估我国中老年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诊断标准的不同所产生的骨质疏松人群的数量差异,更加精确地指导临床对适宜骨质疏松人群的筛查及治疗。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我院骨科年龄在60~80岁的脆性髋部骨折女性患者110例及桡骨远端骨折女性患者100例及与年龄相仿的正常人女性312名,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1~4、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分别计算骨质疏松率;再按照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及WHO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脆性髋部骨折女性患者腰1~4、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脆性桡骨远端骨折女性患者腰1~4、股骨颈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大粗隆骨密度低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WHO诊断标准进行比较,我国脆性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人数多于WHO骨质疏松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据本文分析,我国脆性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扩大了骨质疏松人数。呼吁更多研究评估我国骨质疏松骨折,特别是脆性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及治疗,适时调整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文摘目的:探讨早期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伤后隐性失血(hidden blood loss,HBL)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重庆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65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TXA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和NS组(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TXA组入院后即刻一次性给予TXA 2 g静脉滴注,NS组于入院后即刻给予等量NS静脉滴注。统计2组患者一般资料、伤后1~3 d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及HBL变化、输血率、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率等。结果:共纳入87例患者,其中TXA组45例、NS组4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XA组及NS组伤后1~3 d的HGB及HCT水平入院后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伤后2 d、3 d TXA组HGB水平均高于NS组(P<0.05),TXA组伤后1~3 d HCT水平均低于NS组(P<0.05);伤后1~3 d TXA组及NS组HBL随时间延长增加(P<0.05),伤后1~3 d TXA组HBL均小于NS组(P<0.05);2组伤后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伤后存在不容忽视的HBL,而伤后早期(≤6 h)TXA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伤后HBL及输血率,且并不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