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素治疗实验性牙周炎的骨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冰 李淑娟 +3 位作者 杨冬茹 董福生 黄香河 李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大黄素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纯种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N组)、牙周炎组(P组)、低浓度大黄素治疗组(PL组)及高浓度大黄素治疗组(PH组)。建立牙周炎动物模...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大黄素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纯种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N组)、牙周炎组(P组)、低浓度大黄素治疗组(PL组)及高浓度大黄素治疗组(PH组)。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并按分组用药,分别于4、6、8周时处死动物,取上颌骨标本进行骨计量学观察。结果:PL组和PH组结缔组织附着丧失量、牙槽骨嵴高度丧失量和破骨细胞个数均明显小于P组,成骨细胞个数均明显大于P组(P<0.05)。结论:大黄素可抑制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并能促进牙槽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牙周炎 牙槽 附着丧失 骨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方剂对骨质疏松大鼠纯钛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骨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郝福良 董福生 +3 位作者 任贵云 张旭东 宋静 栗兴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方剂对骨质疏松大鼠纯钛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探讨补肾方剂促进纯钛种植体骨结合的机制。方法:选用纯种8月龄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B组:卵巢切除组,C组:卵巢切除加中药治疗组。在3组大鼠胫骨近中干骺... 目的:观察补肾方剂对骨质疏松大鼠纯钛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探讨补肾方剂促进纯钛种植体骨结合的机制。方法:选用纯种8月龄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B组:卵巢切除组,C组:卵巢切除加中药治疗组。在3组大鼠胫骨近中干骺端分别植入纯钛光滑柱状种植体。C组大鼠用补肾方剂灌胃。种植术后1、2、3个月,取出带种植体的胫骨,制作HE染色的组织切片,骨计量学观察。结果:C组的骨小梁宽度、结合骨板宽度、松质骨区骨量、成骨细胞数均明显大于B组(P<0.01)。结论:补肾方剂可以使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围的成骨细胞数增加,松质骨区骨量明显增加,促进骨改建,提高骨结合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种植体 结合 质疏松 补肾方剂 骨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治疗实验性糖尿病牙周炎的骨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武明轩 李淑娟 +4 位作者 马哲 杨冬茹 董福生 黄香河 任贵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6-349,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补肾方剂和氨基胍对实验性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纯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牙周炎组(DP组)、氨基胍治疗组(AG组)及中药治疗组(TKR组)。建立糖尿病牙周炎动物... 目的:对比观察补肾方剂和氨基胍对实验性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纯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牙周炎组(DP组)、氨基胍治疗组(AG组)及中药治疗组(TKR组)。建立糖尿病牙周炎动物模型并按分组用药,分别于1、2、3个月时处死动物,取上颌骨标本进行骨计量学观察。结果:TKR组和AG组牙槽骨嵴高度丧失量和破骨细胞个数均明显小于DP组,成骨细胞个数均明显大于DP组(P<0.05)。结论:补肾方剂和氨基胍均可抑制牙槽骨吸收,增加牙槽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 氨基胍 补肾方剂 骨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与1,25双羟维生素D联用对去卵巢大鼠后肢骨的骨计量学和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金小岚 孟迅吾 +4 位作者 周学瀛 刘鸿瑞 杨新宇 李世英 崔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 评价促进骨形成的药物与成骨细胞分化诱导剂联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氟钙剂(045 ng F+ 1356 m g Ca2+ )/(k·d)单独应用(O+ F)以及与1,25 双羟维生素D(135... 目的 评价促进骨形成的药物与成骨细胞分化诱导剂联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氟钙剂(045 ng F+ 1356 m g Ca2+ )/(k·d)单独应用(O+ F)以及与1,25 双羟维生素D(135 pm ol/d 皮下注射)联用(O+ F+ D)对去卵巢(OVX)大鼠胫骨近端次级松质骨骨计量学指标和股骨中段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 与OVX组比较,O+ F组、O+ F+ D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比(% Tb Ar)、骨小梁宽度(Tb Wi)、骨小梁数量(Tb N),成骨细胞表面(% Ob Pm )、骨小梁分离度(Tb Sp)均明显增加,而吸收侵蚀表面(% EPm )显著降低(P< 005, P< 001,P<0001);平均骨壁宽度(W Wi)在O+ F组无显著变化,而在O+ F+ D组则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O+ F组的矿化延迟时间(MLT)明显增加(P< 005),而O+ F+ D组无显著变化,O+ F和O+ F+ D组均未见股骨干力学强度下降。结论 上述两种处理均有防止去卵巢所致的骨量丢失和加速骨吸收、保护小梁骨显微结构、刺激骨形成的作用,而联合用药作用更为显著,并且消除了单用氟钙剂所致的潜在的矿化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计量学 生物力学 双羟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卵巢大鼠骨计量学参数和血脂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尹斯利 金勋杰 +2 位作者 胡彬 黄连芳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42-43,86,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去卵巢 30 d时骨量、骨结构及血脂的变化。方法  17只 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2组 :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实验 30 d,处死大鼠取胫骨及血清 ,用骨计量学方法观察骨量和骨结构变化 ,并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 (AKP)、钙 (Ca)、磷 ... 目的 观察大鼠去卵巢 30 d时骨量、骨结构及血脂的变化。方法  17只 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2组 :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实验 30 d,处死大鼠取胫骨及血清 ,用骨计量学方法观察骨量和骨结构变化 ,并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 (AKP)、钙 (Ca)、磷 (P)、总胆固醇 (CH)、甘油三脂 (TG)。结果 去卵巢组与假手术组比 ,骨小梁面积和数量减少 (P<0 .0 1) ,骨小梁间隙增加 (P<0 .0 5) ;血液检验显示 AKP增加 (P<0 .0 1) ,CH增加 (P<0 .0 5) ,TG降低 (P<0 .0 1)。结论 本文结果显示 30 d去卵巢大鼠已出现典型的骨质疏松表现 ,伴有血脂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组织形态计量学 总胆固醇 甘油三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骨计量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廖二元 杨川 +2 位作者 戴如春 王闻博 邓小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13-415,共3页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LSCM)是九十年代初出现的一种可用荧光标记进行微形态观察的高分辨显微镜 ,与传统方法比较 ,具有精确、清晰、动态和三维成像等突出优点。骨计量学是研究代谢性骨病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将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引入骨计...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LSCM)是九十年代初出现的一种可用荧光标记进行微形态观察的高分辨显微镜 ,与传统方法比较 ,具有精确、清晰、动态和三维成像等突出优点。骨计量学是研究代谢性骨病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将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引入骨计量学中 ,达到了精确定位和定量分析骨微结构的目的 ,具有无须染色 ,对厚片可进行荧光染色观察的特点 ,其清晰度高 ,制片易 ,可与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结合 ,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同时观察骨微结构与各种骨细胞的形态与功能。为代谢性骨病的研究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计量学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四环素 大鼠 Sprague-Dawley
全文增补中
去卵巢后大鼠不同部位的骨组织计量学与骨密度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东 王连唐 +1 位作者 陈国栋 陈子怡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去除卵巢后不同部位骨的骨组织计量学参数与骨密度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进行卵巢去除和伪手术。 5 6d时处死大鼠 ,取离体胫骨、股骨测量骨密度与组织学参数 %Tb .Ar,Tb .Th ,Tb .N。结果 OVX后 5d时 ,股骨... 目的 观察大鼠去除卵巢后不同部位骨的骨组织计量学参数与骨密度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进行卵巢去除和伪手术。 5 6d时处死大鼠 ,取离体胫骨、股骨测量骨密度与组织学参数 %Tb .Ar,Tb .Th ,Tb .N。结果 OVX后 5d时 ,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大部分骨组织计量学参数下降 ;全股骨和股骨远端 1 3处骨密度降低 ;股骨部分骨组织计量学参数与骨密度测量值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切除大鼠卵巢 5 6d时 ,大鼠骨组织计量学参数下降显著 ,骨密度测量以股骨较为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质疏松症 密度 组织计量学 绝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小鼠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与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司徒永立 柯行 +4 位作者 刘义 吕思敏 钟月春 崔燎 吴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1-1287,共7页
目的探讨D-半乳糖是否会引起骨质疏松,与去卵巢致骨质疏松有何异同,去卵巢后再加上D-半乳糖是否会加速加重骨质疏松的进展,补充雌激素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 SPF级小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D-半乳糖组、去卵巢组、去卵巢+D-半乳糖组... 目的探讨D-半乳糖是否会引起骨质疏松,与去卵巢致骨质疏松有何异同,去卵巢后再加上D-半乳糖是否会加速加重骨质疏松的进展,补充雌激素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 SPF级小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D-半乳糖组、去卵巢组、去卵巢+D-半乳糖组、去卵巢+D-半乳糖+己烯雌酚组和D-半乳糖+己烯雌酚组。实验70 d后,取右胫骨进行不脱钙骨组织切片及骨形态学计量学观察与评价。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Tb.Ar、Tb.Th、Tb.N明显降低(P<0.01),Tb.Sp明显升高(P<0.05),反映骨吸收指标的Oc.Pm、Oc.No.、%Oc.S、Oc.N/mm明显升高(P<0.01),反映骨形成指标的%L.Pm、MAR、BFR/TV、BFR/BV、BFR/BS明显降低(P<0.01)。D-半乳糖组反映骨吸收的4个指标明显升高(P<0.05),反映骨形成的4个指标明显降低(P<0.05)。去卵巢+D-半乳糖组也有明显的骨质疏松的表现,但各指标与去卵巢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与D-半乳糖组相比,各指标差异也没有显著性。雌激素对D-半乳糖和去卵巢联合D-半乳糖导致的骨质疏松相关指标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结论去卵巢、D-半乳糖、去卵巢联合D-半乳糖均能建立小鼠骨质疏松模型,雌激素能有效防止D-半乳糖和去卵巢联合D-半乳糖致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上段 形态计量学 小鼠 D-半乳糖 己烯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计量学目前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珺 张豪 +4 位作者 杨国柱 陆幸研 金小冬 卢丽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31-1038,1054,共9页
1960年,美国骨整形外科医生Harold Frost提出一种定量研究骨微结构和骨量的技术——骨组织形态计量学(BHMT),其采用不脱钙硬包埋法和活体荧光标记法进行骨组织标本制作,更好地保留了骨组织微细结构。50多年来的实践证实BHMT是目前评价... 1960年,美国骨整形外科医生Harold Frost提出一种定量研究骨微结构和骨量的技术——骨组织形态计量学(BHMT),其采用不脱钙硬包埋法和活体荧光标记法进行骨组织标本制作,更好地保留了骨组织微细结构。50多年来的实践证实BHMT是目前评价骨转换与骨矿化最常用和有效的实验手段,至今仍是骨代谢和矿化评价的金标准。目前国际上有两套常用的标准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一是Harold Frost与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放射生物系Webster S.S.Jee教授及Sun Valley Hard Tissue Workshops一起发展并提出的BHMT标准命名法,下文简称Dr.Frost and Jee教授团队命名法。二是在美国医生A.Michael Parfitt于1980年提出的一套强调骨组织微结构研究重要性的体视学测量方法基础上,由美国骨矿研究协会(ASBMR)综合提出的标准命名法(1987年第一版和2012年第二版)。上述两种系统命名法均使用广泛,每套系统的指标都很多且各有侧重,使用时可按具体实验需要选择最为适用的系统。本文将讨论2种方法的异同点及其在BHMT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形态计量学 标准命名法 代谢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对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永东 吴铁 +2 位作者 刘晓青 崔燎 李青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5-578,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并探讨用环磷酰胺建立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方法 用三种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分别按每天 1 5mg·kg-1,4 5mg·kg-1,12 5mg·kg-1,连续灌胃大鼠 15d ,同时设...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并探讨用环磷酰胺建立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方法 用三种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分别按每天 1 5mg·kg-1,4 5mg·kg-1,12 5mg·kg-1,连续灌胃大鼠 15d ,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 15d后处死大鼠 ,取右侧股骨远端不脱钙包埋切片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  4 5mg·kg-1,12 5mg·kg-1剂量的环磷酰胺可造成大鼠股骨骨量显著丢失 ,1 5mg·kg-1剂量的环磷酰胺对大鼠骨量没有影响。结论 环磷酰胺能改变大鼠骨组织形态及结构 ,可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质疏松 组织形态计量学 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正常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晓青 崔燎 +1 位作者 吴铁 王永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月龄正常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变化 ,为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提供对照依据。方法 :4 .5月龄SD雌性大鼠 ,按体重随机分组 ,在实验的d 0 (4.5月龄 )、d 30 (5 .5月龄 )、d 75 (7月龄 )、d 14 0 (10月龄 )杀死大鼠取材 ,采用... 目的 :探讨不同月龄正常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变化 ,为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提供对照依据。方法 :4 .5月龄SD雌性大鼠 ,按体重随机分组 ,在实验的d 0 (4.5月龄 )、d 30 (5 .5月龄 )、d 75 (7月龄 )、d 14 0 (10月龄 )杀死大鼠取材 ,采用体内双荧光标记法 ,胫骨上段硬组织包埋切片及松质骨形态计量学分析 ,观察不同月龄段大鼠的骨变化情况。结果 :正常大鼠 4 .5~ 10月龄 ,骨量有一缓慢上升后下降的过程 ,但变化辐度不大 (P >0 .0 5 ) ,骨量相对稳定 ,骨形成和骨吸收有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 (P <0 .0 5 )。结论 :4 .5~ 10月龄的SD雌性大鼠体重和骨计量学参数变化正常 ,选择该月龄段大鼠做模型 ,研究药物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大鼠 不同月龄 形态计量学 吸收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尼酸锶对尾悬吊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赖阿娜 杨锐 +5 位作者 张振 王梅 陈容平 周瑛 黄震 陈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6-668,共3页
目的观察雷尼酸锶(SR)对尾悬吊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3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全程对照组(n=6)、尾悬吊时服用SR组(n=6)、尾悬吊后服用SR组(n=6)、全程服用SR组(n=6)和尾悬吊后对照组(n=6)。8周(其中尾悬吊4周... 目的观察雷尼酸锶(SR)对尾悬吊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3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全程对照组(n=6)、尾悬吊时服用SR组(n=6)、尾悬吊后服用SR组(n=6)、全程服用SR组(n=6)和尾悬吊后对照组(n=6)。8周(其中尾悬吊4周)后处死,取胫骨上端松质骨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结果与全程对照组比较,SR干预组静态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h.N)、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形成参数[荧光标记周长百分率(%L.Pm)、单位骨小梁面积骨形成率(BFR/TV)、矿化沉积率(MAR)]及骨吸收参数单位骨小梁面积上的成骨细胞数(Oc.N)均无统计学差异。与尾悬吊后对照组比较,SR干预组Tb.Th、Th.N、%Tb.Ar增加,Tb.Sp减少,提示骨量增加,%L.Pm、BFR/TV、MAR等骨形成参数增加,骨吸收参数Oc.N降低,而SR干预各组间静态参数、骨形成参数及骨吸收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SR可明显改善尾悬吊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对失重性骨质疏松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尼酸锶 大鼠 质疏松 组织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计量学观察丹参骨宝对环磷酰胺大鼠胫骨上段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琼 吴铁 +2 位作者 崔燎 林坚涛 陈志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08-312,351,共6页
目的用环磷酰胺造成大鼠的骨丢失,观察丹参骨宝的影响。方法用4.5mg.kg-1.d-1的环磷酰胺灌胃给大鼠,连续15d,造成大鼠骨丢失;用丹参骨宝进行预防给药。实验结束后,取大鼠左侧胫骨上段进行不脱钙包埋切片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同时观... 目的用环磷酰胺造成大鼠的骨丢失,观察丹参骨宝的影响。方法用4.5mg.kg-1.d-1的环磷酰胺灌胃给大鼠,连续15d,造成大鼠骨丢失;用丹参骨宝进行预防给药。实验结束后,取大鼠左侧胫骨上段进行不脱钙包埋切片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同时观察大鼠胸腺、脾脏的重量指数,以及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结果环磷酰胺可使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脾脏指数明显下降,本实验剂量的丹参骨宝不能有效对抗这种免疫抑制。环磷酰胺通过明显抑制骨形成而导致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退化等典型骨质疏松特征的出现。丹参骨宝能通过增加骨的沉积矿化率,促进成骨活性而增加环磷酰胺大鼠的骨量,改善骨微观结构。结论丹参骨宝可有效预防环磷酰胺所引起的大鼠骨丢失,其预防机制与促进骨的矿化沉积率,增加骨形成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环磷酰胺 大鼠 丢失 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计量学对增龄及去睾丸大鼠骨代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连芳 李青南 +2 位作者 陈艳 胡彬 金勋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 3月半龄雄性大鼠增龄及去睾丸后骨量的变化 ,比较两者之间骨代谢的变化。方法  2 0只 3月半龄 SD雄性大鼠 ,随机分成基础对照组、年龄对照组和去睾丸组 ,同等条件下饲养 90天。实验结束 ,取胫骨近端行不脱钙骨制片进行骨组... 目的 探讨 3月半龄雄性大鼠增龄及去睾丸后骨量的变化 ,比较两者之间骨代谢的变化。方法  2 0只 3月半龄 SD雄性大鼠 ,随机分成基础对照组、年龄对照组和去睾丸组 ,同等条件下饲养 90天。实验结束 ,取胫骨近端行不脱钙骨制片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年龄对照组 ( 6月半龄 )与基础对照组 ( 3月半龄 )相比 ,骨组织静态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率有下降趋势 ,骨的显微结构明显变差 ,动态参数如荧光标记周长百分率、骨形成率和单位骨小梁周长的破骨细胞数等均减少 ,出现骨低转换的改变。去睾丸大鼠与年龄对照组相比 ,静态参数在年龄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 (骨小梁面积百分率 -50 % ) ,代表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动态参数值都明显增加 ,出现骨高转换的改变。结论 增龄的大鼠骨代谢呈低转换 ,有骨量丢失的趋势 ,去睾丸后的大鼠在增龄的基础上呈现骨高转换 ,而骨吸收大于骨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龄 睾丸 切除术 质疏松 组织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钙日粮添加依普黄酮对笼养蛋鸡骨组织显微结构和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文亭 马利芹 +2 位作者 杨永红 王鹏 利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18-1824,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钙日粮中添加依普黄酮对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病鸡骨组织显微结构和形态计量学的影响。200只24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日粮中含钙3.55%)、低钙组(日粮中含钙1.27%)、试验Ⅰ组(8mg.kg-1依普黄酮+低钙日...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钙日粮中添加依普黄酮对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病鸡骨组织显微结构和形态计量学的影响。200只24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日粮中含钙3.55%)、低钙组(日粮中含钙1.27%)、试验Ⅰ组(8mg.kg-1依普黄酮+低钙日粮)和试验Ⅱ组(20mg.kg-1依普黄酮+低钙日粮),试验期60d。试验结束时,每组剖杀10只鸡,取左胫骨中段脱钙骨切片在OLYMPUS BX41型金相显微镜下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并以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相关静态参数。结果表明:骨显微结构观察,与对照组相比,低钙组蛋鸡胫骨皮质骨出现许多吸收腔,在吸收腔内有大量破骨细胞,髓质骨骨小梁表面破骨细胞增多,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质疏松;试验Ⅰ组蛋鸡胫骨皮质骨有吸收腔,吸收腔内和小梁表面可见较多破骨细胞,骨吸收未受抑制;试验Ⅱ组蛋鸡胫骨皮质骨外表面可见大量骨原细胞和成骨细胞,骨形成增强。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测定,与低钙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骨小梁面积、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均极显著增加(P<0.01);试验Ⅰ、Ⅱ组的骨小梁周长、骨小梁数量高于低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骨小梁分离度显著降低(P<0.05)及骨小梁厚度显著增加(P<0.05)。上述结果说明,在低钙日粮中添加20mg.kg-1依普黄酮可使骨重建活动加强,改善笼养蛋鸡的骨代谢及缓解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蛋鸡质疏松症 依普黄酮 低钙 显微结构 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护骨胶囊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和骨形态计量学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东 虎松艳 +4 位作者 董群伟 洪曼杰 孙平 胡伶平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0-652,655,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护骨胶囊(主要由制何首乌、淫羊藿、熟地黄等多味中药加工而成的复方制剂)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骨丢失的影响。方法 3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rm)、激素组(Met)和中药组(CH)。Met...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护骨胶囊(主要由制何首乌、淫羊藿、熟地黄等多味中药加工而成的复方制剂)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骨丢失的影响。方法 3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rm)、激素组(Met)和中药组(CH)。Met组:皮下注射甲强龙(Met)5mg/kg/d,每周5次;CH组:在Met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护骨胶囊(150 mg/kg/d)灌胃,实验期12w。大鼠右侧股骨和腰椎行骨密度(BMD)测定,右侧胫骨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Met组腰椎和股骨BMD显著低于Nrm组;CH组腰椎和股骨BMD显著高于Met组。Met组Tb.N、%Tb.Ar、MS/BS、MAR和BFRs显著低于Nrm组,Tb.Sp、ES/BS显著高于Nrm组;中药组Tb.N、%Tb.Ar、MS/BS、MAR和BFRs显著高于Met组,Tb.Sp,ES/BS显著低于Met组。结论中药复方护骨胶囊在提高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促进骨形成,降低骨吸收,延缓骨丢失方面有积极作用,对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糖皮质激素 密度 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去势兔骨代谢影响的骨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符诗聪 史炜镔 +3 位作者 杜宁 王济纬 曲克服 李国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71-274,共4页
运用骨形态计量学观察中药(骨松Ⅱ号).对雌兔切除卵巢诱导骨质疏松症实验模型的影响,并与尼尔雌醇治疗进行对照。结果显示:骨松Ⅱ号能增加成骨细胞数量.产生较多骨基质,使兔骨质疏松症模型的骨代谢恢复正平衡,达到防治骨质疏松... 运用骨形态计量学观察中药(骨松Ⅱ号).对雌兔切除卵巢诱导骨质疏松症实验模型的影响,并与尼尔雌醇治疗进行对照。结果显示:骨松Ⅱ号能增加成骨细胞数量.产生较多骨基质,使兔骨质疏松症模型的骨代谢恢复正平衡,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尼尔雌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形态计量学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加载对悬吊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易军 孟广伟 +3 位作者 宫赫 朱东 朱伟民 王静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8-841,共4页
为探讨力负荷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影响,针对人工加载对悬吊去负荷SD大鼠胫骨松质骨组织计量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取9月龄清洁级雌性SD大鼠21只,分为对照组、悬吊组、悬吊加载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动态活体加载装置每日对悬吊加载组大鼠加... 为探讨力负荷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影响,针对人工加载对悬吊去负荷SD大鼠胫骨松质骨组织计量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取9月龄清洁级雌性SD大鼠21只,分为对照组、悬吊组、悬吊加载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动态活体加载装置每日对悬吊加载组大鼠加载15min,频率选取5Hz,外部载荷选取3N。4周后处死大鼠,取左侧胫骨,采用显微CT扫描标本,进行胫骨组织计量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悬吊组大鼠松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与对照组及悬吊加载组相比显著改变;对照组与悬吊加载组松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无显著差异。说明人工加载能显著改善悬吊大鼠松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松质 悬吊 组织形态计量学 显微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骨组织计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晓昊 林宁 +1 位作者 邓伟民 黄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颗粒对骨质疏松症雄性与雌性大鼠的骨组织计量学的影响;探讨该药对不同性别大鼠骨质疏松症疗效差异的机制。方法雄性大鼠54例,雌性大鼠58例,各设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补肾壮骨颗粒高剂量组、补肾壮骨颗粒低剂量...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颗粒对骨质疏松症雄性与雌性大鼠的骨组织计量学的影响;探讨该药对不同性别大鼠骨质疏松症疗效差异的机制。方法雄性大鼠54例,雌性大鼠58例,各设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补肾壮骨颗粒高剂量组、补肾壮骨颗粒低剂量组,采用去势方法造成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给药13w,观察不同性别各组大鼠骨组织计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对照,补肾壮骨颗粒高剂量组雌性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比有增加趋势(P>0.05),骨小梁数目明显增加(P<0.05),分离度明显减少(P<0.05);而高剂量组雄性大鼠各指标均未见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补肾壮骨颗粒可改善去势造成的骨质疏松雌性大鼠模型的骨组织计量学指标,对雄性大鼠则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质疏松 组织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脱硫酸肝素对ICR雌性小鼠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荣杰生 陶天遵 +2 位作者 陶树清 张滨 今井晋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20-622,60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素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方法ICR雌性小鼠共30只分成3个实验组,普通肝素组和N-脱硫酸肝素组各10只,分别按1IU/g.day给予药物;生理盐水组10只,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自12w月龄开始每日皮下注射,28d后心脏采血,检测PT及AP... 目的探讨肝素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方法ICR雌性小鼠共30只分成3个实验组,普通肝素组和N-脱硫酸肝素组各10只,分别按1IU/g.day给予药物;生理盐水组10只,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自12w月龄开始每日皮下注射,28d后心脏采血,检测PT及APTT;取双侧胫骨,制成组织切片,ALP和TRAP染色计数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使用图形处理软件测量兴趣区域(AOI)的骨小梁长度和面积等,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普通肝素组与N-脱硫酸肝素组在骨小梁面积、成骨细胞计数、破骨细胞计数方面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与生理盐水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N-脱硫酸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在PT、APTT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硫酸基团在普通肝素的体内抗凝血作用中起重要作用,但是该基团与诱导骨质疏松的形成之间缺乏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脱硫酸肝素 质疏松症 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