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碎补总黄酮干预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余翔 黄志强 +3 位作者 张鹏 姜自伟 晋大祥 谢炜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骨量减少、骨微小结构破坏、骨脆性增高,而低能量暴力冲击即可引发的脆性骨折。其常好发于老年人群体。目前除了稳定骨折局部,并无更好的方案去促进骨折愈合。而近年来,以骨碎补总黄酮为主要成...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骨量减少、骨微小结构破坏、骨脆性增高,而低能量暴力冲击即可引发的脆性骨折。其常好发于老年人群体。目前除了稳定骨折局部,并无更好的方案去促进骨折愈合。而近年来,以骨碎补总黄酮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强骨胶囊在临床上对治疗骨质疏松症和促进骨质修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许多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在促进骨折血管生成,抗氧化应激和促进骨质修复方面有良好的效应。该文将从临床疗效和起效机制两方面来论述骨碎补总黄酮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的效应,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质疏松性 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介导Nrf2信号通路调控BMSCs铁死亡和成骨分化的机制
2
作者 李小冬 杨欣悦 +3 位作者 李雪 刘鹏飞 李志刚 申意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1-788,798,共9页
目的旨在评估骨碎补总黄酮(RD)通过Nrf2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治疗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中的潜在作用。鉴于全球人口老龄化和2型糖尿病的高发态势,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日益严... 目的旨在评估骨碎补总黄酮(RD)通过Nrf2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治疗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中的潜在作用。鉴于全球人口老龄化和2型糖尿病的高发态势,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骨碎补作为传统中药,其总黄酮成分因其潜在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天然产物特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的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通过HE染色和micro-CT分析评估骨微结构变化。体外实验,采用CCK-8检测BMSCs细胞活力,FerroOrange染色和DHE检测法评估细胞内铁离子和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GPX4及成骨分化标志蛋白COL1A1、RUNX2、OCN的表达,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结节,并通过慢病毒转染抑制Nrf2基因表达以探究RD的作用机制。结果RD显著改善了动物模型的骨微结构参数,如增加骨体积比例、小梁厚度和小梁数量,减少小梁间隙。体外实验显示,RD能够增加BMSCs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内铁离子和ROS水平,抑制BMSCs的铁死亡并促进其成骨分化。Western blot及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RD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增强了抗氧化酶GPX4的表达,促进成骨分化,而慢病毒转染抑制Nrf2表达后,RD的保护作用减弱。结论骨碎补总黄酮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增强GPX4的表达,有效抑制BMSCs的铁死亡,促进其成骨分化,显示出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Nrf2信号通路 铁死亡 分化 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及其成分柚皮苷促进牵张成骨新骨愈合作用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家敏 朱洁英 +1 位作者 庞祖才 孙丙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97,I0023,I0024,共6页
目的中药骨碎补是中医骨伤科的常用药,现代研究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及其成分柚皮苷均能促进牵张成骨过程。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观察比较骨碎补总黄酮和柚皮苷对牵张成骨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兔15只,按前期研究造模步骤完成牵张成... 目的中药骨碎补是中医骨伤科的常用药,现代研究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及其成分柚皮苷均能促进牵张成骨过程。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观察比较骨碎补总黄酮和柚皮苷对牵张成骨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兔15只,按前期研究造模步骤完成牵张成骨模型兔造模;将模型兔分为3组(n=5),在术后第2天开始分别予生理盐水、骨碎补总黄酮[200 mg/(kg·d)]和柚皮苷[100 mg/(kg·d)]灌胃给药。术后第56天处死动物,观察各组骨标本牵张区骨缺损修复情况,并行显微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检查、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与柚皮苷组相比,骨碎补总黄酮组骨骼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表面积组织体积比值(Bone volume to tissue volume,BV/T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碎补总黄酮组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柚皮苷组相比,骨碎补总黄酮组骨标本能承受的最大应力(Maximum stress,N/mm^(2))和最大载荷(Maximum loading,N)均更大(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和柚皮苷对牵张成骨骨愈合均有促进作用,而总黄酮比其成分柚皮苷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 骨碎补总黄酮 柚皮苷 愈合 MICRO-CT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38
4
作者 李晋玉 赵学千 +5 位作者 孙旗 郑晨颖 白春晓 刘楚吟 李亚芳 贾育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57-1364,共8页
骨碎补总黄酮作为从中药骨碎补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及临床研究。特别是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从分子通路,如BMP-Smads信号通路、Wnt/β-catenin通路、MAPK信号通路、CTSK信号通路及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等,到... 骨碎补总黄酮作为从中药骨碎补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及临床研究。特别是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从分子通路,如BMP-Smads信号通路、Wnt/β-catenin通路、MAPK信号通路、CTSK信号通路及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等,到体内雌激素水平、体外细胞、骨组织及临床研究等,从不同的层面论证了骨碎补总黄酮抗骨质疏松的作用。骨碎补总黄酮还可以治疗骨折、骨缺损、膝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牵张技术等。骨碎补总黄酮在治疗各种不同骨科疾病时,可通过相同的分子蛋白通路发挥作用,从微观角度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特点。虽然骨碎补总黄酮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方面应用广泛,但是其作用机理仍有待探究,不同分子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另外,骨碎补总黄酮仍然属于混合成分,其中柚皮苷的作用较为突出,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骨碎补总黄酮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分离提取,更精准地找到治疗不同骨科疾病不同靶点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质疏松 信号通路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强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实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7
5
作者 章轶立 魏戌 +3 位作者 谢雁鸣 姜俊杰 孙凯 支英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00-1706,共7页
目的评价骨碎补总黄酮(强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实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骨碎补总黄酮(强骨胶囊)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安全使用。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7个常用数据库,筛选骨碎补总黄酮(强骨胶囊)治疗绝... 目的评价骨碎补总黄酮(强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实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骨碎补总黄酮(强骨胶囊)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安全使用。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7个常用数据库,筛选骨碎补总黄酮(强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YRCLE动物实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研究,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初筛和严格评价,纳入12个研究,共246例样本,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碎补总黄酮(强骨胶囊)有助于提高大鼠腰椎(WMD=0.03,95%CI 0.02~0.04,P<0.001)、股骨(WMD=0.03,95%CI 0.02~0.03,P<0.001)骨密度,以及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BG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CTX水平,但对大鼠血清钙、血清磷水平的作用及量效关系,仍需更多动物实验加以探索与验证。安全性方面纳入文献中均未报告。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强骨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水平及部分骨代谢血液指标。但考虑到纳入研究在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的局限性,本研究所得结论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予以证实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胶囊 质疏松 绝经后 动物实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颌骨结构、血清E_2及OPG/RANKL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曾辉 赵许兵 +3 位作者 唐成芳 周芳 左艳萍 谢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颌骨结构及血清雌二醇(E_2)水平、血清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OPG/RANKL)平衡的影响。方法将4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模型组(OVX)、骨碎补总黄酮高剂量...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颌骨结构及血清雌二醇(E_2)水平、血清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OPG/RANKL)平衡的影响。方法将4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模型组(OVX)、骨碎补总黄酮高剂量组(GB-H)、骨碎补总黄酮低剂量组(GB-L)和戊酸雌二醇组(EV)。采用摘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构建下颌骨骨质疏松模型,给药12周后处死大鼠。截取大鼠下颌磨牙段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和形态计量学测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_2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OPG、RANKL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下颌骨呈疏松样改变,E_2水平显著降低(P<0.001),OPG和OPG/RANKL比值显著降低(P<0.001,P<0.001)。与OVX组相比,EV组大鼠下颌骨结构获得良好修复,血清E_2回升(P<0.001),OPG/RANKL比值显著增加(P<0.001)。与OVX组相比,GB-H、GB-L组下颌骨骨小梁面积百分率均增加(P<0.001,P=0.029)及血清OPG/RANKL比值(P<0.001,P=0.007)均增高,GB-H组下颌骨骨小梁厚度及血清OPG水平增加(P=0.019,P<0.001),骨小梁间距减小(P=0.001),但均对血清E_2水平无影响(P=0.432,P=0.459)。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抑制去卵巢大鼠的下颌骨结构破坏,从而减缓下颌骨骨量丢失,但不能提高血清E_2水平,其途径可能是通过调节OPG/RANKL平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下颌 质疏松 组织形态计量学 OPG/RANK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急性毒性实验 被引量:33
7
作者 赵晋宁 谢雁鸣 +2 位作者 张文军 王智 刘玉琦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评价骨碎补总黄酮的安全性 ,给临床实验提供依据 ,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①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测定 :2 0只NIH小鼠给予 0 40 g·mL 1骨碎补总黄酮溶液 3 0mL·kg 1,分 2次 (8∶3 0 ,16∶3 0 )灌胃给药 ,观察其饮... 目的 评价骨碎补总黄酮的安全性 ,给临床实验提供依据 ,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①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测定 :2 0只NIH小鼠给予 0 40 g·mL 1骨碎补总黄酮溶液 3 0mL·kg 1,分 2次 (8∶3 0 ,16∶3 0 )灌胃给药 ,观察其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皮毛肤色、大小便及体重变化。②大鼠灌胃最大耐受量测定 :2 0只Wistar大鼠灌胃给予 0 40g·mL 1骨碎补总黄酮溶液 3 0mL·kg 1,分 2次 (8∶3 0 ,16∶3 0 )给药 ,观察其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皮毛肤色、体重、摄食量变化及大小便。③小鼠腹腔注射给药急性毒性实验 (LD50 ) :设置 7个浓度的药液进行腹腔注射 ,一次给药后观察 7d。结果 小鼠、大鼠灌胃给药后 ,其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等体征均无异常变化 ,体重变化在正常范围内 (P >0 0 5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尸检可见动物腹腔内有少量残留药液 ,重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总黄酮LD50 =5 99g·kg 1。结论 骨碎补总黄酮急性毒性实验未显示毒性作用 ,预期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毒性实验 急性 最大耐受量 半数致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8
8
作者 舒晓春 刘君静 +1 位作者 朱丹华 庞天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通过在体外条件下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实施干预诱导,探寻骨碎补总黄酮对BMSCs的成骨诱导分化能力及不同浓度下可能存在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应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BMSCs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对BMSCs进行鉴... 目的:通过在体外条件下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实施干预诱导,探寻骨碎补总黄酮对BMSCs的成骨诱导分化能力及不同浓度下可能存在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应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BMSCs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对BMSCs进行鉴定,再通过设立含不同浓度骨碎补总黄酮条件培养基,分组对BMSCs进行干预,观察各组7d和14d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同时通过ALP染色和矿化结节染色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用全骨髓贴壁法成功分离获得了均一稳定的BMSCs,各浓度骨碎补总黄酮作用BMSCs7d和14d后,诱导不同程度的ALP表达,经10-5g/L骨碎补总黄酮诱导,ALP染色及矿化结节染色均阳性。结论:低浓度骨碎补总黄酮能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其ALP生成量随着骨碎补总黄酮浓度的降低大致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导入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密度影响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樊继波 覃勇 +5 位作者 李莎 丁小刚 鄂建设 王建刚 蒋亚飞 张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56-1258,共3页
目的离子导入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密度及临床评价标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并确诊的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人,治疗组选择离子导入骨碎补总黄酮进行治... 目的离子导入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密度及临床评价标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并确诊的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人,治疗组选择离子导入骨碎补总黄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口服药物治疗。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及腰椎骨密度检测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评价,在治疗3个月之后收集并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各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腰椎骨密度及其变化,对比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经过3月的治疗后,离子导入骨碎补总黄酮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3.1%,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1.3%,两组对比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离子导入骨碎补总黄酮治疗骨质疏松症对于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腿疼痛及提高腰椎骨密度有明显的疗效,因此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并推广,促进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导入 骨碎补总黄酮 质疏松症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何伟涛 周金贤 +2 位作者 丁晓虹 王海丰 梁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4-446,45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防治骨质疏松的机理,为补肾中药有效成分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给药组切除双侧卵巢给予骨碎补总黄酮灌胃,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切除双侧卵巢...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防治骨质疏松的机理,为补肾中药有效成分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给药组切除双侧卵巢给予骨碎补总黄酮灌胃,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切除双侧卵巢给予雌激素灌胃;假手术组,开腹后切除一小块卵巢周围脂肪给予常规喂饲;空白组不做处理常规喂饲。分别在第0、3、6个月处死每次每组4只。取左胫骨近端干骺端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运用三点弯曲法测胫骨干最大弯曲载荷,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胫骨干骺端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与假手术,空白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胫骨干最大弯曲载荷显示:给药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与假手术,空白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以降低胫骨干骺端Cathepsin KmRNA的表达量,提高胫骨干最大弯曲载荷。此可能为骨碎补总黄酮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去卵巢大鼠 组织蛋白酶K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中瘦素、白细胞介素6、前列腺素E_2及骨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影 杨丽 +4 位作者 吕辰鹏 方霁 左娜 沈家珍 张荣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5-758,共4页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血清中瘦素(LEP)、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及骨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受体(ADRB2)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复制OP大鼠模型;造模12周后以双能X线法检测骨矿物质...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血清中瘦素(LEP)、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及骨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受体(ADRB2)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复制OP大鼠模型;造模12周后以双能X线法检测骨矿物质密度(BMD),确定OP模型是否复制成功;用药12周后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LEP、IL-6和PGE_2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骨组织中ADRB2的表达。结果:造模12周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多个部位BMD显著下降(P<0.01),提示OP模型复制成功。用药12周后模型组LEP、IL-6和PGE_2较假手术组均有显著增高(P<0.05);骨碎补总黄酮组LEP和IL-6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1),PGE_2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ADRB2表达与假手术组和给药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假手术组和给药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去卵巢OP大鼠血清LEP、IL-6、PGE_2和骨组织ADRB2表达升高;而骨碎补总黄酮能降低去卵巢OP大鼠血清中LEP、IL-6水平和骨组织ADRB2表达,抑制骨吸收,这可能是骨碎补总黄酮防治OP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瘦素 白细胞介素6 前列腺素E2 受体 肾上腺素能 β2 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模型大鼠RANKL、E2及骨矿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连国 倪力刚 +1 位作者 刘康 史晓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2期2628-2630,共3页
目的:探讨用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雌性模型大鼠RANKL、E2水平及股骨BMC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雌激素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去卵巢造模成功后予灌胃,并于造模成... 目的:探讨用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雌性模型大鼠RANKL、E2水平及股骨BMC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雌激素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去卵巢造模成功后予灌胃,并于造模成功后即刻、3个月、6个月每组处死4只大鼠,测定血清RANKL、E2水平,测定右股骨BMC。结果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各治疗组及雌激素组与造模即刻时大鼠血清RANKL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与治疗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E2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及雌激素组与造模即刻时BMC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BMC、降低血清RANKL水平,但不能提高血清E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雌二醇 RANKL 矿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下成骨细胞分化及p38和ERK1/2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晓峰 王廷春 +3 位作者 张荣华 孙升云 王攀攀 杨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2-417,共6页
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TFDF)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作用下成骨细胞分化活性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蛋白的影响,探讨骨碎补总黄酮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方法二次酶消化法分离... 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TFDF)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作用下成骨细胞分化活性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蛋白的影响,探讨骨碎补总黄酮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方法二次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以及活性观察;pNPP、ELISA、茜素红染色法分别检测不同质量浓度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ALP)、Ⅰ型胶原(Col I)、骨钙素(BGP)以及矿化能力的影响,并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下成骨细胞分化的干预;Western-blot检测骨碎补总黄酮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下,成骨细胞p38和ERK1/2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2004、00、800 mg/L)可以降低成骨细胞表达ALP、Col I、BGP,降低其矿化能力。骨碎补总黄酮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提高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400 mg/L)作用下成骨细胞表达ALP、Col I、BGP和矿化能力。骨碎补总黄酮(50 mg/L)可以提高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400 mg/L)作用下p38和ERK1/2的蛋白磷酸化。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以提高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下成骨细胞分化和矿化能力,其机制可能和提高p38和ERK1/2信号蛋白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磷酸盐和骨碎补总黄酮对诱导后成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田坤 尹文哲 +2 位作者 刘伟 薛震 赵金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559-563,共5页
目的探索二磷酸盐和骨碎补总黄酮联合作用如何在分子水平发挥作用于成骨细胞,揭示其效果如何。方法使用诱导方法作用于骨髓基质干细胞,使之转化为成骨细胞;用RT-PCR检验成骨细胞;不同浓度的二磷酸盐或骨碎补总黄酮配制成条件培养基,作... 目的探索二磷酸盐和骨碎补总黄酮联合作用如何在分子水平发挥作用于成骨细胞,揭示其效果如何。方法使用诱导方法作用于骨髓基质干细胞,使之转化为成骨细胞;用RT-PCR检验成骨细胞;不同浓度的二磷酸盐或骨碎补总黄酮配制成条件培养基,作用于成骨细胞,并分析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基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和胶原酶Ⅰ(collagenase colⅠ)表达情况。结果骨髓基质细胞经过4周诱导可转化为表达colⅠ和ALP的成骨细胞,经过生长曲线分析,二磷酸盐和骨碎补总黄酮10^-4^-10-6mmol·L^-1时,对诱导后的成骨细胞有抑制作用;10^-8mmol·L^-1有促进作用;10^-10-10^-12mmol·L^-1不明显,其中10^-8mmol·L^-1作用最强;基因分析后,发现二磷酸盐和骨碎补总黄酮促进成骨细胞表达colⅠ和ALP,且两者合用效果大于单独用药。结论二磷酸盐和骨碎补总黄酮合用均可促进成骨细胞基因表达,且两者合用效果大于单独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基质干细胞 诱导 二磷酸盐 骨碎补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胫骨牵张末期BMP-2与Sma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姜自伟 曾景奇 +4 位作者 李悦 黄枫 王凡 余翔 朱海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66-168,I000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干预下BMP-2与Smad-1在大鼠胫骨牵张成骨末期中的表达。方法:40只大鼠建立大鼠胫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中药组、阻遏剂组及阻遏剂加中药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于牵张第20天时给予拍片评估,...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干预下BMP-2与Smad-1在大鼠胫骨牵张成骨末期中的表达。方法:40只大鼠建立大鼠胫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中药组、阻遏剂组及阻遏剂加中药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于牵张第20天时给予拍片评估,处死,取标本,HE染色评价成骨质量,用免疫组化分析各组BMP-2与Smad-1的表达。结果:中药组BMP-2与Smad-1的表达最高(P〈0.05),阻遏剂加中药组明显高于阻遏剂组(P〈0.05)。结论:BMP-2与Smad-1的表达在牵张成骨期间对成骨有重要促进作用,补肾法可以促进大鼠胫骨牵张末期BMP-2与Smad-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BMP-2 Smad-1 牵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颌骨显微结构及最大载荷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辉 赵许兵 +2 位作者 徐红艳 左艳萍 周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0-525,共6页
目的应用Micro-CT和骨生物力学技术,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的下颌骨显微结构及最大载荷的影响。方法4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ham)、去卵巢模型组(ovariectomized group,OVX)、骨碎补总... 目的应用Micro-CT和骨生物力学技术,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的下颌骨显微结构及最大载荷的影响。方法4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ham)、去卵巢模型组(ovariectomized group,OVX)、骨碎补总黄酮高剂量组(high-dose drynaria total flavonoids group,GB-H)、骨碎补总黄酮低剂量组(low-dose drynaria total flavonoids group,GB-L)和戊酸雌二醇组(Estradiol Valerate group,EV),建模成功后连续给药12 w。实验结束后,取下颌骨进行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然后进行最大载荷测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下颌骨微结构:骨密度、相对骨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小(P<0.05),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间隙明显增高(P<0.05);下颌骨的最大载荷明显减少(P<0.05)。与OVX组相比,EV组大鼠下颌骨微结构获得良好修复,最大载荷也明显修复。骨碎补总黄酮低剂量组相对骨体积、骨小梁数目较OVX组显著升高(P<0.05),骨小梁间隙显著减小(P<0.05)。骨碎补总黄酮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大鼠下颌骨的相对骨体积、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间隙、骨小梁数目以及下颌骨骨密度均得到一定程度修复,下颌骨最大载荷也较OVX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够修复去卵巢大鼠下颌骨微结构,提高下颌骨骨密度和最大载荷,这将可能为颌骨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骨碎补总黄酮 下颌 质疏松 显微结构 最大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MLO-Y4细胞增殖、分化、矿化和凋亡影响的探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洋 康倩 +1 位作者 荣婵 舒晓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2-598,共7页
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MLO-Y4类骨细胞系增殖、分化、矿化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LO-Y4细胞,并以MC3T3-E1细胞作对照细胞,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1,10,100 mg/l)的骨碎补总黄酮干预,采用CCK-8法以及ALP试剂盒检测MLO-Y4细胞的增殖... 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MLO-Y4类骨细胞系增殖、分化、矿化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LO-Y4细胞,并以MC3T3-E1细胞作对照细胞,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1,10,100 mg/l)的骨碎补总黄酮干预,采用CCK-8法以及ALP试剂盒检测MLO-Y4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情况;用茜素红染色法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定性和定量反映依托泊苷诱导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10 mg/l浓度组的骨碎补总黄酮能促进MLO-Y4细胞的增殖,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细胞ALP的合成分泌,100 mg/l组不具有促进细胞增殖,ALP合成分泌的作用。三个浓度组均无影响MLO-Y4细胞钙结节形成的作用。1,10 mg/l组对依托泊苷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0 mg/l组则相反。结论一定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对MLO-Y4细胞的增殖,分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能够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骨碎补总黄酮 质疏松 MLO-Y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Cbfa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天舒 李章华 +2 位作者 陈友浩 柳铭 金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11-415,423,共6页
目的观察成骨细胞转录因子Cbfa1在去卵巢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的表达,探讨骨碎补总黄酮调节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术后2、4、6、8周检测血液雌二醇(E2)水平,进行股骨... 目的观察成骨细胞转录因子Cbfa1在去卵巢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的表达,探讨骨碎补总黄酮调节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术后2、4、6、8周检测血液雌二醇(E2)水平,进行股骨和腰椎骨密度测量、组织学观察和Cbfa1mRNA表达。结果在每个时间点3组大鼠雌二醇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比较股骨及腰椎骨密度,假手术组>模型组(P<0.05)在每一个检测的时间点,药物组在术后2周和术后8周低于假手术组(P<0.05),在术后6周和术后8周高于模型组(P<0.05),其余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检查示模型组骨组织内骨小梁减少,稀疏,间隔增大,药物组该表现较少,而假手术组骨组织内未见该现象。模型组与药物组Cbfa1 mRNA表达在术后4周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在术后6周和术后8周,假手术组>药物组>模型组(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雌激素减少能导致大鼠Cbfa1表达降低,而骨碎补总黄酮能上调Cbfa1表达水平,促使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发挥其防治OP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症 去卵巢 骨碎补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中的疗效 被引量:9
19
作者 秦础强 曾展鹏 +1 位作者 吕玉明 赵洪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98名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治疗组的患者给...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98名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治疗组的患者给予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为期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1-4 (L1-4)和股骨颈骨密度改变,VAS评分及ODI评分改善情况,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改变以及骨代谢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和骨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改变。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后,治疗组腰椎1-4 (L1-4)和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和治疗前(P<0.05);治疗后6个月后,治疗组TGF-β1和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而IL-17及TRAC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提升COPD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状态和降低细胞因子水平,可以安全有效防治老年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质疏松症 骨碎补总黄酮 鲑鱼降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孙金谞 何伟涛 +1 位作者 刘康 史晓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63-766,共4页
为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笔者查阅了近几年来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在临床中应用含有中药骨碎补的自拟方剂强骨饮的经验。现对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治疗作用做一综述,以期对今后的... 为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笔者查阅了近几年来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在临床中应用含有中药骨碎补的自拟方剂强骨饮的经验。现对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治疗作用做一综述,以期对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