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皮质切开术对比格犬前磨牙压入移动影响的三维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喻凤 邓锋 +4 位作者 张翼 朱亚玲 张向凤 张赫 王华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评估骨皮质切开术辅助前磨牙压低的加速效应和牙根、牙槽骨改建情况。方法 8只比格犬的下颌骨两侧随机分为实验侧、对照侧,实验侧用骨皮质切开术和微种植体支抗(MIA)压低第三前磨牙(P3)和第四前磨牙(P4),对照侧用MIA压低P3和P4。在... 目的评估骨皮质切开术辅助前磨牙压低的加速效应和牙根、牙槽骨改建情况。方法 8只比格犬的下颌骨两侧随机分为实验侧、对照侧,实验侧用骨皮质切开术和微种植体支抗(MIA)压低第三前磨牙(P3)和第四前磨牙(P4),对照侧用MIA压低P3和P4。在术前和加力后2、4、8、12周分别拍摄锥形束CT,分析P3、P4的压低量、根分叉和根尖区的牙根吸收量以及周围牙槽骨高度降低量。结果实验侧牙齿的压低量明显大于对照侧(P<0.05);实验侧和对照侧牙齿根分叉、根尖区的牙根均出现吸收,加力后12周实验侧根尖区牙根吸收小于对照侧(P<0.05);牙槽骨高度随着加力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加力后8、12周时,对照侧牙槽骨高度降低量明显小于实验侧(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能加速磨牙的压低,同时能减少压低过程中的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 骨皮质切开术 压入移动 牙根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骨皮质切开术加速成人正畸牙移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颖 彭国光 +1 位作者 陈扬熙 房诗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骨皮质切开术对成人正畸拔牙病例治疗时间及磨牙支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AngleⅠ牙列拥挤错畸形的健康成人患者60例,分为微创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组(A组,20例)、经典改良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骨皮质切开术对成人正畸拔牙病例治疗时间及磨牙支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AngleⅠ牙列拥挤错畸形的健康成人患者60例,分为微创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组(A组,20例)、经典改良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组(B组,20例)和单纯正畸治疗组(C组,20例)。比较3组排齐整平、间隙关闭、精细调整等各阶段所用的时间和治疗的总时间;并比较3组支抗第一磨牙矢状向近中前移的量。结果:在排齐整平阶段,A、B、C组分别为(5.64±2.57)、(4.91±3.31)、(8.87±3.75)个月(A组与B或C组比较,P<0.01);在间隙关闭阶段分别为(6.84±2.69)、(6.64±3.87)、(8.63±3.29)个月(A组与B或C组比较,P<0.05);3组在精细调整阶段并无明显差异;总的治疗时间,A、B、C组分别为(16.07±6.21)、(15.77±5.11)、(21.94±5.74)个月(C组分别与A组和B组比较,P<0.01);3组在支抗第一磨牙矢状向近中前移的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创骨皮质切开术能缩短矫治时间,不能减少前牙内收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微创 正畸牙移动 骨皮质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皮质切开术辅助大鼠正畸牙移动中OPNmRNA、BSPmRNA、OCN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玉玲 王旭 张栋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PN),骨涎蛋白(BSP),骨钙蛋白(OCN)在大鼠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5只,6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组Ⅰ:选择性骨皮质切开术;组Ⅱ:传统的牙齿移动;组Ⅲ:混合组,剩余5只...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PN),骨涎蛋白(BSP),骨钙蛋白(OCN)在大鼠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5只,6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组Ⅰ:选择性骨皮质切开术;组Ⅱ:传统的牙齿移动;组Ⅲ:混合组,剩余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用镍钛螺旋拉簧施加约60g力近中移动上颌实验侧第一磨牙,在第一磨牙颊腭侧行骨皮质打孔术式,分别在加载第7、14、21、28、42天颈椎脱臼处死取材,进行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t值进行分析。结果:混合组中的成骨细胞相关细胞因子:OPN(骨桥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骨涎蛋白),Osteocalcin(OCN骨钙蛋白)的表达早期增加暗示了同化合成反应的增加。结论:正畸牙齿移动初期骨皮质切开术加速了牙齿移动,改变了早期骨代谢状态,成骨活跃,支持区域性骨代谢加速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 桥蛋白 涎蛋白 钙蛋白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骨皮质切开术对下前牙牙周组织和基骨宽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颖 彭国光 +1 位作者 陈扬熙 房诗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36-839,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骨皮质切开术前术后下前牙牙周组织和基骨宽度的变化,评估其手术的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轻中度安氏Ⅲ类错的健康成人,进行下前牙改良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并对下前牙正畸矫治前后的各项牙周指数和基骨... 目的:研究改良骨皮质切开术前术后下前牙牙周组织和基骨宽度的变化,评估其手术的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轻中度安氏Ⅲ类错的健康成人,进行下前牙改良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并对下前牙正畸矫治前后的各项牙周指数和基骨宽度进行比较。结果:下前牙正畸矫治前后探诊深度、出血指数、牙龈萎缩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正畸治疗后角化龈宽度(5.8±2.4)mm大于术前(5.2±1.9)mm(P=0.041);下前牙根尖区基骨厚度治疗后(6.04±4.57)mm比治疗前(5.32±3.87)mm增厚(P=0.024),但其中下前牙根尖区唇侧基骨厚度治疗后(2.27±1.72)mm,比治疗前(2.88±2.35)mm减小(P=0.014),舌侧基骨厚度治疗后(3.97±3.49)mm则比治疗前(2.54±2.06)mm增大(P=0.040);下颌B点基骨厚度治疗后(7.17±5.21)mm比治疗前(6.47±3.99)mm增厚(P=0.042)。结论:改良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矫治中度安氏Ⅲ类错,对其下前牙牙周组织是安全的,甚至能刺激下前牙基骨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 牙周组织 骨皮质切开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皮质切开术辅助组牙压低的模型建立及组织学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邓霞 黄倩倩 +1 位作者 邓锋 张翼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1,共3页
目的:建立骨皮质切开术辅助组牙压低的动物实验模型,并观察实验牙移动速度及牙根、牙周组织的改变。方法:选取雄性Begle犬2条,设定下颌第三、四前磨牙为实验牙,随机取一侧为实验侧,对侧为对照侧,以第二磨牙为空白对照。在实验侧施行骨... 目的:建立骨皮质切开术辅助组牙压低的动物实验模型,并观察实验牙移动速度及牙根、牙周组织的改变。方法:选取雄性Begle犬2条,设定下颌第三、四前磨牙为实验牙,随机取一侧为实验侧,对侧为对照侧,以第二磨牙为空白对照。在实验侧施行骨皮质切开术,一月后,以微种植体为支抗,加力压低双侧实验组牙。持续加力30天将动物处死取材,标本经HE染色处理后进行结果观察。结果:实验动物均耐受手术。在组牙压入过程中,实验侧牙齿较对照侧有更大程度的压低,实验侧实验牙根尖区的牙根吸收和牙周膜的透明样变较对照侧轻,但实验侧牙槽骨观察到的破骨吸收现象更明显。结论:以微种植体为支抗建立的骨皮质切开术辅助组牙压低的动物模型科学、可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 组牙压低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的疗效及对矫治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吕吉训 张万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及矫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4~2017-04收治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6)。对照组行常规正畸治疗,实验组行骨皮质切开术辅...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及矫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4~2017-04收治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6)。对照组行常规正畸治疗,实验组行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2组矫治前后牙位置、硬组织、软组织相关变化量及矫治时间差异。结果:实验组SNA、UARA、Sd-CP、U1I-CP、U1R-CP、Ls-HP、Ls-CP、NLA变化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A-HP、A-CP、Sd-HP、U1I-HP、U1R-HP、U1-HP、Sn-HP、Sn-CP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关闭间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矫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 正畸治疗 性Ⅱ类错[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联合骨皮质切开术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7
作者 陆玉林 张茹 樊永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7-531,共5页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骨皮质切开术改善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正畸联合骨皮质切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正畸治...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骨皮质切开术改善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正畸联合骨皮质切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排齐时间、间隙关闭时间、牙位置变化、软组织及硬组织变化。结果:观察组牙排齐时间、间隙关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加力1、2、3个月的U1I-CP距、U1R-CP距减少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NLA、Ls-HP、Ls-CP、UARA、SNA、Sd-CP变化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联合骨皮质切开术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能加速牙移动,促进患者牙位置、软组织及硬组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青少年 正畸 骨皮质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皮质切开术通过促进成骨影响大鼠牙齿快速移动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朱绍跃 刘宗响 +2 位作者 李晓明 刘浩 王鹏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研究骨皮质切开术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及其组织学改建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未孕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骨皮质切开手术组和对照组。在手术组大鼠行骨皮质切开术,对照组大鼠行对照手术后,构建正畸牙移动模型。在牙移动0、1、3、7... 目的:研究骨皮质切开术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及其组织学改建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未孕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骨皮质切开手术组和对照组。在手术组大鼠行骨皮质切开术,对照组大鼠行对照手术后,构建正畸牙移动模型。在牙移动0、1、3、7d分别处死2组大鼠各6只。测量牙移动距离并制备组织学切片行HE染色、骨钙素及Runx2免疫组织化染色。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骨皮质切开组大鼠在移动3d后牙移动速度大于假手术组大鼠(P<0.05)。牙移动第3天和第7天,手术组大鼠张力区新骨面积大于假手术大鼠(P<0.05),同时,此时手术组张力区骨钙素阳性成骨细胞增加(P<0.05)。手术组大鼠牙移动3d及7d时张力区Run2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同时促进牙周组织成骨活性,这可能是保障牙移动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 牙移动 细胞 RUN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牙牙槽骨骨皮质切开辅助治疗轻度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9
作者 潘成琼 李明 +5 位作者 秦燕军 严斌 程磊 赵宏 王林 赵春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500,共6页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轻度骨性Ⅱ类错牙合正畸的效果。方法:对7名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的轻度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成人患者矫治前后的CBCT进行三维测量分析。结果:骨皮质切开的患者前牙内收时间为3.2个月;上中切牙明显内收,上...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轻度骨性Ⅱ类错牙合正畸的效果。方法:对7名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的轻度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成人患者矫治前后的CBCT进行三维测量分析。结果:骨皮质切开的患者前牙内收时间为3.2个月;上中切牙明显内收,上颌牙槽骨也有内收,随着上颌切牙的内收上唇内收明显。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辅助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成人患者能够加速牙齿移动,并尽可能地实现前牙的整体内收,改善了患者软组织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 性Ⅱ类错牙合 正畸加速 锥形束CT(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张成骨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辛 沈国芳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牵张成骨是源于矫形外科的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近年来被引入颌面部缺损的重建。本文就牵张成骨在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优越性及其在各种类型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牵张成骨在下颌骨缺损中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牵张成 下颌缺损 功能重建 骨皮质切开术 模式 牵张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术辅助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1例
11
作者 曾宇 王晓璇 +4 位作者 张茂奇 张爱娟 高雅 熊晖 曹正国 《口腔医学研究》 2025年第8期727-732,共6页
本文报道了1例采用改良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技术辅助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病例。本病例在正颌手术前正畸去代偿阶段,实施改良PAOO术式,包括保留龈乳头切口设计、... 本文报道了1例采用改良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技术辅助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病例。本病例在正颌手术前正畸去代偿阶段,实施改良PAOO术式,包括保留龈乳头切口设计、全厚瓣翻瓣术、超声骨刀牙根间骨皮质切开术、无胶原屏障膜覆盖的骨增量技术(仅使用骨移植材料)以及创新缝合方法。术后24个月的随访显示,术区唇侧骨板厚度显著增加,角化龈宽度明显改善,且长期疗效稳定,未出现显著牙龈退缩或重度牙周组织炎症反应。该改良术式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手术创伤及相关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加速成正畸 骨皮质切开术 硬组织增量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zocision加速正畸关闭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所致间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笪海芹 韩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骨皮质切开术Piezocision法辅助正畸治疗在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9例患者随机分为Piezocision辅助治疗组(A组,14例)、单纯正畸治疗组(B组,15例),观察2组病例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的速度及正畸加力... 目的:研究微创骨皮质切开术Piezocision法辅助正畸治疗在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9例患者随机分为Piezocision辅助治疗组(A组,14例)、单纯正畸治疗组(B组,15例),观察2组病例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的速度及正畸加力前后临床牙周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及局部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结果:A组在加力后第14、28、56、84天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的距离均大于B组(P <0. 05); A组加力后第84天各项牙周临床指标与加力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 05),B组的PD和BI在加力后第84天增高(P <0. 05);第84天2组各项牙周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与单纯正畸治疗方法相比,Piezocision法辅助正畸治疗能有效加速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速度,且更好的维护了牙周组织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 Piezocision 微创 正畸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