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材料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对假体——骨界面骨形成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蔡谞 王继芳 +3 位作者 卢世璧 赵斌 张笑明 侯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材料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对假体 -骨界面骨形成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其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 :以改良“骨收集室”(BHC)植入兔胫骨干骺端为假体 骨界面模型 ,分别在BHC内加入1.5mg/ml(W/V)Ti合金、CoCr合金或UH... 目的 :观察不同材料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对假体 -骨界面骨形成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其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 :以改良“骨收集室”(BHC)植入兔胫骨干骺端为假体 骨界面模型 ,分别在BHC内加入1.5mg/ml(W/V)Ti合金、CoCr合金或UHMWPE颗粒混悬物 10 μl,4周取材。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 ,颗粒分布及其周围的组织细胞学反应。图像分析测量每个视野小梁骨面积与组织总面积的比值 (BA/TTA) ,于各组间比较。结果 :UHMWPE颗粒与CoCr合金颗粒均明显抑制BHC内网织骨形成 ,并有以MΦ为主的炎症反应及纤维组织大量增生 ,组织构成与人体内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接近。Ti合金颗粒则对成骨影响相对较小。各加颗粒组BHC中组织BA/TTA均小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1) ,其中又以UHMWPE颗粒与CoCr合金颗粒组最小 (P <0 .0 1) ,而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磨损颗粒除可激活MΦ性骨溶解外 ,还可抑制网织骨形成。因此 ,其造成的人工关节假体 骨界面骨重建障碍可能是骨吸收增加和骨形成减少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磨损颗粒 骨界面 形成 比较研究 假体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段式钛合金种植牙不同弹性模量组件及其组合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石茂林 李洪友 陈梦月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1-366,共6页
采用Pro/E三维构图软件及Ansys Workbench 14.5建立二段式钛合金种植牙系统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设定材料属性、约束和加载条件,分析种植牙系统不同弹性模量组件及其组合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种植牙系统的改进方法.结果表明:低... 采用Pro/E三维构图软件及Ansys Workbench 14.5建立二段式钛合金种植牙系统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设定材料属性、约束和加载条件,分析种植牙系统不同弹性模量组件及其组合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种植牙系统的改进方法.结果表明:低模量值种植体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种植牙系统采用适宜模量值基台和种植体组合能够有效地降低骨界面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种植体 弹性模量 钛合金 骨界面 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骨形成蛋白、微孔钛种植体与骨界面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邹敬才 肖光裕 +7 位作者 唐文杰 郭庆科 王鸿 李向党 杨华斌 伍本德 廖际常 庞薇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3年第4期209-211,共3页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成骨量测定,证实牛骨形成蛋白(bBMP)与微孔钛种植体复合后,有成骨早、成骨量大、骨成熟早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形蛋白 微孔钛种植体 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C/HAP 生物材料复合粘结因素和种植体骨界面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岳华 曲炳仪 +3 位作者 滕伟 米乃元 陈小华 高苏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6,共6页
主要研究了在采用国产CFRC_Ⅱ材料加工出表面层镶嵌低温烧结HAP组分样品时,硼系生物玻璃作为CCH生物材料复合粘结剂的作用机理。通过种植体以及其界面周围组织结构的SEM和EDS分析,初步查明CCH复合材料表面层的结... 主要研究了在采用国产CFRC_Ⅱ材料加工出表面层镶嵌低温烧结HAP组分样品时,硼系生物玻璃作为CCH生物材料复合粘结剂的作用机理。通过种植体以及其界面周围组织结构的SEM和EDS分析,初步查明CCH复合材料表面层的结构形态,各组成之间以及复合体与种植界面新生骨组织机体的相互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剂 种植体骨界面 新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体-骨结合部位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邢晓建 刘宝林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2-154,161,共4页
目的 研究功能负荷下 ,不同种植体 骨结合部位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比较单根螺纹型种植体在 5 0 %骨结合率下 ,七种接触方式及部位 (局部交替、冠部、底部、颊侧和舌侧、近中与远中侧 )骨界面应力分布... 目的 研究功能负荷下 ,不同种植体 骨结合部位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比较单根螺纹型种植体在 5 0 %骨结合率下 ,七种接触方式及部位 (局部交替、冠部、底部、颊侧和舌侧、近中与远中侧 )骨界面应力分布状况及种植体位移。结果 不同部位结合的种植体 骨界面应力分布状况不同 ,比较而言 ,冠部结合状态下 ,骨界面平均应力水平低、分布最均匀 ,骨界面最大应力值最小 ,应力集中程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界面 应力分布 影响 种植体 结合部位 三维有限元 牙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涂层317L接骨板螺钉与放射骨界面的光镜观察
6
作者 李少萍 殷学民 朱明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0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光镜现察钛涂层317L接骨板螺钉与放射骨界面。方法:钛涂层317L接骨板螺钉植入经9MeV电子线照射30Gy后4周的犬右下颌骨体部作为实验组,以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螺钉作为对照组。术后3、6、12周用光镜... 目的:光镜现察钛涂层317L接骨板螺钉与放射骨界面。方法:钛涂层317L接骨板螺钉植入经9MeV电子线照射30Gy后4周的犬右下颌骨体部作为实验组,以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螺钉作为对照组。术后3、6、12周用光镜观察接骨板螺钉与放射下颌骨界面。结果:钛涂层317L接骨板螺钉与骨面呈骨整合界面结合关系,新骨形成快;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螺钉与骨面呈纤维性界面结合关系,新骨形成缓慢,有一厚纤维组织层。结论:在犬下颌部照射30Gy相同条件下,钛涂层317L接骨板螺钉生物相容性明显优于未喷涂钛层317L接骨板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 骨界面 放射 光镜观察 形成 照射 纤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在不同种类种植体牙骨界面改建中的表达
7
作者 谭华根 袁林 +5 位作者 潘广嗣 杨征毅 郝璐 王涵 孙晋 曹依娜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8-12,共5页
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载后种植体-牙骨界面中白细胞介素-6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选用纯种Beagle犬8只,在其下颌骨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3个月后行固定金属全冠种植义齿修复,按不同时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载后种植体-牙骨界面中白细胞介素-6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选用纯种Beagle犬8只,在其下颌骨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3个月后行固定金属全冠种植义齿修复,按不同时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比不同时期的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中白细胞介素-6表达变化的异同。结果: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的白细胞介素-6水平于2周时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均于4周时达到峰值,12周时恢复至对照组相似水平。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机械应力通过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传递至种植体-骨界面,均刺激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埋植型种植体 非埋植型种植体 种植体-骨界面 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胫骨平台的骨微结构及骨水泥-骨界面生物力学 被引量:9
8
作者 计忠伟 包倪荣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骨水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常发生在骨水泥-骨界面,而此界面的力学强度主要取决于界面区域的骨形态和骨与骨水泥之间的交锁程度。文中探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胫骨平台骨小梁微... 目的骨水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常发生在骨水泥-骨界面,而此界面的力学强度主要取决于界面区域的骨形态和骨与骨水泥之间的交锁程度。文中探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胫骨平台骨小梁微结构、骨水泥-骨界面生物力学强度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取的OA及RA患者胫骨平台各20例,用Skyscan1176小动物活体断层扫描体统扫描标本的内、外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小梁,获得其显微结构参数,再将胫骨平台骨标本制成骨水泥-骨模型,用INSTRON强度测试仪测出骨水泥-骨界面剪切强度,对骨小梁微结构与界面强度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剪切力与OA胫骨平台骨小梁骨体积分数(bone surface/bone volume,BV/TV)(r=-0.313)、骨小梁厚度(r=-0.340)、骨小梁间隙(r=0.345)呈显著相关性(P<0.05),骨水泥-骨界面力学强度OA内侧胫骨平台低于OA外侧胫骨平台[(87.45±52.50)N vs(177.25±71.11)N,P<0.05]。2剪切力与RA胫骨平台骨小梁BV/TV(r=0.343)、骨小梁数目(r=0.391)呈显著相关性(P<005),界面强度RA外侧胫骨平台低于RA内侧胫骨平台[(62.23±46.22)N vs(79.20±56.37)N,P<0.05]。3骨水泥-骨界面的强度OA大于RA[(132.35±76.64)N vs(71.05±51.55)N,P<0.05]。结论 OA与RA患者胫骨平台软骨下的骨小梁显微结构存在差异,导致骨水泥-骨界面生物力学强度的不同,对人工膝关节假体的力学环境分析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微结构 水泥-骨界面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矿渣水泥基材料的浆—骨界面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瑛莉 胡景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0-244,共5页
镁矿渣水泥基材料的浆—骨界面是最薄弱的结构,是影响宏观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揭示界面结构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镁矿渣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特性。制备了养护龄期分别为3、7、14、28 d的镁矿渣水泥浆体以及纯水泥浆体,通过开展... 镁矿渣水泥基材料的浆—骨界面是最薄弱的结构,是影响宏观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揭示界面结构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镁矿渣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特性。制备了养护龄期分别为3、7、14、28 d的镁矿渣水泥浆体以及纯水泥浆体,通过开展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试验(XRD)分析了养护龄期对浆—骨界面结构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有无掺料的水泥浆体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表明:由SEM图像显示的不同龄期的浆—骨界面结构形貌可知,随着养护龄期增加,骨料和浆体不断混合形成浓稠状,骨料和浆—骨界面的孔隙被水化产物填充,整体更加密实。从物理角度出发,浆体和骨料能够胶结成团的原因为:①由于骨料表面粗糙多孔的特点产生的咬合作用增大了浆—骨界面的摩擦力和黏聚力;②浆—骨界面发生的“水气交换”反应减小了孔隙间距尺寸。从化学角度分析,对镁矿渣浆体和纯水泥浆体进行碱化处理,根据水化沉淀物的XRD衍射结果,发现两者的硅酸二钙(C_(2)S)和硅酸三钙(C_(3)S)峰值差别不大,Ca(OH)_(2)峰值有所下降,这是因为镁矿渣发生火山灰反应消耗了大量的Ca(OH)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矿渣水泥基材料 浆—骨界面 作用机制 物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表面螺纹形态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10
作者 任利秀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0期153-153,155,共2页
影响种植体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重要的还是种植体表面性质,主要是因为种植体表面不同可以影响到种植体的受力分布.本文通过采用三维有限元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螺纹组合、在不同的加载方式等实验条件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结... 影响种植体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重要的还是种植体表面性质,主要是因为种植体表面不同可以影响到种植体的受力分布.本文通过采用三维有限元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螺纹组合、在不同的加载方式等实验条件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发现颈部采用细螺纹,下部采用宽螺纹的复合式螺纹设计,要优于单一的均匀螺纹设计;种植体最大应力集中在种植体颈部皮质区,而在加载方式为30.的情况下,颈部应力可增大5~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表面螺纹形态 骨界面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骨内植入材料界面的多核巨细胞分布与骨桥蛋白表达
11
作者 刘洁 张洁伊 +3 位作者 周璇 曾越 王敏 夏海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比较医用纯钛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2种材料-骨界面多核巨细胞分布情况和骨桥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将医用纯钛和PMMA制成的种植体各30枚植入30只SD大鼠的两侧股骨远端髁突内,分别于3、7、14、21和28d时处死动物。制备脱钙石蜡切... 目的:比较医用纯钛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2种材料-骨界面多核巨细胞分布情况和骨桥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将医用纯钛和PMMA制成的种植体各30枚植入30只SD大鼠的两侧股骨远端髁突内,分别于3、7、14、21和28d时处死动物。制备脱钙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种植体-骨间隙愈合界面多核巨细胞的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种植体-骨界面骨桥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E结果显示在5个时间点里均可以观察到种植体-骨界面有多核巨细胞的形成,3d时达到高峰且PMMA组多核巨细胞的数量明显多于钛组(P<0.05);多核巨细胞数目随时间推移均呈现下降趋势,在21d和28d时无统计学差异。骨桥蛋白的表达在7d时达到高峰期,且医用纯钛组明显强于PMMA组(P<0.05)。随时间延长,骨桥蛋白在钛组和PMMA组的表达均逐渐减弱。结论:不同骨内植入材料影响其界面的多核巨细胞分布与骨桥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巨细胞 桥蛋白 种植体-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间隙对假体周围骨小梁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朱兴华 郭同彤 苏继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3-500,共8页
我们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 ,将骨自优化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元法相结合 ,研究了骨 假体界面间隙及摩擦系数对假体周围骨再造的影响。研究表明界面间隙的大小对假体周围骨再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动物实验和临床中我们可以观察到 ,假体... 我们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 ,将骨自优化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元法相结合 ,研究了骨 假体界面间隙及摩擦系数对假体周围骨再造的影响。研究表明界面间隙的大小对假体周围骨再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动物实验和临床中我们可以观察到 ,假体周围再造的小梁骨的结构是可以变化的。一种是在假体周围有环绕假体的骨性结构 ,骨小梁如辐条状与这种骨结构相连而形成的有轴心辐条结构 ;另一种是在假体周围没有骨性结构 ,骨小梁直接与假体相连而形成的无轴心辐条结构。结果表明 ,在完全固定的边界条件下 ,会产生无轴心的辐条结构 ;在有间隙或滑动的边界条件下 ,会产生有轴心的辐条结构。在特定的生理条件下 ,轴心的厚度取决于骨 假体界面间隙值的大小 ,而与摩擦系数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单元 小梁 界面间隙 假体 再造 -假体界面 摩擦系数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细胞粘附中整合素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路萌萌 周延民 赵静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种植体/骨界面新骨生长方式分为远端成骨和接触成骨两种,普遍认为接触成骨更能解释骨整合界面的理想状态。骨中包含多种类型的细胞,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其分泌类骨质(骨基质未矿化的有机成分),随着类骨质的沉积、矿化,成... 种植体/骨界面新骨生长方式分为远端成骨和接触成骨两种,普遍认为接触成骨更能解释骨整合界面的理想状态。骨中包含多种类型的细胞,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其分泌类骨质(骨基质未矿化的有机成分),随着类骨质的沉积、矿化,成骨细胞陷入骨陷窝,成为骨衬里层细胞或发生凋亡[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 整合素 整合界面 生长方式 有机成分 骨界面 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磷灰石表面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牙种植体植入猪股骨内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林 林家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经羟磷灰石表面改性后的炭 /炭复合牙种植材料与骨组织结合的界面。方法 :将10只仔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阴性对照材料采用钛芯羟磷灰石涂层种植体 ,阳性对照材料采用普通碳钢 ,将实验材料和对照材料分别植...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经羟磷灰石表面改性后的炭 /炭复合牙种植材料与骨组织结合的界面。方法 :将10只仔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阴性对照材料采用钛芯羟磷灰石涂层种植体 ,阳性对照材料采用普通碳钢 ,将实验材料和对照材料分别植入猪的股骨中 ,3个月后处死动物观察材料与骨组织的结合界面。结果 :在实验组的 5例中有 2例种植体与骨组织形成骨性结合界面 ,另外 3例种植体与骨组织形成纤维骨性结合界面。阴性对照组中4例种植体均与骨组织形成骨性结合界面。阳性对照材料周围被极度疏松的骨组织所包围 ,碳钢与疏松的骨组织之间存在间隙。结论 :这种经羟磷灰石改性的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磷灰石 表面改性 炭/炭复合材料 牙种植体 猪股 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介入对ACL重建术后持续被动康复训练过程中腱-骨愈合的影响
15
作者 潘玮敏 张明军 刘民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6-22,共7页
为了达到延缓或阻止持续被动康复训练对移植肌腱-骨隧道界面愈合的负性影响,将杂合生物材料(ICPCB)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腱-骨界面.将三组实验兔,对照组(n=7),ICPC治疗组(n=7)及ICPCB治疗组(n=7),均行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术后... 为了达到延缓或阻止持续被动康复训练对移植肌腱-骨隧道界面愈合的负性影响,将杂合生物材料(ICPCB)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腱-骨界面.将三组实验兔,对照组(n=7),ICPC治疗组(n=7)及ICPCB治疗组(n=7),均行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术后进行8周持续被动康复训练.结束后行影像学,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测试.显微CT结果显示,治疗组腱-骨界面新生骨矿化量及微结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ICPCB组矿化组织量(TMC),相对骨体积(BV/TV)、骨小梁数量(Tb.N)及骨小梁分离度(Tb.Sp)却明显优于ICPC组(P<0.05).组织学结果发现ICPCB组界面间新生骨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及ICPC组,但残余材料量却明显少于ICPC组.同时两组治疗组界面最大牵拉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CPC或ICPCB均能够阻止ACL术后激进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负性作用,进一步促进腱-骨界面的愈合.但杂合生物材料ICPCB促进愈合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IC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合生物材料 前交叉韧带重建 腱-骨界面愈合 持续被动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N、BSP在非埋植型种植体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改建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玉 袁林 +6 位作者 程峰 杨征毅 潘广嗣 王涵 孙晋 曹依娜 钱钧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骨涎蛋白(bonesialoprotein,BSP)在非负荷期非埋植型种植体周围骨界面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杂种犬8只,在其下颌植入非埋植型种植体,分不同时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时期...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骨涎蛋白(bonesialoprotein,BSP)在非负荷期非埋植型种植体周围骨界面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杂种犬8只,在其下颌植入非埋植型种植体,分不同时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时期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OPN与BSP进行动态观察,研究种植体-骨界面中OPN与BSP在界面改建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种植义齿植入后在非负荷期,随着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改建,种植体-骨界面表达OPN和BSP有明显规律性,代表其染色强度的灰度值OPN从79.53±2.33增加到122.17±0.65;BSP从79.71±0.55增加到122.82±0.85。1周时界面OPN与BSP都有表达,2周时表达达到高峰,1月时逐渐下降,3月时趋于正常(均P<0.05)。结论:非埋植型种植体在非负荷期,种植体-骨界面OPN与BSP表达的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且OPN与BSP能促进其界面的改建。在维持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的骨性结合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埋植型 种植体-骨界面 非负荷 改建 桥蛋白 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口腔种植体骨整合形成因素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杨 何惠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08-711,共4页
关键词 口腔种植体 整合 形成因素 组织界面 牙种植体 金属种植体 认识过程 性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对陶全髋关节置换在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菁阳 周勇刚 +5 位作者 杜银桥 朴尚 王森 高志森 吴文明 马海洋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 :观察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5年12月由同一名高年资医生应用第3代或第4代陶瓷对陶瓷界面对CroweⅣ型DDH行THA患者111例(137髋),单侧85例,... 目的 :观察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5年12月由同一名高年资医生应用第3代或第4代陶瓷对陶瓷界面对CroweⅣ型DDH行THA患者111例(137髋),单侧85例,双侧26例,年龄18~68(38.88±10.83)岁,随访时间12~96(41.16±21.50)个月。术前及术后随访均拍摄X线片进行观察,并采用Harris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观察术后Harris评分的改善,陶瓷碎裂、异响以及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Harris评分由术前56.54±15.67提高至术后88.30±6.86(P=0.017)。未发现假体周围明显骨溶解,无陶瓷碎裂发生。3髋分别因感染、股骨柄松动、下肢不等长翻修;3髋脱位。77例患者记录步态及髋关节活动度,其中69例患者髋关节屈曲可达120°以上。结论 :在CroweⅣ型DDH行THA中应用陶瓷对陶瓷界面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发育不良 先天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人工关节 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方法及其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霍晓敏 黄远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治疗方法 组织界面 成人牙周炎 附着水平丧失 结缔组织 上皮组织 种植体松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