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学指标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将72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肿瘤骨转移组和无骨肿瘤转移组,同时选取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32例和参加体检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检测各组外周血前列腺抗原(PSA...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将72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肿瘤骨转移组和无骨肿瘤转移组,同时选取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32例和参加体检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检测各组外周血前列腺抗原(PSA)和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并检测骨转移患者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与健康人相比,无骨转移组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和fPSA水平明显提高(P=0.044和P=0.041),有骨转移组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和fPSA升高更明显(P<0.01);患者骨转移灶数目≤2与>2时PSA和fPS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着骨转移分级的增高,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PSA、ALP和BAP的水平也逐步升高,呈高度的正相关(rs=0.982,P=0.005;rs=0.957,P=0.042;rs=0.963,P=0.034);骨转移患者PSA<30μg/L与PSA≥30μg/L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转移患者BAP<20μg/L与BAP≥20μg/L患者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P的假阳性率仅为21.62%,明显低于ALP的72.97%(P<0.01)。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仍是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首要方法,血清学PSA、fPSA、BAP和ALP也是诊断骨转移的重要方法,当患者PSA水平大于30.0μg/L时,应建议患者行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前列腺癌 前列腺抗原(PSA) 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 骨特异性碱性磷 酸酶(BAP) 碱性酸酶(A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