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骨错缝”大鼠模型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博 林勋 +2 位作者 张旻 詹红生 石印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利用腰椎X线摄片技术观察大鼠腰椎部分节段固定对椎间隙前、后径和棘突间距的影响。方法:120只体质量为350-450g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固定组、旋转固定组和假手术组。单纯固定组大鼠腰椎L4-L6节段植入椎体外部连接固定... 目的:利用腰椎X线摄片技术观察大鼠腰椎部分节段固定对椎间隙前、后径和棘突间距的影响。方法:120只体质量为350-450g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固定组、旋转固定组和假手术组。单纯固定组大鼠腰椎L4-L6节段植入椎体外部连接固定装置;旋转固定组大鼠则在此基础上于连接钢板和棘突钢板之间放置金属垫片,使L5棘突向右侧旋转,造成L5棘突与L4和L6棘突不共线;假手术组则只切开皮肤后缝合。造模1周、4周、8周和12周时大鼠腰椎X线摄片,测量各组固定节段椎间隙前、后径和棘突间距的距离。结果:造模4周后,单纯固定组固定节段L3—L4、L4-L5、L5—L6和L6-S1,椎间隙前径分别为28.11±3.94、25.73±4.70、29.51±6.34和34.97±4.65像素;椎间隙后径分别为7.39±1.63、6.65±1.76、7.02±1.52和9.62±2.50像素;棘突间距分别为39.33±11.74、14.11±5.75、21.32±6.84和77.43±13.69像素,均小于假手术组(P〈0.05)。造模8周及12周后,单纯固定组固定节段L3-L4、L4-L5、L5-L6和L6-S1,椎间隙前、后径和棘突间距与假手术组相比继续减小(P〈0.05)。旋转固定组与单纯固定组的测量结果一致,在造模4周、8周和12周后,其固定节段L3—L4、L4-L5、L6-L6和L6-S1,椎间隙前、后径和棘突间距也均小于假手术组(P〈0.05)。造模8周后,单纯固定组和旋转固定组腰椎固定节段出现了较明显的骨赘。结论:腰椎部分节段固定可造成椎间隙减小并导致骨赘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排列不齐 腰椎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Sprague— Dawley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