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杨俊 高辉 +1 位作者 侯鹏程 周江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lateral humeral condylar fracture,LHCF)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鹰潭一八四医院骨科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的94例LHCF患儿临床...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lateral humeral condylar fracture,LHCF)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鹰潭一八四医院骨科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的94例LHCF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折部位、受伤方式、骨密度、骨折初始移位情况、手术时机、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等。随访6~12个月,进行疗效判定,并根据是否出现针道感染、肘内外翻、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分为正常组(84例)和并发症组(1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LHCF的手术时间为(56.62±8.95)min,术中出血量为(2.34±0.36)mL,住院时间为(4.93±1.15)d。疗效优52例、良33例、可6例、差3例,疗效优良率为90.43%(85/94)。随访期间出现钉道感染4例,肘内翻1例,肘外翻2例,延迟愈合1例,关节僵硬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10/94)。单因素分析显示,BMI、骨密度、骨折初始移位、手术时机和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骨密度、骨折初始移位、手术时机、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LHCF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疗效好,并发症较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儿骨密度、骨折初始移位、手术时机、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骨折闭合复位 骨折固定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手术体位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荷花 方芳 徐怡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39-1839,共1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发生于老年人,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达15%~20%[1],采用可靠的内固定手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床活动是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治疗股骨转子间...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发生于老年人,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达15%~20%[1],采用可靠的内固定手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床活动是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手术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钉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闭合复位 护理配合 手术体位 早期功能锻炼 手术治疗 固定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SongⅢ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袁悦 管之也 +2 位作者 孙军 金斌 李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40-545,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Song分型中Ⅲ型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SongⅢ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切开复位组和闭合复位组,切开复位组采...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Song分型中Ⅲ型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SongⅢ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切开复位组和闭合复位组,切开复位组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共20例;闭合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共20例。两组术后均予石膏固定,均于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门诊随访,评价并记录肘关节活动度,并予X线检查评估;于术后半年及1年随访时使用Hardacre标准评估患儿临床及影像学复查结果。结果所有患儿均于术后6周达到骨折影像学愈合标准,于门诊拔出克氏针后开始功能锻炼;6个月半年按照Hardacre标准评估,切开复位组疗效优12例,良7例,差1例;闭合复位组疗效优15例,良5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按照Hardacre标准评估,切开复位组疗效优15例,良4例,差1例;闭合复位组疗效均为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是SongⅢ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合理选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较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微创无切口,且对恢复肘关节活动度,减少骨关节并发症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修复外科手术 骨折切开复位 骨折闭合复位 骨折固定 内/方法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单枚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建军 肖得明 +1 位作者 徐忠世 王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单枚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 ,闭合复位经皮单枚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3 2例。结果 :本组 3 2例获得随访 ,平均随... 目的 :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单枚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 ,闭合复位经皮单枚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3 2例。结果 :本组 3 2例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6个月 (4~ 12月 ) ,患儿全部骨性愈合 ,神经损伤 1~ 4个月完全恢复 ,未出现Volkman缺血性挛缩、术中尺神经损伤和严重肘内翻畸形。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单枚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有效维持复位、预防肘内翻畸形发生 ,方法简单、有效、安全 ,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单枚克氏针 固定 手术治疗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骨折膏方治疗骨折患者77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帅海荣 《福建茶叶》 2019年第11期7-7,共1页
目的观察自制骨折膏方治疗骨折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对照组)77例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或手术+常规药物治疗,B组(观察组)77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制骨折膏方辩证治疗。在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6... 目的观察自制骨折膏方治疗骨折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对照组)77例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或手术+常规药物治疗,B组(观察组)77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制骨折膏方辩证治疗。在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及骨折愈合程度比较。结果所观察15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2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第1个月及3,6个月时VAS评分及骨折愈合程度2组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临床疗效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骨折病人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或手术+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自制骨折膏方治疗对疼痛缓解及促进骨折愈合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病人 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或手术+常规药物治疗 自制骨折膏方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术中下肢旋转力线的恢复 被引量:4
6
作者 侯继光(综述) 张国川(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86-188,共3页
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且愈合率高、感染发生率低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1.2]。但是由于不直接暴露骨折断端,不能直观下复位,骨折端的复位尤其是旋转复位一直是手术中的难题^[3]。本文对判断旋... 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且愈合率高、感染发生率低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1.2]。但是由于不直接暴露骨折断端,不能直观下复位,骨折端的复位尤其是旋转复位一直是手术中的难题^[3]。本文对判断旋转力线复位的手段作一综述,供手术医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力线 骨折 闭合复位 下肢 感染发生率 手术创伤 固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