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囊成形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健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3-50,共8页
目的 探讨球囊成形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乐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球囊成形术(观察组)和传统开放内固定术(对照组... 目的 探讨球囊成形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乐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球囊成形术(观察组)和传统开放内固定术(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术后情况、膝关节HSS评分、关节面塌陷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2.14±10.86)min]、术中出血量[(32.56±10.31)m L]、切口长度[(5.87±1.41)cm]、骨折愈合时间[(3.12±0.61)个月]、住院时间[(15.98±3.4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57±11.39)min、(100.45±21.09)m L、(14.05±2.76)cm、(6.35±4.53)个月、(23.36±2.8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82.34±15.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1.89±11.24)分],关节面塌陷程度[(4.08±1.49)mm]低于对照组[(8.96±2.2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囊成形术用于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疗效显著,能够迅速达到解剖复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成形 开放内固定 胫骨平台塌陷骨折 疗效 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后倾角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吴兴净 陶周善 程文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9-1663,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后倾角的改变以及其与膝关节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83例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病例,测出患者健侧、术后患侧及最后一次随访患侧胫骨平台后倾角(PTS),评价并记录Lysholm、HSS及Rasmussen等三种系统的膝关节评分数...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后倾角的改变以及其与膝关节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83例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病例,测出患者健侧、术后患侧及最后一次随访患侧胫骨平台后倾角(PTS),评价并记录Lysholm、HSS及Rasmussen等三种系统的膝关节评分数据,根据术后PTS角度将患者分为PTS<9°组和PTS≥9°组。将两组三种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数行统计学分析,同时也将术后与最后随访PTS均数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最后随访与健侧PTS的差值,将差值与最后一次随访膝关节功能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TS<9°组膝关节Lysholm、HSS、Rasmussen评分数据均明显高于PTS≥9°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PTS与最后一次随访PT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一次随访与健侧PTS之间的差值(b)与Lysholm、HSS及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数据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术后康复锻炼导致PTS角度发生改变。PTS<9°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好于术后PTS≥9°组患者,最后一次随访PTS与健侧PTS的差值与膝关节功能有相关性。因此手术中尽可能恢复平台骨折的解剖对位或控制术后PTS<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倾角 胫骨平台骨折 术后 骨折塌陷 膝关节功能评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