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节镜下空心螺钉与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浩
李海
+1 位作者
沙霖
张自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使用空心螺钉及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22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Meyers-McKeeverⅡ型7例,Ⅲ...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使用空心螺钉及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22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Meyers-McKeeverⅡ型7例,Ⅲ型13例,ZaricznyjⅣ型2例。术前均行双侧膝关节X线、CT检查。根据使用内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不可吸收缝线组(8例)和空心螺钉组(14例)。随访时进行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及Lachman试验等以评估疗效。结果22例随访12~30个月,平均随访23个月。螺钉组Lyshlom评分(93±4.6)分,优7例,良6例,差1例;缝线组Lyshlom评分(91±5.8)分,优2例,良5例,差1例;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P=0.70);关节活动度异常缝线组2例,螺钉组1例。螺钉组Lachman试验Ⅱ度1例。空心螺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不可吸收缝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及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且无显著差异。关节镜下螺钉固定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简单,但需二次手术取出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外科学
关节镜检查
/方法
缝线
/方法
骨折固定术/方法
疗效比较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SongⅢ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袁悦
管之也
+2 位作者
孙军
金斌
李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40-545,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Song分型中Ⅲ型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SongⅢ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切开复位组和闭合复位组,切开复位组采...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Song分型中Ⅲ型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SongⅢ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切开复位组和闭合复位组,切开复位组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共20例;闭合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共20例。两组术后均予石膏固定,均于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门诊随访,评价并记录肘关节活动度,并予X线检查评估;于术后半年及1年随访时使用Hardacre标准评估患儿临床及影像学复查结果。结果所有患儿均于术后6周达到骨折影像学愈合标准,于门诊拔出克氏针后开始功能锻炼;6个月半年按照Hardacre标准评估,切开复位组疗效优12例,良7例,差1例;闭合复位组疗效优15例,良5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按照Hardacre标准评估,切开复位组疗效优15例,良4例,差1例;闭合复位组疗效均为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是SongⅢ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合理选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较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微创无切口,且对恢复肘关节活动度,减少骨关节并发症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
骨折
修复外科手
术
骨折
切开复位
骨折
闭合复位
骨折
固定
术
内
/方法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外侧联合双柱内固定治疗23例肩胛骨体部移位骨折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明暄
聂德军
+5 位作者
常彦峰
谢伟强
王悦
普星宇
张伟
骆文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1-656,共6页
目的:分析内、外侧微创切口双柱固定治疗肩胛骨体部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内、外侧微创切口手术治疗肩胛骨体部移位骨折患者23例。外侧切口:沿肩胛骨外侧缘、外柱骨折线向上牵开三角肌后部,自小圆肌与冈下...
目的:分析内、外侧微创切口双柱固定治疗肩胛骨体部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内、外侧微创切口手术治疗肩胛骨体部移位骨折患者23例。外侧切口:沿肩胛骨外侧缘、外柱骨折线向上牵开三角肌后部,自小圆肌与冈下肌间隙显露出肩胛骨外缘。内侧切口:沿肩胛骨内侧缘、内柱骨折线顺斜方肌纤维分离,经菱形肌与冈下肌肩胛骨附丽点间隙分离进入,显露肩胛骨内侧缘。两柱均用钢板螺丝钉进行框架式内固定。结果:除1例患者的切口脂肪液化经二次处理后愈合,其余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骨折肩胛骨盂极角术前为(25±12)°,术后为(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4±1.3)个月。结论:采用内、外侧联合双柱内固定手术治疗肩胛骨体部移位骨折便于骨折显露、复位和可靠固定,且软组织剥离少,患者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外科学
肩胛骨/损伤
骨折
固定
术
内
/方法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
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节镜下空心螺钉与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浩
李海
沙霖
张自明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骨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53-457,共5页
基金
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研究基金(编号:YG2021 QN44)。
文摘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使用空心螺钉及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22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Meyers-McKeeverⅡ型7例,Ⅲ型13例,ZaricznyjⅣ型2例。术前均行双侧膝关节X线、CT检查。根据使用内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不可吸收缝线组(8例)和空心螺钉组(14例)。随访时进行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及Lachman试验等以评估疗效。结果22例随访12~30个月,平均随访23个月。螺钉组Lyshlom评分(93±4.6)分,优7例,良6例,差1例;缝线组Lyshlom评分(91±5.8)分,优2例,良5例,差1例;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P=0.70);关节活动度异常缝线组2例,螺钉组1例。螺钉组Lachman试验Ⅱ度1例。空心螺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不可吸收缝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及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且无显著差异。关节镜下螺钉固定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简单,但需二次手术取出螺钉。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外科学
关节镜检查
/方法
缝线
/方法
骨折固定术/方法
疗效比较研究
儿童
Keywords
Tibial Fractures/SU
Arthroscopy/MT
Sutures/MT
Fracture Fixation/MT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
Child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8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SongⅢ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袁悦
管之也
孙军
金斌
李阳
机构
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
安徽医科大学儿童医学中心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40-545,共6页
基金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AHWJ2021b136)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20xkj254)。
文摘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Song分型中Ⅲ型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SongⅢ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切开复位组和闭合复位组,切开复位组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共20例;闭合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共20例。两组术后均予石膏固定,均于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门诊随访,评价并记录肘关节活动度,并予X线检查评估;于术后半年及1年随访时使用Hardacre标准评估患儿临床及影像学复查结果。结果所有患儿均于术后6周达到骨折影像学愈合标准,于门诊拔出克氏针后开始功能锻炼;6个月半年按照Hardacre标准评估,切开复位组疗效优12例,良7例,差1例;闭合复位组疗效优15例,良5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按照Hardacre标准评估,切开复位组疗效优15例,良4例,差1例;闭合复位组疗效均为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是SongⅢ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合理选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较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微创无切口,且对恢复肘关节活动度,减少骨关节并发症更有优势。
关键词
肱骨外髁
骨折
修复外科手
术
骨折
切开复位
骨折
闭合复位
骨折
固定
术
内
/方法
治疗结果
儿童
Keywords
Lateral Humeral Condylar Fracture
Reconstructive Surgical Procedures
Open Fracture Reduction
Closed Fracture Reduction
Fracture Fixation
Internal/MT
Treatment Outcome
Child
分类号
R726.8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外侧联合双柱内固定治疗23例肩胛骨体部移位骨折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明暄
聂德军
常彦峰
谢伟强
王悦
普星宇
张伟
骆文远
机构
甘肃省人民医院骨三科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1-656,共6页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308RJZA210)
文摘
目的:分析内、外侧微创切口双柱固定治疗肩胛骨体部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内、外侧微创切口手术治疗肩胛骨体部移位骨折患者23例。外侧切口:沿肩胛骨外侧缘、外柱骨折线向上牵开三角肌后部,自小圆肌与冈下肌间隙显露出肩胛骨外缘。内侧切口:沿肩胛骨内侧缘、内柱骨折线顺斜方肌纤维分离,经菱形肌与冈下肌肩胛骨附丽点间隙分离进入,显露肩胛骨内侧缘。两柱均用钢板螺丝钉进行框架式内固定。结果:除1例患者的切口脂肪液化经二次处理后愈合,其余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骨折肩胛骨盂极角术前为(25±12)°,术后为(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4±1.3)个月。结论:采用内、外侧联合双柱内固定手术治疗肩胛骨体部移位骨折便于骨折显露、复位和可靠固定,且软组织剥离少,患者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
骨折
/外科学
肩胛骨/损伤
骨折
固定
术
内
/方法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
术
治疗结果
Keywords
Fractures
bone/surgery
Scapula/injuries
Fracture fixation
internal/methods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procedures
Treatment outcome
分类号
R683.4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节镜下空心螺钉与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疗效对比
李浩
李海
沙霖
张自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SongⅢ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对比研究
袁悦
管之也
孙军
金斌
李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内、外侧联合双柱内固定治疗23例肩胛骨体部移位骨折患者疗效分析
高明暄
聂德军
常彦峰
谢伟强
王悦
普星宇
张伟
骆文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