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耿艳华 王昌兴 +1 位作者 陈培辉 苏泳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观察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BMFH)病理形态 ,进一步探讨其组织形态学发生、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应用并结合有关电镜文献资料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BMFH由骨原始间充质细... 目的 观察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BMFH)病理形态 ,进一步探讨其组织形态学发生、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应用并结合有关电镜文献资料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BMFH由骨原始间充质细胞发生并具有组织细胞、原纤维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免疫学表型及中间型细胞 (过渡细胞 )超微结构特点和多项分化潜能。结论 BMFH从形态学上须与骨纤维肉瘤、恶性骨巨细胞瘤及特殊类型骨肉瘤相鉴别 ,从组织学发生上彼此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临床病理分析 过渡细胞 细针穿刺 特殊类型 间充质细胞 恶性细胞 结论 参考 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表现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俊 丁小南 +2 位作者 赵仲生 袁建华 杨文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30-331,334,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表现。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年龄16~ 71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结果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于长骨...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表现。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年龄16~ 71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结果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或骨端。X线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 ,部分病例呈膨胀性骨质破坏 ,软组织肿块或肿胀 ,骨膜反应少见 ,可合并病理性骨折。结论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 ,但结合病史 ,在长骨干骺端或骨端溶骨性骨质破坏 ,无骨膜反应伴大的软组织肿块应考虑为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X线表现 质破坏 病理性 膜反应 组织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学群 赵吉宏 +1 位作者 徐旋 周凤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40-441,共2页
目的:分析颌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总结21例原发于颌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和/或肿块引起的功能障碍。2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6例术后补充放疗。获得随访... 目的:分析颌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总结21例原发于颌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和/或肿块引起的功能障碍。2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6例术后补充放疗。获得随访的15例患者14例于5年内死亡,仅1例随访16年后失访。结论:颌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少见,易误诊,预后差,应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扩大根治术后辅以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勇 李春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40-640,共1页
关键词 下颌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病例报告 手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5
作者 陈义加 陈伦刚 +3 位作者 邹建华 陈文 龚晓虹 吴磊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4期385-385,共1页
关键词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腰骶部疼痛 右下肢疼痛 大小便障碍 病例资料 卧床休息 医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回肠转移1例
6
作者 肖砚斌 许建波 郭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FH 回肠转移 病例报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恶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预后分析(附42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勇 杨蕴 +3 位作者 赵军 廖智超 王平 宋金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b)是一种少见的骨源性肉瘤,化疗对其疗效显著,在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尚无研究对MFHb的临床、病理及治疗进行预后分析,化疗对局部控制的作用亦未阐明。本研究旨在分析MFHb的预后相关因素,探讨化... 目的: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b)是一种少见的骨源性肉瘤,化疗对其疗效显著,在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尚无研究对MFHb的临床、病理及治疗进行预后分析,化疗对局部控制的作用亦未阐明。本研究旨在分析MFHb的预后相关因素,探讨化疗在保肢及局部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2例高度恶性MFHb患者,中位年龄为41岁(11~69岁)。对临床、病理与治疗变量对总生存(OS)、无转移生存(DRFS)的影响进行Kaplan-Meier的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多因素分析,同时分析化疗对保肢及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个月(2~180个月),18例患者死亡,2年和5年OS分别为79%和45%。共20例出现远处转移,2年和5年DRFS分别为79%和47%。多因素分析中,R2切除和肿瘤位于中轴部位明显影响预后。化疗可增加局部进展期患者的保肢率。结论:高度恶性MFHb预后较差,R2切除和肿瘤位于中轴部位预示预后不良。化疗在增加保肢率方面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保肢化疗 总生存 无转移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平有 杜恩甫 +2 位作者 李丹 仇俊华 母华国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MFH)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原发性BMFH的临床及X线片、CT、MRI表现,总结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13例中,男8例,女5例,40岁以上10例;长骨骨端11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MFH)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原发性BMFH的临床及X线片、CT、MRI表现,总结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13例中,男8例,女5例,40岁以上10例;长骨骨端11例,长骨骨干1例,髂骨1例。13例X线和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其中6例病灶边缘有轻度骨硬化,7例骨质破坏区间夹杂粗细不等的骨嵴,骨膜反应1例。全部病例均见超过骨破坏范围的软组织肿块。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以等信号为主,间有片状短T2和长T2信号,增强扫描病变不均匀强化。结论:原发性BMFH以中老年男性多见,好发于长骨骨端。X线平片为首诊方法,CT和MRI对显示病灶范围及病变细微结构价值大。骨破坏区内粗大骨嵴、超过骨破坏范围的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少见是原发性BMFH的影像特点,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4
9
作者 姜铃霞 姚伟武 辛鸿婕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PBMFH)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6~2010.11间经病理证实的18例PBM FH(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6岁,肱骨2例,股骨9例,胫骨5例,腓骨1例,髋臼及股骨头1例。X线检查12例,CT检查12例,...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PBMFH)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6~2010.11间经病理证实的18例PBM FH(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6岁,肱骨2例,股骨9例,胫骨5例,腓骨1例,髋臼及股骨头1例。X线检查12例,CT检查12例,MRI检查13例(增强7例)。结果:X线平片上可见到骨质破坏(18例)、边缘/髓腔硬化(8例)、骨膜反应(3例)、软组织肿块(2例)、病理性骨折(2例)等表现。CT片示2例病灶内部骨嵴影。M RI上12例表现为T_1WI等低、T_2WI混杂信号,其中5例病灶内含更低信号细小分隔影;另1例T_1WI、T_2WI上呈均匀高信号。结论:虫蚀状骨皮质破坏,局部皮质可断裂,骨破坏区内可有/无残留骨嵴,骨膜反应少见是PBMFH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10
作者 杨昌义 李邦国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8期890-891,共2页
关键词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X线表现 恶性 间叶细胞 骼系统 少见肿 X线平片 病理证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告
11
作者 李野 于海洋 +2 位作者 王秋旭 刘维贤 孟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9-861,共3页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MFH常见于四肢软组织和腹膜后,位于下颌骨者极为罕见。手术切除是MFH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放疗和化疗可能有效。本文报告1例下颌骨MFH,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罕见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文坚 郝大鹏 +2 位作者 刘世恩 杨学东 李绍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研究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MFH患者的X线和CT检查结果,及6例MFH患者的MR表现。结果(1)X线平片表现:16例均示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相邻骨皮质破坏;5例伴有膨胀性改变,4例骨质破坏边缘... 目的研究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MFH患者的X线和CT检查结果,及6例MFH患者的MR表现。结果(1)X线平片表现:16例均示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相邻骨皮质破坏;5例伴有膨胀性改变,4例骨质破坏边缘有断续性硬化,2例于骨质破坏区边缘出现断续骨膜反应;12例骨质破坏区周围出现弥漫性软组织肿胀。(2)CT表现:16例均示不规则、无结构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部被软组织密度肿块所替代,邻近骨皮质呈不规则虫噬样破坏,4例病灶内部或边缘可见少许残留致密骨嵴和骨质破坏边缘断续性硬化;12例骨质破坏区周围示软组织肿块,其中3例肿块内可见单发或多发囊状低密度区,未见钙化及残留骨结构;所有病例CT上未见明确骨膜反应。(3)MR表现:6例骨质破坏区均呈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中夹杂斑片状或囊状更长T1长T2信号;6例骨皮质破坏并突破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结论MFH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平片、CT和MRI结合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及其受体在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瑾 张惠箴 +3 位作者 郑莉 陈杰 刘亮 蒋智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及其受体(BMPRII)在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两者病理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10例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和10例恶...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及其受体(BMPRII)在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两者病理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10例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和10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行BMP2/4和BMPRII染色,并对比观察。结果 10例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平均年龄为27.7岁,均位于长骨干骺端,免疫组化标记8例可同步检测到BMP2/4和BMPRII的阳性表达。10例MFH平均年龄为48.5岁,7例位于长骨干骺端、2例位于长骨骨干、1例位于大腿软组织,免疫组化标记8例可检测到BMP2/4的阳性表达,但均不表达BMPRII。两者镜下均以高级别的梭形细胞肉瘤成分为主,但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中有肉瘤细胞直接形成的骨样基质,而MFH无成骨。结论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能同步表达BMP2/4和BMPRII,而MFH只表达BMP2/4、不表达BMPRII,这可能是MFH肿瘤细胞缺乏形成骨样基质能力的原因,同时也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形态发生蛋白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表现特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郁万江 张雷 +2 位作者 汪敬群 陈志强 柴晓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0-431,共2页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多原发于软组织,原发于骨的相对少见,术前诊断多较困难。本文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1例骨原发性MFH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关键词 组织细胞 恶性纤维 组织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诊断(附12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云宝 刘光彦 +1 位作者 潘功茂 吴小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1例光镜、电镜、组化和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向理科 程德成 +2 位作者 李圆圆 唐宜 徐元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 探讨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形态特征和组织发生。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观察骨MFH的组织学结构和细胞形态;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1例骨MFH中非特异性酯酶(ANAE),酸性磷酸酶(ACP)的... 目的 探讨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形态特征和组织发生。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观察骨MFH的组织学结构和细胞形态;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1例骨MFH中非特异性酯酶(ANAE),酸性磷酸酶(ACP)的酶活性和α1-抗胰蛋白酶(α1-AT)、α1-抗胰糜蛋白酶(α1-ACT)、CD68、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素A(CgA)和突触素(SY)的表达水平。结果 骨原发性MFH由多种细胞成分组成,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瘤细胞具有组织细胞或成纤维细胞特征。其中3例电镜观察到部分瘤细胞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这些细胞对NSE、CgA、SY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8%、15%。结论 我们研究结果支持骨原发性MFH起源于原始间叶细胞,并指出骨MFH少数瘤细胞可能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同时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5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剑鸣 刘晓峰 +1 位作者 刘争民 马玉林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58-259,共2页
关键词 纤维组织细胞 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特殊的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18
作者 贺芳 王爱珠 +1 位作者 李泽波 张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54-454,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CT 诊断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012例 股骨远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9
作者 袁堂波 黄立新 +1 位作者 蒋定华 高立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89-92,共4页
1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52岁。主因'右膝关节疼痛3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膝关节疼痛不适,影响右下肢活动,休息后无明显缓解,1天后至当地医院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右股骨远端类圆形异常信号,T1呈高低... 1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52岁。主因'右膝关节疼痛3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膝关节疼痛不适,影响右下肢活动,休息后无明显缓解,1天后至当地医院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右股骨远端类圆形异常信号,T1呈高低混杂信号,T2呈高混杂信号,边界欠清,大小约3.5 cm×5.1 cm×4.0 cm,未行特殊处理,疼痛症状逐渐自行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本院,以'右股骨远端骨肿瘤'收住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组织肿块 右股远端 膜反应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4例报告
20
作者 段德生 姜鸿志 谷长跃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89-90,共2页
自从1972年Feldman和Norman确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为原发性骨肿瘤以来,国内外学者有陆续报道,我院自1974年至1978年共收治MFH 14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例中,男8例,女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3岁,平均43.8岁... 自从1972年Feldman和Norman确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为原发性骨肿瘤以来,国内外学者有陆续报道,我院自1974年至1978年共收治MFH 14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例中,男8例,女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3岁,平均43.8岁。发病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假体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