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少年前牙骨性反矫治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志华
余道信
胡杰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95-396,共2页
目的 :探寻临床对前牙骨性反牙合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18例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采用单纯上颌前方牵引及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结果 :①两种方法对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②相对于单纯上颌前方牵引采用...
目的 :探寻临床对前牙骨性反牙合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18例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采用单纯上颌前方牵引及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结果 :①两种方法对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②相对于单纯上颌前方牵引采用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常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前牙
骨
性
反he
矫治
上颌快速扩大
前方牵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早期治疗结束后下颌运动轨迹的变化
2
作者
李锐
刘洪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9-691,共3页
目的观测替牙列骨性前牙反早期治疗前后下颌运动轨迹的变化,为骨性前牙反早期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超声波记录系统(ARCUSdigma系统),以兼顾髁状突平移和转动两种运动的运动中心和切点为下颌运动参考点,对处于替牙列...
目的观测替牙列骨性前牙反早期治疗前后下颌运动轨迹的变化,为骨性前牙反早期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超声波记录系统(ARCUSdigma系统),以兼顾髁状突平移和转动两种运动的运动中心和切点为下颌运动参考点,对处于替牙列早期的30例骨性前牙反者早期正畸治疗后以6个自由度对其空载开口和前伸运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空载开口运动中,当早期治疗结束时,运动中心的向上位移消失,在矢状位上的垂直向及水平向位移均增大,但无显著差异。当早期治疗结束时,切点的典型运动轨迹为先前移,再垂直下降,经过一段距离后再向后下方下降。在空载前伸运动中,当早期治疗结束时,运动中心的运动轨迹发生变化,为先向前下方运动,在矢状位的水平向位移显著大于矫治前。切点的典型运动轨迹变为先向前下方运动,在矢状位上的水平位移显著大于治疗前。结论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患者,经早期口外支抗前牵治疗后,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随着口内颌垫的不断磨除,逐步建立起的正常前部咬合引导关系使下颌功能运动趋于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
性
前牙
反
[牙合]
早期治疗
ARCUSdigma系统
开口运动
前伸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与正常的下颌运动轨迹研究
3
作者
李锐
刘洪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1-663,共3页
目的观测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者与正常者的下颌运动轨迹,并比较两者的差异。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超声波记录系统(ARCUSdigma系统),对处于替牙列早期的32例骨性前牙反者和19例正常者的空载开口和前伸运动进行比较。结果在空载...
目的观测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者与正常者的下颌运动轨迹,并比较两者的差异。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超声波记录系统(ARCUSdigma系统),对处于替牙列早期的32例骨性前牙反者和19例正常者的空载开口和前伸运动进行比较。结果在空载运动中,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组运动中心的典型运动轨迹较正常平坦,在运动的初始阶段出现向上位移,在矢状位上的垂直向及水平向最大位移均小于正常组,但差异不显著;在空载开口运动中,骨性前牙反组切点的典型运动轨迹为先垂直下降,然后前移一段距离后再垂直下降,与正常组存在差异,在矢状位上的水平向最大位移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在空载前伸运动中,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组运动中心的典型运动轨迹较正常组平坦,在矢状位上的垂直向及水平向最大位移均小于正常组,但差异不显著;在空载前伸运动中,骨性前牙反组切点的典型运动轨迹较正常组平坦,在矢状位上的水平向最大位移显著小于正常组。结论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与正常研究对象运动中心及切点的空载开口和前伸运动轨迹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研究对象牙颌前部不同的咬合状态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
性
前牙
反
[牙合]
ARCUSdigma系统
开口运动
前伸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前牵矫治前牙反
被引量:
25
4
作者
刘红
段银钟
+3 位作者
陈巧玲
毕惠贤
杨振华
王海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评价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he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TBA联合前牵矫治骨性前牙反he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前牵组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评价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he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TBA联合前牵矫治骨性前牙反he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前牵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5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外型明显改善,反覆盖反覆he纠正。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引是矫治前牙反he的理想装置,对上下颌骨作用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固定
反
式TBA联合前牵引
AngleⅢ类错he
骨性前牙反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许雪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骨性前牙反he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
矫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少年前牙骨性反矫治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志华
余道信
胡杰飞
机构
武汉市第一医院
武汉市优抚医院
武汉市胡钜林口腔诊所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95-396,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寻临床对前牙骨性反牙合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18例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采用单纯上颌前方牵引及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结果 :①两种方法对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②相对于单纯上颌前方牵引采用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常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关键词
青少年
前牙
骨
性
反he
矫治
上颌快速扩大
前方牵引
治疗
Keywords
Skeletal anterior cross bite RME Face mask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早期治疗结束后下颌运动轨迹的变化
2
作者
李锐
刘洪臣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9-691,共3页
文摘
目的观测替牙列骨性前牙反早期治疗前后下颌运动轨迹的变化,为骨性前牙反早期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超声波记录系统(ARCUSdigma系统),以兼顾髁状突平移和转动两种运动的运动中心和切点为下颌运动参考点,对处于替牙列早期的30例骨性前牙反者早期正畸治疗后以6个自由度对其空载开口和前伸运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空载开口运动中,当早期治疗结束时,运动中心的向上位移消失,在矢状位上的垂直向及水平向位移均增大,但无显著差异。当早期治疗结束时,切点的典型运动轨迹为先前移,再垂直下降,经过一段距离后再向后下方下降。在空载前伸运动中,当早期治疗结束时,运动中心的运动轨迹发生变化,为先向前下方运动,在矢状位的水平向位移显著大于矫治前。切点的典型运动轨迹变为先向前下方运动,在矢状位上的水平位移显著大于治疗前。结论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患者,经早期口外支抗前牵治疗后,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随着口内颌垫的不断磨除,逐步建立起的正常前部咬合引导关系使下颌功能运动趋于正常化。
关键词
骨
性
前牙
反
[牙合]
早期治疗
ARCUSdigma系统
开口运动
前伸运动
Keywords
skeletal anterior reverse bite
ACRUSdigma system
early treatment
opening movement
protrusion movement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与正常的下颌运动轨迹研究
3
作者
李锐
刘洪臣
机构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1-663,共3页
文摘
目的观测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者与正常者的下颌运动轨迹,并比较两者的差异。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超声波记录系统(ARCUSdigma系统),对处于替牙列早期的32例骨性前牙反者和19例正常者的空载开口和前伸运动进行比较。结果在空载运动中,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组运动中心的典型运动轨迹较正常平坦,在运动的初始阶段出现向上位移,在矢状位上的垂直向及水平向最大位移均小于正常组,但差异不显著;在空载开口运动中,骨性前牙反组切点的典型运动轨迹为先垂直下降,然后前移一段距离后再垂直下降,与正常组存在差异,在矢状位上的水平向最大位移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在空载前伸运动中,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组运动中心的典型运动轨迹较正常组平坦,在矢状位上的垂直向及水平向最大位移均小于正常组,但差异不显著;在空载前伸运动中,骨性前牙反组切点的典型运动轨迹较正常组平坦,在矢状位上的水平向最大位移显著小于正常组。结论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与正常研究对象运动中心及切点的空载开口和前伸运动轨迹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研究对象牙颌前部不同的咬合状态所造成的。
关键词
骨
性
前牙
反
[牙合]
ARCUSdigma系统
开口运动
前伸运动
Keywords
skeletal anterior reverse bite
ACRUSdigma system
opening movement
protrusion movement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前牵矫治前牙反
被引量:
25
4
作者
刘红
段银钟
陈巧玲
毕惠贤
杨振华
王海雪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8-381,共4页
文摘
目的:评价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he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TBA联合前牵矫治骨性前牙反he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前牵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5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外型明显改善,反覆盖反覆he纠正。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引是矫治前牙反he的理想装置,对上下颌骨作用均较大。
关键词
改良固定
反
式TBA联合前牵引
AngleⅢ类错he
骨性前牙反he
Keywords
The modified fixed reverse twin-block appliance combine maxillary protraction
Angle Ⅲ malocclusion
Skeletal anterior crossbite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许雪静
机构
青海省妇产儿童医院口腔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骨性前牙反he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
矫治方法
分类号
R78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少年前牙骨性反矫治的临床体会
黄志华
余道信
胡杰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早期治疗结束后下颌运动轨迹的变化
李锐
刘洪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与正常的下颌运动轨迹研究
李锐
刘洪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前牵矫治前牙反
刘红
段银钟
陈巧玲
毕惠贤
杨振华
王海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的临床应用
许雪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