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纹理和几何特征融合的髁突骨微结构分割与预测
1
作者 李文轩 冯斌 +3 位作者 吴福理 金琳筱 汪郡 张伟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48,共9页
下颌骨髁突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颞下颌关节炎(TMJOA)患者常发生髁突异常改变,提示TMJOA病变进展.针对现有工作对于髁突骨微结构的研究不深入,预测髁突病变前的形态比较缺乏的问题,提出一种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中髁... 下颌骨髁突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颞下颌关节炎(TMJOA)患者常发生髁突异常改变,提示TMJOA病变进展.针对现有工作对于髁突骨微结构的研究不深入,预测髁突病变前的形态比较缺乏的问题,提出一种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中髁突骨微结构分割方法.首先结合髁突的几何特征,通过数据扩充模块增加训练样本数;然后采用边缘提取模块有效地捕捉髁突边界信息,通过纹理特征提取模块获取影像中的纹理特征;最后将边界信息与解码器中得到的特征图进行融合,获得不同尺度的边缘增强区域特征图,增强模型对纹理和边缘的感知.在髁突CBCT数据集上对髁突骨微结构分割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髁突骨微结构的分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皮质部分的分割Dice达到0.901,松质部分的分割Dice达到0.958;在病变前皮质形态预测的实验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的Dice值为0.948,验证了该方法比文中对比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所提方法为TMJOA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髁突骨微结构分割 髁突病变前皮质预测 边缘检测 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RCT评估7.0 T磁共振SWI序列对膝关节骨微结构的显示能力
2
作者 荆国庆 甄志铭 +3 位作者 陈品珍 李莲 陈家飞 陈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2,共5页
目的以超高分辨率CT(ultra-high-resolution CT,U-HRCT)为标准,探讨7.0 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在膝关节骨微结构成像中的评估能力。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2月... 目的以超高分辨率CT(ultra-high-resolution CT,U-HRCT)为标准,探讨7.0 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在膝关节骨微结构成像中的评估能力。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行膝关节U-HRCT扫描的31例患者,一周内行7.0 T磁共振膝关节扫描。所有数据经西门子Syngovia处理,分别测量膝关节U-HRCT和7.0 T SWI序列髌骨上下缘相同解剖层面的股骨后份骨皮质厚度,使用Bone J软件对膝关节U-HRCT和7.0 T SWI髌骨上下缘及胫骨平台相同解剖层面行骨小梁拟合度分析,以U-HRCT为标准评估SWI对骨质微结构显示能力。结果在髌骨上缘层面股骨后份皮质厚度,MRI测值高于CT测值[(0.320±0.020)mm vs.(0.230±0.025)mm,t=19,P<0.001];髌骨下缘层面股骨后份骨皮质厚度,MRI测值高于CT测值[(0.260±0.021)mm vs.(0.158±0.028)mm,t=21,P<0.001]。髌骨上缘层面,股骨骨小梁CT和MRI拟合度为47%±11%,髌骨下缘层面,股骨骨小梁CT和MRI拟合度为53%±10%,胫骨平台骺线上水平缘层面胫骨骨小梁CT和MRI拟合度为55%±6%。结论在7.0 T磁共振下,SWI能够较准确显示膝关节股骨后份骨皮质厚度,但在骨小梁结构的显示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微结构 超高分辨率CT 7.0 T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大鼠骨微结构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雁儒 杨越 +3 位作者 董家琪 徐景超 韩道正 苏甲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442,共8页
目的探究环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在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疾病进程中对大鼠骨微结构及骨髓间充质... 目的探究环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在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疾病进程中对大鼠骨微结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矿化结节活力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方法分析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成年雌性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疾病模型,首次给药剂量50mg/kg,后续8mg/kg为期两周设为模型组,同时设生理盐水组、老龄组进行对照,建模后腹腔注射1mg/kg PKA抑制剂H89为期两周;取大鼠股骨头、骨髁进行切片HE、番红固绿染色;取三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成骨诱导茜素红染色。结果环磷酰胺成功诱导雌鼠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当PKA被抑制后,干细胞成骨矿化结节活力明显降低,三组骨微结构均呈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骨骺、骺板的软骨增殖区和软骨钙化区以及骨小梁,生理盐水组最为明显。结论cAMP/PKA/CREB信号通路在调控卵巢颗粒细胞生理活动、成骨分化及软骨生长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当抑制PKA后,大鼠骨微结构呈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PKA/CREB 卵巢早衰继发质疏松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区骨微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彭静 石锐 +6 位作者 闵理 张闻力 文艺 唐凡 曲波 周勇 屠重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区张力侧骨小梁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实验组选择16例低能量创伤致股骨颈骨折需要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术前行健侧髋部骨密度检测。因活体取材困难,故选取5根青年同种异体股骨为对照组。在实验组与对照组股骨...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区张力侧骨小梁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实验组选择16例低能量创伤致股骨颈骨折需要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术前行健侧髋部骨密度检测。因活体取材困难,故选取5根青年同种异体股骨为对照组。在实验组与对照组股骨颈张力侧骨小梁中,切取5 mm×5 mm×10 mm的松质骨,行Micro-CT扫描分析微结构参数。分析两组之间微结构参数的差异及实验组患者微结构参数与骨密度之间关系。结果实验组微结构:骨体积分数(BV/TV)0.0645±0.0259,骨小梁数量(Tb.N)(0.8078±0.2212)mm-1,骨小梁厚度(Tb.Th)(0.0836±0.0212)mm,骨小梁距离(Tb.Sp)(1.2197±0.4492)mm,连接密度(Conn.D)1.8577±1.0217,结构模型指数(SMI)1.7780±0.5168。对照组微结构:BV/TV0.1470±0.0633,Tb.N(1.2692±0.1376)mm-1,Tb.Th(0.1201±0.0414)mm,Tb.Sp(0.6810±0.1129)mm,Conn.D 3.3585±1.7851,SMI 0.8781±0.666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髋部张力侧松质骨小梁显著破坏,各微结构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微结构参数与骨密度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区张力侧骨小梁明显破坏,这可能是髋部骨折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髋部 骨微结构 MICR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骨微结构参数与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旭升 高明暄 +3 位作者 梁晓燕 李生贵 邵宏斌 杨世成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测量不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条件下椎体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并与椎弓根螺钉拔出力作相关性分析,以了解与螺钉稳定性相关的骨显微结构参数,进一步明确螺钉松动的原因。方法采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根据BMD检测结果,按临... 目的测量不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条件下椎体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并与椎弓根螺钉拔出力作相关性分析,以了解与螺钉稳定性相关的骨显微结构参数,进一步明确螺钉松动的原因。方法采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根据BMD检测结果,按临床诊断标准分为骨质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和重度骨质疏松4个水平。然后植入椎弓根螺钉,进行螺钉轴向拔出实验,测定最大拔出力(maximum pullout strength,MPS)。收集螺钉拔出实验后椎体标本,在椎体中央部钻取松质骨柱状样本,对样本进行显微CT扫描,获取椎体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并进行各项指标的不同BMD水平间的比较分析,在了解这些指标随骨质疏松程度加重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再对骨显微结构参数与所对应的螺钉MPS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 BMD水平从正常下降到重度疏松程度,MPS随之显著性下降。随BMD水平的依梯次下降,即骨质疏松程度进行性加重,椎体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发生相应明显变化,存在BMD水平间的显著性差异。广泛的相关性存在于BMD、显微CT参数和螺钉MPS指标之间。其中,螺钉MPS与显微CT扫描所得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和小梁间隙(Tb.Sp)呈高度相关性。结论随BMD下降,骨组织会同时发生质的退变;螺钉MPS与部分骨显微结构参数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椎弓根螺钉 密度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对泼尼松致大鼠股骨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改变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满如 李近 +4 位作者 吴敬开 曾小斌 陈景锋 崔燎 刘钰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73-1279,共7页
目的探讨何首乌对泼尼松致大鼠股骨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改变的预防作用。方法 6月龄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9组:空白对照组、泼尼松组、罗盖全组、何首乌30%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何首乌总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泼尼松连... 目的探讨何首乌对泼尼松致大鼠股骨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改变的预防作用。方法 6月龄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9组:空白对照组、泼尼松组、罗盖全组、何首乌30%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何首乌总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泼尼松连续灌胃21周建立骨丢失动物模型,药物预防组在给予泼尼松同时灌胃给予不同的药物。实验结束后,取右股骨进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察松质骨骨微结构及检测相关参数,并进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出现骨微结构的破坏,BV/TV下降28.6%(P<0.05),骨生物力学性能降低,刚度下降29.7%(P<0.01)。与模型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泼尼松 骨微结构 生物力学 质疏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去势大鼠骨微结构的改善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敏 蒋红樱 +3 位作者 何振坤 曾怡 白彝华 陈良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去势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脂肪组织,其余两组切除双侧卵巢。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1 m L/(100 g·d)的生理盐水灌胃...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去势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脂肪组织,其余两组切除双侧卵巢。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1 m L/(100 g·d)的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给予ω-3 PUFA 150 mg/(kg·d)。干预12 w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LP)和雌激素水平。分离右侧整段股骨应用micro-CT检测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结果雌二醇在3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模型组水平最低(8.1±2.8)mmol/L,而假手术组水平最高(25.0±8.9)mmol/L(P<0.05)。实验组松质骨骨密度[(0.180±0.022)g/cm3vs(0.135±0.017)g/cm3]、BV/TV[(36.422±10.893)%vs(29.631±9.705)%]、Tb.Th[(0.138±0.044)mm vs(0.117±0.039)mm]和Tb.N[(2.252±0.078)/mm vs(1.589±0.083)/mm]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而Tb.Sp[(0.404±0.020)mm vs(0.599±0.032)mm]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皮质骨骨密度[(0.718±0.015)g/cm3vs(0.633±0.025)g/cm3]、BV/TV[(48.559±7.152)%vs(33.878±8.764)%]和Cr.Th[(0.483±0.037)mm vs(0.428±0.034)mm]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而孔隙率[(32.162±7.891)%vs(38.859±9.847)%]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ω-3PUFA对去卵巢大鼠的骨微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对于防治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质疏松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卵巢对大鼠皮质骨微结构、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玉海 方团育 +4 位作者 陈道雄 高勇义 戴如春 廖二元 盛志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056-1060,共5页
目的应用显微CT和四点弯曲实验观察去卵巢对大鼠股骨皮质骨骨密度、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24只7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OVX)组和假手术(Sham)组,于手术后3周、15周各处死6只,显微CT扫描左侧股骨中段。右侧股骨行四... 目的应用显微CT和四点弯曲实验观察去卵巢对大鼠股骨皮质骨骨密度、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24只7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OVX)组和假手术(Sham)组,于手术后3周、15周各处死6只,显微CT扫描左侧股骨中段。右侧股骨行四点弯曲试验。结果去卵巢3周至15周,OVX组股骨皮质骨内径周长、外径周长、皮质骨面积、骨髓腔面积、截面总面积骨密度、最大力、弹性模量、断裂强度与Sham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OVX组15周弹性模量比3周低36%(P<0.05)。结论去卵巢15周内大鼠股骨中段皮质骨微结构及其骨密度和股骨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但去卵巢组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减退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CT 皮质 骨微结构 密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CT在骨代谢研究中骨微结构指标的解读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41
9
作者 魏占英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0-205,共6页
近年来,micro-CT在科学研究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骨代谢、组织工程、材料及考古等诸多领域,了解micro-CT扫描结果和相关指标代表的意义可有助于其合理应用。本文主要通过介绍microCT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相关参数在骨代谢研究领... 近年来,micro-CT在科学研究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骨代谢、组织工程、材料及考古等诸多领域,了解micro-CT扫描结果和相关指标代表的意义可有助于其合理应用。本文主要通过介绍microCT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相关参数在骨代谢研究领域所代表的具体意义,旨在提高对micro-CT在骨代谢研究领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显微CT 骨微结构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染毒大鼠胫骨骨微结构的活体Micro-CT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波音 陈晓 +1 位作者 朱国英 周文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应用Micro-CT研究不同剂量CdCl2染毒后大鼠胫骨松质骨骨小梁密度和骨微结构的差异。方法 24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5 mL)和0.1、0.5、1.5 mg/(kg.bw)CdC... 目的应用Micro-CT研究不同剂量CdCl2染毒后大鼠胫骨松质骨骨小梁密度和骨微结构的差异。方法 24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5 mL)和0.1、0.5、1.5 mg/(kg.bw)CdCl2,每周称体重,并根据体重调整注射量。染毒后第8周对所有大鼠左侧胫骨近端进行活体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选取距生长板远端0.8、1.2 mm厚的骨组织为感兴趣区域,进行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镉染毒组大鼠体重和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下降,高剂量组和其他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镉染毒组大鼠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及骨小梁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镉染毒组大鼠胫骨骨小梁分离度及骨结构模型指数都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并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二维及三维图象显示,镉作用后大鼠胫骨骨髓腔增宽,骨量、骨小梁数量及骨小梁连接明显减少,板状骨数量减少,杆状骨数量增加。结论镉染毒对大鼠胫骨骨量及骨微观结构有明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微结构 MICR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丢失大鼠胫骨近端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景锋 罗世英 崔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81-1687,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丢失大鼠胫骨近端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60只7月龄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5 mL·kg^(-1)·d^(-1))、糖皮质激素模型组(醋酸泼尼松:6 mg·...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丢失大鼠胫骨近端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60只7月龄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5 mL·kg^(-1)·d^(-1))、糖皮质激素模型组(醋酸泼尼松:6 mg·kg^(-1)·d^(-1))、糖皮质激素+丹参素低剂量组(12.5 mg·kg^(-1)·d^(-1))、糖皮质激素+丹参素中剂量组(25mg·kg^(-1)·d^(-1))、糖皮质激素+丹参素高剂量组(50 mg·kg^(-1)·d^(-1)),糖皮质激素+(阳性对照药)骨化三醇组(0.045μg·kg^(-1)·d^(-1))。采用醋酸泼尼松连续灌胃14周建立大鼠骨丢失模型,同时采用丹参素和骨化三醇灌胃给药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取左侧胫骨近端进行Micro-CT扫描并分别对皮质骨和松质骨进行三维重建,观察骨微结构并检测骨密度等相关参数。结果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大鼠胫骨近端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异常。给予中剂量丹参素和骨化三醇均可提高骨密度并改善骨微结构,且二者效果相当;高剂量丹参素对骨微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对骨密度无明显改变;低剂量丹参素对骨密度和骨微结构均无明显改善。结论丹参素(25 mg·kg^(-1)·d^(-1))灌胃给药可预防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大鼠胫骨近端骨密度下降和骨微结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糖皮质激素 大鼠 Micro-CT 皮质 松质 密度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负重跑台联合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股骨微结构及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量 赵新娟 +4 位作者 高小航 张静 李楠 简文琪 孙丽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115,共6页
将24只雄性胰岛素抵抗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有氧运动组(AE)、有氧联合间歇负重运动组(AE-WR)和对照组(CON),研究有氧运动和间歇负重联合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股骨微结构及力学特性的影响。AE组进行有氧跑台运动,坡度为0°,速度为1... 将24只雄性胰岛素抵抗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有氧运动组(AE)、有氧联合间歇负重运动组(AE-WR)和对照组(CON),研究有氧运动和间歇负重联合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股骨微结构及力学特性的影响。AE组进行有氧跑台运动,坡度为0°,速度为15m/min,每次持续运动40min,每周6次,持续运动8周,周日休息。AE-WR组周一、周三、周五进行间歇负重跑台运动,坡度为0°,速度为15m/min,每组运动2min,休息2min,每天运动10组;周二、周四、周六运动方案与AE组相同,持续运动8周,周日休息。CON组不施加干预。8周训练结束后,将SD大鼠断头处死,即刻将下肢解剖,取出左右股骨分别用来进行股骨微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的检测分析。Micro-CT定量分析结果显示,AE组与AE-WR组股骨的骨小梁数量(Tb.N)、骨体积分数(BV/TV)和骨密度(BMD)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低于CON组(P<0.05)。三点弯曲实验结果显示,AE-WR组股骨的最大载荷(ML)显著高于CON组(P<0.05);与CON组对比,AE组与AE-WR组股骨的能量吸收(EAC)和刚度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持续8周的有氧运动和间歇负重联合有氧运动均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股骨的微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产生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且两种运动方式相比较而言,间歇负重联合有氧运动组的效果稍优于有氧运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间歇负重 胰岛素抵抗 骨微结构 生物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复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生物力学、骨微结构和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爽 毕聪聪 孙伟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92-2194,共3页
目的:采用切除双侧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观察补肾复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骨生物力学、骨微结构、骨钙素(BGP)和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CP)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3组。切除双侧卵... 目的:采用切除双侧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观察补肾复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骨生物力学、骨微结构、骨钙素(BGP)和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CP)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3组。切除双侧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3个月后取材。三点弯曲实验获得骨生物力学相关数据;Micro CT测量获得骨矿物密度和骨小梁结构相关参数;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BGP及TRACP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最大应力、弹断裂吸收能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骨矿物密度(BMD)、骨体积/总体积(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分离度(Tb.Sp)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血清BGP及TRACP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最大应力和断裂吸收能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BMD、BV/TV、Tb.Th、Tb.N无明显差异,但均有增长的趋势,Tb.Sp有降低的趋势;中药组的血清BGP及TRACP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复方可能通过降低OP模型大鼠血清TRACP、BGP含量,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和改善骨结构退行性改变,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复方 质疏松症 三点弯曲实验 骨微结构 代谢 TRACP BG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男性人群甲状腺功能与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盛云露 马丹 +2 位作者 王思婷 丁国宪 祁寒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77-1582,共6页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男性人群中正常范围内的甲状腺功能与骨密度及新型骨微结构评估指标骨小梁评分的相关性。方法:191例<60岁和97例≥60岁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男性体检者,检测一般生化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男性人群中正常范围内的甲状腺功能与骨密度及新型骨微结构评估指标骨小梁评分的相关性。方法:191例<60岁和97例≥60岁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男性体检者,检测一般生化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总髋部及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运用TBS i Nsight软件分析得出骨小梁评分(trabecular bone score,TBS)。结果 :在两个年龄组,TBS与各部位BMD均呈正相关;在青中年男性人群中,FT3水平不仅与总髋部BMD、腰椎BMD呈负相关,而且与腰椎TBS呈负相关,且较BMD更明显;在老年男性人群中,股骨颈BMD、总髋部BMD及TBS与年龄呈负相关,而与甲状腺功能无相关性。结论:TBS和各部位BMD有良好的相关性;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青中年男性人群中,正常上限的FT3可能导致骨量下降和骨微结构破坏。而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老年男性人群中,较之于甲状腺功能,年龄对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不利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密度 骨微结构 不同年龄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奈酸锶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骨密度及骨微结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梁华 李晓林 聂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868-872,共5页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对大鼠胫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骨密度、骨微结构及愈合后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72只雌性SD大鼠卵巢去势制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制造开放性骨折并予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生...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对大鼠胫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骨密度、骨微结构及愈合后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72只雌性SD大鼠卵巢去势制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制造开放性骨折并予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雷奈酸锶625mg/(kg.d)灌胃给药。结果在治疗后6、8w时两组骨性愈合率并无明显差异,但Micro CT检验数据结果显示治疗组骨密度(BMD);骨小梁体积(BV)、组织体积(TV)、骨体积分数(BV/TV)、平均骨小梁厚度(Tb.Th)、平均骨小梁数目(Tb.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最大压缩荷载在治疗后4w(48.1±5.6(治疗组)vs 21.8±4.8(对照组))、8w时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5±9.7(治疗组)vs68.2±7.4(对照组))。结论雷奈酸锶能够抑制骨折后的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促进骨折愈伤组织的生长,改善骨小梁三维结构及骨组织的力学性能,可用来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并改善骨质量,预防再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性 雷奈酸锶 折愈合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早期骨微结构改变及其BMP-2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伟 杨妤欣 +1 位作者 陈隽 蒋电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早期的骨密度、骨微结构改变及骨组织中BMP-2基因的表达。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普通饲料对照组)、B组(高脂饲料+链脲佐菌素组)和C组(普通饲料+大剂量链脲佐菌素组)。饲...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早期的骨密度、骨微结构改变及骨组织中BMP-2基因的表达。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普通饲料对照组)、B组(高脂饲料+链脲佐菌素组)和C组(普通饲料+大剂量链脲佐菌素组)。饲养12周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骨密度、光镜、扫描电镜、骨形态计量学的观察以及BMP-2基因表达等指标的检测。结果与A组相比,B组骨微结构无明显变化(P>0.05),但BMP-2基因表达增高(P<0.05),C组骨微结构明显改变(P<0.05),BMP-2基因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早期骨微结构及BMP-2基因表达情况改变不完全一致,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微结构 B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APP/PS1转基因鼠骨微结构及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茂伟 王铜浩 +2 位作者 颜培培 初立伟 高志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9期647-651,共5页
目的应用Micro-CT定量研究用姜黄素治疗前后APP/PS1转基因鼠胫骨近端的骨微结构及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3月龄雌性小鼠(n=6/组)分为以下3组:野生型小鼠(对照组),APP/PS1转基因鼠(模型组)和APP/PS1转基因鼠+姜黄素(用药组)。对照组和模型... 目的应用Micro-CT定量研究用姜黄素治疗前后APP/PS1转基因鼠胫骨近端的骨微结构及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3月龄雌性小鼠(n=6/组)分为以下3组:野生型小鼠(对照组),APP/PS1转基因鼠(模型组)和APP/PS1转基因鼠+姜黄素(用药组)。对照组和模型组自由摄食和饮水;用药组,姜黄素按600mg·kg-1加入正常小鼠饲料,3组小鼠喂养至12月龄时处死,取其胫骨,应用Micro-CT进行扫描分析。结果 APP/PS1转基因组小鼠胫骨近端骨微结构、骨密度参数明显小于野生型小鼠(P<0.05);APP/PS1转基因小鼠用药后胫骨近端骨微结构、骨密度参数明显大于用药前(P<0.05),接近于野生型小鼠(P>0.05)。结论姜黄素有助于提高APP/PS1转基因组小鼠的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骨密度,对APP/PS1转基因组小鼠骨微结构的改善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APP/PS1转基因鼠 micro—CT 骨微结构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苷元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骨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强 刘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731-734,共4页
目的:观察大豆苷元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和骨微结构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及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Con组,10只)、激素造模组(GCT组,10只)和激... 目的:观察大豆苷元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和骨微结构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及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Con组,10只)、激素造模组(GCT组,10只)和激素造模同时大豆苷元干预组(DAI组,10只)。GCT组和DAI组分别给予泼尼松龙7.5mg/kg.d灌胃,Con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此外,DAI组每日给予DAI 5mg/kg灌胃。12周后,使用Micro-CT大鼠第4腰椎(L4)及大鼠左侧胫骨松质骨进行扫描。分析参数包括:骨矿含量(BMC);骨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间隔(Tb.Sp);骨体积分数(BV/TV)。结果:(1)GCT组腰椎(L4)的BMD和BMC较Con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造模成功。DAI组腰椎(L4)BMD显著高于G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GCT组左侧胫骨Tb.Th、Tb.N和BV/TV与Con组相比均显著降低,Tb.Sp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AI组Tb.Th、Tb.N、BV/TV较GCT组增高,其中Tb.Th、BV/TV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Sp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降低SD大鼠腰椎BMD和BMC,减少骨小梁数量,降低骨小梁厚度,组织骨密度和骨体积分数,增加骨小梁间隔。大豆苷元可以增加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GIOP)大鼠腰椎的BMD和BMC,可抑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体积分数降低及骨小梁间隔增加,改善其骨微结构。大豆苷元对糖皮质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有治疗及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GC) 质疏松 显微CT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细胞GLP-1受体表达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红 郗光霞 +1 位作者 郭敏 杨娜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股骨颈骨细胞表达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阳性细胞百分数的变化,探讨骨组织GLP-1R变化对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实验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至12周时...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股骨颈骨细胞表达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阳性细胞百分数的变化,探讨骨组织GLP-1R变化对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实验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至12周时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分别于造模成功时和成模后第12周,处死10只大鼠作为糖尿病0周组(DM0w组,n=10)和糖尿病12周组(DM12w组,n=10),对照组分别于同期各处死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NGT0w组,n=10;NGT12w组,n=10)。经腹主动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取近端股骨颈,制备脱钙和不脱钙骨切片,备免疫组化检测GLP-1R阳性的骨细胞,采用Simple软件分析骨小梁形态计量学指标:骨小梁占骨髓腔体积百分比(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大鼠股骨颈表达GLP-1R阳性的骨细胞百分数,BV/TV、Tb.Th、Tb.N的变化,采用Pearson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同期对照组相比,DM0w组、DM12w组大鼠FBG、TC、TG升高(均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DM0w组、DM12w组大鼠股骨颈表达GLP-1R阳性骨细胞百分数和BV/TV、Tb.Th均减少(均P<0.05);与DM0组相比,DM12组大鼠股骨颈表达GLP-1R阳性的骨细胞百分数、BV/TV、Tb.Th、Tb.N均减少(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大鼠股骨颈GLP-1R阳性骨细胞百分数与股骨颈BV/TV、Tb.Th、Tb.N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03,P<0.05;r=0.545,P<0.05;r=0.771,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股骨颈骨细胞GLP-1R的表达减少,同时BV/TV、Tb.N减少,Tb.Th变薄,骨细胞GLP-1R的表达可能是影响2型糖尿病骨微结构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糖尿病 小梁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对大鼠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政 唐勇 +1 位作者 吴倩 黄帅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68-1472,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雌性SD大鼠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0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磷酰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环磷酰胺各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5 mg/kg、8 mg/kg、10 mg/kg)...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雌性SD大鼠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0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磷酰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环磷酰胺各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5 mg/kg、8 mg/kg、10 mg/kg)的环磷酰胺,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15天,观察大鼠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等指标。结果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身骨密度分别下降了9.8%、13.3%和15.6%;股骨骨小梁数目分别下降了49.8%、65.5%和72.8%;股骨骨小梁分离度则分别上升了225.2%、416.9%和577.4%。结论环磷酰胺可使大鼠骨密度降低,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微结构受损,且环磷酰胺剂量越大,骨微结构受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密度 骨微结构 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