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4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基因外显子2、3在济宁青山羊、安哥拉、波尔、内蒙古绒山羊4个品种共191个个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该基因对济宁青山羊高繁殖力的影响,并对...设计4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基因外显子2、3在济宁青山羊、安哥拉、波尔、内蒙古绒山羊4个品种共191个个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该基因对济宁青山羊高繁殖力的影响,并对济宁青山羊BMP2基因2个外显子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4对引物的扩增片段在4个山羊品种中均无多态性;山羊扩增片段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人、黑猩猩、牛、犬、大鼠、小鼠6个物种的同源性分别为86.5%~91.3%和88.8%~99%;与其他物种相比,山羊BMP2扩增片段推导氨基酸序列存在3处特有突变,分别是位于第131、353、365位的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变为苏氨酸(P131T)、天冬氨酸(V353D)、脯氨酸(L365P)。可见,哺乳动物BMP2基因外显子2、3序列保守性强,该区域可能不是影响山羊高繁殖力的功能结构域。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Sclerostin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两位男性车祸伤致截肢患者的骨髓组织进行体外人BMSCs培养。将培养细胞随机分为三组,1组未做转染(Mock),2组转染对照siRNA,3组转染Sc...目的探讨Sclerostin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两位男性车祸伤致截肢患者的骨髓组织进行体外人BMSCs培养。将培养细胞随机分为三组,1组未做转染(Mock),2组转染对照siRNA,3组转染Sclerostin(骨形态发生蛋白抑制剂)siRNA,均采用含有0.1μg/m L BMP-2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分别在诱导培养的第0、3、7天,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采用Cy QUANT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DNA含量。在培养的第14天,采用RT-PCR方法检测骨相关基因骨钙素(OCN)、骨钙蛋白(OC)及骨桥蛋白(OPN),采用碱性磷酸酶(ALP)分析试剂盒进行ALP活性分析,采用BCA蛋白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蛋白含量。结果在诱导培养的第3、7天,3组细胞增殖活性、DNA含量均高于1、2组(P均<0.05)。在诱导培养的第14天,3组OCN、OC、OPN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含量均高于1、2组(P均<0.05);1、2、3组ALP活性分别为1.00%±0.08%、1.12%±0.09%、2.50%±0.03%,3组高于1、2组(P均<0.05)。结论抑制Sclerostin表达可以促进BMP-2诱导的人BMSCs的活性及成骨分化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含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目的:探讨含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3例行PKP手术治疗的OVCF患者,男40例,女63例;年龄61~78(65.72±3.29)岁。受伤原因:滑倒33例,跌倒42例,提重物受伤28例。根据填充骨水泥不同分为3组:磷酸钙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65.1±3.3)岁,填充磷酸钙骨水泥;rhBMP-2组34例,男12例,女22例,年龄(64.8±3.2)岁,填充含rhBMP-2的骨水泥;rhbFGF+rhBMP-2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65.1±3.6)岁,填充含rhbFGF和rhBMP-2的骨水泥。比较3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骨密度、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前缘压缩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simulation score,VAS)及再骨折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个月随访。3组术后ODI、VAS呈下降(P<0.001),骨密度增高(P<0.001),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前缘压缩率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P<0.001),rhbFGF+rhBMP-2组术后第1、6、12个月ODI、VAS均低于rhBMP-2组和磷酸钙组(P<0.05),术后第6、12个月骨密度大于rhBMP-2组和磷酸钙组(P<0.05)。rhbFGF+rhBMP-2组术后第6、12个月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前缘压缩率均低于rhBMP-2组和磷酸钙组(P<0.05)。3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rhbFGF和rhBMP-2骨水泥可更有效地增加OVCF患者骨密度,获得术后满意的临床和放射学效果,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rh-2,rhBMP-2)用于骨壁缺损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3年1月将符合条件的142例患者随机分组,A组使用rhBMP-2+胶原蛋白海绵填充拔牙窝,B组使...目的:评价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rh-2,rhBMP-2)用于骨壁缺损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3年1月将符合条件的142例患者随机分组,A组使用rhBMP-2+胶原蛋白海绵填充拔牙窝,B组使用胶原蛋白海绵,C组不使用移植物。于拔牙后18周、24周开展种植手术,并编为A1、A2;B1、B2;C1、C2组,种植术中发现有牙槽嵴顶骨缺损的病例测量牙槽嵴缺损的最大近远中径(L)、颊舌径(W)及深度(H),计算体积(V)值(V=L×W×H);无牙槽骨顶骨缺损的病例取种植窝骨块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A1、A2组牙槽嵴顶骨缺损的发生频率分别为:0.32、0.14;B1、B2组分别为:0.75、0.43;C1、C2组分别为:0.72、0.37。A1B1组间、A2B2组间、A1C1组间及A2C2组间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1组间及A1C1组间新生骨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MP-2用于骨壁缺损的拔牙位点保存可缩短成骨时间(18周),减少不良愈合的发生,为后期种植手术的开展创造更有利的骨条件。展开更多
文摘设计4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基因外显子2、3在济宁青山羊、安哥拉、波尔、内蒙古绒山羊4个品种共191个个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该基因对济宁青山羊高繁殖力的影响,并对济宁青山羊BMP2基因2个外显子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4对引物的扩增片段在4个山羊品种中均无多态性;山羊扩增片段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人、黑猩猩、牛、犬、大鼠、小鼠6个物种的同源性分别为86.5%~91.3%和88.8%~99%;与其他物种相比,山羊BMP2扩增片段推导氨基酸序列存在3处特有突变,分别是位于第131、353、365位的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变为苏氨酸(P131T)、天冬氨酸(V353D)、脯氨酸(L365P)。可见,哺乳动物BMP2基因外显子2、3序列保守性强,该区域可能不是影响山羊高繁殖力的功能结构域。
文摘目的探讨Sclerostin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两位男性车祸伤致截肢患者的骨髓组织进行体外人BMSCs培养。将培养细胞随机分为三组,1组未做转染(Mock),2组转染对照siRNA,3组转染Sclerostin(骨形态发生蛋白抑制剂)siRNA,均采用含有0.1μg/m L BMP-2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分别在诱导培养的第0、3、7天,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采用Cy QUANT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DNA含量。在培养的第14天,采用RT-PCR方法检测骨相关基因骨钙素(OCN)、骨钙蛋白(OC)及骨桥蛋白(OPN),采用碱性磷酸酶(ALP)分析试剂盒进行ALP活性分析,采用BCA蛋白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蛋白含量。结果在诱导培养的第3、7天,3组细胞增殖活性、DNA含量均高于1、2组(P均<0.05)。在诱导培养的第14天,3组OCN、OC、OPN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含量均高于1、2组(P均<0.05);1、2、3组ALP活性分别为1.00%±0.08%、1.12%±0.09%、2.50%±0.03%,3组高于1、2组(P均<0.05)。结论抑制Sclerostin表达可以促进BMP-2诱导的人BMSCs的活性及成骨分化能力。
文摘目的:评价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rh-2,rhBMP-2)用于骨壁缺损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3年1月将符合条件的142例患者随机分组,A组使用rhBMP-2+胶原蛋白海绵填充拔牙窝,B组使用胶原蛋白海绵,C组不使用移植物。于拔牙后18周、24周开展种植手术,并编为A1、A2;B1、B2;C1、C2组,种植术中发现有牙槽嵴顶骨缺损的病例测量牙槽嵴缺损的最大近远中径(L)、颊舌径(W)及深度(H),计算体积(V)值(V=L×W×H);无牙槽骨顶骨缺损的病例取种植窝骨块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A1、A2组牙槽嵴顶骨缺损的发生频率分别为:0.32、0.14;B1、B2组分别为:0.75、0.43;C1、C2组分别为:0.72、0.37。A1B1组间、A2B2组间、A1C1组间及A2C2组间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1组间及A1C1组间新生骨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MP-2用于骨壁缺损的拔牙位点保存可缩短成骨时间(18周),减少不良愈合的发生,为后期种植手术的开展创造更有利的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