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诱导犬的自体气管移植段软骨再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涛 李小飞 +3 位作者 王道喜 程庆书 刘锟 王春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94-397,T001-I002,共6页
目的 :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 2 )植入犬的自体气管移植段内 ,促进新生软骨形成 ,克服移植后软骨软化吸收造成的移植段气管塌陷。 方法 :2 4只杂种犬随机等分为三组 ,颈部切除 5个气管环段作为移植段。A组原位再植 ,外覆带... 目的 :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 2 )植入犬的自体气管移植段内 ,促进新生软骨形成 ,克服移植后软骨软化吸收造成的移植段气管塌陷。 方法 :2 4只杂种犬随机等分为三组 ,颈部切除 5个气管环段作为移植段。A组原位再植 ,外覆带蒂大网膜 ;B组移植段植入rhBMP 2后埋入腹腔大网膜中 ;C组移植段植入rhBMP 2后原位再植 ,外覆带蒂大网膜。以上rhBMP 2均以胶原溶液作为缓释载体 ,用注射器直接注入各环间。术后 1、2、4、8周处死动物 ,标本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 结果 :三组移植体软骨环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B、C组移植体的rhBMP 2植入区有软骨再生 ,且以B组再生更明显。 结论 :rhBMP 2可刺激气管移植段软骨再生 ;胶原可充当rhBMP 2的缓释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移植 形态发生蛋白质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骨形态发生蛋白6表达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丁梅 胡芬 +4 位作者 王增辉 杨艳玲 马振玲 李宗富 李润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05-130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患者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唐山市协和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26例,其中Luminal A型149例,Luminal B型97例,...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患者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唐山市协和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26例,其中Luminal A型149例,Luminal B型97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型72例,Basal-like型10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BMP-6 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BMP-6表达情况,并对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组织BMP-6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asal-like型BMP-6 mRNA表达水平低于Luminal A型(P<0.05)。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组织BMP-6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癌旁组织(P<0.01)。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组织BMP-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1,P=0.02);其中Luminal A型阴性(-)率低于Basal-like型(χ2=5.17,P=0.002);Luminal A型强阳性(+++)率高于Basal-like型(χ2=8.84,P<0.001)。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患者肿瘤最大径分布、内脏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asal-like型内脏转移率高于Luminal A型(χ2=14.71,P<0.001)。结论BMP-6在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性,临床或可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患者采取不同的BMP-6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形态发生蛋白质6 分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羟基磷灰石-硫酸软骨素-骨形态发生蛋白骨修复材料的性质评估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浩 张里程 +2 位作者 石涛 熊琦 唐佩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0-734,共5页
目的:评估以胶原、羟基磷灰石、硫酸软骨素等3种天然骨骼基本成分构建成的三维多孔骨修复材料的理化性能和体内生物学性能,观察其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载体的效果。方法:以胶原、羟基磷灰石、硫酸软... 目的:评估以胶原、羟基磷灰石、硫酸软骨素等3种天然骨骼基本成分构建成的三维多孔骨修复材料的理化性能和体内生物学性能,观察其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载体的效果。方法:以胶原、羟基磷灰石、硫酸软骨素及BMP-2为原料,通过化学交联和冷冻干燥的方法构建具有一定三维结构的骨修复材料。通过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结构性能;通过表面能谱、X线衍射观察材料的理化性能;将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种植在材料表面,观察MSCs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增生和分化;将该复合材料种植在大鼠体内,观察材料在体内的降解和异位成骨情况。结果:骨修复材料在植入局部保持完整的支架结构,具有利于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多孔结构。通过肌肉埋植,在异位诱导形成了骨组织,并且随着骨组织的形成,支架逐渐降解吸收。结论:胶原-羟基磷灰石-硫酸软骨素-骨形态发生蛋白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特性的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用品 胶原 羟基磷灰石 素硫酸盐 形态发生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材料修复狗股骨微波灭活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廷宝 范清宇 +3 位作者 张殿忠 周勇 裘秀春 文艳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8,I001,共4页
用脱钙骨基质颗粒、骨水泥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后的材料修复狗股骨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骨缺损。显露狗右侧股骨中段 ,微波诱导高温 5 0℃、2 0min原位灭活 ,造成 2 5cm× 1 0cm骨缺损 ,植入复合材料 ,左侧单纯植入骨水泥做对照... 用脱钙骨基质颗粒、骨水泥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后的材料修复狗股骨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骨缺损。显露狗右侧股骨中段 ,微波诱导高温 5 0℃、2 0min原位灭活 ,造成 2 5cm× 1 0cm骨缺损 ,植入复合材料 ,左侧单纯植入骨水泥做对照。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行X线照相、99mTc MDP骨显像、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发现 ,该复合材料极易塑形 ,能用于修复各种形状的骨缺损并能早期负重 ,其内部存在有利于新生血管长入的不规则间隙 ,最终与宿主骨达到“生物铆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质 微波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二聚体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晓 刘云松 +3 位作者 吕珑薇 陈彤 吴刚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成骨诱导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二聚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7heterodimer,BMP-2/7)在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 A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 ASCs,以成骨诱... 目的:探讨新型成骨诱导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二聚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7heterodimer,BMP-2/7)在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 A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 ASCs,以成骨诱导培养基(osteogenic medium,OM)中添加150μg/L BMP-2/7为实验组,以单纯OM为阳性对照组(OM组),以常规增殖培养基(proliferation medium,PM)为阴性对照组(PM组)。体外诱导的第1、4和7天检测细胞DNA含量,第7和14天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定量检测,第21和28天进行茜素红染色及定量检测,第1、4、7和14天分别进行成骨相关基因的检测。体内实验使用6只裸鼠,于其背部正中做皮肤切口,向两侧分离出4个皮下植入腔,分别植入:(1)单纯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支架(支架对照组);(2)β-TCP支架+h ASCs(体外PM培养1周)(增殖细胞对照组);(3)β-TCP支架+h ASCs(体外OM培养1周)(诱导细胞对照组);(4)β-TCP支架+h ASCs(体外OM+150μg/L BMP-2/7培养1周)(实验组)。植入后4周进行取材,标本制成组织学切片,进行HE和Masson三色染色分析。结果:体外诱导后第1天,实验组细胞DNA含量与PM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时实验组细胞DNA含量较PM组升高(P<0.05),第7天时组间DNA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诱导7天和14天后,实验组的ALP染色及定量检测均高于OM组和PM组(P<0.05);第21和28天矿化结节染色及钙沉积定量检测均高于OM和PM组(P<0.05)。诱导第1天时实验组的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COL-1A1)的表达量即高于PM组(P<0.05),诱导第4天时骨钙素(osteocalcin,OC)基因表达量即开始升高,第4、7和14天的基因表达量较OM和PM组显著升高(P<0.05)。HE染色分析可见实验组和诱导细胞对照组的h ASCs能分泌出嗜酸性较强的均质细胞外基质,出现了强嗜酸性的类骨组织;与诱导细胞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细胞外基质嗜酸性更强,类骨组织的面积更大,结构更加典型;其他两对照组均未见矿化基质和类骨组织生成。Masson三色染色分析可见实验组呈强阳性表现,细胞基质中充满绿染的胶原;诱导细胞对照组和增殖细胞对照组的细胞基质中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现,但较之实验组,胶原的数量明显减少;单纯支架组未见胶原的表达。结论:BMP-2/7在h ASCs的成骨分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h ASCs的体外和体内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间充质干细胞 形态发生蛋白质 细胞分化 异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人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转导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武鹏宇 戴立里 +1 位作者 唐静 呙琳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33-1437,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处理的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活化及TGFβ信号转导的影响,探索BMP-...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处理的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活化及TGFβ信号转导的影响,探索BMP-7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80、40、20ng/ml)BMP-7及TGFβ1(5ng/ml)处理人肝星状细胞LX-2,CCK8法检测LX-2增殖,免疫化学染色法观察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与Ⅰ型胶原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Ⅰ、Ⅱ型受体mRNA,Smad3、Smad7mRNA的表达。结果经TGFβ1刺激后,LX-2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BMP-7(80、40、20ng/ml)处理后,LX-2细胞增殖均被抑制,抑制率分别为28.9%、19.6%、10.5%(P<0.01)。TGFβ1处理组与细胞对照组比较,LX-2表达α-SMA和Ⅰ型胶原增加(P<0.01),加入BMP-7(20、40、80ng/ml)处理48h后可抑制细胞活化和胶原表达,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增强而增强(P<0.01,P<0.05)。5ng/mlTGFβ1处理48h后,TβRⅠ、TβRⅡ、Smad3mRNA表达增加(P<0.01),Smad7mRNA表达减少(P<0.01)。BMP-7可减少Smad3mRNA表达(P<0.01),增加Smad7mRNA表达(P<0.01,P<0.05),但对TβRmRNA的表达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BMP-7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减少Ⅰ型胶原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为抑制TGFβ/Smad通路中Smad3mRNA表达,增加Smad7mRNA表达,从而拮抗TGFβ1的促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星状细胞 形态发生蛋白质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对兔实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苏云 张伟 +4 位作者 胡春明 徐爽 张贵雨 吕涛 武首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4-687,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自制CPC/BMP复合人工骨对兔实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4只健康成年兔分成CPC组12只和CPC/BMP组12只,在兔左侧股骨头建立ANFH骨缺损模型。将CPC作为BMP的载体制备成CPC/BMP复合... 目的:观察自制CPC/BMP复合人工骨对兔实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4只健康成年兔分成CPC组12只和CPC/BMP组12只,在兔左侧股骨头建立ANFH骨缺损模型。将CPC作为BMP的载体制备成CPC/BMP复合材料后,植入骨缺损处,同时设立单纯CPC填充对照组。术后3及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6只。通过大体观察、X线摄片、HE染色、透射电镜等手段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情况。综合评价CPC/BMP复合材料对ANFH骨缺损的修复能力。结果:CPC/BMP组3及12周时成骨情况明显优于单纯CPC组。CPC/BMP组3周时,CPC表面及内部可见较多新骨及幼稚骨细胞,CPC已被分解成多个区域(岛状分布),有板层骨形成;透射电镜观察可见成骨细胞侵入CPC内部,细胞浆内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增多扩张。CPC/BMP组12周时,光镜下见CPC降解,新生骨长入材料并与之相互分割包裹,骨小梁增粗;X线片显示新骨显影较清,材料密度减低,吸收降解现象明显;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大量成骨细胞散在于CPC颗粒之间,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增多扩张,较多毛细血管侵入材料内部。在材料降解速度方面,CPC/BMP组明显快于CPC组。结论:CPC是BMP的理想载体,CPC/BMP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传导成骨和诱导成骨活性,对实验性ANFH具有修复作用。在降解速度上CPC/BMP组明显快于单纯CPC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 粘合剂 磷酸钙 生物相容性材料 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urf1调节因子在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骨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袁恒锋 何崇儒 +1 位作者 高金巍 徐卫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3-785,共3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明确具有诱导成骨作用的生长因子。其通过结合靶细胞表面受体,活化细胞内一系列Sm ad蛋白,经Sm ad蛋白介导,将信号转导至细胞核内,在一系列辅助因子的作用下,启动成骨基因的表达。细胞内源性Smurf1对这一整个过程...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明确具有诱导成骨作用的生长因子。其通过结合靶细胞表面受体,活化细胞内一系列Sm ad蛋白,经Sm ad蛋白介导,将信号转导至细胞核内,在一系列辅助因子的作用下,启动成骨基因的表达。细胞内源性Smurf1对这一整个过程起抑制作用。本文就Smurf1调节因子在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骨生成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质 SMAD蛋白质 Smur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骨髓基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A、ⅠB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袁成良 金小岚 +2 位作者 侯建红 栗群英 黄迎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6-259,共4页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在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介质中 ,17β -雌二醇 (E2 )对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BMPR)ⅠA ,ⅠB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雌二醇对成骨细胞生成的作用。方法 :用 1,2 5 (OH) 2 D3 和地塞米松 (DEX)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在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介质中 ,17β -雌二醇 (E2 )对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BMPR)ⅠA ,ⅠB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雌二醇对成骨细胞生成的作用。方法 :用 1,2 5 (OH) 2 D3 和地塞米松 (DEX)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应用半定量RT -PCR技术 ,观察不同浓度E2 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BMPR -ⅠA ,ⅠBmRNA表达的影响 ,以α-磷酸奈酚为底物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VanGieson染色法显示Ⅰ型胶原的含量。结果 :E2 能明显抑制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BMPR -ⅠAmRNA的表达 ,且呈剂量依赖性 ,随E2浓度增加 ,BMPR -ⅠAmRNA从 (2 3 7± 1 7) %降至 (16 3± 1 5 ) % (P <0 0 5 )和 (8 3± 1 2 ) % (P <0 0 1) ;BMPR -ⅠBmRNA随E2 浓度增加而增加 ,从 (1 3± 0 6 ) %增至 (5 7± 2 0 ) % (P <0 0 5 )和 (15 3± 3 0 ) % (P <0 0 1)。ALP活性随E2 浓度增加而降低 ,从 (42 6± 2 5 )U·L-1·g-1protein降至 (10 8± 1 5 )U·L-1·g-1protein和 (3 6± 1 7)U·L-1·g-1pro tein(P <0 0 1) ;细胞Ⅰ型胶原的含量随E2 浓度增加而减少。结论 :E2 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BMPR -ⅠAmRNA的表达 ,降低成骨细胞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髓基质细胞 形态发生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Smads信号通路及其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斐 刘瑞霞 阴赪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001-1004,共4页
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肝损伤后,机体对损伤进行修复的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及其下游的Smads蛋白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拮抗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致肝纤维化作用,包括诱导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细胞凋亡,减少多... 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肝损伤后,机体对损伤进行修复的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及其下游的Smads蛋白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拮抗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致肝纤维化作用,包括诱导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细胞凋亡,减少多种促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肝细胞再生等,探讨了BMP-7/Smads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形态发生蛋白质 SMAD蛋白质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4在SD大鼠肠管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燕敏 王忠荣 +2 位作者 徐兵 李巍松 未德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BMP-4在SD大鼠胚胎肠管中的定位及表达规律,探讨其在肠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BMP-2、BMP-4在不同年龄的SD大鼠结肠肠管内的表达情况。结果BMP-2、BMP-4在胎肠发育早...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BMP-4在SD大鼠胚胎肠管中的定位及表达规律,探讨其在肠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BMP-2、BMP-4在不同年龄的SD大鼠结肠肠管内的表达情况。结果BMP-2、BMP-4在胎肠发育早期即有表达,在出生前后达到峰值,此后略下降,胎龄16d、20d、生后7d组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生后4个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MP-2、BMP-4在大鼠结肠上表达与肠神经系统发生发育的时间相一致,提示其可能参与了SD大鼠肠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期宫内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显性脊柱裂胎鼠脊髓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明宇 张剑白 +1 位作者 任明永 刘海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9-193,共5页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在神经管背腹轴模式的形成、细胞凋亡以及干细胞的分化和转化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BMP4基因转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是否能分泌一定水平的BMP4,使干细胞既能替代受损神经元,又具有重...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在神经管背腹轴模式的形成、细胞凋亡以及干细胞的分化和转化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BMP4基因转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是否能分泌一定水平的BMP4,使干细胞既能替代受损神经元,又具有重建侧支循环和神经保护作用,一直是未解决的热点问题。目的观察MSCs移植前后,显性脊柱裂胎鼠脊髓组织中BMP4表达情况。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动物中心购买Wistar实验大鼠50只(雄鼠8只,雌鼠42只),出生后10 d的Wistar大鼠5只留作干细胞来源。常规条件下饲养,午夜合笼,确认交配。利用致畸药物维甲酸建立显性脊柱裂胎鼠模型,利用显微外科注射技术对胎鼠进行MSCs移植治疗。将同一只孕鼠所孕的胎鼠分为维甲酸无畸形组(10只)、脊柱裂畸形组(12只)、维甲酸无畸形干细胞移植组(10只)、畸形干细胞移植组(10只)和畸形空白移植组(8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BMP4和拮抗剂Noggin mRNA表达情况。结果脊柱裂畸形组BMP4 mRNA表达水平高于维甲酸无畸形组,Noggin mRNA表达水平低于维甲酸无畸形组(P<0.05)。脊柱裂畸形组、畸形干细胞移植组和畸形空白移植组BMP4、Noggin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畸形干细胞移植组BMP4 mRNA表达水平高于脊柱裂畸形组和畸形空白移植组,Noggin mRNA表达水平低于脊柱裂畸形组和畸形空白移植组(P<0.05)。维甲酸无畸形组和维甲酸无畸形干细胞移植组BMP4、Noggin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P4与先天性显性脊柱裂畸形的发病机制有关;在MSCs移植治疗先天性脊柱裂畸形过程中可能通过上调BMP4 mRNA的表达而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间充质干细胞 显性脊柱裂 形态发生蛋白质4 干细胞移植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同时释放两种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支架的制备
13
作者 卢春闻 王超 +4 位作者 袁佳滨 丁慕晨 徐晓博 石志才 毛宁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的研制一种可同时释放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生物活性复合支架,以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和相分离法制备负载BMP-2和BMP-7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PGLA-PEG)微球和三维... 目的研制一种可同时释放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生物活性复合支架,以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和相分离法制备负载BMP-2和BMP-7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PGLA-PEG)微球和三维多孔的聚己内酯(PCL)支架。然后采用改良的二氯甲烷熏蒸法将PGLA-PEG微球黏附在PCL支架上,形成同时负载BMP-2和BMP-7的复合支架,并检测BMP-2和BMP-7的缓释效果。将人成骨细胞系hFOB1.19分别种植在复合支架和传统支架中,研究支架上的细胞增殖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结果制备的复合支架能同时缓慢地释放BMP-2和BMP-7。细胞培养第10天,复合支架上的细胞活性优于传统支架(P<0.01),细胞形态正常。复合支架上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和Ⅰ型胶原蛋白、骨钙素、骨桥蛋白3种成骨基因的mRNA水平均高于传统支架(P<0.05,P<0.01)。结论成功研制出一种可同时释放BMP-2和BMP-7的生物活性复合支架,并可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组织工程 形态发生蛋白质 聚合物 组织支架 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在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14
作者 毕霞 徐卫东 +3 位作者 吴岳嵩 龚德军 袁扬 黄盛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构建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表达。方法:RT-PCR法获得BMP-7基因。将其克隆至pcDNA3.1/CT-GFP质粒中,PCR扩增hBMP-7/GFP融合基因片段,与线性化p... 目的:构建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表达。方法:RT-PCR法获得BMP-7基因。将其克隆至pcDNA3.1/CT-GFP质粒中,PCR扩增hBMP-7/GFP融合基因片段,与线性化pAxCAwt腺病毒载体连接,转染大肠杆菌LE392,筛选重组腺病毒黏粒,大量扩增后与DNA-TPC共转HEK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Ad.hBMP-7/GFP。用重组病毒液转染兔BMSCs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MP-7的表达。结果:经过多聚酶链反应及酶切鉴定证明获得了BMP-7重组腺病毒基因组,并包装出重组腺病毒,滴度为4.4×108pfu/ml。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证明BMP-7在重组腺病毒转染后的BMSC细胞中得到了表达。结论:成功制备BMP-7重组腺病毒,为骨缺损局部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质 重组腺病毒 髓祖代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腺病毒载体异位成骨
15
作者 韩冬 李建军 +2 位作者 孙鸿斌 张巨 王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5-988,F0002,共5页
目的:评价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recombinant adenoviral vectorcarrying the human BMP-2 gene,AdBMP-2)成骨能力并探讨其成骨机制。方法:应用AdBMP-2体外感染兔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7 d后观察hBMP-2和碱性磷... 目的:评价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recombinant adenoviral vectorcarrying the human BMP-2 gene,AdBMP-2)成骨能力并探讨其成骨机制。方法:应用AdBMP-2体外感染兔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7 d后观察hBMP-2和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21 d后观察感染细胞钙结节形成能力。同时将AdBMP-2行裸鼠腓肠肌组织内注射,术后20 d取材,观察hBMP-2的表达及肌组织内异位成骨情况。结果:AdBMP-2可高效感染BMSC并获得hBMP-2的有效表达,ALP表达增高并形成钙结节。AdBMP-2在体内同样表达hBMP-2,并且以软骨化骨的方式启动成骨。结论:感染AdBMP-2的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AdBMP-2在体内有着良好的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形态发生蛋白 基因 遗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6
作者 王兴宇 汪春兰 +3 位作者 李栋梁 赵宇 王帮河 何金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构建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hBMP)-4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MP-4。方法将质粒pCS2(+)/hBMP-4用EcoRⅠ单酶双切获得目的基因片段,真核载体pcDNA3·1(+)用EcoRⅠ酶切线性化,对上述两种酶切产物分别回收纯化后进行连接,筛... 目的构建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hBMP)-4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MP-4。方法将质粒pCS2(+)/hBMP-4用EcoRⅠ单酶双切获得目的基因片段,真核载体pcDNA3·1(+)用EcoRⅠ酶切线性化,对上述两种酶切产物分别回收纯化后进行连接,筛选出正确的转化子,并进一步转染COS-7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进行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及基因测序提示构建正确,RT-PCR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Western-blot检测到hBMP-4蛋白表达。结论利用非定向克隆技术将目的基因转移至真核表达载体中,为进一步研究目的基因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质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17
作者 李欣 费建民 崔颖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cartilage-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 1,CDMP1)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在高密度细胞球培养体系下CDMP1诱导BMSCs向软骨细胞分... 目的探讨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cartilage-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 1,CDMP1)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在高密度细胞球培养体系下CDMP1诱导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21d后观察诱导后软骨细胞表型的变化,分别用阿新蓝染色方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球中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来评估BMSCs是否向软骨细胞分化。结果诱导后的细胞团可表达特异软骨基质Ⅱ型胶原与GAG。结论在CDMP1生长因子诱导下,BMSCs体外可向软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髓间充质细胞 形态发生蛋白质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双良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6年第4期222-227,共6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进展李双良(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北京)早在1965年,美国的UristMR就发现,将牛的脱钙骨基质明胶植入小鼠的肌肉内,可以诱导形成新的软骨和骨,当时他认为,在骨基质明胶(bonematr... 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进展李双良(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北京)早在1965年,美国的UristMR就发现,将牛的脱钙骨基质明胶植入小鼠的肌肉内,可以诱导形成新的软骨和骨,当时他认为,在骨基质明胶(bonematrixgelatin,BMG)中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 基质明胶 诱导 脱钙基质 植入 MR 诱导形成 肌肉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磷酸钙共沉淀支架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构建新型组织工程化骨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蔚然 张晓 +3 位作者 刘云松 吴刚 葛严军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5,共10页
目的:构建可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仿生磷酸钙(biomimetic calcium phosphate,BioCaP)共沉淀三维支架(BMP-2-coprecipitated biomimetic calcium phosphate,BMP-2-BioCaP),检测其理化特性,探究其... 目的:构建可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仿生磷酸钙(biomimetic calcium phosphate,BioCaP)共沉淀三维支架(BMP-2-coprecipitated biomimetic calcium phosphate,BMP-2-BioCaP),检测其理化特性,探究其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 ASCs)体内外成骨分化的影响,最终构建以h ASCs和BMP-2-BioCaP为基础的新型组织工程化骨。方法:构建BMP-2-BioCaP三维缓释支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形貌,体外检测其缓释能力。将BMP-2-BioCaP颗粒分别浸泡于增殖培养基(proliferation medium,PM)与成骨诱导培养基(osteogenic medium,OM)中,每2天提取上清液用于h ASCs的体外培养。CCK-8实验检测各组h ASCs的体外增殖能力,诱导7 d及14 d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活性定量检测,14 d及21 d进行茜素红染色及矿化沉积定量分析,4 d及14 d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体内实验使用6只裸鼠,于其背部正中做皮肤切口,向两侧共分离出4个皮下植入腔,分别植入:(1)单纯BioCaP支架,(2)BioCaP支架+h ASCs,(3)BMP-2-BioCaP缓释支架,(4)BMP-2-BioCaP缓释支架+h ASCs(实验组)。植入4周后取材,标本制成组织学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BioCaP表面由不规则晶体组成三维立体多孔结构,孔直径约为5~10μm,加入BMP-2后,不影响BioCaP原有的立体结构。缓释曲线结果显示,蛋白质在前2天释放速度较快,随后释放速度放缓并于5 d后趋于平稳,之后每天释放量较稳定,至第21天仍有少量释放,累积释放量达20%。CCK-8结果显示,BMP-2-BioCaP缓释支架不会影响h ASCs的早期增殖。诱导7 d与14 d后,OM+BMP-2-BioCaP组ALP染色及活性定量检测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诱导21 d后,OM+BMP-2-BioCaP组矿化结节染色及钙沉积定量检测均高于其他组(P<0.01)。诱导4 d时OM+BMP-2-BioCaP组的Runt相关转录因子2基因(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与ALP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诱导14 d时RUNX2、ALP、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HE染色分析可见,实验组和BMP-2-BioCaP缓释支架组中,细胞外基质呈强嗜酸性,出现类似骨陷窝的结构,并可见包含其中的类骨细胞。与BMP-2-BioCaP缓释支架组相比,实验组的细胞外基质嗜酸性更强,类骨组织的面积更大,结构更加典型,其他组未见矿化基质和类骨组织形成。结论:BMP-2-BioCaP支架能够实现BMP-2的良好缓释,并能显著促进h ASCs的体内外成骨分化,以h ASCs和BMP-2-BioCaP为基础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化骨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质 磷酸钙 沉淀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参与心血管疾病形成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安琪 于丹丹 +1 位作者 张之然 赵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9-1141,共3页
近年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参与心血管疾病形成的研究逐渐增多;不同的BMP分型在机体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有着显著性差异,主要通过信号传导通路,诱导且参与血管动脉的粥样硬化形成过程,可累及冠状动脉、肺动脉、肾动脉等全身血管系统,从而... 近年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参与心血管疾病形成的研究逐渐增多;不同的BMP分型在机体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有着显著性差异,主要通过信号传导通路,诱导且参与血管动脉的粥样硬化形成过程,可累及冠状动脉、肺动脉、肾动脉等全身血管系统,从而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管壁硬化,甚至阻力升高、心脏扩大等等。因此,对BMP的深入研究将有望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形态发生蛋白质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