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初蕾 李星瑶 +4 位作者 张译元 唐红 郭延华 王立民 周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9-658,共10页
绵羊繁殖性能在绵羊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除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超数排卵等)之外,在目前已知的关于能够提高绵羊繁殖力的16个基因共20个突变体当中,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 绵羊繁殖性能在绵羊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除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超数排卵等)之外,在目前已知的关于能够提高绵羊繁殖力的16个基因共20个突变体当中,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pe-1B,BMPR-1B)基因对绵羊繁殖力的影响最大。BMPR-1B基因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多羔主效基因,其编码区的A746G突变导致蛋白质序列中第249位的谷氨酰胺被置换为精氨酸(Q249R),最终能够引起绵羊排卵数和产羔数增加。作者介绍了绵羊多羔主效基因BMPR-1B及其突变体FecB(A746G)的发现与结构,简述了该基因分子方面的作用机理,对BMP/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与绵羊繁殖之间的联系,并简单分析了FecB突变后对绵羊卵巢、卵泡等组织细胞功能,激素调节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BMPR-1B基因的了解,为研究人员探明该基因诱使绵羊等动物提高产羔数的调控机制,相关配体、调控因子和上下游信号蛋白的影响以及加快哺乳动物高效育种繁殖、扩大种群规模和多胎品系的建立,增加养殖人员的经济收入等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mpr-1B) FECB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1A型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终末分化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昂 鲍全伟 +5 位作者 陈思旭 刘华渝 李俊峰 陈辉 钟孝政 宗兆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717-1721,共5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1A型受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1A,BMPR1A)介导的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终末分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Lox P/Cre系统,以3.2 kbⅠ型胶原蛋白为启动子,在小鼠成骨细胞中特异性敲除BMPR1A(不含Cre的...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1A型受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1A,BMPR1A)介导的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终末分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Lox P/Cre系统,以3.2 kbⅠ型胶原蛋白为启动子,在小鼠成骨细胞中特异性敲除BMPR1A(不含Cre的小鼠记为对照组),采用Von Kossa染色、细胞茜素红染色,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矿化能力的改变;MASSON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观察成骨细胞胶原合成能力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周期检测初步探讨其成骨细胞终末分化阻滞的可能机制。结果 BMPR1A敲除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1矿化能力明显下降,且细胞间连接减少,间隙变大;2胶原合成能力减弱,胶原排列不规则;3FGF23与OPN的表达升高,细胞周期的阻滞是成骨细胞终末分化障碍可能的原因。结论 BMPR1A在成骨细胞终末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敲除后可导致小鼠骨矿化减弱,胶原合成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1a受体 细胞 终末分化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1/tolloid蛋白酶家族在牙及骨组织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旭东 赵蕾 +1 位作者 吴亚菲 王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9-593,共5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1/tolloid(TLD)蛋白酶家族是一类重要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可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合成而在组织、器官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报道发现BMP1/TLD蛋白酶家族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伴有成骨发育不全的Ⅰ型牙...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1/tolloid(TLD)蛋白酶家族是一类重要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可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合成而在组织、器官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报道发现BMP1/TLD蛋白酶家族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伴有成骨发育不全的Ⅰ型牙本质发育不全,提示该蛋白酶家族在牙及骨等硬组织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BMP1/TLD蛋白酶家族在牙和骨组织发育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1 基因敲除 牙本质发育不全 发育不全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BMPR1B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焦丹 刘秀 +4 位作者 李少斌 王继卿 闫伟 李文浩 罗玉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绵羊BMPR1B基因进行分析,并了解其功能和结构,为进一步探讨BMPR1B基因在绵羊生长繁殖以及绵羊卵泡生长和分泌和产羔率等研究奠定遗传信息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对绵羊骨形态发生蛋白1β(bone morphog...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绵羊BMPR1B基因进行分析,并了解其功能和结构,为进一步探讨BMPR1B基因在绵羊生长繁殖以及绵羊卵泡生长和分泌和产羔率等研究奠定遗传信息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对绵羊骨形态发生蛋白1β(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beta,BMPR1B)基因的蛋白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潜在信号肽剪切位点、蛋白跨膜螺旋结构、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蛋白保守结构域、亲疏水性和编码产物进行功能预测分析,及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等进行分析预测.【结果】绵羊BMPR1B基因CDs编码蛋白质的502个氨基酸残基中,带电荷氨基酸、疏水氨基酸和极性氨基酸含量较高.相对分子量为56 907.4U,理论等电点pI为7.78;亚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不属于分泌蛋白;无信号肽序列;预测含有32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糖基化位点;存在一段跨膜结构且分别有一个GS和S-TKc的结构域,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预测该蛋白在翻译和脂肪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结论】绵羊BMPR1B蛋白包含502个氨基酸,为细胞核合成蛋白,该蛋白翻译后修饰的主要方式是磷酸化,在细胞内主要行翻译和脂肪代谢作用.蛋白二级结以无规卷曲为主,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缠绕折叠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形态发生蛋白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VDR基因对小鼠成骨细胞Dmp1、Cbfa1及BMP-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婵娟 顾海燕 +2 位作者 赵德育 刘晓梅 张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阻断VDR在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中的表达,观察VDR表达受抑后对小鼠成骨细胞Dmp1、Cbfa1及BMP-2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针对小鼠VDRmRNA144、594、852、3628位点设计、合成4对21核苷酸siRNA(siRNA1、siRNA2、s...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阻断VDR在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中的表达,观察VDR表达受抑后对小鼠成骨细胞Dmp1、Cbfa1及BMP-2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针对小鼠VDRmRNA144、594、852、3628位点设计、合成4对21核苷酸siRNA(siRNA1、siRNA2、siRNA3、siRNA4);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转染mc3t3-E1细胞,以空白及非特异性siRNA作为对照,各组于转染24h及72h后收集细胞分别抽提RNA及蛋白。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VDR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VDR蛋白表达的变化,从而筛选有效序列。进一步应用SYBRGreen荧光实时PCR方法定量检测成骨细胞功能基因-Dmp1、Cbfa1及BMP-2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siRNA3、siRNA4的mc3t3-E1细胞VDR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转染siRNA1、2及非特异性siRNA的mc3t3-E1细胞VDR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转染siRNA3、siRNA4的mc3t3-E1细胞Dmp1、Cbfa1、BMP-2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针对小鼠VDRmRNA852、3628位点设计、合成的siRNA可有效抑制小鼠成骨细胞株VDR的转录和表达;VDR表达受抑可下调mc3t3-E1细胞功能基因Dmp1、Cbfa1、BMP-2mRNA的表达;VDR在维持成骨细胞功能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维生素D受体 牙本质基质蛋白1 核心结合因子Α1 形态发生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人遗传性混合息肉病综合征BMPR1A基因种系突变检测 被引量:5
6
作者 彭慧 曹霞 +1 位作者 余光荣 汪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6-319,324,共5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混合息肉病综合征华人家系中BMPR1A基因是否存在种系突变。【方法】34个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扩增BMPR1A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DNA测序与突变分析,对突变外显子PCR扩增产物作变性聚丙烯... 【目的】探讨遗传性混合息肉病综合征华人家系中BMPR1A基因是否存在种系突变。【方法】34个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扩增BMPR1A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DNA测序与突变分析,对突变外显子PCR扩增产物作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结果】家系12和2所有发病成员BMPR1A基因2号外显子位于codon23处缺失11个碱基(AAAGTCAGAAA),同时2号外显子PCR扩增产物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也发现异常迁移条带,而家系中正常成员的检测未发现这一突变。【结论】两华人HMPS家系中BMPR1A基因缺失突变与疾病共遗传,该基因极可能是HMPS华人家系的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混合息肉病综合征 形态发生蛋白1a受体 种系基因突变 突变分析 D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儿核受体SHP敲减抑制BMP9诱导C3H10T1/2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董谦 李丽 +4 位作者 王玉凤 冯巧灵 吉彩霞 刘晓骅 罗进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孤儿核受体SHP(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具有LXXLL模体及配体结合域,但无经典的DNA结合域.它可与多种转录因子结合,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但目前关于SHP在BMP9诱导成骨分化中的确切作用却... 孤儿核受体SHP(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具有LXXLL模体及配体结合域,但无经典的DNA结合域.它可与多种转录因子结合,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但目前关于SHP在BMP9诱导成骨分化中的确切作用却尚不清楚.本研究证明,SHP参与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RT-PCR结合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蛋白揭示,异位表达BMP9上调了SHP在C3H10T1/2细胞中的表达.小干扰RNA敲减SHP基因在C3H10T1/2细胞的表达下调了成骨相关基因Runx2、Id1、Id2及CTGF的表达,而过表达BMP9则可上调这些基因的表达.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显示,敲减核受体SHP基因可抑制BMP9的成骨分化作用,而过表达BMP9可部分消除SHP敲减导致的成骨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核受体SHP为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所必需.究竟BMP9如何上调SHP基因表达,以及SHP究竟通过何种机制上调BMP9下游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核受体SHP 重组腺病毒 小干扰RNA 形态发生蛋白9 C3H10T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BMPR1A基因组织表达及其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文禹粱 郭晓飞 +4 位作者 马琳 张效生 张金龙 赵生国 储明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6,共8页
为探索BMPR1A基因在不同生理时期(卵泡期和黄体期)和不同繁殖力(单羔组和多羔组)小尾寒羊组织表达特征及其多样性与小尾寒羊产羔数的关系,采用qPCR技术检测BMPR1A基因在小尾寒羊14种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 为探索BMPR1A基因在不同生理时期(卵泡期和黄体期)和不同繁殖力(单羔组和多羔组)小尾寒羊组织表达特征及其多样性与小尾寒羊产羔数的关系,采用qPCR技术检测BMPR1A基因在小尾寒羊14种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技术对BMPR1A基因3个SNPs位点在大群中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qPCR结果显示,BMPR1A在14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大脑、下丘脑和甲状腺组织高表达;BMPR1A在卵泡期和黄体期多羔组下丘脑和卵巢组织表达量均高于单羔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分型发现BMPR1A基因g.41128335A>T和g.41127600C>T位点在单、多羔绵羊品种间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达到显著水平。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3个SNPs在大多数绵羊品种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关联分析结果发现,3个SNPs多态性与小尾寒羊各胎产羔数均无显著相关,但g.41128335A>T和g.41127598A>G位点突变型产羔数基本上均高于野生型。以上结果初步表明,BMPR1A基因表达与小尾寒羊产羔数增加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但3个SNPs与小尾寒羊各胎产羔数均无显著关联,说明它们可能均不是影响BMPR1A基因功能的关键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小尾寒羊 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基因(bmpr1a) 基因表达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产羔数 高繁殖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T1通过BMP-2/p-Smad1/5/8信号通路调节骨折愈合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巧明 凡进 +3 位作者 周炜 蔡卫华 张宁 殷国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interacting protein 1,GIT1)影响骨折愈合的具体机制。方法:分别取GIT1基因敲除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制作股骨骨折模型,每组30只。造模成功后2周,免疫组化检...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interacting protein 1,GIT1)影响骨折愈合的具体机制。方法:分别取GIT1基因敲除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制作股骨骨折模型,每组30只。造模成功后2周,免疫组化检测骨痂区软骨细胞矿化及p-Smad1/5/8表达量。分别取2组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予以10 ng/m L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刺激后检测Smad1/5/8磷酸化水平和核转入能力;取C3H10T1/2细胞,分别用1μg p GL3重组质粒和1μg GIT1-si RNA共转染细胞,荧光报告素酶技术检测细胞内GIT1蛋白对BMP2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同窝野生型小鼠相比,GIT1基因敲除小鼠软骨内骨化减弱,骨痂区软骨细胞堆积,骨折愈合延迟,p-Samd1/5/8表达水平明显减少;与GIT1基因敲除小鼠相比,BMP2可明显提高同窝野生型小鼠BMCs中p-Samd1/5/8核转入能力;GIT1蛋白表达的缺失可明显降低BMP2的转录水平。结论 :GIT1可通过调节Samd1/5/8的磷酸化及BMP2信号转导影响骨折部位的软骨内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 形态发生蛋白2 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R-IB基因作为绵羊多胎性能候选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朱二勇 史洪才 +4 位作者 武坚 刘明军 简子健 白杰 徐新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23,共4页
利用BMPR-IB基因作为湖羊、小尾寒羊及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类型多胎性能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该基因在湖羊、小尾寒羊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类型中的多态性,并与其产羔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种羊在... 利用BMPR-IB基因作为湖羊、小尾寒羊及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类型多胎性能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该基因在湖羊、小尾寒羊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类型中的多态性,并与其产羔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种羊在BMPR-IB基因编码序列746碱基处均检出与BooroolaMerino相同的A→G突变,可分为3种基因型(BB型、B+型和++型)。湖羊中几乎全部为BB基因型;小尾寒羊中以BB和B+基因型为主;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类型中以B+基因型为主;BMPR-IB基因与产羔数显著相关,是上述3种羊的多胎主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基因(bmpr—IB) 多胎性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2、bFGF基因转染的大鼠骨髓干细胞与牙胚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对成牙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邬薇薇 胡杨 +2 位作者 何惠宇 韩祥祯 王欢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的大鼠骨髓干细胞(BMSCs)和牙胚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对牙本质基质蛋白1、成釉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同源异型盒基因1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BM...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的大鼠骨髓干细胞(BMSCs)和牙胚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对牙本质基质蛋白1、成釉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同源异型盒基因1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BMP-2和(或)bFGF对成牙基因的影响。结果:对照组、bFGF组、BMP-2组、bFGF/BMP-2组四组间,AMBN、COLLAGEN-Ⅰ、DLX1、DMP1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量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BMP2和bFGF有一定的协同交互作用,BMP2/bFGF/BMSCs/牙胚细胞可以作为构建组织工程牙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牙本质基质蛋白1 成釉蛋白 Ⅰ型胶原蛋白同源异型盒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2 位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信号通路、钙离子(Ca^(2+))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Src、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等骨代谢重要通路,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LRP5)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等易感基因,载脂蛋白E(Apo E)、Klotho蛋白(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涎蛋白(BSP)等相关蛋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保护素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钙离子信号通路 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 免疫球蛋白受体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Hedghog信号通路 形态发生蛋白2/Smad信号通路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维生素D受体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 Ⅰ型胶原α1和Ⅰ型胶原α2基因 甲状旁腺素基因 降钙素受体基因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受体基因 载脂蛋白E Klotho蛋白 形态发生蛋白 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激活蛋白-1 硬化蛋白 靶向治疗 质疏松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钙化相关受体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旭勇 杨涛 +5 位作者 王思博 夏杰 郭军 印双红 陈雪玲 吴向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目的比较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及非钙化外囊壁上的钙化相关受体BMPRⅡ(骨形态发生蛋白Ⅱ型受体)、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和ERα(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差异。方法钙化外囊壁和非钙化外囊壁茜素红染色,Envision免疫... 目的比较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及非钙化外囊壁上的钙化相关受体BMPRⅡ(骨形态发生蛋白Ⅱ型受体)、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和ERα(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差异。方法钙化外囊壁和非钙化外囊壁茜素红染色,Envision免疫组化法和qRT-PCR分别检测同一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及非钙化外囊壁上钙化相关受体BMPRⅡ、IGF1R和ERα的表达水平和钙化相关受体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细粒棘球蚴非钙化外囊壁相比较,同一患者钙化外囊壁茜素红染色钙化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69,P〈0.01);钙化外囊壁相关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钙化外囊壁钙化相关受体表达量较高,钙化相关因子通过与受体BMPRⅡ、IGF1R和ERα等结合,引起细粒棘球蚴外囊壁钙化,外囊壁的钙化可以有效地抑制细粒棘球蚴的生长,在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粒棘球蚴病 钙化外囊 形态发生蛋白Ⅱ型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雌激素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成良 金小岚 +2 位作者 侯建红 栗群英 黄迎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155-1158,共4页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在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介质中 ,17β 雌二醇 (E2 )对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 (BMPR)ⅠA及核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雌二醇对成骨细胞生成的作用。方法 用 1,2 5 (OH) 2 D3和地塞米松(DEX)诱导大鼠...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在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介质中 ,17β 雌二醇 (E2 )对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 (BMPR)ⅠA及核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雌二醇对成骨细胞生成的作用。方法 用 1,2 5 (OH) 2 D3和地塞米松(DEX)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应用RT PCR和Northernblot技术 ,观察不同浓度E2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BMPR ⅠA及Cbfα1mRNA表达的影响 ,以α 磷酸奈酚为底物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VanGieson染色法显示Ⅰ型胶原的含量。结果 E2能明显抑制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BMPR ⅠA及Cbfα1mRNA的表达 ,且呈剂量依赖性 ,并被Northernblot结果所证实。ALP活性随E2浓度增加而降低 ,细胞Ⅰ型胶原的合成量随E2浓度增加而减少。结论 E2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BMPR ⅠA及Cbfα1mRNA的表达 ,降低成骨细胞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髓基质细胞 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A 分化 核结合因子α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