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妇女740例脆性骨折部位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萍萍 柯耀华 +6 位作者 张浩 胡伟伟 胡云秋 李淼 傅文贞 刘玉娟 章振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2-373,376,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脆性骨折部位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740例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分析骨折部位和次数与BMD关系,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1~4和股骨近端BMD值。结果740例患者中,共发生838次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脆性骨折部位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740例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分析骨折部位和次数与BMD关系,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1~4和股骨近端BMD值。结果740例患者中,共发生838次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和外周骨折分别为192次(22.9%)、53次(6.3%)、159次(19.0%)和434次(51.8%),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75.0%、81.1%、57.9%和49.1%,不同部位骨折处骨质疏松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多次骨折组的年龄显著高于一次骨折组(P<0.05),而其腰椎1~4、大转子(Troch)部位的BMD则显著低于一次骨折组(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脆性骨折以椎体、桡骨远端为常见,髋部骨折较少见;发生髋部骨折者常具有低BMD;多次骨折患者年龄为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脆性骨折 绝经后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