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1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2例青少年骨密度测定结果及与骨龄发育的关系分析
1
作者 田明月 杨威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72例青少年骨密度测定结果及与骨龄发育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测量骨密度的72例青少年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骨龄提前发育分为提前发育组(n=26)与正常发育组(n=46)。... 目的 探讨72例青少年骨密度测定结果及与骨龄发育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测量骨密度的72例青少年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骨龄提前发育分为提前发育组(n=26)与正常发育组(n=46)。分析不同年龄段青少年骨密度测定结果及与骨龄发育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提前发育组青少年的性别、BMI、骨密度与正常发育组青少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前发育组青少年的年龄与正常发育组青少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年龄与骨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青少年骨密度与骨龄发育、生活年龄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青少年群体存在骨龄超龄发育现象,可能与青少年的性别、BMI、骨密度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龄 青少年 超龄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骨密度的影响
2
作者 赵倩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联用胰岛素、利拉鲁肽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血糖控制效果、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于2021年2月至2024年8月接诊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 目的:分析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联用胰岛素、利拉鲁肽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血糖控制效果、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于2021年2月至2024年8月接诊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分别予以胰岛素+唑来膦酸治疗、胰岛素+利拉鲁肽+唑来膦酸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血糖水平、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位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原(PI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联用胰岛素、利拉鲁肽治疗的效果理想,不仅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可有效改善其骨代谢指标,提升骨密度,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胰岛素 利拉鲁肽 血糖水平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能量评估的亚健康与QUS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以新疆克拉玛依市成年居民为例
3
作者 郭玉江 赵赞 +3 位作者 肖鑫 姜现洋 黄春梅 李帅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5期426-432,共7页
目的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市居民亚健康、骨密度状态,探索两者的相关性,为新疆城镇居民卫生保健及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新疆克拉玛依市成年居民4377人,利用仪器对调查对象亚健康及骨密度状态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 目的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市居民亚健康、骨密度状态,探索两者的相关性,为新疆城镇居民卫生保健及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新疆克拉玛依市成年居民4377人,利用仪器对调查对象亚健康及骨密度状态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克拉玛依市居民亚健康检出率为71.8%,女性检出率略高于男性。女性、汉族、20~39岁组、肥胖组、社会服务类及事业单位类居民的亚健康组与健康组的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同民族、20~39岁组、正常体重、社会服务类居民的亚健康组与健康组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骨密度存在性别、体重及职业差异(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事业单位类、高BMI和亚健康是骨量异常发生的保护因素(OR=0.402,95%CI:0.308~0.524;OR=0.622,95%CI:0.480~0.806;OR=0.679,95%CI:0.466~0.990;OR=0.642,95%CI:0.501~0.822)。少数民族、其他人员类、高年龄是骨质异常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29,95%CI:1.118~2.091;OR=1.616,95%CI:1.027~2.542;OR=3.489,95%CI:2.151~5.660)。结论克拉玛依中老年居民应经常关注自身的健康状态及骨量的变化,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过早发生,树立健康骨骼意识。同时政府应强化居民骨质疏松症防范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科学指导体育锻炼,构建健康有效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成年人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腹部内脏脂肪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4
作者 唐丽 李莉明 +2 位作者 蒋耀军 刘宏建 高剑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腹部内脏脂肪分布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因“高血压查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A的54例患者,利用定量CT(QCT)测量腰1~3椎体的BMD值,测量腰2椎体层面...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腹部内脏脂肪分布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因“高血压查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A的54例患者,利用定量CT(QCT)测量腰1~3椎体的BMD值,测量腰2椎体层面的腹部总脂肪面积(TFA)、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FA)及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按照BMD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组,24例)、B组(骨量正常组,30例)。结果与B组相比,A组年龄、VFA、总胆固醇及立位的血浆醛固酮浓度(PAC)与肾素活性(PRA)的比值增高,立位的血浆肾素水平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BMD与年龄(r=-0.521、P<0.05)、VFA(r=-0.373,P<0.05)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后,VFA是BM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内脏脂肪增多较非内脏脂肪增多的PA患者BMD值降低(P<0.05)。结论内脏脂肪增多的PA患者更容易表现为低骨量,VFA增高可能是PA患者BMD降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骨密度 内脏脂肪面积 定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蛋白食品对体育运动员骨密度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李文峰 张志坚 +1 位作者 薛斌 刘景龙 《中国食品》 202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骨密度是衡量骨质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变化与年龄、性别、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存在直接关系。本研究综合运动员日常的训练进度以及营养需求,对高蛋白食品的摄入量进行调整,以期了解高蛋白食品对体育运动员骨密度的影响。
关键词 高蛋白食品 饮食习惯 骨密度 营养需求 摄入量 骨质健康 运动员 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势大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的影响及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6
作者 李晶 施彦龙 +2 位作者 李红专 宋敏 李彦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FE)对去势大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10月龄雌性SD大鼠去卵巢法建立大鼠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模型对照组(O)、TFE低(T_(L))、中(T_(M))、高(T_(H))剂量组,β-雌...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FE)对去势大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10月龄雌性SD大鼠去卵巢法建立大鼠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模型对照组(O)、TFE低(T_(L))、中(T_(M))、高(T_(H))剂量组,β-雌二醇(E)组各10只,灌胃干预90d。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试剂盒测定TRACP-5b含量,用小动物分析软件测定活体全身骨密度。结果:(1)TRACP-5b水平O组明显高于N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_(L)、T_(M)、T_(H)和E组TRACP-5b水平明显低于O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与N组比较,O、T_(L)、T_(M)、T_(H)和E组腰椎骨密度均下降,唯有O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与O组比较,T_(M)、T_(H)组腰椎骨密度升高、呈显著性差异(P<0.05),E组腰椎骨密度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与N组比较,O、T_(L)、T_(M)、T_(H)和E组全身骨密度均下降,唯有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比较,T_(L)、T_(M)、T_(H)和E组全身骨密度均升高,唯有E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FE可以降低去势大鼠血清中TRACP-5b的含量,并与去势大鼠腰椎骨密度、全身骨密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去势大鼠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医结合背景下健身运动处方对老年女性骨密度和体成分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窦正毅 俞玲 《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24-25,29,共3页
【目的】探讨体医结合背景下科学健身运动处方对老年女性骨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社区老年女性76人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1±6.5)岁,研究周期48周,并对76名社区老年女性实验前后的骨强度指数、T值、体重(kg)、... 【目的】探讨体医结合背景下科学健身运动处方对老年女性骨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社区老年女性76人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1±6.5)岁,研究周期48周,并对76名社区老年女性实验前后的骨强度指数、T值、体重(kg)、体重指数、无机盐(kg)、肌肉重量(kg)、体脂肪量(kg)、蛋白质(kg)和内脏脂肪量(kg)指标进行统计和梳理。【结果】体医结合背景下健身运动处方可以有效提高老年女性肌肉重量和蛋白质水平,降低体重、体重指数、体脂肪量和内脏脂肪水平。健身运动处方抗阻力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老年女性骨密度T值和骨强度水平,并提高和保持较好的无机盐水平。【建议】老年女性熟练掌握并长期坚持有氧运动锻炼的同时,务必重视抗阻力训练的有效运用,动作的规范,强度的合理更有利于骨密度的提高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医结合 运动处方 老年女性 体成分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密度测量仪器的技术与发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梁诚 高敦岳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9-62,64,共5页
综述了目前进行骨密度分析的不同技术与仪器。同时讨论了这些方法在精确度、测量部位、测量的便利性、灵敏度和辐射危害等方面的特性。
关键词 骨密度 骨密度分析 骨密度测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全身骨密度仪试验体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康晓斌 黄勇 李朴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0-144,共5页
研究比较国产QC-2型骨密度仪试验体模(以下称QC-2或QC-2体模)和美国仿真体模(bonafidephantom,以下称BFP或BFP体模),在双能X射线全身骨密度仪(以下称DXA或DXA仪)试验中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用美国Hologic公司的DXA分别对这两种体... 研究比较国产QC-2型骨密度仪试验体模(以下称QC-2或QC-2体模)和美国仿真体模(bonafidephantom,以下称BFP或BFP体模),在双能X射线全身骨密度仪(以下称DXA或DXA仪)试验中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用美国Hologic公司的DXA分别对这两种体模的仿真骨骨密度进行测试的方法,对仪器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分析。H010gic仪器对OC-2型体模和BFP体模分别进行测量时,仪器测量的骨密度(以下称BMD)同对应体模的BMD标称值相比,测量误差分别为:对QC-2体模在-10.0%~4.0%范围,对BFP体模在-6.7%~1.7%范围;仪器测试值与两个体模各自的标称值之间,都有高度的线性相关性,r〉O.99。回归分析:用回归方程进行校正后,测试值(BMD)与QC-2体模和BFP体模的各自的标称值之间的误差分别在-1.0%-1.0%和-1.9%~1.65%范围。表明这两种骨密度体模用于双能X射线全身骨密度仪(DXA)的正确性进行测试,其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体模 DXA骨密度 羟磷酸钙 骨矿含量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内脏脂肪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唐佳宁 刘丽君 +6 位作者 任奕 贺佩祥 彭可 李菊香 曹昭仙 熊丹 彭韦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内脏脂肪与骨密度及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益阳市女性居民217名,测量内脏脂肪面积、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分析内脏脂肪面积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1.女性内脏型肥胖患病率为8.3%,绝经后女性内脏型肥胖患病率为13.8... 目的:探讨女性内脏脂肪与骨密度及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益阳市女性居民217名,测量内脏脂肪面积、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分析内脏脂肪面积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1.女性内脏型肥胖患病率为8.3%,绝经后女性内脏型肥胖患病率为13.8%。绝经前内脏脂肪与年龄及体重均呈正相关(P<0.01)。2.与绝经后非内脏型肥胖女性相比,绝经后内脏型肥胖女性L_(4)、L_(2-4)、总髋骨密度均更高,主要部位及髋部骨折风险更低(P<0.05)。3.绝经前女性内脏脂肪与L_(2-4)、总髋骨密度呈正相关(P<0.01)。绝经后女性内脏脂肪与L_(1)、L_(2)、L_(4)、股骨颈、总髋骨密度呈正相关(P<0.01)。4.校正体重、年龄后绝经前女性内脏脂肪面积与L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绝经后内脏型肥胖女性内脏脂肪面积与L_(4)呈负相关(P<0.05)。结论:1.女性内脏脂肪面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绝经后女性内脏型肥胖患病率显著增高。2.内脏脂肪对骨密度具有双重影响,总的效应是对骨密度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脂肪 内脏型肥胖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型肥胖对2型糖尿病骨密度及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11
作者 熊丹 刘丽君 +6 位作者 贺佩祥 彭韦霞 钟雅琴 彭可 李菊香 曹昭仙 唐佳宁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内脏型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12月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内脏型肥胖与内脏脂肪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对代谢综合征、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脏型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12月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内脏型肥胖与内脏脂肪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对代谢综合征、骨密度的影响。结果: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内脏型肥胖患者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比例高于内脏脂肪正常患者(P<0.05);在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内脏型肥胖患者与内脏脂肪正常患者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内脏型肥胖患者体重、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总髋骨密度高于内脏脂肪正常患者(P<0.05);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内脏型肥胖患者与内脏脂肪正常患者的年龄、身高、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内脏型肥胖患者体重、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总髋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腰椎骨密度高于内脏脂肪正常患者(P<0.05);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内脏型肥胖患者与内脏脂肪正常患者年龄、身高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校正年龄、体重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内脏脂肪正常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总髋骨密度呈正相关;内脏型肥胖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总髋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校正年龄、体重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内脏脂肪正常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与总髋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内脏型肥胖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总髋骨密度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男性内脏型肥胖2型糖尿病人群更易发生代谢综合征。内脏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群有较高的骨密度。内脏脂肪正常的2型糖尿病男性,内脏脂肪面积会正性影响腰椎、股骨颈及总髋骨密度,2型糖尿病伴内脏型肥胖男性,内脏脂肪面积会负性影响腰椎、股骨颈及总髋骨密度。内脏脂肪正常的2型糖尿病女性,内脏脂肪面积会负性影响总髋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型肥胖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炎中细胞因子、骨密度及骨标志物致病因素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邢惠凯 李芳 +2 位作者 薛丽巾 刘玉芳 郑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2期34-38,共5页
骨关节炎(OA)是关节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涉及关节软骨及其周围组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肿痛、僵硬和活动受限,通常进展缓慢,但最终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并伴有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对OA的治疗手段主要为缓解疼痛,不能... 骨关节炎(OA)是关节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涉及关节软骨及其周围组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肿痛、僵硬和活动受限,通常进展缓慢,但最终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并伴有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对OA的治疗手段主要为缓解疼痛,不能完全阻止关节组织的损伤或OA的进展。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细胞因子、骨密度及骨标志物都参与了OA的发病,且多种致病因素间相互影响,共同导致疾病的发展。近年来,关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探索成为研究OA的主要方向。因此,本文将对细胞因子、骨密度及骨标志物在OA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希望为O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细胞因子 骨密度 25羟维生素D 骨钙素 降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功能对骨密度的测量
13
作者 刘慧 顾磊 +1 位作者 刘凯 夏进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目的 利用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功能,通过与双能X线吸收仪比较,探讨HAP-水、钙-水、及HAP-Fat基物质成像测量骨密度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腹部CT检查的成年女性146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1~89岁,排除手术、肿瘤病史及其他影响BMD的疾... 目的 利用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功能,通过与双能X线吸收仪比较,探讨HAP-水、钙-水、及HAP-Fat基物质成像测量骨密度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腹部CT检查的成年女性146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1~89岁,排除手术、肿瘤病史及其他影响BMD的疾病患者。选取腰2椎体中间层面测量3个感兴趣区的钙-水、HAP-水、HAP-Fat,并取其平均值。按同样标准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腰椎DXA检查的成年女性117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1~88岁,纳入标准和年龄分组同观察组。对观察组中各年龄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年龄与HAP-水密度、各年龄段L2椎体平均HAP-水密度与DXA测得的BMD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各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岁者年龄与HAP-水密度呈正相关(r=0.458,P<0.05),≥40岁者年龄与HAP-水密度呈负相关(r=-0.745,P<0.05)。各年龄段L2椎体HAP-水密度与DXA测得的BMD值呈正相关(r=0.516,P<0.05)。结论 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功能能反映椎体骨质密度变化,其测量结果与DXA测量结果有一定相关性,均与年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成分与跟骨骨密度因果关联: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4
作者 宋继东 刘暾 +2 位作者 张心毅 赵家鑫 王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55-1061,共7页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人体成分与跟骨骨密度的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全基因关联分析数据,暴露因素为全身脂肪量、全身水分量和去脂体质量,结局变量为跟骨骨密度。采用IVW法、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式法、加权模式法进...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人体成分与跟骨骨密度的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全基因关联分析数据,暴露因素为全身脂肪量、全身水分量和去脂体质量,结局变量为跟骨骨密度。采用IVW法、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式法、加权模式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并行异质性、敏感性、多效性分析以检验结果可靠性。结果IVW法显示全身脂肪量与跟骨骨密度存在正向因果关系(β=1.10,95%CI 1.05~1.15,P<0.001),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式法与IVW法结果一致,敏感性分析显示单核苷酸多态性无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IVW法显示全身水分量与跟骨骨密度因果关系无统计学意义(β=0.96,95%CI 0.91~1.02,P>0.05);IVW法显示去脂体质量与跟骨骨密度之间因果关系无统计学意义(β=0.97,95%CI 0.91~1.03,P>0.05)。结论人体全身脂肪量与跟骨骨密度存在正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成分 骨质疏松 全身脂肪量 跟骨骨密度 孟德尔随机化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50岁及以上男性体检人群骨密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黄小知 李卫 +3 位作者 潘柳先 黄冬清 蒋紫琼 罗颖华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2期889-893,906,共6页
目的:调查50岁及以上男性体检人群的骨密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体检的4090例50岁及以上男性人群,按T值评分标准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收集骨密度、血压、空腹血糖(FBG)、尿酸(UA)... 目的:调查50岁及以上男性体检人群的骨密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体检的4090例50岁及以上男性人群,按T值评分标准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收集骨密度、血压、空腹血糖(FBG)、尿酸(UA)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的年龄、舒张压(DPB)、体质量指数(BMI)、UA和谷丙转氨酶均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腰椎、股骨颈骨量减少检出率分别为38.17%和53.01%,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13.37%和22.03%。骨质疏松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随BMI增加而降低。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DPB和BMI是股骨颈骨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年龄,DBP,BMI,SBP,FBG及UA是腰椎骨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年龄、DBP和BMI是50岁及以上男性体检人群骨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体检人群 男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睡眠障碍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褪黑素与骨密度变化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覃佳丽 黄敏庭 +3 位作者 阮光鹏 王环君 李琳 皮银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伴睡眠障碍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褪黑素(MT)水平与骨密度(BMD)变化,并分析两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年龄≥50岁的T2DM患者147例,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分为睡眠障碍组(>7分)83例和非睡眠障碍组(≤7分)64... 目的观察伴睡眠障碍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褪黑素(MT)水平与骨密度(BMD)变化,并分析两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年龄≥50岁的T2DM患者147例,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分为睡眠障碍组(>7分)83例和非睡眠障碍组(≤7分)64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T,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后前位T1~T4椎体及左侧总髋部(包括股骨颈、髋部)BMD。结果睡眠障碍组血清MT及股骨颈、髋部的BMD均低于非睡眠障碍组(P均<0.05)。T2DM患者血清MT与股骨颈、髋部BMD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7、0.270,P均<0.05)。结论中老年T2DM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血清MT水平和BMD较无睡眠障碍患者降低,血清MT与BMD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睡眠障碍 褪黑素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蛋白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17
作者 闫文杰 松伟 +3 位作者 韩迪 李琥 冯朵 王靖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8期104-109,共6页
为探究乳清蛋白与大豆蛋白复配的双蛋白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采用去除卵巢建立骨密度低下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蛋白组(10 g/kg)、阳性对照组(0.2 mg/kg)、碳酸钙对照组(1.3 g/kg)。连续灌胃90 d后,处死动物分离股骨,原子吸... 为探究乳清蛋白与大豆蛋白复配的双蛋白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采用去除卵巢建立骨密度低下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蛋白组(10 g/kg)、阳性对照组(0.2 mg/kg)、碳酸钙对照组(1.3 g/kg)。连续灌胃90 d后,处死动物分离股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骨钙含量,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骨密度极显著降低(P<0.01),骨钙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蛋白组中点骨密度显著提高(P<0.05),远心端骨密度极显著提高(P<0.01),股骨大体观察可见明显改善;阳性对照组骨密度及骨钙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碳酸钙对照组远心端骨密度极显著提高(P<0.01)。双蛋白具有提高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蛋白 骨密度 骨钙含量 雌激素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噪声指数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选择对双能CT测量腰椎骨密度的影响
18
作者 张晗 殷甜甜 +3 位作者 杨秋实 王泽国 韩合理 郁万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基于欧洲腰椎体膜,分析不同噪声指数(NI)联合多模态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权重对腰椎骨密度测量的影响,并探讨两个参数的最佳组合。资料与方法应用GE 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对欧洲腰椎体模进行扫描。扫描条件:NI值为4~20(... 目的基于欧洲腰椎体膜,分析不同噪声指数(NI)联合多模态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权重对腰椎骨密度测量的影响,并探讨两个参数的最佳组合。资料与方法应用GE 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对欧洲腰椎体模进行扫描。扫描条件:NI值为4~20(间隔2)联合多模态ASiR-V权重(0~100%,间隔20%)共54组。分别在L1、L2和L3正中间设置感兴趣区,选择羟基磷灰石-水(HAP-H_(2)O)基物质测量各椎体的HAP含量,比较在不同NI联合不同ASiR-V条件下骨密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评价其准确性。结果54组扫描条件下,L1、L2、L3椎体HAP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当NI=14、ASiR-V80%,NI=16、ASiR-V100%,NI=18、ASiR-V60%,NI=18、ASiR-V80%,NI=20、ASiR-V60%,NI=20、ASiRV80%,NI=20、ASiR-V100%时,HAP测值与体模真实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I=18、ASiR-V60%的条件下,能谱CT可实现对腰椎骨密度的准确测量,并能够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NI、ASiR-V权重实现低剂量扫描测定骨密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模态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噪声指数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与维生素D相关性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娜娜 崔轶霞 邹琳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生骨并发症时常伴有关节周围的骨丢失、骨侵蚀和全身性骨质疏松。RA患者关节畸形、活动障碍、糖皮质激素使用史都会增加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患病率和骨密度(b...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生骨并发症时常伴有关节周围的骨丢失、骨侵蚀和全身性骨质疏松。RA患者关节畸形、活动障碍、糖皮质激素使用史都会增加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患病率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降低的风险。髋部和脊柱部的BMD测定对诊断OP具有重要意义。维生素D的免疫活性形式1, 25-羟基维生素D3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尤其是RA。因此,探索RA患者BMD与维生素D的关系,可能对RA患者OP的早期评估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维生素D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密度和临床特征分析的老年髋部骨折 CT影像特征及危 险因素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英武 陆海涛 +1 位作者 陈盈君 赵乐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32-63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骨密度和临床特征分析老年髋部骨折CT影像特征及危险因素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50例老年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常... 目的探讨基于骨密度和临床特征分析老年髋部骨折CT影像特征及危险因素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50例老年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常采用定量CT方法测量骨骼的CT值并将其转换为骨密度值进行分析。计算髋部和脊柱的骨密度Z值和T值,通过分析骨密度、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BMI等临床特征,建立一个预测模型以评估老年髋部骨折的风险。结果CT影像图显示,体积骨密度下降的妇女更容易发生骨折,且骨折类型可能更加多样化。在体积骨密度下降的患者中,骨折周围软组织可能更容易受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体质量、身高、BMI、髋部骨密度和脊柱骨密度Z值和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缺乏运动、营养不良、吸烟和饮酒、家族遗传史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BMI、缺乏运动、营养不良、吸烟和饮酒、家族遗传史、脊柱骨密度Z值、脊柱骨密度T值均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通过分析骨密度和临床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髋部骨折的CT影像特征和危险因素,从而提高预测和治疗的效果,预测老年髋部骨折的风险,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降低髋部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临床特征 老年髋部骨折 CT影像特征 危险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