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梦青 陆敏秋 +1 位作者 左杏果 白砚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表现和治疗。结果15例患者的年龄为19~69岁,中位年龄5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疼痛。单发病灶13... 目的探讨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表现和治疗。结果15例患者的年龄为19~69岁,中位年龄5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疼痛。单发病灶13例,多发病灶2例。骨病变部位X线及CT表现以溶骨性病变为主,MRI及骨扫描可对诊断提供帮助。病理组织学类型多为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结论该病是一种少见的结外淋巴瘤,单骨侵犯多见,影像学表现对诊断有所提示但不能定性,骨病变部位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确诊依据。治疗以全身化疗结合局部放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书红 于力 +3 位作者 王全顺 李红华 赵瑜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00-202,共3页
为了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23例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症状、X射线、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治疗。结果表明:23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处局部疼痛和压痛;X线检查及CT显... 为了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23例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症状、X射线、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治疗。结果表明:23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处局部疼痛和压痛;X线检查及CT显示,浸润型改变者15例、溶骨型5例、硬化型2例、囊状膨胀型1例;病理组织学类型主要为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23例中单发骨病灶21例,多发病灶2例。3例发生病理性骨折。结论:本病常侵犯单骨,多表现为虫蚀样浸润性和溶骨性骨破坏。X线及CT定性诊断困难,最后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采用局部放疗联合全身化疗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原发霍奇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和骨髓活检对常见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胡斌 何柳 +3 位作者 李洋 顾程 张晓明 郑立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7-441,447,共6页
目的评估^(18)F-FDG PET/CT和骨髓活检(BMB)对常见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NHL患者的资料,比较PET/CT和BMB对骨髓浸润的诊断效能,比较PET/CT阳性与阴性患者以及BMB阳性与阴性患者PET/CT参数和血清... 目的评估^(18)F-FDG PET/CT和骨髓活检(BMB)对常见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NHL患者的资料,比较PET/CT和BMB对骨髓浸润的诊断效能,比较PET/CT阳性与阴性患者以及BMB阳性与阴性患者PET/CT参数和血清学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PET/CT和BMB检出骨髓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90.5%和66.7%,特异度分别为95.1%和100.0%;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中,PET/CT和BMB检出骨髓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63.6%和81.8%,特异度分别为98.1%和100.0%;T细胞淋巴瘤(TCL)患者中,PET/CT和BMB检出骨髓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60.0%和80.0%,特异度分别为88.0%和100%。DLBCL、TCL患者中,PET/CT阳性与阴性患者比较,血小板计数和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评估DLBCL骨髓浸润,PET/CT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对于FL和TCL骨髓浸润,PET/CT灵敏度偏低,可作为BMB的补充手段。血小板计数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可辅助诊断DLBCL、TCL的骨髓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技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 ^(18)F-FDG 髓活检 髓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造影表现1例
4
作者 杨音 黄琴 +2 位作者 迪丽米热-阿不列孜 陶安琪 庄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9-530,共2页
回声团块,上述团块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二者分界不清,内部及周边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图3~5):右肾内团块在皮质期呈稍高增强,内部强化不均匀,在髓质期及延迟期呈低增强。右肾集合系统未见明显强回声。超声检查考虑右肾肿瘤性... 回声团块,上述团块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二者分界不清,内部及周边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图3~5):右肾内团块在皮质期呈稍高增强,内部强化不均匀,在髓质期及延迟期呈低增强。右肾集合系统未见明显强回声。超声检查考虑右肾肿瘤性病变可能,淋巴瘤不除外。在超声引导下行右肾团块穿刺活检术(图6),病理考虑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 淋巴 霍奇金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两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张天宇 秦丽 +3 位作者 曹冬焱 杨佳欣 刘毅 王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18,共5页
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PFGSL)是较为罕见的结外淋巴瘤,患者常首诊于妇科,目前诊治缺乏统一规范。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对淋巴瘤的分类进行了更新,但未针对PFGSL进行详细阐述。绝大多数PFGSL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PFGSL)是较为罕见的结外淋巴瘤,患者常首诊于妇科,目前诊治缺乏统一规范。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对淋巴瘤的分类进行了更新,但未针对PFGSL进行详细阐述。绝大多数PFGSL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较常见于卵巢和宫颈,另有子宫体、阴道及外阴等罕见部位的个案报道。本文报道的2例女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别来源于子宫体和卵巢,通过总结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为临床医师对罕见病的识别及诊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系统 霍奇金淋巴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林莺 张荣东 +2 位作者 林赠华 许新玉 陈仁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9-1035,共7页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来自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47例NHL合并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47例淋...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来自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47例NHL合并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47例淋巴瘤患者中,33例为T细胞型NHL,14例为B细胞型NHL。47例患者的中位血钙水平为3.10(2.77-4.86)mmol/L,27例(57.4%)为轻度高血钙(2.75-3.00 mmol/L),8例(17.0%)为中度高血钙(3.00-3.50 mmol/L),12例(25.5%)例为重度高血钙(>3.50 mmol/L)。47例患者均予以水化、碱化、利尿等治疗,联合化疗32例(68.1%),联合使用鲑鱼降钙素治疗21例(44.7%),5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联合使用地舒单抗治疗3例。经过治疗后,38例患者血钙逐渐恢复正常,中位恢复时间6(1-18)d,9例患者经治疗血钙仍未能恢复正常,均在1月内死亡。32例联合化疗患者于化疗2-4疗程后评估疗效,完全缓解(CR)8例(25.0%),部分缓解(PR)11例(34.4%),疾病稳定(SD)7例(21.9%),疾病进展(PD)6例(18.8%)。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化疗后疾病进展13例,总死亡28例,生存期为0.8-23.7个月,中位进展时间4.9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细胞型NHL、血钙水平>3.5 mmol/L及治疗后血钙未下降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细胞型NHL为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HL合并高钙血症预后不良,可作为反映肿瘤负荷的指标之一,应引起临床重视,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高钙血症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时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丁彬彬 李娜娜 +1 位作者 董白 李子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诊断时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的102例侵袭性NHL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侵袭性NHL患者初次诊断时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预后的相关... 目的:探讨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诊断时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的102例侵袭性NHL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侵袭性NHL患者初次诊断时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约登指数得出C3和C4的最佳临界值,根据C3、C4临界值将102例患者分为低C3组(C3<1.07)和高C3组(C3≥1.07)、低C4组(C4<0.255)和高C4组(C4≥0.255);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诊断时血清C3、C4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3、C4预测侵袭性NHL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4(95%CI:0.525-0.743;P=0.025),0.651(95%CI:0.541-0.761;P=0.012);C3、C4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7、0.255。K-M生存分析显示,高补体C3、C4水平组具有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P=0.0079;P=0.0092)和总生存期(OS)(P=0.021;P=0.02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时高水平血清补体C3(HR=2.37,95%CI:1.07-5.24,P=0.034)、年龄≥60岁(HR=2.34,95%CI:1.11-4.95,P=0.025)是影响侵袭性NHL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时高水平血清补体C3(HR=2.37,95%CI:1.09-5.13,P=0.029)、年龄≥60岁(HR=2.40,95%CI:1.13-5.13,P=0.024)是影响侵袭性NH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诊断时血清补体C3水平为侵袭性NH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侵袭性霍奇金淋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腕骨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8
作者 姚文良 张佳卉 +1 位作者 葛岩松 孙虎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8-748,共1页
患者男,61岁,右手掌疼痛4个月,加重1周;无特殊既往史及家族史。查体:右手掌轻度肿胀,压痛明显,手指活动轻度受限。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外院右手X线片:右手腕骨局部骨质缺损,考虑肿瘤。18 F-FDG PET/CT:右腕头状骨弥漫性骨质破坏,其内见... 患者男,61岁,右手掌疼痛4个月,加重1周;无特殊既往史及家族史。查体:右手掌轻度肿胀,压痛明显,手指活动轻度受限。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外院右手X线片:右手腕骨局部骨质缺损,考虑肿瘤。18 F-FDG PET/CT:右腕头状骨弥漫性骨质破坏,其内见软组织密度影(图1A);病灶FDG异常浓聚(图1B、1C),最大标准摄取值30.1,周围软组织轻度肿胀。影像学诊断:骨原发性恶性肿瘤伴周围软组织肿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状 淋巴 霍奇金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对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于荭 赵建 +3 位作者 于宝海 崔建岭 范娇娇 赵保根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发生于不同部位的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NLB)的影像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5例PNLB患者,按照病变发生部位分为四肢骨组(13例)和躯干骨组(12例)。对两组的患者发病年龄、骨质破坏类型、软组织肿块... 目的:对比分析发生于不同部位的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NLB)的影像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5例PNLB患者,按照病变发生部位分为四肢骨组(13例)和躯干骨组(12例)。对两组的患者发病年龄、骨质破坏类型、软组织肿块大小及包绕骨病变形式、MRI信号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四肢骨组的患者发病年龄(中位年龄44岁)较躯干骨组(中位年龄54岁)年轻。在四肢骨组中,以单发病变多见(77%),骨质破坏以溶骨性和混合性破坏为主(各占46%,6/13);在躯干骨组中,骨质破坏类型以溶骨性为主(50%),两组的骨质破坏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以出现软组织肿块多见(72%),但四肢骨组中软组织肿块偏大,呈环绕型生长。MRI信号特点无特异性。结论:四肢骨组中,患者发病年龄相对年轻,骨质破坏以溶骨性和混合性破坏为主,单发病变多见,周围软组织肿块较躯干骨组大,且呈环周包绕性生长。躯干骨组中,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大,骨质破坏类型以溶骨性为主,周围软组织肿块相对偏小,但也呈环绕型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霍奇金淋巴 四肢 躯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董梅 王维虎 +3 位作者 冯奉仪 石远凯 李晔雄 刘新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1970年11月~2003年2月我院收治的21例原发于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Ⅰ期14例(66.7%),Ⅱ期2例(9.5%),Ⅳ期5例(23.8%)。弥漫性大B细胞型12例(57.1%),混合细胞型4例... 目的:探讨原发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1970年11月~2003年2月我院收治的21例原发于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Ⅰ期14例(66.7%),Ⅱ期2例(9.5%),Ⅳ期5例(23.8%)。弥漫性大B细胞型12例(57.1%),混合细胞型4例(19.0%),小淋巴细胞型1例(4.8%),T细胞型1例(4.8%),未分型3例(14.3%)。采用单纯放疗6例(28.6%),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15例(71.4%)。结果:中位随访86个月,2例(9.5%)局部复发,9例(42.9%)出现远处受侵,3年、5年、10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6.7%、38.9%、29.1%;3年、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1%、42.2%、42.2%。结论:原发于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首选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放疗剂量推荐45Gy^46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综合治疗 诊断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廖昕 陈卫国 +2 位作者 王刚 吴元魁 匡晓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02-1405,共4页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性,着重分析其MRI信号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放射学和MRI表现。结果单骨发病17例,多发4例;其中病灶位于脊椎14例次,骨盆11例次,长骨5例次,颅骨1例次...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性,着重分析其MRI信号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放射学和MRI表现。结果单骨发病17例,多发4例;其中病灶位于脊椎14例次,骨盆11例次,长骨5例次,颅骨1例次。放射学表现:浸润性、溶骨性骨质破坏16例,不规则硬化并浸润性骨质破坏3例,溶骨性骨破坏并囊状膨胀2例;18例见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影,CT扫描见软组织肿块直径平均约7.36cm,相应层面骨质破坏区直径约3.64cm。MRI检查T1WI显示病灶呈等信号12例,等低混杂信号2例;T2WI呈中等-稍高信号12例,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者10例。结论骨盆及脊椎为本病好发部位,多侵犯单骨。骨质破坏的范围小而软组织肿块大,T2WI信号不高,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为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影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福鹏 李捷凯 +2 位作者 陈海琳 朱文伟 周永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索性研究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患者,分析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及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为(55.75±14.4)岁,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4... 目的探索性研究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患者,分析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及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为(55.75±14.4)岁,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40例,GCB 16例,Non-GCB 23例,滤泡性型(Ⅲ级)6例,套细胞型7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6个月(范围2~45个月),ECOG评分2分以上(P=0.039)、LDH高表达(P<0.001)、IPI中高危/高危(P=0.005)是影响PFS的不良因素,IPI中高危/高危(P=0.002)、LDH高表达(P<0.001)是缩短PFS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挖掘并形成制剂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经验方 周永明 侵袭性B细胞霍奇金淋巴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骨侵犯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尚文 陈自谦 +2 位作者 钱根年 李天然 赵春雷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9期971-974,共4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骨侵犯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搜集资料完整且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骨侵犯9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该病主要发生于脊柱、股骨及骨盆,多侵犯单骨。9例中8例为单... 目的:总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骨侵犯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搜集资料完整且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骨侵犯9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该病主要发生于脊柱、股骨及骨盆,多侵犯单骨。9例中8例为单骨发病、1例为多发,9例中8例为B细胞源性,1例为T细胞源性。X线及CT表现为溶骨型3例,浸润型5例,硬化型1例。病变在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9例均合并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影。骨破坏范围广泛,但骨皮质破坏的范围相对小而软组织肿块大、骨膜反应轻,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强化。结论: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诊断符合率,有助于病变的定性、定位,在术前准备及术后疗效判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霍奇金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对脊柱骨髓瘤和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7
14
作者 郎宁 张恩龙 +1 位作者 苏敏英 袁慧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对脊柱浆细胞骨髓瘤(PCM)、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SPB)和骨的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NHLB)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病理证实的11例PCM、12例SPB和13例PNHLB做动态对比增强MRI,比较各组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类型...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对脊柱浆细胞骨髓瘤(PCM)、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SPB)和骨的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NHLB)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病理证实的11例PCM、12例SPB和13例PNHLB做动态对比增强MRI,比较各组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类型、曲线最大上升线性斜率(Max Wash-in SE%)、曲线下降斜率(Wash-out SE%)及增强曲线下的初始面积(IAUC)等。结果 11例PCM和12例SPB均为速降型曲线,1例PNHLB为速降型曲线,12例PNHLB为平台型曲线。PCM和SPB的Max Wash-in SE%、Wash-out SE%、I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Wash-out SE%、Max Wash-in SE%、IAUC分别为21.38%、148%、2.47作为诊断骨髓瘤(包括PCM和SPB)和PNHLB的阈值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7%、84.6%;69.6%、69.2%;73.9%、76.9%。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Wash-out SE%、Max Wash-in SE%、IAUC诊断骨髓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6、0.763、0.756。结论动态对比增强MRI可为脊柱造血系统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 浆细胞 淋巴 霍奇金 脊柱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铭 陈卫国 +1 位作者 黄婵桃 罗振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702-705,共4页
目的:分析骨盆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骨盆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12例均行X线检查,4例行CT检查,11例行MRI检查。结果:12例原发性淋巴瘤中,位... 目的:分析骨盆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骨盆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12例均行X线检查,4例行CT检查,11例行MRI检查。结果:12例原发性淋巴瘤中,位于髂骨10例,耻骨及骶骨各1例。X线及CT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8例,混合性骨质破坏4例,常合并较大软组织肿块,骶髂关节受侵犯2例,髋关节受侵犯7例;MRI检查T1WI主要表现为等信号6例,稍高信号1例,低信号4例,T2WI主要表现为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骨盆是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好发部位,其X线、CT表现多样,MRI信号复杂,需与多种恶性骨肿瘤鉴别,充分结合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可提高病变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霍奇金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骨骼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附6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郁万江 杜湘珂 徐爱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752-754,共3页
目的 分析 6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肌肉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点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 6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肌肉淋巴瘤病人的CT、MRI和病理资料 ,均行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例为单块肌肉受累 ,5例为多... 目的 分析 6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肌肉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点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 6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肌肉淋巴瘤病人的CT、MRI和病理资料 ,均行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例为单块肌肉受累 ,5例为多块相邻肌肉受累。CT平扫及MRIT1WI信号与周围正常肌肉相似 ,T2WI高于肌肉信号 ,且内部信号轻度不均匀 ;CT、MRI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密度或信号高于正常肌肉。病变肌肉呈弥漫性增大 ,累及整块肌肉。结论 原发骨骼肌非霍奇金淋巴瘤CT和MRI表现为肌肉弥漫性膨胀 ,密度或信号均匀 ,于CT和MRITIWI上与肌肉呈等密度或信号 ,MRI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弥漫性均匀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肌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X线及CT征象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立 郭茂凤 张文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 :研究分析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X线及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X线及CT表现。结果 :15例中单发骨灶 13例 ,多发 2例 ;病变位于长骨 9例次 ,扁骨及异形骨 8例次。X线及CT表现... 目的 :研究分析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X线及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X线及CT表现。结果 :15例中单发骨灶 13例 ,多发 2例 ;病变位于长骨 9例次 ,扁骨及异形骨 8例次。X线及CT表现为浸润型改变者 8例次、溶骨型 6例次、硬化型 2例次、囊状膨胀型 1例次 ;所有病例可见软组织肿块 ;4例见骨膜反应 ;5例合并病理性骨折。结论 :本病常侵犯单骨 ,多表现为虫蚀样浸润性和溶骨性骨破坏 ,部分病变周边有硬化或有软组织肿块。X线及CT定性诊断困难 ,确诊需结合临床及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许景艳 孙雪梅 +1 位作者 欧阳建 范询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6-447,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原发霍奇金淋巴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左侧肩胛骨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19
作者 李兵 吴新淮 +2 位作者 李思源 王智琴 冀玉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6-326,共1页
关键词 原发 肩胛 霍奇金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右坐骨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报告
20
作者 王永胜 侯春林 刘祖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37-1037,1058,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右坐霍奇金淋巴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