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赵艳君 姜霁哲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骨关节骨折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治疗前后关节...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骨关节骨折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治疗前后关节活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相较于常规的内固定方法来说,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更好,且能显著改善患者关节活动情况,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骨关节骨折 并发症 运动功能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关节骨折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吕荷荣 刘克昌 项少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骨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平片,16层螺旋CT,手术或手法复位证实的骨关节骨折患者124例影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16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均能显示骨折。横断面图像可以显示骨关节的骨折及...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骨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平片,16层螺旋CT,手术或手法复位证实的骨关节骨折患者124例影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16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均能显示骨折。横断面图像可以显示骨关节的骨折及移位,受累范围及关节脱位。三维重建立体显示整体骨折走行方向、骨碎片及骨折移位关节脱位情况。结论 16层螺旋CT对于术前充分了解骨折情况并制定严格的手术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16层螺旋CT应是关节骨折术前常规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1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岳春彦 高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1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2年10月,本院骨科共接诊收治骨关节骨折的患者有100例,骨折患者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半年至两年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的疗效。结果100例患者,优良率95...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2年10月,本院骨科共接诊收治骨关节骨折的患者有100例,骨折患者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半年至两年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的疗效。结果100例患者,优良率95.0%,同时在术后没有出现感染病例。结论可吸收螺钉属于一种新型骨科内固定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需再进行二次手术,术后患者恢复好,对骨科骨折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骨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有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726-727,共2页
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骨关节骨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内固定... 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骨关节骨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骨关节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骨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海富 熊健 +1 位作者 吴小川 刘翔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9期94-95,共2页
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骨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68例骨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骨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68例骨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关节骨折患者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可有效促进切口愈合及关节活动度改善,且安全性高,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骨关节骨折 传统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定武 李峥嵘 林冠启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6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骨关节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可吸收螺钉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优...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骨关节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可吸收螺钉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不良反应、二次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57,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4.3±1.1)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4±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66,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发生率为4.76%(1/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5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1/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88,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可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避免了二次手术,对患者的身心影响降至最低,并控制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极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骨折 可吸收螺钉 二次手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关节骨折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易勋平 易林权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7期144-144,146,共2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关节骨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骨关节损伤患者48例,经16层螺旋CT扫描,进行多平面重建与表面遮盖显示,并与X线片进行对比。结果:MPR、SSD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以及16层螺旋CT(P<0.05);MP...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关节骨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骨关节损伤患者48例,经16层螺旋CT扫描,进行多平面重建与表面遮盖显示,并与X线片进行对比。结果:MPR、SSD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以及16层螺旋CT(P<0.05);MPR图像中能显示骨表面与内部的骨折线,有利于观察骨折的移位以及相邻关节的解剖关节;SSD能从外部显示骨折线、骨表面碎骨片等的具体情况。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关节骨折诊治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提高骨关节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也有利于观察骨折的具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成像技术 骨关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2期115-115,117,共2页
目的探讨对骨关节骨折经可吸收螺钉诊治的效果。方法 2011年3月26日—2013年3月26日,我院接诊骨关节骨折病人60例,随机将60例骨关节骨折人员分组:甲骨关节组(30例)与乙骨关节组(30例)。对甲骨关节组经可吸收螺钉诊疗,对乙骨关节组经传... 目的探讨对骨关节骨折经可吸收螺钉诊治的效果。方法 2011年3月26日—2013年3月26日,我院接诊骨关节骨折病人60例,随机将60例骨关节骨折人员分组:甲骨关节组(30例)与乙骨关节组(30例)。对甲骨关节组经可吸收螺钉诊疗,对乙骨关节组经传统内固定术医疗。诊治之后,对比甲骨关节组与乙骨关节组的疗效。结果在乙骨关节组中,8例骨关节优,13例骨关节良,3例骨关节可,6例骨关节差。在甲骨关节组中,14例骨关节优,13例骨关节良,3例骨关节可,0例骨关节差。显然甲骨关节组的疗效比乙骨关节组好,P<0.05。甲骨关节组的并发症情况比乙骨关节组好,P<0.05。结论对骨关节骨折经可吸收螺钉诊治,效果突出,基本上无并发症,能提升骨折愈合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骨折 并发症 骨折愈合 可吸收螺钉 疗效 临床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术后患者36例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伟军 邹季 +2 位作者 汪伟 杨傲飞 查华荣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对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骨科接诊的7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跟骨关节内固定术联...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对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骨科接诊的7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跟骨关节内固定术联合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跟骨关节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骨骼形态等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2.78%)的愈合优良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75.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issane角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术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时,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愈合优良率,缩短术后愈合时间、改善骨骼形态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内固定术 桃红四物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0
10
作者 潘骏 周之德 +1 位作者 王宇仁 姜其为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骨折类型采用Sanders骨折分型法 ,6 2例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 6 2例患者中 ,5 7例获得随访 (91 9% ) ,平均随访时间 2 3个月。结果 ...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骨折类型采用Sanders骨折分型法 ,6 2例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 6 2例患者中 ,5 7例获得随访 (91 9% ) ,平均随访时间 2 3个月。结果 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 ,本组中优 16例 (2 8 1% ) ,良 2 1例 (36 8% ) ,一般 13例 (2 2 8% ) ,差 7例 (12 3% ) ,优良率 6 4 9%。结论 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应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尽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跟骨的外形与力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移位跟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疗效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早期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鹏 段俞伽 +1 位作者 崔硕 张殿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早期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2组均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后应用抗生素防感染,并进行...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早期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2组均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后应用抗生素防感染,并进行烤灯理疗恢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足部功能评分、术后骨骼形态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足部功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根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根骨交叉角(Gissane角)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效优良率(92.68%,38/41)显著高于对照组(63.41%,26/41)(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术后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早期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骨骼形态的恢复及增强足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桃红四物汤 足部功能 骼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卧位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南生 黎早敏 +4 位作者 林坚平 肖海涛 宋世锋 陈剑飞 曾凡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侧卧位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侧卧位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40例。疗效评定依据AOFAS评分标准。结果40例中,优33例、良7例。结论侧卧位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 目的观察侧卧位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侧卧位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40例。疗效评定依据AOFAS评分标准。结果40例中,优33例、良7例。结论侧卧位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显露清晰,手术操作方便,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内固定 侧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立峰 蔡锦方 梁进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手法复位 治疗 移位型跟关节骨折 手法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自力 郭志敦 +3 位作者 李志军 丁韶龙 卢微波 程国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关节骨折 内固定治疗 疗效观察 钛板 腰椎压缩性骨折 关节骨折 高处坠落伤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形钢板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43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宋舸 范广宇 +1 位作者 陈丹 金勇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 探讨塑形钢板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开放复位塑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共 43例 (46跟 )。随访时间 2 4年。进行手术前、后X线变化及临床结果评定。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可使跟骨距下关节疼痛消... 目的 探讨塑形钢板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开放复位塑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共 43例 (46跟 )。随访时间 2 4年。进行手术前、后X线变化及临床结果评定。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可使跟骨距下关节疼痛消失 ,功能改善 ,跟距关节及跟骨恢复了正常的对合关系及形状。结论 塑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形钢板 手术治疗 距下关节内跟骨折 疗效 临床分析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塑性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锋 王敏 +1 位作者 叶湛 徐红野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496-497,共2页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关节骨折 可塑性 钢板治疗 粉碎性骨折 临床常见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距关节内跟骨骨折移位变化的CT测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邱红明 王述亮 +2 位作者 郑志勇 王少山 张世华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7期403-404,共2页
目的 :测量跟距关节内跟骨骨折移位的具体数据 ,分析其移位规律。方法 :对 6 6例跟骨骨折患者双侧跟骨同时行冠状面CT扫描 ,以健侧跟骨CT冠状面上能完整显示后距下关节面、载距突和跟骨体的一幅扫描面图像为基准 ,分别对健侧和患侧跟骨... 目的 :测量跟距关节内跟骨骨折移位的具体数据 ,分析其移位规律。方法 :对 6 6例跟骨骨折患者双侧跟骨同时行冠状面CT扫描 ,以健侧跟骨CT冠状面上能完整显示后距下关节面、载距突和跟骨体的一幅扫描面图像为基准 ,分别对健侧和患侧跟骨进行测量 ,包括冠状面上跟骨最远端的宽度、跟骨中部的宽度、跟骨长度及Perie角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侧前跟部宽度较健侧增宽 9 6 6mm(P <0 0 1) ;冠状面中央部跟骨平均增宽 8 81mm (P <0 0 1)。Perie角患侧 32 15° ,健侧 17 4 0°,两者相差 14 75°(P <0 0 1)。跟骨的长度患侧为 5 5 6 7mm ,健侧为 6 0 5 9mm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跟距关节内跟骨骨折以最远端横向移位最大 ,故此在治疗上应高度注意这种病理变化 ,彻底矫正其横向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距关节内跟骨折 诊断 CT测量 骨折块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7
18
作者 侯喜君 林昂如 徐高峰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 :探讨波及跟距关节跟骨骨折的优选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92年 1月 - 2 0 0 2年 9月收治的 6 2例 (6 6足 )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法、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撬拨复位石膏固定法进行治疗 ,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目的 :探讨波及跟距关节跟骨骨折的优选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92年 1月 - 2 0 0 2年 9月收治的 6 2例 (6 6足 )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法、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撬拨复位石膏固定法进行治疗 ,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 2个月~ 10年 ,Essex LoprestiⅠ型骨折单纯石膏固定法平均得分 96 5 ,撬拨复位法平均得分 98 5 ;Ⅱ型骨折手法复位 +管型石膏固定法平均得分 75 6 ,撬拨复位法平均得分 91 8;Ⅲ型骨折手法复位 +管型石膏固定法平均得分 4 5 6 ,撬拨复位法平均得分 70 3。结论 :Ⅰ、Ⅱ型骨折用撬拨复位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Ⅲ型骨折手术治疗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及跟距关节型跟骨折 治疗 石膏外固定 手法复位 撬拨复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CT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祁宝兴 辛景义 《中国骨伤》 CAS 1995年第2期27-28,共2页
跟骨关节内骨折CT的临床意义天津医院(300211)祁宝兴,辛景义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损伤,跟骨解剖结构复杂,由不同方位的6个关节衔接而成,采用CT扫描能充分显示跟骨及相关的全貌,对确定骨折部位、类型、移位及关节... 跟骨关节内骨折CT的临床意义天津医院(300211)祁宝兴,辛景义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损伤,跟骨解剖结构复杂,由不同方位的6个关节衔接而成,采用CT扫描能充分显示跟骨及相关的全貌,对确定骨折部位、类型、移位及关节受累程度等均优于平片[1]。现将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关节骨折 CT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贺文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676-3679,共4页
目的观察手术切开复位跟骨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渑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手术... 目的观察手术切开复位跟骨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渑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切开复位跟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借助X线比较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跟骨B9hler角,术后6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8~12个月。术前、术后6个月跟骨B9hler角分别为(6. 85±2. 83)°、(28. 23±7. 56)°,术后6个月跟骨B9hler角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12例,良2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 89%。术后1例患者手术转角处切口出现皮肤发暗,血运差,但无渗出,观察1个月,创口局部结痂自行脱落。其余患者创口无感染及坏死现象。结论手术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 锁定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