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林 海涌 +4 位作者 曲铁兵 陶天遵 刘忠厚 周君琳 杜心如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研究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骨重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中采用梯度离心法和酶消化法分别获得人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并将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分... 目的研究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骨重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中采用梯度离心法和酶消化法分别获得人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并将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分化。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指标检测、细胞染色和矿化结节测定等方法,确定骨髓基质细胞的功能状态和分化程度。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的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生化指标稳定。骨髓基质细胞分化后,碱性磷酸酶分泌明显增加,可以产生大量的矿化结节,具有成熟成骨细胞的表型特征。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在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保护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明显升高,而骨保护素配体的表达则逐渐下降。细胞中OPGmRNA表达在第21天时达到最大,约为未分化时水平的2.5倍。而OPGLmRNA表达减少为未分化时1/2;细胞中OPG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提高约为未分化细胞的6倍。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保护素表达逐渐升高而骨保护素配体表达显著降低,两者比值的逐渐增大,从而发挥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这可能是协调骨重建周期有序进行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髓基质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IGF-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石义刚 陶天遵 +5 位作者 陶树清 刘枫晨 徐强 王立春 吉光荣 吴丽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rhIGF 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明确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在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作用机理及rhIGF 1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 2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 ,在rhI...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rhIGF 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明确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在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作用机理及rhIGF 1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 2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 ,在rhIGF 1为 0ng/ml,10ng/ml,2 0ng/ml,5 0ng/ml的浓度中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及钙结节的形成 ,MTT法、碱性磷酸酶 (ALP)、骨钙素 (OCN)测定细胞增殖和分化 ,RT PCR测定rhIGF 1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骨细胞在 7d可铺满瓶壁 ,3 0d可形成钙结节 ,rhIGF 1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ALP和OGN的分泌 ,促进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的表达 ,以促进骨保护素表达明显 ,在rhIGF 1为 10ng/ml时作用明显。结论rhIGF 1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的表达 ,骨保护素mRNA表达显著。rhIGF 1可能通过影响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而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平衡 ,使骨重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GF-1 细胞增殖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MRNA 质疏松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和静压力对不同年龄人牙周膜细胞中骨保护素配体和骨保护素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王阳阳 崔占琴 +2 位作者 李文静 汤盟 李丹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531-537,共7页
目的:体外细胞实验观察静压力作用下棕榈酸(PA)模拟的高脂微环境对不同年龄人牙周膜细胞(HPDLCs)骨保护素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PA(10、100、200、250、300、400、500μmol/L)对体外培养的... 目的:体外细胞实验观察静压力作用下棕榈酸(PA)模拟的高脂微环境对不同年龄人牙周膜细胞(HPDLCs)骨保护素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PA(10、100、200、250、300、400、500μmol/L)对体外培养的源于12~45岁受试者HPDLCs增殖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浓度200μmol/L PA干预HPDLCs,200 Pa静压力模拟体外正畸加力,在不同分组条件下(PA组、静压力组、PA+静压力组以及空白对照组),ELISA测定加力前及加力后3、6、12、24、36、48、72 h各组细胞RANKL、OPG的表达并计算OPG/RANKL比值。结果:PA对不同年龄HPDLCs增殖均可产生抑制作用(P<0.05),随PA浓度增加、年龄增长、作用时间延长,HPDLCs增殖活力逐渐降低。静压力作用下,PA可上调RANKL蛋白表达,下调OPG蛋白表达及OPG/RANKL比值(P<0.05),但随年龄增长RANKL蛋白表达降低,OPG蛋白表达及OPG/RANKL比值增加。结论:PA与静压力共同作用下牙周骨改建更为活跃,具有协同促进骨改建作用。RANKL、OPG的表达与年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人牙周膜细胞 静压力 增龄 骨保护素配体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科接骨片对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骨保护素及配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翁春辉 赖晓宇 +2 位作者 詹春华 戴丽冰 钟志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7期1551-1553,I0007,共4页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对照组(24只)和伤科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科接骨片组动物给...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对照组(24只)和伤科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科接骨片组动物给予伤科接骨片饲料。分别于建模后7、14、28、56天处死相同例数动物(n=6),收集下颌骨缺损处骨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OPG、OPGL表达分别于建模后第7、14天显著提高(P<0.05),伤科接骨片组OPG表达于建模后第7、14、28、56天均显著提高(P<0.05),OPGL表达则提高不明显(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伤科接骨片组OPG表达于建模后第14、28、56天均显著提高(P<0.05),OPGL表达于建模后第14天显著降低(P<0.05),OPG/OPGL比值在建模后第14、28、56天显著上升(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可能通过影响OPG、OPGL的表达而促进下颌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缺损 伤科接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骨保护素及配体和环氧合酶-2的表达
5
作者 翁春辉 赖晓宇 +2 位作者 詹春华 戴丽冰 钟志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12-2714,共3页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和实验组(24只),建立...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和实验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分别于建模后3、14、28、56d处死相同例数动物(n=6),然后收集下颌骨缺损处的骨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技术检测OPG、OPGL、COX-2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兔下颌骨缺损修复过程中,OPG、OPGL、COX-2蛋白和mRNA在不同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高表达(P<0.05),但各指标峰值出现的时间点不同(P<0.01)。OPG,OPGL,COX-2峰值分别出现在建模后3、28、14d。结论: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OPG、OPGL、COX-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兔下颌骨缺损修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环氧合酶-2 下颌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龄因素对微种植体周围组织骨保护素及配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谭宇 刘健 +2 位作者 王洁丽 潘虹海 杨四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分析正畸力作用下局部骨重建差异,探讨增龄因素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3月龄和6月龄雄性新西兰兔20只为实验动物,每组10只,在兔双侧上颌骨各植入微种植体1枚,共40枚。愈合3周后右侧加载,加载3周后处死,RT-PCR法检测... 目的:分析正畸力作用下局部骨重建差异,探讨增龄因素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3月龄和6月龄雄性新西兰兔20只为实验动物,每组10只,在兔双侧上颌骨各植入微种植体1枚,共40枚。愈合3周后右侧加载,加载3周后处死,RT-PCR法检测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骨保护素(OPG)及其配体(RANKL)mRNA的表达,比较幼年兔和成年兔微种植体支抗周围骨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未加载的微种植体周围骨中OPG、RANKL mRNA表达3月龄组高于6月龄组。加载3周后的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OPG mRNA表达均降低,3月龄组加载压力侧降低最明显;RANKL mRNA表达均升高,3月龄组加载压力侧升高最明显。加载后RANKL/OPG比值均升高,3月龄组压力侧升高最多。结论:3月龄组骨转换活跃,加载后微种植体周围尤其是压力侧骨吸收显著增强,可能导致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下降。6月龄组微种植体支抗周围骨重建相对平缓,有利于种植体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支抗 年龄 保护(OPG) 骨保护素配体(RANK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归丸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钙磷代谢和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安方玉 颜春鲁 +4 位作者 刘永琦 宋敏 陈丽 马正民 牛彦强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卵巢摘除大鼠钙磷代谢和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60只,采用去卵巢法制备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将...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卵巢摘除大鼠钙磷代谢和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60只,采用去卵巢法制备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切除卵巢组,左归丸低、中、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戊酸雌二醇片),每组10只。造模成功12周后给予药物干预,西药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0.09 mg/kg灌胃治疗,左归丸低、中、高剂量组按4.75、9.5、19 g/kg灌胃治疗,假手术组和切除卵巢组大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干预4周后股动脉采血处死大鼠。比色分析法检测血清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含量;ELISA法检测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和RANKL含量;双能X骨密度仪分析测定大鼠股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AG-IX生物力学万能实验机检测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假手术组,切除卵巢组,西药对照组,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的BMD分别为(0.145±0.004)、(0.116±0.007)、(0.146±0.006)、(0.142±0.004)、(0.134±0.002)、(0.129±0.001)g/cm2;这6组的体质量分别为(173.20±13.92)、(264.10±28.61)、(249.44±26.64)、(243.00±10.25)、(253.45±18.19)、(268.50±22.39)g;这6组的子宫指数分别为(1.62±0.34)、(0.45±0.09)、(0.89±0.22)、(1.03±0.23)、(0.91±0.13)、(0.46±0.07)mg/g;这6组Ca、P含量分别为(2.07±0.07/0.30±0.02)、(0.92±0.08/0.10±0.03)、(1.89±0.11/0.22±0.03)、(1.95±0.13/0.27±0.02)、(1.67±0.10/0.19±0.06)、(1.59±0.15/0.12±0.02)mmol/L;这6组OPG、RANKL和RANK含量分别为(755.00±58.05/5.73±0.27/10.68±0.69)、(493.67±36.77/10.24±0.33/18.62±0.74)、(653.00±56.93/7.37±0.19/12.23±0.76)、(731.00±38.49/6.77±0.65/11.52±0.39)、(704.33±62.92/7.97±0.41/14.69±0.86)、(555.00±97.09/9.31±0.75/15.04±0.52)pg/m L;这6组的最大载荷分别为(142.16±0.10)、(86.26±0.13)、(126.43±0.31)、(119.77±0.74)、(111.96±1.57)、(98.92±1.44)N;这6组弹性模量分别为(19.48±0.24)、(13.10±0.43)、(16.70±0.37)、(16.17±0.15)、(15.99±0.22)、(14.98±0.15)MPa。与假手术组比较,切除卵巢组大鼠的BMD、Ca、P、OPG、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水平均显著降低,而RANK和RANKL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切除卵巢组相比,左归丸各剂量干预组和西药对照组大鼠BMD和弹性模量均显著升高,RANK和RANKL含量明显降低,左归丸中、高剂量组和切除卵巢+西药对照组Ca、P、OPG含量和最大载荷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丸能升高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提高骨强度,并改善其力学性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RANKL/OPG水平和Ca、P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去势大鼠 钙磷代谢 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保护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保护素基因敲除对小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西华 颜美珠 +2 位作者 许勇 庞晓芬 王铸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收缩功能与骨保护素配体(RANKL)和雌激素在骨保护素(OPG)基因敲除小鼠引起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OPG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设对照组;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OPG和RANKL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利用心脏超声... 目的探讨左心室收缩功能与骨保护素配体(RANKL)和雌激素在骨保护素(OPG)基因敲除小鼠引起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OPG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设对照组;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OPG和RANKL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利用心脏超声对心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PG基因敲除组小鼠的心脏质量、心脏质量与体质量的比值、左室心肌细胞的横切面积均明显增大(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也明显增大(P<0.05)。OPG基因敲除组小鼠血清RANK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血清雌激素水平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OPG缺乏导致血清RANKL水平升高,左心室心肌细胞肥大,但不影响血清雌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左心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对牙槽骨成骨细胞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晓燕 刘运新 吴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大鼠牙槽骨成骨细胞的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牙槽骨成骨细胞培养,用含不同浓度(0.10、0.50、1.00、5...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大鼠牙槽骨成骨细胞的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牙槽骨成骨细胞培养,用含不同浓度(0.10、0.50、1.00、5.00 mg/L)的丹参素血清分别作用于第4代牙槽骨成骨细胞,培养1、3和5 d后,分别通过噻唑蓝(methyl thiazol tetrazolium,MT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率、OGP和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丹参素对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随药物浓度和时间变化而改变,其中含5.00 mg/L丹参素的血清作用3 d后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率最高,OGP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 P <0.05)。结论:丹参素能通过增加OGP mRNA和蛋白表达进而促进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保护 牙槽 质疏松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对体外成骨细胞OPG及其配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川 李孝鹏 +3 位作者 符诗聪 邹志强 朱雅萍 张风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检测小鼠胎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并将不同浓度雄激素干预后,OPG和OPGL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雄激素在成骨细胞介导破骨细胞分化、活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得到小鼠胎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培养传代并选择第二代细胞用于实验;对第二... 目的检测小鼠胎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并将不同浓度雄激素干预后,OPG和OPGL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雄激素在成骨细胞介导破骨细胞分化、活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得到小鼠胎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培养传代并选择第二代细胞用于实验;对第二代成骨细胞实施含10-10mol/L、10-9mol/L、10-8mol/L3种浓度雄激素的培养液干预;抽提细胞RNA,采用RT-PCR方法半定量观察成骨细胞中OPG和OPGL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选用的各浓度组均未出现细胞毒性反应,雄激素干预使成骨细胞中OPG基因表达上调,而OPGL与OPG比率随时间呈递减趋势。结论雄激素可以特异性地在转录水平调节成骨细胞中OPG和OPGL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 细胞 保护(OPG) 骨保护素配体(OPGL)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中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建舫 张国中 +4 位作者 吴培福 曲伟杰 赵继勋 韩博 赵德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1-796,共6页
为了观察氟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中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取30只出生24 h以内的昆明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其头盖骨,去除筋膜和结缔组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原代成骨细胞的培养。取其第2代成骨细胞,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 为了观察氟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中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取30只出生24 h以内的昆明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其头盖骨,去除筋膜和结缔组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原代成骨细胞的培养。取其第2代成骨细胞,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氟化钠(10-12、10-11、10-10、10-9、10-8mol/L),培养40 h,收集细胞板中贴壁的细胞提取总RNA,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OPG/RANKL mRNA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中OPG/RANKL mRNA的比值显著升高,且随着氟化钠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10-10mol/L氟化钠达到最大值(P<0.01)。说明微量氟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成熟分化,使骨吸收能力减弱,相应地增加了骨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离子对人成骨细胞RANKL/OPG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光飞 何银锋 +3 位作者 赵理平 李勇 林华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研究人成骨细胞(hFOB1.19)在不同铁离子状态下RANKL/OPG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方法成骨细胞株(hFOB1.19)在DMEM/F-12培养基培养传代至第3代后,用不同终浓度枸橼酸铁铵(50、100、200μmol/L)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干预24h,用RT-PCR方法和免... 目的研究人成骨细胞(hFOB1.19)在不同铁离子状态下RANKL/OPG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方法成骨细胞株(hFOB1.19)在DMEM/F-12培养基培养传代至第3代后,用不同终浓度枸橼酸铁铵(50、100、200μmol/L)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干预24h,用RT-PCR方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干预后成骨细胞的RANKL、OPGmRNA和蛋白表达并计算RANKL/OPG比率。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50、100、200μmol/L组RANKL/OPGmRNA表达比分别为0.56±0.13、0.58±0.01、0.69±0.01、1.84±0.92;Western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50、100、200μmol/L组RANKL/OPG蛋白表达比分别为0.82±0.66、0.82±0.64、1.09±0.11、1.25±0.14。统计学分析显示,在mRNA和蛋白水平,100和200μmol/L浓度的枸橼酸铁铵干预后RANKL/OPG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0μmol/L枸橼酸铁干预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可以影响人成骨细胞RANKL/OPG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进而可能影响骨形成和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铁铵 细胞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2 位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信号通路、钙离子(Ca^(2+))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Src、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等骨代谢重要通路,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LRP5)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等易感基因,载脂蛋白E(Apo E)、Klotho蛋白(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涎蛋白(BSP)等相关蛋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保护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钙离子信号通路 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 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Hedghog信号通路 形态发生蛋白2/Smad信号通路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维生D受体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雌激受体基因 Ⅰ型胶原α1和Ⅰ型胶原α2基因 甲状旁腺基因 降钙受体基因 甲状旁腺相关蛋白受体基因 载脂蛋白E Klotho蛋白 形态发生蛋白 涎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激活蛋白-1 硬化蛋白 靶向治疗 质疏松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调控OPG/RANKL比值对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卫莹 刘师伟 +3 位作者 段瑞雪 赵宇翔 李楠 吴亚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3-510,共8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卵巢切除组(OVX组)、卵巢切除+HUC-MSCs干预组(4...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卵巢切除组(OVX组)、卵巢切除+HUC-MSCs干预组(4×10^(6)/3 d,HUC-MSCs干预组),每组各10只,Sham组切除大鼠腹腔少量脂肪,其余各组均去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HUC-MSCs组用干细胞干预12周,其余2组用等剂量生理盐水干预。干预结束后,通过骨代谢血清指标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Ⅰ型胶原C端肽(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测量、骨密度检测、成骨细胞表面积/骨表面积比(osteoblast surface/bone surface,ObS/BS)和破骨细胞表面积/骨表面积比(osteoclast surface area/bone surface,OcS/BS),评估大鼠骨质疏松改善情况,同时通过Western blot探究各组大鼠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β-连环蛋白(β-cateni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表达情况。结果:HUC-MSCs组大鼠血清Ca、ALP含量明显高于OVX组(2.320±0.188 vs.1.822±0.139;79.584±8.349 vs.43.644±5.369;均P=0.000),P、CTX含量明显低于OVX组(1.651±0.068 vs.1.864±0.076,P=0.000;119.832±18.180 vs.144.272±15.629,P=0.039);HUC-MSCs组骨小梁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骨密度、骨小梁数目、骨小梁面积比、ObS/BS均明显高于OVX组(161.114±16.726 vs.126.558±7.100,P=0.009;1.702±0.220 vs.1.051±0.323,P=0.020;33.111±6.101 vs.19.575±5.629,P=0.022;45.279±3.947 vs.33.948±7.339,P=0.041),骨小梁分离度、OcS/BS明显低于OVX组(0.592±0.066 vs.0.845±0.165,P=0.018;37.532±3.910 vs.44.891±3.615,P=0.02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UC-MSCs组OPG/RANKL比值、β-catenin、Runx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OVX组(0.776±0.045 vs.0.097±0.063,P=0.000;0.590±0.057 vs.0.202±0.088,P=0.000;0.595±0.078 vs.0.239±0.071,P=0.001)。结论:HUC-MSCs可以通过Wnt/β-catenin/Runx2通路调节OPG/RANKL比值,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代谢 保护/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籽总黄酮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银玲 陈丽艳 +4 位作者 张蕾 丁纯洁 郑宏宇 綦菲 王伟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2-369,共8页
目的探讨黄瓜籽总黄酮提取物(cucumber seed flavonoids,CSF)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ouse embryo osteoblast precursor cells,MC3T3-E1)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以及对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 目的探讨黄瓜籽总黄酮提取物(cucumber seed flavonoids,CSF)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ouse embryo osteoblast precursor cells,MC3T3-E1)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以及对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RAN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通过噻唑蓝(MTT)实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考察不同浓度CSF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采用RT-PCR方法检测SPARC、OPG/RANKL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OPG/RANKL的蛋白表达量。结果CSF高、中剂量组能够明显提高细胞增殖率(P<0.05),分别为阳性对照组的1.92和1.77倍;CSF高、中剂量组ALP活性为(2.756±0.073)和(1.961±0.107)U/mL,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0.453±0.029)U/mL(P<0.05);CSF高、中剂量组钙化结节面积为(34.899±0.811)和(22.112±0.914)mm 2/10个视野,与阳性对照组(16.577±0.649)mm 2/10个视野相比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组相比,CSF高、中剂量组在不同时间点均明显上调SPARC、OPG/RANKL mRNA表达量,并促进OPG/RANKL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黄瓜籽总黄酮类成分能够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分化及矿化能力,并通过上调SPARC、OPG/RANKL的表达水平提高MC3T3-E1细胞的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籽总黄酮 小鼠胚胎成细胞前体细胞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 保护/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