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座椅舒适性的主观和客观评价研究 被引量:56
1
作者 王正华 喻凡 庄德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7-819,共3页
在对座椅机械结构及人体脊骨生理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针对腰托对汽车座椅舒适性影响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腰托装置的设计及安装对人体的体压分布有显著影响,设计合理的腰托装置可明显改善汽车座椅的舒适性。
关键词 汽车座椅 腰托 舒适 主观客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动力性与驾驶性客观评价体系 被引量:29
2
作者 章桐 刘普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65-1872,共8页
在传统的汽车燃油经济性和全负荷动力性客观评价基础上引入汽车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体系,重点阐述了驾驶性评价的4个主要方面,即部分负荷特性、加速踏板感觉、换挡平顺性和瞬态急踩/松加速踏板响应.详细分析了纵向加速度响应曲面、加速踏... 在传统的汽车燃油经济性和全负荷动力性客观评价基础上引入汽车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体系,重点阐述了驾驶性评价的4个主要方面,即部分负荷特性、加速踏板感觉、换挡平顺性和瞬态急踩/松加速踏板响应.详细分析了纵向加速度响应曲面、加速踏板-加速度线性度、加速度增益、换挡冲击度、加速度均方根值和振动剂量等驾驶性客观指标,并通过线性相关分析验证客观指标与主观评价的一致性.基于多目标性能平衡,构建了整车级别燃油经济性、动力性与驾驶性综合评价体系.以某6速自动挡柴油车型为例,利用AVL CRUISE软件建立车辆纵向动力学性能计算模型,借助AVL GSP(gear shifting program)工具快速生成最佳燃油经济性换挡策略和兼顾油耗、动力与驾驶性约束的综合性换挡策略,对比分析2种不同换挡策略下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与驾驶性部分客观评价指标,通过定量分析表明了客观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经济 动力 驾驶 客观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轻型车瞬态工况下的驾驶性客观评价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胡月 杨建军 +1 位作者 张先锋 刘双喜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提出与纵向加速度、冲击度、响应时间相关的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分析发动机、变速器和节气门的瞬态响应特性,传动系统、发动机和车身的纵向稳定性。通过定量分析客观指标揭示驾驶性评分差距的原因,初步建立瞬态工况的驾驶性客观评价方法... 提出与纵向加速度、冲击度、响应时间相关的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分析发动机、变速器和节气门的瞬态响应特性,传动系统、发动机和车身的纵向稳定性。通过定量分析客观指标揭示驾驶性评分差距的原因,初步建立瞬态工况的驾驶性客观评价方法,并与试验车道路、发动机试验数据和主观驾驶评价结果对比,表明所选择的客观评价参数能够真实反映主观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 客观评价 瞬态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AHP在CVT车辆驾驶性主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泉 周云山 +1 位作者 王建德 陈建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5-1728,共4页
配备CVT的整车在驾驶性主观评价方面主要有平顺性、冲击振动、油门踏板响应等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评价,建立相应的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并对重要性标度进行改进,通过对常规驾评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对配备CVT的整车驾驶性... 配备CVT的整车在驾驶性主观评价方面主要有平顺性、冲击振动、油门踏板响应等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评价,建立相应的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并对重要性标度进行改进,通过对常规驾评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对配备CVT的整车驾驶性的主观感受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级变速器 主观评价 层次分析法 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驾驶品质主客观测试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普辉 章桐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1-456,共6页
驾驶品质主观评价易受测试人员、环境等因素影响,客观测试分析正逐渐成为主观评价的重要补充.以某SUV乘用车型为例,分别进行目标车和开发样车多工况道路驾驶品质主观评价试验、客观表征指标体系构建与参数测试及驾驶品质模拟评分.对比... 驾驶品质主观评价易受测试人员、环境等因素影响,客观测试分析正逐渐成为主观评价的重要补充.以某SUV乘用车型为例,分别进行目标车和开发样车多工况道路驾驶品质主观评价试验、客观表征指标体系构建与参数测试及驾驶品质模拟评分.对比目标车和开发样车在稳态加速和急踩加速踏板两项工况中各项客观表征指标,通过定量分析揭示导致驾驶品质评分差距的内在原因.相关性分析显示主观评价与客观模拟评分一致性较好,表明所选择的客观表征参数与计算模型能够真实反映主观评价结果,为通过客观量化的方式进行驾驶品质描述与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品质 主观评价 客观测试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汽车驾驶性主观评价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普辉 章桐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186,共6页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方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构建汽车驾驶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结构模型,重点分析驾驶性评价的5个主要方面:全负荷响应、部分负荷响应、加速踏板感觉、换挡平顺性以及发动机"启/停"...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方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构建汽车驾驶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结构模型,重点分析驾驶性评价的5个主要方面:全负荷响应、部分负荷响应、加速踏板感觉、换挡平顺性以及发动机"启/停"与"急踩/松加速踏板"两种工况下的瞬态响应,并据此建立评价准则层和指标层.采用成对比较法获得模糊一致判断矩阵,计算出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各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对某三款C级别乘用车型进行主观评价道路试验,驾评人员对各车型底层指标进行主观评分,结合已确定的准则层和指标层权重系数,得到整车驾驶性模糊综合评分.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层次分析模型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驾驶性多指标评价特征;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及重要性标度排序识别了驾驶性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某三款C级别乘用车型进行道路试验和模糊综合评价,提出了各车型的设计特征、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实例分析表明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汽车驾驶性综合评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 驾驶 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车辆急加速工况驾驶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莫易敏 胡恒 +1 位作者 王骏 熊钊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8,共7页
针对驾驶性评价中主观评价一致性差及客观评价无法反映人体主观感受的问题,基于对急加速工况的特点分析,构建了急加速工况的驾驶性客观评价体系,并使用BP神经网络搭建驾驶性主观评分预测模型,建立主客观评价间的映射关系。最后,通过实... 针对驾驶性评价中主观评价一致性差及客观评价无法反映人体主观感受的问题,基于对急加速工况的特点分析,构建了急加速工况的驾驶性客观评价体系,并使用BP神经网络搭建驾驶性主观评分预测模型,建立主客观评价间的映射关系。最后,通过实车试验得到驾驶性主客观评价数据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整体准确率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性主观评价客观评价bp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HHO-Stacking集成模型的车辆驾驶性评估
8
作者 莫易敏 王相 +2 位作者 王哲 蒋华梁 李琼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5,共7页
为解决车辆驾驶性主观评价一致性差及客观评价无法反映主观感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的评价模型,首先研究了车辆加速工况特性,定义了工况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使用评价指标作为输入特征训练Stacking集成模型... 为解决车辆驾驶性主观评价一致性差及客观评价无法反映主观感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的评价模型,首先研究了车辆加速工况特性,定义了工况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使用评价指标作为输入特征训练Stacking集成模型,并且使用改进的哈里斯鹰优化(IHHO)算法优化了Stacking集成模型,提高了预测性能。最后通过道路试验表明,IHHO-Stacking集成模型的性能均优于单个机器学习模型,IHHO-Stacking集成模型预测合格率达95%,能够更有效完成驾驶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 主观评价 改进的哈里斯鹰算法 STACKING 集成模型 客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常用加速工况车辆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的设定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逯家鹏 杨雪峰 +2 位作者 张丽雪 高金威 史耀东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46,共7页
针对驾驶性评价结果不能反映用户重点加速需求和车辆开发前期无法设定车辆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的问题,采用用户调研、循环试验工况统计分析,并结合法规要求设定用户常用加速工况,将用户重点关注的加速驾驶体验需求转化为驾驶性客观评价指... 针对驾驶性评价结果不能反映用户重点加速需求和车辆开发前期无法设定车辆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的问题,采用用户调研、循环试验工况统计分析,并结合法规要求设定用户常用加速工况,将用户重点关注的加速驾驶体验需求转化为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根据对标试验结果设定用户加速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目标值,完成实车测试、优化、验证与主观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用户加速工况下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均达成,车辆加速响应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 用户加速体验 客观评价指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绩效主客观评价的契合性研究--来自H市基层警察服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曾莉 李佳源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3年第2期72-103,180,共32页
公众参与是"公共治理"时代民主行政的基本诉求,公众评价公共服务绩效是否切实可靠,是关系服务型政府建设纵深推进的重要问题。论文立足H市基层警察服务绩效评价的实践,围绕"公众主观评价是否基于客观绩效做出"的理... 公众参与是"公共治理"时代民主行政的基本诉求,公众评价公共服务绩效是否切实可靠,是关系服务型政府建设纵深推进的重要问题。论文立足H市基层警察服务绩效评价的实践,围绕"公众主观评价是否基于客观绩效做出"的理论争议,从整体层面和具体维度上分别探讨了主客观评价之间的契合性,以为公众有效参与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和策略思考。研究发现,在整体层面上客观绩效对公众主观评价具有显著影响,而在具体层面上主客观评价之间的契合性却存在差异,即公众在宏观层面上对公共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识别或判断能力,在微观层面上公众主观评价的可靠性不能一概而论。可见,公众对公共服务绩效的评价不是评不准,而是评价的对象和内容要找准,建构科学合理的公众评价体系亟需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绩效 公众主观评价 客观测量 契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场景彩色融合图像颜色协调性的主观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宇 高绍姝 +4 位作者 金伟其 贾晓婷 潘定平 刘佳妮 金凯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767-3774,共8页
彩色夜视技术是当前夜视技术发展的前沿,但如何实现对彩色夜视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仍然是当前困扰人们的问题。针对北京理工大学高绍姝提出的颜色协调性模型主观评价实验人数不足的问题,按照国际视觉实验标准重新设计并进行了颜色协调性... 彩色夜视技术是当前夜视技术发展的前沿,但如何实现对彩色夜视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仍然是当前困扰人们的问题。针对北京理工大学高绍姝提出的颜色协调性模型主观评价实验人数不足的问题,按照国际视觉实验标准重新设计并进行了颜色协调性的主观视觉评价实验,主观评价测试的彩色融合图像分成绿色植物、海天和城镇建筑物三类典型场景,主观实验人数提高到52人;对主观评价实验结果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绍姝提出的颜色协调性评价模型在三类场景与主观评价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明显优于其他评价模型,可以有效地对不同场景彩色融合图像的颜色协调性进行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协调 彩色融合图像 颜色质量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压分布的汽车座椅振动舒适性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开展 罗巧 +1 位作者 张志飞 徐中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36-1943,1963,共9页
为采用人-椅接触面的体压分布来表征汽车座椅的振动舒适性,在6种不同幅值的低频垂向激励下,以12名受试者为对象,进行汽车座椅振动舒适性主客观试验,以获得体压分布指标。对振动加速度和体压分布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提取加权加速度均... 为采用人-椅接触面的体压分布来表征汽车座椅的振动舒适性,在6种不同幅值的低频垂向激励下,以12名受试者为对象,进行汽车座椅振动舒适性主客观试验,以获得体压分布指标。对振动加速度和体压分布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提取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平均压力均值、最大压力均值和平均压力变化率与法向力变化率的均方根值等客观评价指标。运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主客观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压力均值、最大压力均值与主观不舒适性评分的相关性较弱(β=0.26,0.10),而平均压力变化率和法向力变化率的均方根值与主观不舒适性评分具有较强的相关性(β=0.83,0.85)。最后利用史蒂文斯幂定律对主客观参量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指标相比,平均压力变化率和法向力变化率的均方根值与主观不舒适性评分均具有较高的关联性(R~2>99.0%),可作为体压分布评价指标来表征汽车座椅的振动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振动舒适 主观评价 客观测试 体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学评价研究中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13
作者 石振国 王明才 石振清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9-42,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 ,阐述了国内外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和改革思路 ,明确了“以人本主义的个性发展成为评价改革的主体思想”和“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 ,阐述了国内外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和改革思路 ,明确了“以人本主义的个性发展成为评价改革的主体思想”和“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强调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内容要突出个性化以及要加强终身体育教育 ,重视进步性评价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评价 终身体育 终结评价 过程评价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评价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问题的主观性和建构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阎志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8-73,共6页
任何社会问题的存在,一般都要以一些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为依据。但这些客观事实,如果作为社会问题而存在,必须要经历一个由不同的社会群体和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对问题事实不断进行社会建构的过程。通过这种建构作用,客观... 任何社会问题的存在,一般都要以一些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为依据。但这些客观事实,如果作为社会问题而存在,必须要经历一个由不同的社会群体和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对问题事实不断进行社会建构的过程。通过这种建构作用,客观事实不断地被“问题化”,从而取得社会问题的合法地位。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和大众媒体,在某项社会问题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资源、群体利益对比关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 主观 客观事实 大众媒体 社会群体 制度化 知识分子 行为反应 客观现实 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学发现的评价
15
作者 许玉乾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60,共4页
论哲学发现的评价许玉乾哲学发现的评价是其获取社会认同的重要环节。作为社会认同环节的评价,主要是社会传播过程中的评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哲学发现内容之社会传播的过程中,发现主体自身对自己的发现将"袖手旁观"。事实上,... 论哲学发现的评价许玉乾哲学发现的评价是其获取社会认同的重要环节。作为社会认同环节的评价,主要是社会传播过程中的评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哲学发现内容之社会传播的过程中,发现主体自身对自己的发现将"袖手旁观"。事实上,在哲学发现经受社会评价与"验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 价值认识 主观 论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评价主体 社会认同 社会 社会评价 价值客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拐的使用角度对人机舒适性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吕春梅 唐艳红 +1 位作者 李美 杨帆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1-254,共4页
目前单臂操作助行器具产品的舒适性评价标准体系不完善,产品设计过程中缺乏充分的生物力学及人机工程学分析,从而导致了诸如腋神经损伤、腕关节损伤等二次伤害的发生。结合人机工程学理论和实验,通过人体生理结构解剖分析、使用动作姿... 目前单臂操作助行器具产品的舒适性评价标准体系不完善,产品设计过程中缺乏充分的生物力学及人机工程学分析,从而导致了诸如腋神经损伤、腕关节损伤等二次伤害的发生。结合人机工程学理论和实验,通过人体生理结构解剖分析、使用动作姿态分析、简易模型受力分析及使用舒适性主客观实验结合分析等方法,研究腋下拐杖各参数对人机舒适性的影响,得出腋下拐杖对人体使用舒适性产生影响的角度参数的最佳范围,为后续腋拐的设计与创新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学 拐杖 舒适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文本中意见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延祥 罗铁坚 +1 位作者 周佳 王竹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0-158,共9页
对评价文本的意见挖掘旨在提取由对象、特征、评价语和倾向构成的元组。当前方法主要依赖情感词和语言学启发信息获得主观句表达的意见,忽略了语义表达因素,导致意见召回率较低。该文以实际语料为数据基础,寻找意见表达方式的分布规律... 对评价文本的意见挖掘旨在提取由对象、特征、评价语和倾向构成的元组。当前方法主要依赖情感词和语言学启发信息获得主观句表达的意见,忽略了语义表达因素,导致意见召回率较低。该文以实际语料为数据基础,寻找意见表达方式的分布规律。文中明确了判别意见、主观句和客观句的准则,并对ChnSentiCorp语料集中12 000个句子进行了标注。统计结果表明,意见特征类别有限且领域差异大;特征呈随机分布,隐性特征占31.8%;客观句形式意见占36%;在表达方式上有5种主观句式、3种客观句式,意见在各句式上分布不平均。论文最后给出提升意见挖掘性能的5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见挖掘 评价文本 主观 主观 客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价值评价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永鸿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41-44,共4页
一、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出发点 价值评价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指价值主体对于客体物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否和满足的程度所作出的肯定、否定或限定的估量、评定活动。 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事实认识)不同。科学认识是主体对于... 一、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出发点 价值评价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指价值主体对于客体物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否和满足的程度所作出的肯定、否定或限定的估量、评定活动。 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事实认识)不同。科学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如实反映,目的是获得客观真理。科学认识的基本特征是要求主体的意识完全符合客体实在,在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评价 基本原则 价值主体 事实认识 基本特征 客观真理 人类意识 特殊方式 客体物 主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女性上体无缝内衣的压力舒适性 被引量:13
19
作者 金子敏 于施佳 阎玉秀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5-89,共5页
以款式、纱线以及编织方式相同而尺寸不同的4件女式无缝内衣为研究对象,挑选出75名年龄在20~25岁的青年女性试穿,应用接触式压力测试仪测量各部位测试点的压力值,结合被测试者对相应部位的压力舒适感觉的主观评价,采用海明距离对模糊贴... 以款式、纱线以及编织方式相同而尺寸不同的4件女式无缝内衣为研究对象,挑选出75名年龄在20~25岁的青年女性试穿,应用接触式压力测试仪测量各部位测试点的压力值,结合被测试者对相应部位的压力舒适感觉的主观评价,采用海明距离对模糊贴近度求解权重的方法进行改进,求解压力测试点在各部位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将各压力点压力值转化为部位压力值 采用了统计学参数区间估计的方法得出各部位舒适压力范围,并进行了相关分析,为女性无缝内衣设计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舒适 无缝内衣 青年女上体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行驶行为的负性刺激对乘员预期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蒙昊蓝 陈君毅 +1 位作者 王斌 余卓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9-766,共8页
以车辆极限行驶工况为负性刺激,通过评价量表和现场访谈获取了12名受试者作为前排乘员在实车试验中的主观感受,并运用生理多导仪记录了皮肤电活动数据;通过对比经历刺激前后的数据并结合假设检验,分析了主观评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经... 以车辆极限行驶工况为负性刺激,通过评价量表和现场访谈获取了12名受试者作为前排乘员在实车试验中的主观感受,并运用生理多导仪记录了皮肤电活动数据;通过对比经历刺激前后的数据并结合假设检验,分析了主观评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经历极限行驶工况刺激后,乘员对车辆控制能力的预期有显著提高,但对车辆决策意图不确定性的担忧加剧;将皮肤电导水平数据与试验过程中的事件信息相结合,能够反映乘员预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自动驾驶汽车 乘员预期 主观评价 刺激 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