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均值聚类的汽车驾驶姿态偏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淼 刘明周 +2 位作者 扈静 刘正琼 钱佩伦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7-1191,1222,共6页
驾驶姿态是影响汽车驾驶舒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旨在结合驾驶员的人体测量数据定量分析其驾驶姿态偏好特征。首先利用线性尺寸参量代替人体关节角度参量来简化描述驾驶姿态,并提取相对尺寸参量以反映驾驶姿态偏好特征;在此基础上,邀... 驾驶姿态是影响汽车驾驶舒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旨在结合驾驶员的人体测量数据定量分析其驾驶姿态偏好特征。首先利用线性尺寸参量代替人体关节角度参量来简化描述驾驶姿态,并提取相对尺寸参量以反映驾驶姿态偏好特征;在此基础上,邀请50名驾驶员进行驾驶姿态偏好测定实验,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3项表征上体姿态的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划分为5类簇群,对应5种上体姿态特征,并运用三维图形对聚类结果进行可视化描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排除驾驶员身材差异影响的基础上,对驾驶姿态偏好特征进行简化描述和快速区分,并结合目标用户的人体测量数据获得相关尺寸参量,为汽车座椅和转向盘布局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姿态 K-均值聚类 相对尺寸参量 可视化聚类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体驾驶姿态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国栋 刘国亮 +3 位作者 刘伟东 姜显丰 薛成斌 安鹏 《汽车文摘》 2020年第10期50-56,共7页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驾驶员姿态。目前驾驶员姿态的确定大多参考SAE标准或者参考日本某些成熟车企的经验公式。但由于人体尺寸的差异,完全参考外部经验公式并不完全适用中国人体。结合RAMSIS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驾驶员姿态。目前驾驶员姿态的确定大多参考SAE标准或者参考日本某些成熟车企的经验公式。但由于人体尺寸的差异,完全参考外部经验公式并不完全适用中国人体。结合RAMSIS软件的仿真过程和人机台架模型主观评价结果,探索适合中国人体的驾驶员姿态设定方法,进而为后续车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学 驾驶姿态 RAMSIS软件 人机台架模型 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DB工况下驾驶员姿态对损伤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勇 李明旺 +2 位作者 张悦苁 徐国超 潘迪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4-881,共8页
为研究MPDB工况下驾驶员不同姿态的运动学响应及损伤风险,首先搭建了雅阁整车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mobile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MPDB)碰撞仿真模型,采用THUMS(Ver 6.1)人体有限元模型模拟了4种驾驶姿态:头部正常(HN)、... 为研究MPDB工况下驾驶员不同姿态的运动学响应及损伤风险,首先搭建了雅阁整车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mobile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MPDB)碰撞仿真模型,采用THUMS(Ver 6.1)人体有限元模型模拟了4种驾驶姿态:头部正常(HN)、头部后仰(HR)、头部前倾(HF)、身体前倾(BF)。对比分析了碰撞速度为50 km/h时,4种驾驶姿态下驾驶员头部线性加速度、颅内压力、最大主应变以及胸部最大压缩量、肋骨塑性应变、心肺压力分布等参数。结果表明:HF和BF姿态下的头部损伤风险更高,其中颅内压力分别为474和744 kPa,超过重度颅脑损伤阈值235 kPa。4种驾驶姿态的心肺压力均超过严重损伤阈值170 kPa,心肺产生严重损伤概率较大。该研究结果理清了MPDB工况下驾驶员不同姿态的损伤风险,为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 MPDB试验 驾驶姿态 头部损伤 胸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B工况下驾驶员姿态对损伤风险的影响
4
作者 韩勇 张悦苁 +2 位作者 李明旺 潘迪 张海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0-1927,共8页
有无紧急制动(AEB)的正面碰撞工况中驾驶员姿态对运动学响应及损伤风险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THUMS(Ver.6.1)人体有限元模型建立了标准、后仰和前倾等3种驾驶姿态,搭建了正面碰撞约束系统模型,进行了6组50 km/h的仿真实验,对比分析驾... 有无紧急制动(AEB)的正面碰撞工况中驾驶员姿态对运动学响应及损伤风险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THUMS(Ver.6.1)人体有限元模型建立了标准、后仰和前倾等3种驾驶姿态,搭建了正面碰撞约束系统模型,进行了6组50 km/h的仿真实验,对比分析驾驶员不同姿态在有和无AEB作用下的运动学响应以及驾驶员头、胸部损伤参数。结果表明:在有和无AEB介入时,后仰姿态的头部损伤风险均最高,其中有和无AEB介入的HIC_(15)分别为817.5和626.9。AEB的介入对驾驶员胸部压缩量影响最大,3种姿态的胸部压缩量分别增大了89%、115%和22%,后仰姿态胸部压缩量损伤最严重。研究结果厘清了驾驶姿态与AEB对驾驶员运动学响应以及头、胸部损伤的影响,为汽车约束系统和AEB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驾驶姿态 紧急制动 运动学响应 损伤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姿态自动驾驶仪动力学特性的解析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魏先利 夏群力 祁载康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5期105-108,共4页
根据实际问题的物理意义,提出求解姿态自动驾驶仪闭环参数解析解的一种简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姿态自动驾驶仪的动力学特性。姿态自动驾驶仪的动力学中存在一对高频根和一个低频根.高频根的响应速度很快,主要由系统开环增益大小决定,... 根据实际问题的物理意义,提出求解姿态自动驾驶仪闭环参数解析解的一种简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姿态自动驾驶仪的动力学特性。姿态自动驾驶仪的动力学中存在一对高频根和一个低频根.高频根的响应速度很快,主要由系统开环增益大小决定,低频根的响应速度很慢,主要由攻角产生的升力大小决定。姿态自动驾驶仪的动态特性主要由低频根所决定,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并不能完全改善驾驶仪的动态特性,这会对制导外回路的设计带来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自动驾驶 动力学 响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姿态及过载自动驾驶仪比例导引对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魏先利 夏群力 祁载康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12,共5页
文中在对过载自动驾驶仪和姿态自动驾驶仪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过载自动驾驶仪加正常型比例导引律与姿态自动驾驶仪加积分型比例导引律对末制导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仿真分析可以看出,制导精度主要由导引头动力学和自动驾... 文中在对过载自动驾驶仪和姿态自动驾驶仪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过载自动驾驶仪加正常型比例导引律与姿态自动驾驶仪加积分型比例导引律对末制导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仿真分析可以看出,制导精度主要由导引头动力学和自动驾驶仪动力学中的慢环节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载自动驾驶 姿态自动驾驶 比例导引律 制导精度 控制 制导律 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空间的伪攻角姿态驾驶仪设计
7
作者 王帅为 马清华 +3 位作者 郑建强 杨姝君 程鹏飞 梁益铭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8-92,共5页
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参数空间的姿态驾驶仪设计方法。首先,提出了伪攻角姿态驾驶仪,并对驾驶仪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驾驶仪参数对新弹体的阻尼和静稳定度的影响,然后通过分析系统开环传函的截止频率和相位裕度,综合舵机频带等给出了驾... 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参数空间的姿态驾驶仪设计方法。首先,提出了伪攻角姿态驾驶仪,并对驾驶仪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驾驶仪参数对新弹体的阻尼和静稳定度的影响,然后通过分析系统开环传函的截止频率和相位裕度,综合舵机频带等给出了驾驶仪闭环极点的选择原则,并在极点配置法的基础上,采用参数空间法进行了驾驶仪设计。最后进行了数字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伪攻角姿态驾驶仪可稳定静不稳弹体,且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驾驶 伪攻角 参数空间 静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msis的汽车人体模型匹配方法研究
8
作者 冯庆 余潮锋 张新磊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2期66-69,共4页
在汽车人机工程设计中,基于Ramsis的3D人体模型与传统2D人体模型一直存在匹配性问题,导致两种方法分析结论存在差异,过往2D人体相关的标准与经验也无法移植到3D环境中。文章对3D人体仿真后与2D人体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从仿真约束的... 在汽车人机工程设计中,基于Ramsis的3D人体模型与传统2D人体模型一直存在匹配性问题,导致两种方法分析结论存在差异,过往2D人体相关的标准与经验也无法移植到3D环境中。文章对3D人体仿真后与2D人体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从仿真约束的完备性展开,在传统约束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野性与座椅支撑性相关的约束条件,并结合实际车型的开发项目进行了验证,总结出了一套3D人体模型与2D人体模型有效结合的仿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sis仿真 3D人体 2D人体 人因工程 驾驶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联式光学导引头特性与多维度最优制导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跃 储海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67-2973,共7页
为实现捷联式光学成像导引头与制导系统一体化设计,建立了全捷联制导与控制系统,根据捷联导引头特性进行制导与控制原理研究。首先,建立了全捷联导引头与陀螺的数学模型;接着,针对捷联导引头无法精确提取视线角速率的问题,提出姿态驾驶... 为实现捷联式光学成像导引头与制导系统一体化设计,建立了全捷联制导与控制系统,根据捷联导引头特性进行制导与控制原理研究。首先,建立了全捷联导引头与陀螺的数学模型;接着,针对捷联导引头无法精确提取视线角速率的问题,提出姿态驾驶仪与视线角积分比例导引相结合的控制与制导方案,并分析了导引头体视线角、刻度因数、导航比和系统稳定区域之间的关系;然后,推导了全捷联制导系统最优制导律以提高制导系统响应速度;最后,进行了控制与制导系统飞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捷联式制导与控制系统能对静止与运动目标(速度为60 km/h)进行有效攻击,最大射击误差分别为1.49 m与2.62 m;系统误差、陀螺零偏与零偏稳定性对制导系统精度影响较大。捷联导引头制导与控制系统能满足空对地系统对静止与低速运动目标的攻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式光学导引头 刻度因数 姿态驾驶 最优制导律 飞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好了再上路
10
《世界汽车》 2004年第1期52-53,共2页
您的鞋子多大号的?41号吗?您穿多大的西装?您的上衣是XL的吗?人们在为自己选择衣服时总是尽量与其身高、胖瘦相一致.
关键词 汽车驾驶 驾驶 驾驶姿态 驾驶技术 安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联制导弹药制导与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宁 陈彦 +1 位作者 范世鹏 林德福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6,共4页
根据单兵武器捷联导引头的特点,提出一种弹体追踪和比例导引相结合的制导律。利用导引头的误差角信号和姿态陀螺的姿态信号,通过微分网络提取弹目视线角速率,实现比例导引部分,误差角信号作为姿态驾驶仪的输入完成弹体追踪部分。其次,... 根据单兵武器捷联导引头的特点,提出一种弹体追踪和比例导引相结合的制导律。利用导引头的误差角信号和姿态陀螺的姿态信号,通过微分网络提取弹目视线角速率,实现比例导引部分,误差角信号作为姿态驾驶仪的输入完成弹体追踪部分。其次,利用根轨迹方法给出一种姿态驾驶仪设计方法。通过数学仿真可以证明,该制导律和姿态驾驶仪相结合,可实现精确命中目标,并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最后,为论证MEMS陀螺和惯性陀螺等实现姿态驾驶仪的可行性,提出半实物仿真试验方案,作为理论设计进一步的验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炮弹 捷联导引头 根轨迹方法 姿态驾驶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术导弹末端攻角收敛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管茂桥 崔晓曦 +2 位作者 王林平 贾鑫 邹景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88,共6页
针对装有侵彻战斗部的导弹飞行末端攻角归零的需求,提出了过载收攻角自动驾驶仪和姿态收攻角自动驾驶仪两种攻角收敛方案。将导弹末端攻角收敛问题,转化为在某期望时间后攻角绝对值收敛于某小量的优化问题,待优化量为攻角收敛驾驶仪的... 针对装有侵彻战斗部的导弹飞行末端攻角归零的需求,提出了过载收攻角自动驾驶仪和姿态收攻角自动驾驶仪两种攻角收敛方案。将导弹末端攻角收敛问题,转化为在某期望时间后攻角绝对值收敛于某小量的优化问题,待优化量为攻角收敛驾驶仪的外回路控制参数,采用最速梯度下降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使用导弹线性化状态空间作为优化算法的数学模型,设计了2种攻角收敛自动驾驶仪的控制参数;以战术导弹的某典型动力系数为例,分别优化了过载收攻角自动驾驶仪和姿态收攻角自动驾驶仪的控制参数。使用数学仿真对参数优化设计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使用根轨迹法对两种驾驶仪进行优劣对比,结果表明姿态收攻角驾驶仪对舵机性能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攻角 优化控制 根轨迹 过载驾驶 姿态驾驶 最速梯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