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2-对烷基苯甲酰基-1-羧基乙磺酸钠研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有刚 梁成浩 张志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0-343,共4页
以含芳烃约52%、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432的大庆炼油厂糠醛抽出油为原料油,通过马来酸酐酰基化反应和Na2SO3磺化反应,制得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2-对烷基苯甲酰基-1-羧基乙磺酸钠盐(ABCES),纯度91%,简介了合成方法,用红外光谱确证了分子中磺... 以含芳烃约52%、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432的大庆炼油厂糠醛抽出油为原料油,通过马来酸酐酰基化反应和Na2SO3磺化反应,制得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2-对烷基苯甲酰基-1-羧基乙磺酸钠盐(ABCES),纯度91%,简介了合成方法,用红外光谱确证了分子中磺酸基和羧酸基的存在.该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576,20℃时临界胶束浓度1.76 mg/L,最低表面张力36.18 mN/m,表面活性好于由大庆减三线馏分油制备的石油磺酸盐(PS).0.3%的ABCES溶液在很宽的碱度范围(0.6%~1.2%Na2CO3)与大庆原油之间产生超低界面张力(45℃),0.3%ABCES+1.2%Na2CO3溶液在Ca2++Mg2+浓度≤600 mg/L时与大庆原油之间保持超低界面张力(45℃),在相同条件下PS只能在Ca2++Mg2+浓度≤300 mg/L时保持超低界面张力.ABCES是一种可用于三次采油的生产成本低、界面活性好、耐钙镁离子能力较强的表面活性剂.图7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烷基苯甲酰基羧基乙磺酸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 合成 表面活性 界面活性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 抗盐性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实现大规模生产
2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9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大规模生产 三元复合 大庆 田采收率 剩余储量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在大庆油砂/水界面的混合吸附滞留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戚晶晶 李炜 +3 位作者 蒋建中 王峰 裴晓梅 崔正刚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597-602,共6页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测定了45℃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C16B)以及n(SDS)∶n(C16B)=20∶80混合物在带负电荷的大庆油砂上的吸附滞留。结果表明:SDS和C16B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003 4 mmol/g和0.023 7 mmol/g。以气/液界...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测定了45℃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C16B)以及n(SDS)∶n(C16B)=20∶80混合物在带负电荷的大庆油砂上的吸附滞留。结果表明:SDS和C16B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003 4 mmol/g和0.023 7 mmol/g。以气/液界面上的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为参比,估算出两者在油砂/水界面的吸附层数分别为0.31和1.55,表明C16B先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吸附到界面,随后形成表面胶束;二者混合物的吸附是非均匀的,其中C16B发生了优先吸附;混合体系中两组分的吸附量皆大于单一体系相同平衡浓度下各自的吸附量,即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这种优先吸附和协同效应对于降低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在油砂/水界面的吸附滞留和色谱分离效应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滞留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甜菜碱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苯孪连表面活性剂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雨 郑晓宇 +2 位作者 李新功 蒋庆哲 吴运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研究了孪连表面活性剂DSDBS-2(乙撑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吸附、润湿及驱油性能。以芘为探针,用稳态荧光法测定能反映DSDBS-2在高岭土表面吸附层微极性的I3和I1值,求得DSDBS-2在溶液浓度为10 mg/L时开始在高岭土表面形成聚集体,溶液... 研究了孪连表面活性剂DSDBS-2(乙撑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吸附、润湿及驱油性能。以芘为探针,用稳态荧光法测定能反映DSDBS-2在高岭土表面吸附层微极性的I3和I1值,求得DSDBS-2在溶液浓度为10 mg/L时开始在高岭土表面形成聚集体,溶液浓度为40-100 mg/L时聚集体逐渐完善,溶液浓度高于100 mg/L时形成新的聚集体。在亲水高岭土粉体表面的接触角,随溶液浓度增加先减小,在16.5 mg/L处达到最低值后由于新聚集体形成而趋于增大。由表面张力-溶液浓度曲线求得DSDBS-2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0 mg/L。DSDBS-2可使亲水的玻片、石英片表面强亲水,接触角降至12°以下,使亲油的玻片表面变亲水,接触角降至80°以下。驱油实验温度40℃,使用长29 cm、水测渗透率0.35-0.54μm2的人造砂岩岩心,黏度15.8 mPa.s的克拉玛依七区井口脱气脱气原油,用注入水配制的DSDBS-2(40 mg/L)/HPAM(1500 mg/L)表聚二元驱油剂,该驱油剂黏度49.4 mPa.s,与原油间界面张力0.106 mN/m;水驱之后注入0.5 PV驱油剂,采收率增值分别为15.22%和16.78%(亲油岩心),19.82%和20.13%(亲水岩心)。表聚二元驱中岩石表面润湿性的改变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撑双十二烷基苯磺酸盐 孪连表面活性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表面吸附层 聚集体 润湿性转变 接触角 效率 表面活性/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多组分磺酸盐在胜利油田强化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崔文俊 彭朴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2,共6页
在前言中讨论了驱油用磺酸盐的最佳结构和国内研发的石油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的结构、原料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地质结构和物性复杂的胜利油田,研发了具有不同用途的3种多组分磺酸盐。一为稠油乳化降黏剂S-5,系单环芳烃(烷基... 在前言中讨论了驱油用磺酸盐的最佳结构和国内研发的石油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的结构、原料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地质结构和物性复杂的胜利油田,研发了具有不同用途的3种多组分磺酸盐。一为稠油乳化降黏剂S-5,系单环芳烃(烷基苯)磺酸盐和多环芳烃(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的混合物,对稠油的乳化能力强,耐温耐钙镁离子,注入200℃的0.5%S-5水溶液使蒸汽驱后岩心采收率提高9%和10%,使岩心采收率比蒸汽驱提高19%左右。S-5已在胜利油田几个稠油区块伴随蒸汽注入或作为注蒸汽前置液使用51井次,使注蒸汽压力降低,产油量上升。二为高温泡沫驱油剂FS-411,系C20-C30混合高碳烷基磺酸盐,小试和中试产品在250℃填砂管中的阻力因子为市售发泡剂的2倍左右,在现河C20区块4口多轮次蒸汽吞吐井同时注入蒸汽、氮气和FS-411,使注蒸汽压力上升,该轮次生产周期延长,产油量增加,含水降低。三为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SL,7,以馏分油和烷基苯为原料,90℃下SL-7溶液和SL,7/HPAM溶液与胜利多种原油的界面张力均达到1013mN/m超低,二元复合驱的岩心采收率比聚合物驱高4.1%,将用于胜二区沙二某单元的二元复合驱。图1表11参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混合磺酸盐 开采 乳化降黏 注蒸汽添加 发泡 胜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链长石油羧酸盐和不同碳数纯烃之间的界面张力 被引量:2
6
作者 蒲燕 李红英 +3 位作者 张祥良 吴一慧 何涛 黄宏度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2,共3页
实验考察了由平均碳数为23.16、26.01、28.70的大庆原油馏分油经氧化、皂化制备的石油羧酸盐A、B、C与正庚烷、正十二烷、正十六烷之间45℃下的界面张力(动态界面张力稳定值)与水相盐度的关系。石油羧酸盐在水相中的质量浓度为1g/L。对... 实验考察了由平均碳数为23.16、26.01、28.70的大庆原油馏分油经氧化、皂化制备的石油羧酸盐A、B、C与正庚烷、正十二烷、正十六烷之间45℃下的界面张力(动态界面张力稳定值)与水相盐度的关系。石油羧酸盐在水相中的质量浓度为1g/L。对于每一种烷烃,随着石油羧酸盐平均碳数增大,产生超低界面张力所需的盐度范围缩小,最低界面张力对应的盐度(最佳盐度)减小;而对于每一种石油羧酸盐,随着烷烃碳数增大,产生超低界面张力的盐度范围扩大,最佳盐度增大但相互间差别减小。从达到的界面张力值、盐度范围和盐度值来看,对于正庚烷、正十二烷、正十六烷,较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分别是石油羧酸盐A、B、C。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低界面张力体系中,石油羧酸盐的平均碳数与烷烃碳数之间、烷烃碳数与盐度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石油羧酸盐的应用中,原油的EACN值和油藏矿化度都必须考虑。图6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盐 碳数 烷烃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对APEC(Na)微乳相图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宜坤 赵福麟 杨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寻求可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的表面活性剂,在30℃,60℃和90℃下研究了4种无机盐分别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盐APEC(Na)形成微乳液相图的影响。APEC(Na)中烷基为辛基,氧乙烯基数为6。实验用水相体积5mL,含APEC(Na)0.4g,异丁醇0.8... 为寻求可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的表面活性剂,在30℃,60℃和90℃下研究了4种无机盐分别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盐APEC(Na)形成微乳液相图的影响。APEC(Na)中烷基为辛基,氧乙烯基数为6。实验用水相体积5mL,含APEC(Na)0.4g,异丁醇0.8g及一种无机盐,油相为相同体积的煤油。得到了4个油水体系在3个温度下的相图共12幅。在30℃时4个体系均不形成中相微乳液。在60℃时在很宽的盐含量范围形成中相微乳液,对于含NaCl、KCl、CaCl2、MgCl2的油水体系,最佳含盐量分别为130、115、230、182g/L,在低含盐量下出现下相微乳液。在90℃时形成中相微乳液的体积分数增大,含盐量范围变窄,最佳含盐量分别为100、85、100、75g/L,在低和高含盐量下分别出现下相微乳液和上相微乳液。这一结果说明APEC(Na)具有优异的抗Na+、K+、Ca2+、Mg2+的能力,可耐受的温度应在90℃以上,因而可用作高温高盐高硬度油藏驱油的表面活性剂。根据本实验结果,在测绘微乳液相图时温度是一个必须考察的因素。图12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酚聚氧乙烯羧酸盐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微乳状液 相图 无机盐 最佳盐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解析重烷基苯异构体的烃基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海波 田福林 王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8-341,共4页
重烷基苯(HAB)是生产十二烷基苯过程中的副产物,产量约占烷基苯的10%,主要用于生产采油驱油剂、润滑油添加剂和导热油等。以重烷基苯为原料合成的重烷基苯磺酸盐具有优良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特性,将其作为驱油剂用于三次采油... 重烷基苯(HAB)是生产十二烷基苯过程中的副产物,产量约占烷基苯的10%,主要用于生产采油驱油剂、润滑油添加剂和导热油等。以重烷基苯为原料合成的重烷基苯磺酸盐具有优良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特性,将其作为驱油剂用于三次采油中,可大幅度提高采油率,成为三次采油中最重要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其驱油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有研究表明烃基结构是影响其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气相色谱-质谱法 烃基结构 异构体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解析 润滑添加 三次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