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吐鲁番-哈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
19
1
作者
傅楷翔
贾国栋
+1 位作者
余新晓
陈立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11-3923,共13页
吐鲁番市和哈密市是我国盐渍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明晰其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和驱动机制对吐鲁番-哈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筛选2005—2020年6—9月Landsat影像,选取绿度(SVAI)、湿度(Wet)...
吐鲁番市和哈密市是我国盐渍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明晰其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和驱动机制对吐鲁番-哈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筛选2005—2020年6—9月Landsat影像,选取绿度(SVAI)、湿度(Wet)、热度(LST)、干度(NDBSI)和盐度(NDSI)构建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SRSEI)对吐鲁番-哈密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SRSEI使用SAVI代替NDVI并加入盐度指标(NDSI),与RSEI相比有着更高的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能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吐鲁番-哈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2)时间尺度上,2005—2020年吐鲁番-哈密地区SRSEI先下降后上升,均值0.49,并在2020年均值达到0.5575,较差和良的面积占比变化显著,较差占比减少了11.54%,良占比增加了30.15%。且未来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还将以改善为主;空间尺度上,北部西山台原和中部莫钦乌拉山生态质量多为优和良,较差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噶顺戈壁。(3)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和经济生产总值是驱动SRSEI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q值均大于0.092;与单因子对生态环境影响力相比,双因子交互产生的影响力更强,年均降水量∩经济生产总值是驱动吐鲁番-哈密地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最强交互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哈密地区
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
地理探测器
驱动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省吴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彩云
濮励杰
+1 位作者
韩书成
赵姚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778-3781,共4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江苏省吴江市1996-200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地利用方式以耕地、未利用土地、其他农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为主,分别占土地...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江苏省吴江市1996-200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地利用方式以耕地、未利用土地、其他农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为主,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2.91%、26.42%、14.83%和13.31%;8年来吴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以耕地的减少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快速增加为主.其中耕地减少了19.26%,交通运输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分别增加了38.23%、22.08%。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口因素、比较经济效益和宏观政策因素是吴江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机制分析
吴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扩展研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展图
冯冰
+1 位作者
肖丽梅
谢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以2013年、2017年、2021年3期夜间灯光数据作为数据源,借助GIS技术提取规定阈值的灯光分布区域表征城市建成区范围,通过城市空间扩展强度指数、扩展速度、紧凑度、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扩展特征、扩展格局,...
以2013年、2017年、2021年3期夜间灯光数据作为数据源,借助GIS技术提取规定阈值的灯光分布区域表征城市建成区范围,通过城市空间扩展强度指数、扩展速度、紧凑度、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扩展特征、扩展格局,并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城市群空间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从空间扩展特征看,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空间以外延式扩展为主,整体紧凑度偏低,外围轮廓紧凑性较差。(2)从空间扩展格局看,城市群空间逐步形成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镇发展轴,崇左、玉林作为重要节点城市同步扩展,初步形成协同发展格局。(3)城市群空间分布格局由“北—南”向“西北—东南”,最后向“东—西”方向逐步演变,标准差椭圆面积缩小,重心整体向西北方向(南宁)移动。(4)从驱动机制看,影响城市群空间扩展的主导因素是以地区生产总值为代表的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灯光数据
城市群
空间扩展
驱动机制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吐鲁番-哈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
19
1
作者
傅楷翔
贾国栋
余新晓
陈立欣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11-3923,共13页
基金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资助(2022xjkk1201)。
文摘
吐鲁番市和哈密市是我国盐渍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明晰其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和驱动机制对吐鲁番-哈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筛选2005—2020年6—9月Landsat影像,选取绿度(SVAI)、湿度(Wet)、热度(LST)、干度(NDBSI)和盐度(NDSI)构建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SRSEI)对吐鲁番-哈密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SRSEI使用SAVI代替NDVI并加入盐度指标(NDSI),与RSEI相比有着更高的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能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吐鲁番-哈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2)时间尺度上,2005—2020年吐鲁番-哈密地区SRSEI先下降后上升,均值0.49,并在2020年均值达到0.5575,较差和良的面积占比变化显著,较差占比减少了11.54%,良占比增加了30.15%。且未来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还将以改善为主;空间尺度上,北部西山台原和中部莫钦乌拉山生态质量多为优和良,较差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噶顺戈壁。(3)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和经济生产总值是驱动SRSEI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q值均大于0.092;与单因子对生态环境影响力相比,双因子交互产生的影响力更强,年均降水量∩经济生产总值是驱动吐鲁番-哈密地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最强交互因子。
关键词
吐鲁番-哈密地区
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
地理探测器
驱动机制分析
Keywords
Tulufan⁃Hami region
improved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geodetector
driver analysis
分类号
X8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吴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彩云
濮励杰
韩书成
赵姚阳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778-3781,共4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508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1106)
+1 种基金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资助项目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江苏省吴江市1996-200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地利用方式以耕地、未利用土地、其他农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为主,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2.91%、26.42%、14.83%和13.31%;8年来吴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以耕地的减少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快速增加为主.其中耕地减少了19.26%,交通运输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分别增加了38.23%、22.08%。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口因素、比较经济效益和宏观政策因素是吴江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机制分析
吴江市
Keywords
Wujiang city
Land use change
Driving force analysis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扩展研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展图
冯冰
肖丽梅
谢玲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生态脆弱区环境过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基金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项目(21FYJ057)
2022年度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ZX2022012)
广西师范大学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培育项目(2024PY020)。
文摘
以2013年、2017年、2021年3期夜间灯光数据作为数据源,借助GIS技术提取规定阈值的灯光分布区域表征城市建成区范围,通过城市空间扩展强度指数、扩展速度、紧凑度、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扩展特征、扩展格局,并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城市群空间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从空间扩展特征看,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空间以外延式扩展为主,整体紧凑度偏低,外围轮廓紧凑性较差。(2)从空间扩展格局看,城市群空间逐步形成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镇发展轴,崇左、玉林作为重要节点城市同步扩展,初步形成协同发展格局。(3)城市群空间分布格局由“北—南”向“西北—东南”,最后向“东—西”方向逐步演变,标准差椭圆面积缩小,重心整体向西北方向(南宁)移动。(4)从驱动机制看,影响城市群空间扩展的主导因素是以地区生产总值为代表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夜间灯光数据
城市群
空间扩展
驱动机制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Keywords
night-time lighting
urban agglomerations
spatial expansion
driving mechanism analysis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分类号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9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吐鲁番-哈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驱动机制分析
傅楷翔
贾国栋
余新晓
陈立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苏省吴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
张彩云
濮励杰
韩书成
赵姚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扩展研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
陈展图
冯冰
肖丽梅
谢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