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浏阳河特有鱼类花?亲本收集与驯养繁殖初步研究
1
作者 陈秋香 王晓清 皮俊荣 《当代水产》 2024年第10期65-66,69,共3页
水产种质资源存在于特定的水域中,有属地性及不可控制性,浏阳河水域中特有鱼类种质资源采取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方式,一是通过设立国家级“湖南浏阳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花?、细鳞斜颌鲴为主要保护对象,实行... 水产种质资源存在于特定的水域中,有属地性及不可控制性,浏阳河水域中特有鱼类种质资源采取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方式,一是通过设立国家级“湖南浏阳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花?、细鳞斜颌鲴为主要保护对象,实行全年种质资源就地保护;二是建立特有鱼类保护繁育基地——浏阳市北盛镇乌龙渔场(省级水产原良种场)为主体的活体保存驯养繁育基地,通过驯养,在加强提纯复壮种质的基础上,繁育优良苗种,进行增殖放流,不断提高种质资源现存量,同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水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斜颌鲴 驯养繁殖 特有鱼类 增殖放流 不可控制性 主要保护对象 提纯复壮 水产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氏鲟南移驯养及生物学的研究 Ⅰ.1龄鱼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36
2
作者 庄平 章龙珍 +6 位作者 张涛 张征 柳凌 张洁明 郭峰 易继舫 刘文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9,共4页
首次将史氏鲟从黑龙江南移至长江流域人工条件下驯养,培育成1龄幼鱼,11月龄的个体最大体重为1053克,均重606克;最大体长为898毫米,均长569毫米。幼鱼的最适生长水温为19.8℃在17—21℃水温条件下,生长迅... 首次将史氏鲟从黑龙江南移至长江流域人工条件下驯养,培育成1龄幼鱼,11月龄的个体最大体重为1053克,均重606克;最大体长为898毫米,均长569毫米。幼鱼的最适生长水温为19.8℃在17—21℃水温条件下,生长迅速。1龄鱼全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01302L3.2268(r=0.9996),体重生长曲线公式为W=6.777892e0.3855t(r=0.9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氏鲟 幼鱼 驯养 生长 最适温度 摄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猪驯养技术
3
作者 金陵 《农村新技术》 2010年第12期17-18,共2页
人工驯养野猪,既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又能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目前,野猪驯养在我国刚刚起步,广州、深圳、香港市场对野猪需求量大。
关键词 驯养技术 野猪 野生动物资源 人工驯养 香港市场 需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乌贼亲体驯养与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长琳 庄志猛 +1 位作者 陈四清 邓永生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7,42,共5页
为开发利用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资源,研究了金乌贼亲体驯养与繁殖特性。结果表明:通过药浴、自然条件模拟、投喂活饵等方法能够提高金乌贼亲体驯养成活率,成活率可达82.5%;繁殖过程中,金乌贼求偶、争偶、交配、挂卵等繁殖行... 为开发利用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资源,研究了金乌贼亲体驯养与繁殖特性。结果表明:通过药浴、自然条件模拟、投喂活饵等方法能够提高金乌贼亲体驯养成活率,成活率可达82.5%;繁殖过程中,金乌贼求偶、争偶、交配、挂卵等繁殖行为特征明显;产卵基受精卵附着效果对比试验表明,海参筐架附卵效果较好,附卵量大且集中;繁殖过程结束后,金乌贼亲体逐渐死亡,死亡率为100%;并探讨了金乌贼繁育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乌贼 亲体 驯养 繁殖 产卵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唇鮠的驯养与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章龙珍 刘鉴毅 +4 位作者 肖汉兵 刘宪亭 杨焱清 郭锋 张洁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8-30,共3页
野生的粗唇 经过池塘的驯养能够成活并达到性成熟。采用PG,LRH-A和HCG进行催产,共催产60分批次,获卵12万粒,获幼苗5000多尾。
关键词 粗唇Wei 生物学特性 人工繁殖 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氏鲟南移驯养及生物学的研究:Ⅱ.几种环境因子对仔鱼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庄平 倪朝晖 +3 位作者 周运涛 张征 吴恢碧 张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6,共4页
非离子氨对史氏鲟早期仔鱼72和96小时的LC50分别为068和063mg/L;对晚期仔鱼的8、12、14、48、72和96小时的LC50分别为050、043、035、026、021和017mg/L,当... 非离子氨对史氏鲟早期仔鱼72和96小时的LC50分别为068和063mg/L;对晚期仔鱼的8、12、14、48、72和96小时的LC50分别为050、043、035、026、021和017mg/L,当浓度达到035mg/L时,在17小时内造成试验鱼全部死亡。48小时内造成早期仔鱼50%死亡的总铁浓度为500mg/L。史氏鲟仔鱼对pH忍耐性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925和360,立刻致死的pH值分别为209—250和1010—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氏鲟 非离子氨 pH 急性毒性 南移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鳍鳠亲鱼池塘驯养和培育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德国 吴国犀 +2 位作者 周剑光 王志玲 刘乐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6,共4页
采用常规品种成鱼养殖池混养大鳍亲鱼的方法,可将大鳍亲鱼在池塘养殖环境培育至性成熟。池塘培育亲鱼试验成活率分别为100%、78.4%和90.6%。雌亲鱼性腺成熟率为73.3%和70.6%。用混养法培育大鳍亲鱼不需投饵,... 采用常规品种成鱼养殖池混养大鳍亲鱼的方法,可将大鳍亲鱼在池塘养殖环境培育至性成熟。池塘培育亲鱼试验成活率分别为100%、78.4%和90.6%。雌亲鱼性腺成熟率为73.3%和70.6%。用混养法培育大鳍亲鱼不需投饵,亲鱼仍然生长良好,日均增重量分别为0.62克和0.57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鳍HU 亲鱼 池塘 教育 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细鳞鱼池塘驯养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希泰 曹杰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3-6,共4页
关键词 细鳞鱼 移植 驯养 池塘养殖 人工敏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华鲮引种驯养及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卞伟 李传武 +3 位作者 梁志强 刘明求 余长生 杨奠元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135,共5页
2006~2009年,从湖南怀化和邵阳等地共收集野生湘华鲮(Sinilabeo tungting)17批次、共252尾,采用池塘、水泥池流水和江河网箱3种不同方式中进行驯养,成活率分别为26.92%、78.75%和77.50%;电捕、刺网和电击+鹭鸶3种不同捕捞方法收集湘华... 2006~2009年,从湖南怀化和邵阳等地共收集野生湘华鲮(Sinilabeo tungting)17批次、共252尾,采用池塘、水泥池流水和江河网箱3种不同方式中进行驯养,成活率分别为26.92%、78.75%和77.50%;电捕、刺网和电击+鹭鸶3种不同捕捞方法收集湘华鲮的驯养成活率分别为93.85%、37.33%和42.55%。将18批次共37尾雌性湘华鲮亲本(其中2批次、5尾为人工驯养亲本)进行人工催产,有19尾产卵,催产率为51.35%,其中人工驯养亲本催产5尾,4尾产卵,催产率为80%。催产共计获卵35.6万粒,受精率为51%~88%,孵化出苗17.68万尾。采用4种催产药物的多种组合进行湘华鲮催产试验,结果表明,LRH-A25μg/kg+HCG1000IU/kg+PG1.5个/kg、LRH-A25μg/kg+HCG1000IU/kg和LRH-A26μg/kg+HCG800IU/kg+DOM3μg/kg3种药物组合的催产效果较好。采用3种不同培育模式进行苗种培育试验,水泥池流水、江河网箱和池塘的培育成活率分别为25.80%、68.40%和21.70%;池塘培育鱼苗特定生长率最高(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华鲮 引种驯养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半滑舌鳎的驯养技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中之 柳学周 庄志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0,共5页
野生半滑舌鳎必须经过驯养后才能做为人工养殖亲鱼使用.试验结果表明,定置网捕获的半滑舌鳎比拖网捕获的成活率高,专门驯养比虾池粗养成活率高.获取野生鱼时的水温与驯养成活率关系密切,5、6、7月份,水温12~22℃时,驯养成活率为50%;8、... 野生半滑舌鳎必须经过驯养后才能做为人工养殖亲鱼使用.试验结果表明,定置网捕获的半滑舌鳎比拖网捕获的成活率高,专门驯养比虾池粗养成活率高.获取野生鱼时的水温与驯养成活率关系密切,5、6、7月份,水温12~22℃时,驯养成活率为50%;8、9月份,水温高于22℃时,驯养成活率为0;11月份水温17.2~12.4℃时,成活率62.9%;12.4~7℃时,成活率36.8%.2003年5月22日~12月5日,共获取野生鱼165尾,驯养成活68尾,成活率41.2%.野生雌鱼随性腺发育程度的增加其驯养难度加大.野生鱼开口摄食是驯养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活沙蚕是好的开口饵料.营造好的驯养环境和及时药物处理能缩短驯养时间和提高成活率.驯养雌、雄性比以1:3~4为宜.借助生殖调控措施,春、夏季获取的野生鱼秋季就可产卵,好卵占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鱼 半滑舌鳎 驯养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循环水系统和船体网箱驯养圆口铜鱼幼鱼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挺兵 吴兴兵 +5 位作者 朱永久 郭威 杨德国 于江 杨少荣 王磊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101,共5页
以长江野生圆口铜鱼(Coreiusguichenoti)幼鱼(约150~400g)为试验对象,开展了封闭循环水系统和船体网箱驯养圆口铜鱼的比较试验。每种驯养条件下的试验鱼均按规格分2组进行驯养。封闭循环水系统中2组试验鱼的放养密度分别为11.48k... 以长江野生圆口铜鱼(Coreiusguichenoti)幼鱼(约150~400g)为试验对象,开展了封闭循环水系统和船体网箱驯养圆口铜鱼的比较试验。每种驯养条件下的试验鱼均按规格分2组进行驯养。封闭循环水系统中2组试验鱼的放养密度分别为11.48kg/m^3和17.65kg/m^3,驯养时问为279d,平均水温为(14.5±3.4)℃。船体网箱中2组试验鱼的放养密度分别为4.40kg/m^3和7.06kg/m^3,驯养时问244d,平均水温为(20.0±3.1)℃。所有试验鱼均采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饱食投喂。结果显示,封闭循环水系统和船体网箱驯养试验鱼的成活率分别为97.75%和83.78%,且大规格试验鱼比小规格试验鱼成活率略高。封闭循环水系统中两组试验鱼的体重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08%/d和0.11%/d,船体网箱中两组试验鱼的体重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17%/d和0.21%/d。船体网箱试验鱼的丰满度总体大于封闭循环水系统的试验鱼。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全年未暴发重大疾病,船体网箱中暴发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小瓜虫、车轮虫等寄生虫病。结果表明,封闭循环水系统驯养圆口铜鱼的成活率高但生长较慢,船体网箱驯养圆口铜鱼的生长优势明显但易遭受疾病侵袭。综合而言,封闭循环水系统和船体网箱养殖均是当前比较可行的圆口铜鱼驯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 驯养 封闭循环水系统 船体网箱 生长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区驯养条石鲷亲鱼的初次性成熟和产卵 被引量:8
12
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林锋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86,共5页
2008年4月初在广东省饶平县对2006年5月人工孵化和培育的2龄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成熟亲鱼进行激素诱导,研究和观察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的繁殖生物学。结果显示,在南海区全人工养殖的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龄,成熟亲... 2008年4月初在广东省饶平县对2006年5月人工孵化和培育的2龄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成熟亲鱼进行激素诱导,研究和观察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的繁殖生物学。结果显示,在南海区全人工养殖的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龄,成熟亲鱼的最小型为全长245 mm、体质量610 g,最大个体为全长300 mm、体质量1 450 g;产卵季节为4月10日~7月15日,产卵盛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升温产卵型鱼类,产卵温度为20.0~28.8℃,适宜的产卵温度为20.7~27.6℃;雌、雄亲鱼发育同步,个体大小和成熟年龄差别不大;雌鱼属于一年一次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超过3个月;24尾初次性成熟雌性亲鱼的总产卵量为3 180.0×10^4粒,日最高产卵量为341.5×10^4粒;其产卵量和受精卵质量与水温的变化关系密切,受精卵的浮卵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水温相对衡定时,浮卵率相对稳定并维持在80%~95%的较高水平;受精卵平均卵径为(0.860±0.023)mm,油球径为(0.191±0.009)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石鲷 南海区 驯养 初次性成熟 产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缘(鱼央)的驯养与人工繁殖初试 被引量:8
13
作者 龙华 刘江东 +3 位作者 余其兴 陈建武 张燕 汪登强 《渔业现代化》 2005年第3期21-23,共3页
引种长江上游水系的野生白缘(鱼央),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自主设计制作的“双控循环养殖系统”进行驯养,并成功解决了这种珍稀鱼类饲养所遇到的水质、温度和饲料三大问题。养殖由低温的井水到室温的自来水,养殖水温从15℃提高到25℃,饲料采... 引种长江上游水系的野生白缘(鱼央),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自主设计制作的“双控循环养殖系统”进行驯养,并成功解决了这种珍稀鱼类饲养所遇到的水质、温度和饲料三大问题。养殖由低温的井水到室温的自来水,养殖水温从15℃提高到25℃,饲料采用郊区野生的红色水蚯蚓,对野生白缘(鱼央)的人工繁殖做了初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殖 驯养 实验室条件 长江上游 养殖系统 设计制作 鱼类饲养 养殖水温 初步试验 野生 自来水 水蚯蚓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人工驯养和繁育中几个问题的初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闫保国 马海军 +3 位作者 蒋燕 田彦强 闫立君 肖妍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3,共3页
在石家庄这一低海拔地区采用全淡水人工驯养和繁育青海湖裸鲤,经多年的试验研究发现,其性成熟年龄明显提前,雌性从4龄以上提前到不足2龄,雄性从原来的3~4龄以上提前到1龄多;雌、雄性比:原产地的苗种经驯养成熟后,雌、雄鱼的性比例为1... 在石家庄这一低海拔地区采用全淡水人工驯养和繁育青海湖裸鲤,经多年的试验研究发现,其性成熟年龄明显提前,雌性从4龄以上提前到不足2龄,雄性从原来的3~4龄以上提前到1龄多;雌、雄性比:原产地的苗种经驯养成熟后,雌、雄鱼的性比例为1∶50~1∶80,而人工驯养培育的亲鱼所繁育的子一代,成熟后的雌雄比为1∶16.25;在全淡水人工饲养条件下,青海湖裸鲤病害很少,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亲鱼的怀卵量明显高于野生亲鱼,但雌、雄性个体间和群体间的性腺发育不同步,群体催产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驯养 人工繁育 性成熟 性比例 催产率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纹斑竹鲨的驯养试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良敏 谢仰杰 +2 位作者 吴蜀丰 翁朝红 郑伟刚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2004年6—9月,进行了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Bennett)的人工驯养试验,试验获得初步成功,结论如下:(1)条纹斑竹鲨对温度、盐度、溶氧等养殖条件总体要求不高,耐饥饿能力强,但对水质要求较高;(2)条纹斑竹鲨... 2004年6—9月,进行了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Bennett)的人工驯养试验,试验获得初步成功,结论如下:(1)条纹斑竹鲨对温度、盐度、溶氧等养殖条件总体要求不高,耐饥饿能力强,但对水质要求较高;(2)条纹斑竹鲨的食谱较广,可摄食小型鱼虾、软体动物等天然饵料及人工配合饲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斑竹鲨 驯养 温度 盐度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胸龟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驯养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成清 朱新平 陈永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8-89,共2页
平胸龟是古老的龟类,长相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肉质鲜美,肉、壳均可入药。但人工养殖平胸龟较少,人工繁殖仍未获成功。介绍了平胸龟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养技术。
关键词 平胸龟 生物学特性 人工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华朝朗 杨东 +1 位作者 杨国伟 晁增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6期7182-7184,共3页
云南省具有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良好条件。在全面分析目前云南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 野生动物 驯养繁殖 发展对策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尾副鳅的生物学性状及人工驯养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勇 张红 +1 位作者 杨兵 应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296-11298,共3页
[目的]了解红尾副鳅生物学性状及人工驯养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了366尾野生红尾副鳅的生物学性状,并对其人工驯养进行研究。[结果]红尾副鳅平均体长为(122.89±2.58)mm,平均体重为(13.04±0.62)g。红尾副鳅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 [目的]了解红尾副鳅生物学性状及人工驯养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了366尾野生红尾副鳅的生物学性状,并对其人工驯养进行研究。[结果]红尾副鳅平均体长为(122.89±2.58)mm,平均体重为(13.04±0.62)g。红尾副鳅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0.000 2x2.279 5(R2=0.795 2)。雌性红尾副鳅的绝对怀卵量为162~756粒,平均怀卵量为(437.3±31.27)粒。红尾副鳅的怀卵量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29.814x+8.038 3(R2=0.682 6)。红尾副鳅的怀卵量与体长的关系式为y=0.003 9x2.378(R2=0.702 2)。雌性红尾副鳅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龄,雄性在1龄时就有成熟个体出现,繁殖旺季为4~5月。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红尾副鳅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且生长速度较快。经60 d饲养,红尾副鳅的增重率和成活率分别为27%~32%和78%~97%。[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红尾副鳅为新养殖对象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副鳅 生物学性状 人工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猪特性与驯养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京仁 李淑红 +3 位作者 夏维福 王文彬 韩庆 李文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5期38-39,共2页
对野生状态下野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阐述 ,详细介绍猪的驯化条件、驯养方法及常发病的预防.
关键词 野猪 引种 驯养方法 生物学特性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连续驯养方法选育优良啤酒酵母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崎 顾国贤 +2 位作者 孙芙宁 章克昌 潘学启 《酿酒》 CAS 1998年第4期10-13,共4页
在对两株啤酒酵母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低双乙酰峰值菌株的基础上,采用双乙酰连续驯养手段,分离得到一株双乙酰还原能力强的菌株②。对②再次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一株谷胱甘肽(GSH)产量和风味保鲜期预测值(RSV)较高的突变株②... 在对两株啤酒酵母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低双乙酰峰值菌株的基础上,采用双乙酰连续驯养手段,分离得到一株双乙酰还原能力强的菌株②。对②再次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一株谷胱甘肽(GSH)产量和风味保鲜期预测值(RSV)较高的突变株②A27。对②A27进行蛋氨酸连续驯养后分离得到一株MI4,500ml锥形瓶发酵结束后,其主酵液的GSH和RSV可比出发株②分别提高37%和74%,羰基化合物(TBA)则下降了14%;1m3罐发酵后的成品啤酒其GSH和RSV比②高29.6%和92%,TBA下降了19.1%,啤酒风味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诱变 连续驯养 双乙酰 谷胱甘肽 啤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