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通过司法的社会动员: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政治功能及其对构建中国自主司法知识体系的价值 |
钱锦宇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马锡五审判方式赋能基层治理 |
华俊杰
|
《村委主任》
|
2024 |
0 |
|
3
|
调判结合与民事司法本土化模式的形成——以“马锡五审判方式”为主轴 |
吕世伦
何远展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4
|
马锡五审判方式:被“发明”的传统 |
胡永恒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5
|
司法现代化视野中的“马锡五审判方式” |
魏治勋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6
|
马锡五审判方式再研究——以司法便民理念的践行为分析路径 |
李喜莲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7
|
论马锡五审判方式中的当事人地位 |
蔡泳曦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8
|
回归“马锡五”的思考 |
张卫平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7
|
|
9
|
回归价值本源:巡回审判制度的考证与思索 |
刘方勇
廖永安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0
|
陪审制、民意与公民社会——从河南人民陪审团实验展开 |
吴英姿
王筱文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11
|
能动司法视野下民事调解改革的径向选择——对某些地方法院追求“零判决”现象的反思 |
彭世忠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12
|
陕甘宁边区“刘兰香被拐骗贩卖案”指导意见与判决研究 |
曹建章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