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处理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降污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任燕 曾艳 秦礼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29,61,共5页
研究臭氧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降污及有机质回收的工艺技术。在溶液pH10、臭氧浓度5.00g/h、温度20℃、通气120min条件下,试验废水的COD、总磷、氨氮及悬浮物去除率分别65.89%、62.07%、62.71%和84.12%,出水pH为7.05,无恶臭味,与原废水... 研究臭氧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降污及有机质回收的工艺技术。在溶液pH10、臭氧浓度5.00g/h、温度20℃、通气120min条件下,试验废水的COD、总磷、氨氮及悬浮物去除率分别65.89%、62.07%、62.71%和84.12%,出水pH为7.05,无恶臭味,与原废水的总色差(△E)在通气30min时便达63.91。在臭氧降污过程中,通过泡沫富集可回收40.65%的干物质,其中蛋白质占66.21%。结果表明:臭氧能有效去除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污染物,并具有很好的脱色效果,同时能回收废水中的的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 臭氧 水质 干物质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纳米粘土基絮凝吸附材料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的资源化处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添红 赵鑫 +1 位作者 高祥虎 刘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4-48,共5页
采用物理化学提纯方法制备了有机化纳米粘土基絮凝吸附材料,经过以聚乙二醇2000(PEG-20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质量分数25%)和溴化四苯基磷(TPPB)4种表面活性剂对絮凝吸附材料进行有机化修饰,并将其应... 采用物理化学提纯方法制备了有机化纳米粘土基絮凝吸附材料,经过以聚乙二醇2000(PEG-20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质量分数25%)和溴化四苯基磷(TPPB)4种表面活性剂对絮凝吸附材料进行有机化修饰,并将其应用于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化纳米粘土基絮凝吸附材料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有良好的絮凝吸附性能,浊度去除率均在90%以上,COD吸附量在170mg/g以上。吸附处理废水后,有机化纳米粘土基絮凝吸附材料还可用于制备有机肥料,符合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和粘土矿物的资源化利用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 絮凝吸附材料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对土壤氮磷钾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婷 刘刚 +1 位作者 王天宁 窦广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7期91-96,111,共7页
选取固原市某淀粉厂试验基地,对其有机废水还田种植作物后,连续2年采取土样分析土壤耕作层(0~30 cm)肥力变化和土壤剖面(30~60、60~90 cm)氮磷钾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施用马铃薯淀粉有机废水还田,还田量在600~900 m^3/hm^2时,能明显提高... 选取固原市某淀粉厂试验基地,对其有机废水还田种植作物后,连续2年采取土样分析土壤耕作层(0~30 cm)肥力变化和土壤剖面(30~60、60~90 cm)氮磷钾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施用马铃薯淀粉有机废水还田,还田量在600~900 m^3/hm^2时,能明显提高土壤耕作层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使土壤耕作层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等级从Ⅲ级提高到Ⅰ级,有机质提高到Ⅲ级。有机废水还田量为600 m^3/hm^2时,30~60和60~90 cm剖面中氮元素无明显迁移趋势。超过900 m^3/hm^2时,在30~60和60~90 cm^2个剖面氮元素有明显迁移变化。随着还田量、还田和耕作次数的增加,氮元素向下迁移量增加。施用600 m^3/hm^2有机废水还田,土壤中磷和钾元素已经开始向下迁移。且随着还田量、还田和耕作次数的增加,磷和钾元素向下迁移越明显。在向下迁移过程中,有效磷和速效钾有逐渐转化为矿化磷和矿物质钾的固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 氮磷钾 迁移转化 还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