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马铃薯基因组中的整合与转录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赵福宽 张鹤龄 +3 位作者 李天然 哈斯阿古拉 郑用琏 刘纪麟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7-10,共4页
以表达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外壳蛋白(CP)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为供试材料,在接种病毒后续发感染条件下提取转基因植株DNA和RNA,用克隆的病毒CP基因cDNA为探针进行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分... 以表达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外壳蛋白(CP)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为供试材料,在接种病毒后续发感染条件下提取转基因植株DNA和RNA,用克隆的病毒CP基因cDNA为探针进行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外源CP基因稳定整合于马铃薯基因组内,并在转录水平上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壳蛋白基因 转录 基因马铃薯 马铃薯 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基因组研究喜获重大成果——作为Nature封面文章发表
2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96-96,共1页
2011年7月1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马铃薯基因研究成果发布和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马铃薯全基因组序列图和生物学分析研究成果于7月14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以封面文章正式发表。
关键词 基因组序列图 马铃薯基因 封面 中国农业科学院 研究成果 生物学分析 《自然》 学术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Harpin_(Ea)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的晚疫病抗性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先平 何云昆 +3 位作者 陈善娜 赵志坚 李树莲 李汝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2-257,共6页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 ,用HarpinEa基因转化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大西洋 (Atlantic) ,获得 10 7个马铃薯转化株系。经过卡那霉素的抗性鉴定和PCR分子检测 ,有 5 9株PCR检测成阳性 ,占所有转化植株的 5 5 14 % .实验对部分转基因植株进行室...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 ,用HarpinEa基因转化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大西洋 (Atlantic) ,获得 10 7个马铃薯转化株系。经过卡那霉素的抗性鉴定和PCR分子检测 ,有 5 9株PCR检测成阳性 ,占所有转化植株的 5 5 14 % .实验对部分转基因植株进行室内抗病性评价 ,从 2 4个PCR阳性株系中筛选到 9个株系的抗病性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其中 7株的抗病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0 1)。结果初步表明HarpinEa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的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 ,提高了植株的晚疫病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HarpinEa基因 基因马铃薯 晚疫病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无毒基因马铃薯抗晚疫病的研究 (英文)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希才 刘国胜 +3 位作者 王文慧 田波 居玉玲 罗智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70,共2页
晚疫病菌 (Phytophthora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全球马铃薯生产的严重病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把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以增强抗病性被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能激活植物自身防御系统的无毒基... 晚疫病菌 (Phytophthora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全球马铃薯生产的严重病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把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以增强抗病性被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能激活植物自身防御系统的无毒基因与适合于植物背景、非专一性的病原物诱导启动子组合成嵌合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中。通过农杆菌或基因枪的介导转化植物 ,可筛选出高效广谱的抗真菌和细菌病害的转基因植株。本研究从病原细菌PseudomonassyringaePV .tomato中获得的无毒基因avrD (0·93kb)和从病原真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中获得的无毒基因Elicitin(0 2 94kb)分别与非专一性病原物诱导启动子Pill和BG组成含 2个嵌合基因 (Pill -avrD ,BG -Elicitin)的植物表达载体pYH144和pYHEt。通过农杆菌LBA4 4 0 4介导转化马铃薯 ,其中用pYH144载体转化 2个品种 (克新 1号 ,2号 ) ,用pYHEt载体转化 3个品种 (Desiree ,克新 2号 ,4号 ) ,通过组织培养分别获得潮霉素 (HygromycinB)标记的转基因马铃薯试管苗。将转基因试管苗扩繁 ,应用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技术获得转无毒基因微型薯 ,在温室 (15~ 2 5℃和湿度高 )条件下 ,观察转无毒基因马铃薯植株中对晚疫病菌自然感染的抗性。 1998年和 1999年 (每年的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毒基因 晚疫病 基因马铃薯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DREB1A/Bar双价基因马铃薯的耐旱性及除草剂抗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贾小霞 齐恩芳 +5 位作者 马胜 胡新元 王一航 文国宏 龚成文 李建武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8-64,共7页
在前期获得DREB1A/Bar双价转基因马铃薯的基础上,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耐旱性和除草剂抗性分析。耐旱性分析显示,在正常浇水条件下,对照和各转基因马铃薯株系生长状态良好且大致相同,各株系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SOD酶活性无显著差异... 在前期获得DREB1A/Bar双价转基因马铃薯的基础上,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耐旱性和除草剂抗性分析。耐旱性分析显示,在正常浇水条件下,对照和各转基因马铃薯株系生长状态良好且大致相同,各株系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SOD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控水10d后,非转基因对照植株叶片明显萎蔫卷曲,而转基因植株仍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转基因株系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株系(P<0.05),而SOD酶活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P<0.05)。控水18d时,大部分对照植株死亡,死亡率为74.33%;转基因植株只有极少数植株死亡,DR2和DR5的死亡率分别为20.43%和5.65%。用0.3%的市售草铵膦喷施各株系,10d后,对照植株全部枯死,转基因株系的个别叶片干枯,绝大多数叶片及所有茎秆生长状态良好。以上分析表明,DREB1A和Bar基因的导入,明显增强了转基因马铃薯对干旱和除草剂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马铃薯 DREB1A BAR 抗旱性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PPO基因对马铃薯块茎褐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清 黄惠英 +1 位作者 马文芳 王蒂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22-1827,共6页
对刚收获和贮藏5个月后的12个转基因马铃薯品系及对照块茎进行褐化指标的生理检测,发现2个检测时期的各褐化指标在供试品系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2个检测时期并与对照相比,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幅为26.01%~48.65... 对刚收获和贮藏5个月后的12个转基因马铃薯品系及对照块茎进行褐化指标的生理检测,发现2个检测时期的各褐化指标在供试品系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2个检测时期并与对照相比,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幅为26.01%~48.65%;酚物质含量降低22.83%~54.81%;褐化强度除GD-9-qc-1低于对照40.45%~46.78%外,其余品系高于对照或与对照无差别。切割块茎发现,人部分转基因品系较对照褐化出现晚,褐化程度低,褐化指数低于对照88.0%~98.86%。PPO的化学定位显示,低褐化转基因品系的多酚氧化酶集中于维管束环,含量明显少于对照,其中GD-9-qc-1仅有少量多酚氧化酶显现出来,推测是由于反义PPO基因抑制块茎POT32基因表达的结果。方差、相关分析表明,除对多酚氧化酶含量抑制外,反义PPO基因还降低酚物质含量以减轻块茎损伤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马铃薯 反义PPO基因 块茎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rd29A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其在马铃薯抗胁迫转基因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宁 司怀军 王蒂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从拟南芥 (Arabidopsisthaliana)基因组中用PCR技术分离了rd2 9A基因上游 82 4bp的调控序列 ,序列分析表明 ,该片段与已报道的rd2 9A启动子有 99 39%的同源性 ,包括缺水诱导表达元件DRE、ABA作用元件ABRE等顺式作用元件。将此片段与GUS... 从拟南芥 (Arabidopsisthaliana)基因组中用PCR技术分离了rd2 9A基因上游 82 4bp的调控序列 ,序列分析表明 ,该片段与已报道的rd2 9A启动子有 99 39%的同源性 ,包括缺水诱导表达元件DRE、ABA作用元件ABRE等顺式作用元件。将此片段与GUS基因连接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rd ,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对转基因植株进行GUS基因Northern杂交和GUS活性组织染色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未受诱导处理的转基因植株GUS基因有微弱表达 ,而 4℃低温逆境、10 0 μmol LABA、缺水和 2 5 0mmol LNaCl胁迫处理 2 4h均可诱导GUS大量表达 ,且rd2 9A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表达无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rd29A基因启动子 基因马铃薯 低温 ABA 缺水 NA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VP1基因转化马铃薯及其块茎专一性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宋东光 张辉松 +5 位作者 聂呈荣 黄林旋 王惠珍 张英慧 何丽烂 邓日烈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09,173,共4页
报道了FMDV VP1基因与马铃薯块茎专一性表达class Ipatatin基因5′区融合,经农杆菌介导导入马铃薯植株,PCR、RT-PCR证实了其整合及转录表达。ELISA结果进一步表明,VP1在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中具有免疫活性。为探讨在马铃薯块茎中高表达VP1... 报道了FMDV VP1基因与马铃薯块茎专一性表达class Ipatatin基因5′区融合,经农杆菌介导导入马铃薯植株,PCR、RT-PCR证实了其整合及转录表达。ELISA结果进一步表明,VP1在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中具有免疫活性。为探讨在马铃薯块茎中高表达VP1蛋白及进一步开发其作为FMDV口服疫苗生物反应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DV VP1基因 基因马铃薯 块茎专一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高必需氨基酸编码蛋白转基因马铃薯的获得及RT-PCR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宋东光 于湄 +1 位作者 王惠珍 汪训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6-19,共4页
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而提高食物的蛋白质营养将能够缓解这一状况。将人体高必需氨基酸蛋白基因(HEAAE)导入马铃薯以改善马铃薯主食地区的蛋白质营养的研究得到了重视。经过PCR和RT -PCR分析 ,HEAAE与GUS融合基因在马铃薯块茎... 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而提高食物的蛋白质营养将能够缓解这一状况。将人体高必需氨基酸蛋白基因(HEAAE)导入马铃薯以改善马铃薯主食地区的蛋白质营养的研究得到了重视。经过PCR和RT -PCR分析 ,HEAAE与GUS融合基因在马铃薯块茎专一性高表达classIpatatin基因启动子驱动下在转基因马铃薯中获得了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高必需氨基酸编码蛋白 RT-PCR 基因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3A基因马铃薯外源蛋白表达和对马铃薯甲虫抗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晓丽 杨欣 +3 位作者 郭文超 田颖川 付文君 吴家和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3-5,12,共4页
利用生物技术工程的方法获得了转cry3A基因马铃薯株系,首先对这些转基因株系的表达量和抗虫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ry3A抗虫蛋白在4个株系C3-6,C3-11,C3v-5,C3-9新鲜叶片中表达量分别为1.4,2.8,5.0,9.0μg/mg;4个转基因株系离体叶片喂养... 利用生物技术工程的方法获得了转cry3A基因马铃薯株系,首先对这些转基因株系的表达量和抗虫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ry3A抗虫蛋白在4个株系C3-6,C3-11,C3v-5,C3-9新鲜叶片中表达量分别为1.4,2.8,5.0,9.0μg/mg;4个转基因株系离体叶片喂养马铃薯甲虫6 d的致死率分别为30.0%,46.7%,50.0%,100%,幸存的马铃薯甲虫发育滞后1.4~4.2 d,表明抗虫性和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其次,田间调查C3-9转基因株系幼苗期叶片为害情况低于对照,C3-9百株虫口数为26.6头,对照为1 993头,该株系农艺性状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在不使用任何农药的情况下其产量和使用农药的对照相似。因此,转基因株系C3-9为高抗马铃薯甲虫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马铃薯 ELISA检测 致死率 马铃薯甲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检测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中的专一性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东光 邓日烈 +4 位作者 聂呈荣 张英慧 陈淑珍 仇月明 汪训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7-119,共3页
通过间接ELISA检测了人CGRP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马铃薯class I patatin基因5'侧翼区驱动下人CGRP的表达表现了明显的块茎专一性,茎段中没有检测到CGRP活性,CGRP的表达量在不同转基因株系中有差异,最高达到约50ng/mg可溶性... 通过间接ELISA检测了人CGRP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马铃薯class I patatin基因5'侧翼区驱动下人CGRP的表达表现了明显的块茎专一性,茎段中没有检测到CGRP活性,CGRP的表达量在不同转基因株系中有差异,最高达到约50ng/mg可溶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CGRP ELISA 基因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马铃薯淀粉合成酶活性及淀粉质量分数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国梁 田瑞康 +2 位作者 马靖峰 杨成成 安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23,共5页
以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为材料,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蒽酮比色法测定了其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质量分数。对其GBSS、SSS的活性进行了测定,采用SPSS软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转基因马铃薯(K5)总淀粉、支链... 以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为材料,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蒽酮比色法测定了其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质量分数。对其GBSS、SSS的活性进行了测定,采用SPSS软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转基因马铃薯(K5)总淀粉、支链淀粉的质量分数升高差异显著,GBSS、SSS的活性及直链淀粉质量分数降低差异显著。表明利用RNAi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酶基因的干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马铃薯 淀粉质量分数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淀粉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马铃薯中人白介素-12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佳瑜 许洁 葛正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069-11070,11074,共3页
[目的]检测从人白介素-12(human interleukin12,hIL-12)转基因马铃薯中提取的hIL-12的抗肝癌效应。[方法]用MTT法检测转基因马铃薯中hIL-12对人肝癌细胞HepG22.2.15的体外杀伤作用;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基因... [目的]检测从人白介素-12(human interleukin12,hIL-12)转基因马铃薯中提取的hIL-12的抗肝癌效应。[方法]用MTT法检测转基因马铃薯中hIL-12对人肝癌细胞HepG22.2.15的体外杀伤作用;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基因马铃薯中hIL-12对HepG22.2.15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转基因马铃薯中表达的hIL-12与重组人白介素-12(rhIL-12)在体外对HepG22.2.15具有杀伤作用,而野生对照组无杀伤作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转基因马铃薯中表达hIL-12可诱导HepG22.2.15细胞凋亡。[结论]转基因马铃薯表达体系表达的人白介素-12具有抗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介素-12 抗肿瘤作用 基因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下转入Cu,Zn-SOD基因马铃薯活性氧的代谢及保护酶的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晓鹏 赵迎春 +2 位作者 黄大恩 李卫东 袁勤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4,共4页
以转入Cu ,Zn-SOD基因的马铃薯为材料 ,研究了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其活性氧代谢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NaCl胁迫下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体内的超氧阴离子 (O· -2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非转基因马铃薯 ,H2 O2 含量前者略高于后... 以转入Cu ,Zn-SOD基因的马铃薯为材料 ,研究了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其活性氧代谢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NaCl胁迫下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体内的超氧阴离子 (O· -2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非转基因马铃薯 ,H2 O2 含量前者略高于后者但差异不大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转基因马铃薯显著高于对照 ,过氧化氢酶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转基因马铃薯高于对照 ;转基因马铃薯体内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研究表明 ,转入Cu ,Zn-SOD基因马铃薯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具有耐 (抗 )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代谢 保护酶 酶活性 基因马铃薯 盐胁迫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SOD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转基因马铃薯中纯化的人白细胞介素-12的生物学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进 罗果 葛正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334-7334,7347,共2页
[目的]研究从转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基因马铃薯中纯化的hIL-12的生物学活性。[方法]MTT法检测纯化的hIL-12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纯化的hIL-12在体外对NK敏感肿瘤细胞K562有杀伤作用,而野生对照组无作用。[结论]试验中从转hIL-12... [目的]研究从转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基因马铃薯中纯化的hIL-12的生物学活性。[方法]MTT法检测纯化的hIL-12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纯化的hIL-12在体外对NK敏感肿瘤细胞K562有杀伤作用,而野生对照组无作用。[结论]试验中从转hIL-12基因马铃薯中纯化的hIL-12具有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12 纯化 生物学活性 基因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抗晚疫病和病毒病转基因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岫芳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从Harpin蛋白基因表达诱导抗性、Osmotin蛋白诱导抗性、病原诱导葡萄糖氧化酶(GO)基因表达生成H2O2获得抗性途径对抗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转基因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介导抗病性、复制酶基因介导抗病性、用核酶切割介... 从Harpin蛋白基因表达诱导抗性、Osmotin蛋白诱导抗性、病原诱导葡萄糖氧化酶(GO)基因表达生成H2O2获得抗性途径对抗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转基因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介导抗病性、复制酶基因介导抗病性、用核酶切割介导抗病性、病毒基因调控序列介导抗性途径对马铃薯病毒病抗性转基因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马铃薯 晚疫病 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病毒外壳蛋白融合基因转化马铃薯及其抗病性分析
17
作者 胡新元 贾小霞 +3 位作者 刘石 陈晓艳 黄伟 齐恩芳 《中国马铃薯》 2021年第1期52-58,共7页
将多种病毒的有效核酸片断拼接成融合基因转入马铃薯可获得多抗马铃薯材料。针对马铃薯生产中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并经常混合感染的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和马铃薯S病毒(PVS),开展了利用基因工程方... 将多种病毒的有效核酸片断拼接成融合基因转入马铃薯可获得多抗马铃薯材料。针对马铃薯生产中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并经常混合感染的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和马铃薯S病毒(PVS),开展了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兼抗4种马铃薯病毒转基因马铃薯材料的研究。试验在前期获得含4种马铃薯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片段的质粒pART27-XSYV-rh的基础上,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陇薯3号’,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证明,4价融合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qRT-PCR分析表明,该融合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能正常表达。3株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株对4种病毒同时具有抗性;1株对PLRV侵染表现阳性,对另外3种病毒同时具有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病毒 融合基因 基因马铃薯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马铃薯中纯化人白介素-12的生物学活性分析
18
作者 罗果 黄进 葛正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73-1176,共4页
分析了转基因马铃薯中纯化人白介素-12(hIL-12)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hIL-12纯化品在体外能刺激植物凝集素(PHA)活化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hIL-12纯化品对人肝癌细胞HepG2.2.15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其抑制效果随hIL-12浓度... 分析了转基因马铃薯中纯化人白介素-12(hIL-12)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hIL-12纯化品在体外能刺激植物凝集素(PHA)活化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hIL-12纯化品对人肝癌细胞HepG2.2.15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其抑制效果随hIL-12浓度的升高而增强;hIL-12纯化品在体外对乙肝病毒DNA的复制和表面抗原、e抗原的分泌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马铃薯 人白介素-12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5HA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甜 季勤 +2 位作者 窦秉德 王登瞻 顾科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将编码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HA基因(H5HA)的cDNA片段与CaMV35S启动子融合,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斑点杂交方法对重组H5HA基因在马铃薯植株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获得的12株转基因植株中,11... 将编码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HA基因(H5HA)的cDNA片段与CaMV35S启动子融合,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斑点杂交方法对重组H5HA基因在马铃薯植株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获得的12株转基因植株中,11株为阳性.Western斑点杂交检测表明H5HA重组蛋白已在马铃薯体内表达.这一结果将为利用马铃薯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禽流感口服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HA基因 血凝素 基因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启动子对禽流感病毒H5HA基因在马铃薯体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翠香 季勤 +2 位作者 张云峰 徐春 窦秉德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9,83,共6页
将编码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的血凝素基因H5HA的cDNA片段分别与马铃薯GBSS I和甘薯SpoA基因启动子序列融合,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基因转入马铃薯,分别用PCR、Western(印迹杂交和斑点杂交)方法对重组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 将编码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的血凝素基因H5HA的cDNA片段分别与马铃薯GBSS I和甘薯SpoA基因启动子序列融合,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基因转入马铃薯,分别用PCR、Western(印迹杂交和斑点杂交)方法对重组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将其结果与融合CaMV35S启动子的H5HA重组基因在马铃薯体内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重组的H5HA基因在马铃薯薯块中均获得了表达,其表达量最高的是融合GBSS I启动子的H5HA重组基因,最低的是融合SpoA启动子的H5HA重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HA基因 基因马铃薯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