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勺轮式棉花排种器排种性能分析与试验
1
作者 李玉道 宋占华 孙学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5,125,共8页
为研究排种器在不同运动特征参数下对排种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勺轮式排种器仿真模型,运用EDEM软件对排种器在不同转速和倾斜角度下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虚拟试验,并分析了单个棉花种子在排种器中的运动轨迹,以及随时间增加籽粒群体受力变化趋... 为研究排种器在不同运动特征参数下对排种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勺轮式排种器仿真模型,运用EDEM软件对排种器在不同转速和倾斜角度下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虚拟试验,并分析了单个棉花种子在排种器中的运动轨迹,以及随时间增加籽粒群体受力变化趋势。仿真结果表明:当排种器转速为40 r/min、倾斜角度为15°时,排种器具有相对最佳的工作性能,粒距合格指数为98.15%,重播指数为1.85%,漏播指数为0。用JPS-12性能检测台对排种器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转速为40 r/min、倾斜角度为15°时,排出棉花籽粒间距变异系数为0.034,排种均匀性较高,表明排种器工作性能较优,台架试验排种效果良好。田间试验重播率、漏播率均比试验台试验结果有所增加,但仍满足90%以上的合格率,粒距变异系数均小于10%,可以用于田间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 EDEM仿真 台架试验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勺轮式电驱动玉米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张振美 杨文彩 +2 位作者 朱龙图 吴翀 任钟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5,63,共9页
针对传统地轮驱动式勺轮排种传动结构复杂、现有电驱动排种技术不适应云南高原地貌等问题,设计一款勺轮式电驱动玉米排种器。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并对种勺内种子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排种器最高转速。利用EDEM软件对排种... 针对传统地轮驱动式勺轮排种传动结构复杂、现有电驱动排种技术不适应云南高原地貌等问题,设计一款勺轮式电驱动玉米排种器。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并对种勺内种子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排种器最高转速。利用EDEM软件对排种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研究,探究转速对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的影响。对排种器电驱动部分相关模块的硬件设备进行选型,根据各个模块功能制定播种系统作业流程。以作业速度、投种口高度、播种株距为试验因素,以播种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当播种作业速度为5 km/h,投种口高度为40 mm,播种株距为260 mm时,播种质量最好,合格率为90.89%,漏播率为3.76%,重播率为5.35%,满足云南地区饲用玉米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轮式 电驱动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勺轮式蚕豆排种器设计与排种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冯锐 雷雪梅 +3 位作者 李林鑫 赖永江 粟超 陶丹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共7页
为提升蚕豆机械化播种率,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勺轮式蚕豆排种器,分析不同排种转速与种子类型对排种性能的影响。首先,介绍勺轮式排种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统计分析蚕豆种子外形尺寸并划分为三类(小粒、中粒、大粒),设计蚕豆种子排种勺结构,... 为提升蚕豆机械化播种率,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勺轮式蚕豆排种器,分析不同排种转速与种子类型对排种性能的影响。首先,介绍勺轮式排种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统计分析蚕豆种子外形尺寸并划分为三类(小粒、中粒、大粒),设计蚕豆种子排种勺结构,理论分析排种器取种过程、清种过程与传种过程;然后,利用EDEM软件仿真排种器工作性能,建立排种器与三类蚕豆种子的仿真模型;最后,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为排种性能评价标准,开展台架试验,验证勺轮式蚕豆排种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仿真环境下,排种器内蚕豆种子实际充种线的水平倾角与排种转速呈正相关。排种器适宜排种转速为10 r/min,中粒种子排种性能指标最优,其播种合格指数为90.3%,重播指数为6.9%,漏播指数为2.8%。当排种转速为10 r/min时,仿真试验的综合排种性能为:合格指数89.5%,重播指数6.25%,漏播指数4.25%;台架试验的综合排种性能为:合格指数89.2%、重播指数7.1%、漏播指数3.7%,与仿真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满足蚕豆播种要求,验证勺轮式蚕豆排种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轮式 EDEM仿真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负气压组合滚轮式油菜精密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廖宜涛 刘嘉诚 +3 位作者 廖庆喜 郑娟 李甜 蒋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6,共14页
针对油菜种子粒径小、质量轻,单粒排种难度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正负气压组合滚轮式精密排种器。阐明了排种器工作原理,开展排种器吸种、携种和卸种环节受力分析和排种滚轮对种群拖带过程解析;提出了通过控制充种区种层高度和种群压力... 针对油菜种子粒径小、质量轻,单粒排种难度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正负气压组合滚轮式精密排种器。阐明了排种器工作原理,开展排种器吸种、携种和卸种环节受力分析和排种滚轮对种群拖带过程解析;提出了通过控制充种区种层高度和种群压力的防拖带堆积机理,设计了一种侧向充种、拖带种子自由回落的充种室结构,利用离散元仿真研究了充种种层高度和充种室结构对排种器充种区内充种性能的影响及对种群拖带堆积的解决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排种器内种子随着充种种层高度的增大,种群平均动能均值逐渐增大,对种群平均扰动能力逐渐增强;在充种种层高度50 mm条件下,设计的防拖带堆积充种室降低了充种区域底部种群所受的压力,未出现种群拖带堆积现象,且保持了对充种区域种群的扰动作用。在JPS-12型排种器检测试验台上进行了排种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排种转速为15~30 r/min、吸种负压为1.0~1.2 kPa时,排种器合格指数均保持在90%以上;设计装配正负气压组合滚轮式精密排种器的播种机开展播种试验,田间实测出苗后株距稳定性变异系数为4.4%,各行苗数一致性变异系数为8.14%;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排种器满足精密播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精密 正负气压组合 轮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孔轮式排种器弹性随动护种带装置设计 被引量:49
5
作者 罗锡文 王在满 +3 位作者 蒋恩臣 李就好 李庆 陈伟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0-63,共4页
传统的型孔轮式谷物排种器都采用固定式护种板,由于种子与护种板之间的相对运动和摩擦,不可避免地会对种子造成损伤,同时会对护种板内表面和排种轮外表面造成磨损。设计了一种可拆式弹性随动护种装置,弹性护种带与排种轮一起转动,由于... 传统的型孔轮式谷物排种器都采用固定式护种板,由于种子与护种板之间的相对运动和摩擦,不可避免地会对种子造成损伤,同时会对护种板内表面和排种轮外表面造成磨损。设计了一种可拆式弹性随动护种装置,弹性护种带与排种轮一起转动,由于种子与护种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大大降低了对种子的损伤和排种轮外表面的磨损。对弹性随动护种带装置的结构和护种带的材料、形状、强度和长度进行了优化设计。安装了弹性随动护种带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台架试验、样机试验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稻种的破损率可降至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孔轮式 弹性随动护装置 水稻 子破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直播机气吹辅助勺轮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5
6
作者 曹成茂 秦宽 +3 位作者 王安民 孙燕 周敏 李威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2,共7页
为满足水稻直播精量排种的需要,在勺轮式排种器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气吹异形孔勺轮式水稻穴播排种器。在确定最佳排种转速与最佳清种方式情况下,用4种不同型孔的排种盘,与不同气吹压力和气吹角度相配合,对培两优98与Ⅱ优8006,2种杂交水稻... 为满足水稻直播精量排种的需要,在勺轮式排种器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气吹异形孔勺轮式水稻穴播排种器。在确定最佳排种转速与最佳清种方式情况下,用4种不同型孔的排种盘,与不同气吹压力和气吹角度相配合,对培两优98与Ⅱ优8006,2种杂交水稻进行穴播排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种稻种在4个型孔下的各项排种指标均达穴播要求,坡状型孔的穴粒合格率和穴距合格率两项指标在4种型孔中最优,梯形孔的穴距标准差和穴距变异系数两项指标在4种型孔中最优。气吹压力范围在1-1.05 k Pa之间,气吹角度在40°-45°之间,4种型孔穴粒合格率可达93%以上,穴距合格率可达92%以上。通过水稻直播机样机田间试验,验证了排种器和直播机设计参数的准确性和整机传动的可行性,排种性能满足水稻穴直播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直播机 气吹式 轮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自动取样条播排种器排种性能检测试验台研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卢彩云 李洪文 +3 位作者 何进 王庆杰 张宇帆 黄圣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0-19,共10页
针对条播作物排种器进行室内台架性能检测时,人工检测播种均匀性费时费力、自动化检测手段缺乏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条播排种器排种性能检测试验台,利用间歇式自动取样机构,实现定时定距自动化取样及排种均匀性检测。其工作原理是种子... 针对条播作物排种器进行室内台架性能检测时,人工检测播种均匀性费时费力、自动化检测手段缺乏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条播排种器排种性能检测试验台,利用间歇式自动取样机构,实现定时定距自动化取样及排种均匀性检测。其工作原理是种子落入传送带上形成种子带,随传送带一起前进,当运动至取样板处时,气泵驱动取样板以均匀的速度往复运动,将特定距离的种子带推离出种带,并分散成弧形,采用数码照相机获取样本种子图像,利用Matlab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样本种子数量,判断所测试排种器的排种性能。采用单片机控制排种轴转速、取样板的启停及运动方向,并通过上位机显示。对试验台关键结构和参数进行设计,确定种带宽度为30 mm,护种板长度150 mm,与传送带之间距离控制在2~3 mm。为减少种子堆叠和黏连,保证样本种子带均匀排列,易于后期图像处理,设计了"一"、"T"和"工"字型3种结构的取样板,通过种子受力与运动规律分析,确定"T"型取样板为最优结构,取样长度L为40 mm。以外槽轮排种器播种小麦为研究对象,使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中心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传送带驱动电机转速分别为20、28.79和28.79 r/min时,样本种子堆叠率分别为100%、92.34%和75.21%;排种量6 g/s时,样本种子堆叠率最高,为40.15%。与人工定距取样检测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间歇取样检测法利用图像批量处理获取样本种子数量的时间约为5 s;而人工定距测试的平均耗时为1 min,而且样本数量越多,耗时越长。试验结果表明,间歇式自动取样的条播排种器排种性能检测试验台设计合理,能够大大提高排种器排种性能检测效率,可为条播作物的排种器排种性能检测试验台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试验台 性能 间歇取样 条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播种机槽孔轮式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1
8
作者 廖庆喜 黄吉星 +1 位作者 刘光 林来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6,共4页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油菜精量排种的槽孔轮式排种器,分析了该排种器的结构特征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了清种轮轴实现清种、护种带护种和钢丝推种的排种机构,确定了该排种器的主要结构和性能参数。试验表明,在清种轮轴转速为104 r/min、型孔直径...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油菜精量排种的槽孔轮式排种器,分析了该排种器的结构特征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了清种轮轴实现清种、护种带护种和钢丝推种的排种机构,确定了该排种器的主要结构和性能参数。试验表明,在清种轮轴转速为104 r/min、型孔直径2.8 mm、推种钢丝倾角33°时,破碎率最低为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槽孔轮式 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孔轮式排种器工作过程与性能仿真 被引量:26
9
作者 于建群 王刚 +1 位作者 心男 付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3-87,101,共6页
由型孔轮式大豆排种器的三维CAD模型建立了其三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采用球颗粒建立了大豆种子的分析模型,采用离散元法和自主研发的三维CAE软件对排种器的工作过程及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台架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排种性能、投种... 由型孔轮式大豆排种器的三维CAD模型建立了其三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采用球颗粒建立了大豆种子的分析模型,采用离散元法和自主研发的三维CAE软件对排种器的工作过程及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台架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排种性能、投种角、种子运动轨迹与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采用离散元法分析型孔轮式大豆排种器工作过程及其性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孔轮式 大豆 离散元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速对偏心轮型孔轮式排种器排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施祖强 汤楚宙 +3 位作者 官春云 吴明亮 陈社员 徐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9-362,共4页
针对目前播种高速作业的要求,通过实验室台架试验研究偏心轮型孔轮式排种器排种速度对排种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排种器转速为18—45r/min时,其各项排种性能较为稳定,排种质量较好.通过对排种器转速与播量、排种均匀性和破碎率之... 针对目前播种高速作业的要求,通过实验室台架试验研究偏心轮型孔轮式排种器排种速度对排种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排种器转速为18—45r/min时,其各项排种性能较为稳定,排种质量较好.通过对排种器转速与播量、排种均匀性和破碎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及其各行排量一致性和总排量稳定性变化情况的分析,验证了排种器结构的合理性和该类型排种器用于高速作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 偏心轮型孔轮式 性能 高速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力轮式排种器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成林 王十周 +2 位作者 张守勤 何达 胡树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8-34,共7页
简述了解决气力轮式排种器技术关键的途径。对型孔轮式排种器及其带充填轮和加设气力充填三种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从种子尺寸出发正确设计型孔参数,试验分析了投种点位置、型孔参数及壳体材料(及其表面粗糙度)对投种精度的影响。这... 简述了解决气力轮式排种器技术关键的途径。对型孔轮式排种器及其带充填轮和加设气力充填三种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从种子尺寸出发正确设计型孔参数,试验分析了投种点位置、型孔参数及壳体材料(及其表面粗糙度)对投种精度的影响。这些对常见型孔式和气力式排种器设计研究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 精密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条播排种器排种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忠国 张艺越 +3 位作者 王汉羊 衣淑娟 郭胜杰 马永财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7-202,213,共7页
谷子排种器是谷子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播种机的播种性能。为此,针对我国北方寒地谷子条播种植特点,设计了一款槽轮式谷子排种器,为得到排种器的最佳播种参数,根据国家标准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排种量和排种均匀度变异系数作... 谷子排种器是谷子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播种机的播种性能。为此,针对我国北方寒地谷子条播种植特点,设计了一款槽轮式谷子排种器,为得到排种器的最佳播种参数,根据国家标准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排种量和排种均匀度变异系数作为目标函数,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排种器作业段长度、排种轴转速和播种带作业速度最优数值,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得到最优的排种作业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排种器作业段长度为10mm、排种轴转速为50r/min、播种带作业速度为4.0km/h时,排种器满足排种量要求且排种均匀度变异系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条播 均匀度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谷物条播排种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吕新民 孙骊 张林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对条播机的外槽轮、钉轮、离心式、气力式等几种条播排种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影响性能的因素和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可供条播种机设计中排种器的选型和改善性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条播 结构 性能 影响因素 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勺轮式玉米精密排种器设计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鑫 籍俊杰 +1 位作者 曹少波 冯晓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6,21,共5页
勺轮式排种器广泛应用于玉米精密播种机,其排种均匀性直接影响播种质量。为此,介绍了勺轮式排种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结构和运动参数的优化,分析了舀种区、淸种区、递种区、护种区和投种区位置和大小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确定了隔... 勺轮式排种器广泛应用于玉米精密播种机,其排种均匀性直接影响播种质量。为此,介绍了勺轮式排种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结构和运动参数的优化,分析了舀种区、淸种区、递种区、护种区和投种区位置和大小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确定了隔板递种起始角和终止角的大小以及进种口的位置和尺寸。该研究可为勺轮式排种器的使用和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 均匀性 玉米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电控可调节窝眼轮式排种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晓红 刘晓丽 +3 位作者 刘龙 屈哲 安雪 余永昌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4-310,共7页
为满足大豆小区播种机精密排种的需求,改进一种电控窝眼轮式精密排种器选取传送带速度、落种高度和控制排种器转速的脉冲当量3个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 (BBD)模型,以合格指数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考察排种器工作过程... 为满足大豆小区播种机精密排种的需求,改进一种电控窝眼轮式精密排种器选取传送带速度、落种高度和控制排种器转速的脉冲当量3个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 (BBD)模型,以合格指数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考察排种器工作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对排种性能的显著性,并找到电控窝眼轮式排种器最佳工作参数。结果表明:脉冲当量、传送带速度及二者交互作用均对排种性能试验影响显著。通过BBD模型获得的排种器最佳工作参数为:脉冲当量为2 848,落种高度为135.85 mm,传送带速度为0.52 m·s^-1,此时的合格指数最大值为99.52%。通过试验验证,实际合格指数最大值为99.27%,和模型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0.25%,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较高,可用于电控可调节窝眼轮式排种器排种性能试验的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窝眼轮式 电控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勺轮式玉米排种器运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鑫 籍俊杰 冯晓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1,68,共6页
勺轮式玉米排种器以勺轮上的舀勺为排种元件,应用多力联合充种的原理,从充种的角度阐明其排种元件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分析玉米籽粒在排种器中的不同状态。本文重点分析了依靠重力、摩擦力、离心力和玉米籽粒间的挤推力以填补空间、相向... 勺轮式玉米排种器以勺轮上的舀勺为排种元件,应用多力联合充种的原理,从充种的角度阐明其排种元件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分析玉米籽粒在排种器中的不同状态。本文重点分析了依靠重力、摩擦力、离心力和玉米籽粒间的挤推力以填补空间、相向速度差和同向速度差3种途径进行充种的方式,并运用EDEM软件验证玉米籽粒在排种器的不同状态和充种方式,探究玉米籽粒在排种器中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玉米籽粒的运动状态、充种方式、运动轨迹和理论分析一致,可为勺轮式玉米排种及其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 机理 方式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对勺轮式排种器的三维模型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秀丽 侯朝鹏 +2 位作者 叶芳 仝振伟 吴亚文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1,共4页
针对目前精量播种中排种机构设计周期长等问题,以勺轮式排种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优化改进中三维模型重构的方法。应用光学三维扫描仪对勺轮式排种器的外形点云数据进行采集,通过Geomagic Studio软件对采集的勺轮式排种器外形点云数据... 针对目前精量播种中排种机构设计周期长等问题,以勺轮式排种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优化改进中三维模型重构的方法。应用光学三维扫描仪对勺轮式排种器的外形点云数据进行采集,通过Geomagic Studio软件对采集的勺轮式排种器外形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勺轮式排种器外形的NURBS曲面,将其导入UG软件中对其进行三维模型重构,最终得到该排种器的三维模型,生成的模型与实物之间的最大偏差为0.031mm,为后期优化改进提供方便。通过实践发现,相对于传统设计方法,逆向工程可以高效完成复杂曲面零件的逆向设计,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三维扫描 GEOMAGIC STUDIO UG 轮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的大豆窝眼轮式排种器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屈哲 刘龙 +3 位作者 安雪 卢琦 丁力 余永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3-110,共8页
为提高现有窝眼轮式排种器对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的适应性,对窝眼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利用EDEM仿真软件对优化设计后的排种器进行仿真,通过三因素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分别选取型孔数量、窝眼轮转速、毛刷与窝眼轮转速比3个因素探寻排种... 为提高现有窝眼轮式排种器对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的适应性,对窝眼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利用EDEM仿真软件对优化设计后的排种器进行仿真,通过三因素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分别选取型孔数量、窝眼轮转速、毛刷与窝眼轮转速比3个因素探寻排种器最佳参数组合。采用方差分析得出了窝眼轮转速、毛刷与窝眼轮转速比、型孔数量对排种器排种性能试验影响显著,影响合格指数的主次顺序为型孔数量、窝眼轮转速、毛刷与窝眼轮转速比。利用响应面分析直观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对合格指数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响应面BBD模型优化确定了排种器最佳参数组合为窝眼轮转速40.89r/min、转速比1.71、型孔数量13.82。选取排种器窝眼轮转速为41r/min,转速比为1.7,型孔数量为14进行验证试验,得到合格指数为98.83%,满足大豆排种器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窝眼轮式 响应面分析 E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种子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畏 黄震 汤楚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1-554,共4页
选取绿豆、芝麻、高粱等3种粒径为1~5 mm的种子,运用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排种试验,分析排种均匀性、一致性、破损率等适应性参数,确定排种器对作物种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适用于芝麻、高粱的条播,不适应于... 选取绿豆、芝麻、高粱等3种粒径为1~5 mm的种子,运用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排种试验,分析排种均匀性、一致性、破损率等适应性参数,确定排种器对作物种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适用于芝麻、高粱的条播,不适应于绿豆的排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转速、调节舌形式、调节舌宽度、播量调节档位对芝麻、高粱的排种均匀性、各行排量一致性和破损率的影响,当排种器的调节舌形式为圆头、调节舌宽度为8 mm、转速为50 r/min、播量调节档位为IV时,对提高芝麻、高粱的排种均匀性、各行排量一致性及降低破损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容量型孔轮式 均匀性 一致性 破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衣党参联合直播机排种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20
作者 杨小平 石林榕 +4 位作者 柏永祥 朱浩东 刘彩娟 陈垣 赵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3,共6页
针对党参种植主要以育苗移栽为主,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育苗时间长和播种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党参地直播种植农艺模式,借助正交试验法,设计一种集党参联合作业机排种装置。重点对窝眼滚轮播种装置进行设计,并依据二次回归旋转正... 针对党参种植主要以育苗移栽为主,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育苗时间长和播种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党参地直播种植农艺模式,借助正交试验法,设计一种集党参联合作业机排种装置。重点对窝眼滚轮播种装置进行设计,并依据二次回归旋转正交仿真设计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排种轮转速为3.25 rad/s、型孔宽度为7 mm、型孔个数为20、播种合格率为96.37%时,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最大为25.9%,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87.37%,指标均达行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窝眼轮 轮式装置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