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哲学思辩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天翠 屈建华 戴建波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对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其真理性及指导作用进行论证,进而总结出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竞技状态 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 辩证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特维耶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质疑——维尔霍山斯基的运动训练理论观点 被引量:34
2
作者 许琦 黄海涛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2,21,共4页
以俄罗斯维尔霍山斯基教授为代表的一些俄罗斯及前苏联地区的学者对世界著名运动训练理论家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学理论提出了质疑 ,本文对维尔霍山斯基教授的训练学观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理论 维尔霍山斯基 马特维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特维耶夫经典分期理论的审视与思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健 孙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0,共6页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发展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它的着眼点是使运动员在多次重要赛事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中都能创造最好成绩。在训练大周期中,训练内容、阶段以及负荷需要保持科学、合理的比例与动态平衡,使整个训练过程具有周期性、动...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发展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它的着眼点是使运动员在多次重要赛事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中都能创造最好成绩。在训练大周期中,训练内容、阶段以及负荷需要保持科学、合理的比例与动态平衡,使整个训练过程具有周期性、动态性、可调性。由于竞技体育赛事体制的改革与职业体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弊端日益突出,使强调一般训练的分期训练理论与具体的运动项目结合时,其指导性、普适性不强,难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理论 训练 板块 竞技状态 单元 竞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范式:从系统性到复杂性 被引量:4
4
作者 仇索 仇乃民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8,共11页
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中引入复杂性科学与哲学思考,以厘清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的思想本质与特征,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探明新的进路。认为: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是一种系统性范式,运动训练分期的基本属性是系统性;运动训练分... 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中引入复杂性科学与哲学思考,以厘清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的思想本质与特征,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探明新的进路。认为: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是一种系统性范式,运动训练分期的基本属性是系统性;运动训练分期既是系统的运动训练,又是运动训练的系统,其模式表现出构成性、线性与确定性等简单性系统特征与局限。然而,运动训练的复杂性既是当代运动训练科学的重要特征,也是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的重要难题。为适应当代运动训练科学发展的需要,提高运动训练的质与量,在运动训练分期中须融入生成性、非线性、随机性等复杂性系统思想与方法,即运动训练分期科学理论研究应走向复杂性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理论 复杂性 系统性 简单性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的关系 被引量:31
5
作者 胡海旭 邱锴 +4 位作者 李恩荆 杜长亮 张婉 陈世 杜翔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6,共7页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区别于单一的训练问题,是对运动训练的整体性规律和长期训练过程组织的研究。它以马特维耶夫为代表的苏联学者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正式传入西方并发展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疑者提出板块周期。通过对极具代表...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区别于单一的训练问题,是对运动训练的整体性规律和长期训练过程组织的研究。它以马特维耶夫为代表的苏联学者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正式传入西方并发展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疑者提出板块周期。通过对极具代表性的英文文献的纵向研究认为:就某种程度而言板块周期是训练分期理论中的一种最优化的中周期模式,而赛前中周期更类似于板块周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强调通过一体化方式,逻辑、系统、有序地组织运动训练各要素,以使运动员适时出现高峰竞技状态;板块周期则强调高度专项化集中安排训练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理论 板块周 高峰竞技状态 中周 训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块周期“叫板”马氏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基于科学史的释疑与讨论 被引量:31
6
作者 胡海旭 佟岗 +2 位作者 刘文武 沈政 杜长亮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5,共6页
通过对运动训练分期及其相关理论的科学史梳理,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起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规律的启迪,马特维耶夫在此基础上汲取苏联组织形态学的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但因偏重方法论导致在实践中"解谜"效... 通过对运动训练分期及其相关理论的科学史梳理,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起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规律的启迪,马特维耶夫在此基础上汲取苏联组织形态学的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但因偏重方法论导致在实践中"解谜"效率不高,进而招致诸如板块周期的提出与批驳,并出现训练分期理论的早、中、晚期之争。提出:现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更应吸收一般系统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向具体、特质性系统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理论 板块周 组织形态学 一般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对比之新赛制下运动训练何去何从 被引量:11
7
作者 崔东霞 李钊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7,共5页
受前苏联竞技运动训练理论的影响,我国从引入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到现在为止,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现代体育赛制的变革,板块训练理论一段时间以来较为流行。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两种运动训练理论进行对比... 受前苏联竞技运动训练理论的影响,我国从引入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到现在为止,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现代体育赛制的变革,板块训练理论一段时间以来较为流行。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两种运动训练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板块理论是对分期理论的补充与完善。两种训练理论针对的对象不同,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运动训练的科学安排问题,对运动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板块理论 新赛制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 被引量:51
8
作者 姚颂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1,33,共10页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由Л.П.马特维也夫为代表的前苏联学者们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训练大周期的分期形成竞技状态,以便使运动员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以最大概率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阐述了形成竞技状...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由Л.П.马特维也夫为代表的前苏联学者们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训练大周期的分期形成竞技状态,以便使运动员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以最大概率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阐述了形成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作为训练分期的自然依据;训练大周期作为形成竞技状态的完整结构单位;"波浪型"负荷动态是形成竞技状态的必要条件;"延缓传导"现象反映了负荷量动态与竞技状态之间的联系;竞技状态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次数;分析了近年来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出现某些不同的看法;同时分析了全年多周期方案的特点,阐述了现代阶段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特维也夫 运动训练理论 竞技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学校体育教学研究
9
作者 张荣珍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6-187,共2页
体育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无论从体育教学理论、体育教学实践还是体育教学的专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河南是教育大省,在校学生多,体育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均衡是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 体育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无论从体育教学理论、体育教学实践还是体育教学的专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河南是教育大省,在校学生多,体育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均衡是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更加重视体育教学和实践应是今后河南省教育体系应直面的重大问题。《河南社会科学》组织本期关于河南省的体育教学和实践专题,就是从体育专业性和理论实践性方面进行立体思考,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以期为河南省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理论 体育教学研究 学校 训练过程 训练 训练内容 训练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历史、现状、争论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31
10
作者 В.Н.普拉托诺夫 姚颂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8,共12页
对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进行梳理,揭示该理论的历史、现状、争论及发展前景;运用该理论解决运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的有效性,提高运动员培养质量。
关键词 全年运动训练理论 Л.П.马特维也夫 运动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训练分期理论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资薇 熊焰 +2 位作者 于洪军 黎涌明 陈小平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80,共12页
训练分期理论是运动训练学的经典理论,几乎所有体育项目在训练实践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作为继马特维也夫之后对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图德·邦帕以其六版著作《训练分期:理论与实践》受到了世界范围内运... 训练分期理论是运动训练学的经典理论,几乎所有体育项目在训练实践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作为继马特维也夫之后对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图德·邦帕以其六版著作《训练分期:理论与实践》受到了世界范围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认可。2018年11月,邦帕教授受邀来华,并在上海与国内学者和教练展开了一次精彩对话。本文一方面再现了与邦帕教授对话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在对话的基础上由五位学者分别围绕训练分期理论的理论特征(熊焰)、训练分期理论的实践应用(资薇)、传统分期理论与板块分期理论(于洪军)、现代科技对训练分期理论的推动作用(黎涌明)和训练分期理论的未来发展(陈小平)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本文作者一致认为,训练分期理论在得以广泛应用的同时,需要更大程度借鉴多学科基础研究的成果,更大范围运用现代科技的设备和方法,更快速度实现训练经验向训练科学的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理论 马特维也夫 图德·邦帕 传统理论 板块理论 训练经验 训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与批判:生理学与方法学视野下的分期与板块训练理论 被引量:22
12
作者 崔东霞 李钊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5,共4页
运动训练的安排问题一直是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争论的焦点。分期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此理论具有广泛的经验性、科学—实验性和理论—方法性基础,当今的运动训练仍要坚持分期理论的训练原则与原理;板块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在高级运动员全年要... 运动训练的安排问题一直是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争论的焦点。分期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此理论具有广泛的经验性、科学—实验性和理论—方法性基础,当今的运动训练仍要坚持分期理论的训练原则与原理;板块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在高级运动员全年要参加多次比赛的背景下,应在短时间内通过集中负荷效应发展专项能力。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从生理学与方法学层面对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进行探讨。认为:分期训练理论符合人体超量恢复原理,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论的方法学基础上;板块训练理论与集中负荷长期延迟效应存在矛盾,运动训练安排存在片面性与孤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板块理论 生理学 方法学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谈现代分期训练理论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13
作者 徐本力 《体育文化导刊》 1987年第6期15-16,共2页
我国和国外运动训练中多年贯彻和遵循的一条重要的训练原则——周期性训练原则,是在运动训练长期实践和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逐渐确定下来的。并随着现代运动训练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展和完善的。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理论 训练原则 训练 现代运动训练 训练 理论基础 全年训练 现代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分期:当代运动训练模式变革的新思维 被引量:44
14
作者 杨国庆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4,共12页
整合分期是近年来国际运动训练科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方向,是推动当代运动训练模式变革的新思维,契合了当前运动训练融合创新和精准个性化调控的时代趋势。学习、借鉴和研究整合分期模式,对改变我国训练科学理论研究思维进而指导训练实践,... 整合分期是近年来国际运动训练科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方向,是推动当代运动训练模式变革的新思维,契合了当前运动训练融合创新和精准个性化调控的时代趋势。学习、借鉴和研究整合分期模式,对改变我国训练科学理论研究思维进而指导训练实践,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整合分期主要源自国外对零散训练实践成果的总结归纳,处于"实践到理论"的发现阶段。研究首次从"理论到理论、理论到指导实践启示"层面对整合分期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训练分期理论元理论最新进展的"体系[系统的系统(System of Systems,SoS)]"和"反应域应激模型(reactive scope model)"是整合分期提出的重要理论基石。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基于数据科学的数字化信息整合,可以助力整合分期中多源、异构、多模态复杂训练要素的高维数据挖掘,再以算法自动化生成个性化训练指导方案。整合分期模式与方法"新范式"已成形,匹配"数据石油"与"算法引擎",其或是点燃提升世界各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创新动能的导火索,也将会成为一种统领运动训练模式重大变革的全新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理论 训练理论 整合 应激理论 训练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技状态”的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 被引量:19
15
作者 马海峰 吴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49,共11页
从分析“竞技状态”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的逻辑地位出发,提出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既揭示了以发展“竞技状态”为核心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又以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得最... 从分析“竞技状态”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的逻辑地位出发,提出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既揭示了以发展“竞技状态”为核心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又以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得最佳表现和最好成绩为主要目标,其适合于中国举国体制下的运动训练过程安排实践。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体现了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的中国特色。发展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必须依靠举国体制的优势,全面加强现代科技手段在“竞技状态”形成和调控中的应用,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和运动员个性化状态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状态 运动训练过程安排 运动训练理论 Л.П.马特维也夫 举国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代训练周期划分的主要依据和完整周期结构确立的看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本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23-30,共8页
问题的提出关于训练的分期,一直是国内外体育界关注的问题,长期来一直未能统一认识。我国在七十年代以前,基本上沿用了苏联的全年训练分期理论。近年来,虽接受了一些国家的新的观点,但至今仍未能很好地统一认识,未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 问题的提出关于训练的分期,一直是国内外体育界关注的问题,长期来一直未能统一认识。我国在七十年代以前,基本上沿用了苏联的全年训练分期理论。近年来,虽接受了一些国家的新的观点,但至今仍未能很好地统一认识,未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训练分期理论。国家体科所吴焕群、王汝英和陈明达等同志在《周期与训练》一文中(《体育科学》1982年第一期),较深入和全面地分析和阐述了现代训练分期理论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澄清了一些认识上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 现代训练 竞技状态 理论 运动能力 全年训练 训练 体育科学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学科的发展与奥运备战 被引量:18
17
作者 姚颂平 吴瑛 马海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研究“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形成的历史前提、方法学基础和发展现状,剖析运动训练经典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奥运备战为主要方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的学科建设。在分析俄罗斯、我国和其他国家学者对“运动员培... 研究“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形成的历史前提、方法学基础和发展现状,剖析运动训练经典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奥运备战为主要方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的学科建设。在分析俄罗斯、我国和其他国家学者对“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的学科发展贡献的基础上,提出用“运动员培养理论与方法”替代“竞技运动理论”作为学科名称的设想;进而阐述俄罗斯著名学者Л.П.马特维也夫创立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理念、目标指向和基本原理,近年来运动训练分期理论遭受质疑的原因,以及主要质疑者Ю.В.维尔赫尚斯基提出批评意见的实质,并提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继续发展的现实途径。提出:针对我国运动员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应遵循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所揭示的形成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安排运动训练过程和获得最佳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 运动训练 理论 竞技状态 奥运备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