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泡瓜籽油理化特性、组成分析及氧化稳定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纪佳璐 吴莹 +2 位作者 徐斐然 鞠兴荣 王立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5-21,共7页
在民间有利用马泡瓜籽制油的传统,为促进马泡瓜这一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本实验对马泡瓜籽油的理化特性和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热分析技术对其氧化稳定性及热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泡瓜籽千粒质量6 g,出油率25%,马泡瓜籽油... 在民间有利用马泡瓜籽制油的传统,为促进马泡瓜这一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本实验对马泡瓜籽油的理化特性和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热分析技术对其氧化稳定性及热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泡瓜籽千粒质量6 g,出油率25%,马泡瓜籽油的酸值(0.37 mg/g)、过氧化值(0.17 g/100 g)均符合国家标准,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达86.27%,其中亚油酸为最主要的脂肪酸,相对含量达67.1%,还含有少量γ-亚麻酸;此外马泡瓜籽油富含β-谷甾醇(186.18 mg/100 g)、生育酚等活性成分,γ-生育酚含量高达1614.21μg/g,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确定了马泡瓜籽油的初始氧化温度为221.6℃,在110、120℃和140℃条件下的氧化诱导时间分别为263.91、133.64 min和26.50 min,其氧化稳定性优于菜籽油,通过热重分析测得其烟点在300~350℃之间,质量开始损失时的温度为300℃,热稳定性良好,具有作为烹饪油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泡瓜籽油 γ-生育酚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氧化稳定性 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泡瓜籽油成分分析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江聪 李心怡 +4 位作者 姜青山 王小三 陈徽岳 马宗新 陈金良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3,135,共6页
采用溶剂浸出法提取马泡瓜籽油,对马泡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通过Rancimat加速氧化实验对其氧化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泡瓜籽的粗脂肪含量为(27.96±2.15)%;马泡瓜籽油的酸值(KOH)(0.24 mg/g)、过氧化值(0.03... 采用溶剂浸出法提取马泡瓜籽油,对马泡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通过Rancimat加速氧化实验对其氧化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泡瓜籽的粗脂肪含量为(27.96±2.15)%;马泡瓜籽油的酸值(KOH)(0.24 mg/g)、过氧化值(0.036 g/100 g)均达到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马泡瓜籽油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和7种甘油三酯,主要是亚油酸(68.56%)和三不饱和甘油三酯(66.50%);马泡瓜籽油中植物甾醇(总含量619.21 mg/100 g,其中粘霉烯醇140.83 mg/100 g)、角鲨烯(38.01 mg/100 g)和生育酚(546.60 mg/kg)的含量较高;马泡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优于葵花籽油,运用外推法计算出25℃条件下马泡瓜籽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为582.43 h。研究证明马泡瓜籽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泡瓜籽油 氧化稳定性 生育酚 植物甾醇 角鲨烯 粘霉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马泡瓜籽油工艺
3
作者 王庆卫 刘启玲 李阳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79,共4页
以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马泡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作为研究因素,利用响应面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6∶1(mL/g)、超声功率306 W、超声温度4... 以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马泡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作为研究因素,利用响应面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6∶1(mL/g)、超声功率306 W、超声温度44℃、提取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马泡瓜籽油得率为3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泡瓜籽油 响应面法 超声波辅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