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12钢等温淬火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马永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58,共2页
Cr12钢经980℃奥氏体化后,于280℃硝盐中等温不同时间获得不同比例的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测定了其力学性能,并与常规淬火回火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Cr12钢与常规淬火回火的回火马氏体组织相比... Cr12钢经980℃奥氏体化后,于280℃硝盐中等温不同时间获得不同比例的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测定了其力学性能,并与常规淬火回火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Cr12钢与常规淬火回火的回火马氏体组织相比,除硬度有所降低外,抗弯强度、挠度、冲击韧度及耐磨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经980℃加热、280℃等温5h、180℃回火后,Cr12钢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12钢 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珠丝杆坯料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感应淬火工艺研究
2
作者 杨雷 赵凯鹏 +4 位作者 郝庆乐 李光煜 王生希 王陆军 袁世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85-589,共5页
目的:提升滚珠丝杠的耐磨性及冲击韧性,提高滚珠丝杠的精度保持性及服役寿命。方法:根据物理模拟仿真原理,使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进行物理模拟仿真,得到4150H钢的相变点,再次使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探究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目的:提升滚珠丝杠的耐磨性及冲击韧性,提高滚珠丝杠的精度保持性及服役寿命。方法:根据物理模拟仿真原理,使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进行物理模拟仿真,得到4150H钢的相变点,再次使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探究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的形成机理,根据试验分析制定出4150H钢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感应淬火工艺。结果:利用自研搭建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感应淬火装置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模拟结果吻合。结论:本工作研究了4150H钢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形成机理,开发了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感应淬火工艺,该工艺可推广应用于高精度保持性滚珠丝杠坯料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轨丝杠坯料 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淬火工艺 等温 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及等温淬火工艺对CrMnSi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荣守范 金铨 +1 位作者 姚玉环 宋春梅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0-73,共4页
研究了硅和等温淬火工艺对高碳低合金马氏体-贝氏体钢金相组织与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含硅量与等温淬火工艺条件下,获得了不同的机械性能。针对实际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工艺规范。
关键词 马氏体-贝氏体 等温淬火 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线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高惠临 张骁勇 +3 位作者 冯耀荣 霍春勇 吉玲康 李为卫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16,共5页
根据材料的显微组织将管线钢分为四种类型,即铁素体-珠光体管线钢、针状铁素体管线钢、贝氏体-马氏体管线钢和回火索氏体管线钢;并以此为线索介绍了该四类管线钢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和性能,综述了管线钢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管线钢 铁素体-珠光体 针状铁素体 贝氏体-马氏体 回火索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大直径磨球热处理工艺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焦岩 李祖来 +4 位作者 山泉 周荣 蒋业华 毕金凤 韦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9-222,共4页
为了解决等温淬火过程中生产周期长、能耗大、淬火介质污染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热处理工艺,以得到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运用ANSYS软件对实际工件在淬火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并结合C曲线优选出理想的工艺参数。利用热电偶... 为了解决等温淬火过程中生产周期长、能耗大、淬火介质污染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热处理工艺,以得到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运用ANSYS软件对实际工件在淬火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并结合C曲线优选出理想的工艺参数。利用热电偶深孔安装法验证了模拟温度场的准确性。通过优化后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ф150 mm大直径磨球进行了反复水冷空冷,得到由心部到表面的硬度和组织含量,结果说明模拟是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模拟 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8Mo轴承钢复相组织对强韧性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龙永强 李谦 文九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6,共3页
对GCr18Mo轴承钢中下贝氏体-马氏体(简称B下/M)复相组织的强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下贝氏体量的增加,其冲击韧度、断裂韧性逐渐升高,抗弯强度先增加而后下降;与单一马氏体组织相比,B下/M复相组织具有更好的强韧性;B下/M复相组织的... 对GCr18Mo轴承钢中下贝氏体-马氏体(简称B下/M)复相组织的强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下贝氏体量的增加,其冲击韧度、断裂韧性逐渐升高,抗弯强度先增加而后下降;与单一马氏体组织相比,B下/M复相组织具有更好的强韧性;B下/M复相组织的冲击韧度与下贝氏体量呈线性关系;下贝氏体体积分数为37.5%的B下/M复相组织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8Mo轴承钢 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强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