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增韧聚苯醚体系的韧性、亚微相态和流变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汪晓东 张强 金日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39-743,共5页
考察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及其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EBS-g-MA)增韧聚苯醚(PPO)体系.DSC谱图显示,PPO与SEBS的共混物仅有一个Tg,两者完全相容;PPO与SEBS-g-MA的共混物存... 考察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及其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EBS-g-MA)增韧聚苯醚(PPO)体系.DSC谱图显示,PPO与SEBS的共混物仅有一个Tg,两者完全相容;PPO与SEBS-g-MA的共混物存在两个Tg,只能达到部分相容.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PPO/SEBS体系中,基体中分散相SEBS的相界面模糊,无法引发基体银纹和剪切屈服,增韧PPO的效果有限;而部分相容的PPO/SEBS-g-MA共混物显示了增韧剂良好的相界面引发基体银纹和剪切屈服的作用,其缺口冲击强度在SEBS-g-MA质量分数为20%时达到1260 J/m的超韧性.亚微相态显示,SEBS在PPO中呈现条形分散相的“海岛”结构;而 SEBS-g-MA在基体中呈现网络结构.流变性能研究显示,PPO/SEBS共混物的表观粘度均高于PPO,并随SEBS的含量增加而变大;而PPO/SEBS-g-MA则完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马来酸酐 SEBS 增韧 相容性 亚微相态 流变性能 工程 塑料 氢化苯乙烯 丁二烯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弹性体/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对尼龙6结构及性能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肖永聪 王文强 张爱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54,共4页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MA)作为相容剂,聚醚嵌段酰胺(PEBA)尼龙弹性体作为增韧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复合材料。通过物理机械测试、动态机械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分别研究了不同PEBA...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MA)作为相容剂,聚醚嵌段酰胺(PEBA)尼龙弹性体作为增韧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复合材料。通过物理机械测试、动态机械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分别研究了不同PEBA含量对复合材料韧性影响以及SMA对共混物的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EBA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A6的冲击强度,当加入PEBA质量分数为20%时,PA6复合材料的常温冲击强度达到22.93 kJ/m^2——比纯PA6提高了659.27%,低温冲击强度达到为16.75 kJ/m^2——比PA6提高了902.99%。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表明相容剂SMA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加入PEBA质量分数为20%时PEBA可均匀分散在PA6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尼龙弹性体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增容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悬浮溶胀接枝氯乙烯共聚物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余鹏 王雅玲 +4 位作者 赵永禄 张亚刚 郝涛 余东栋 陈绪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3,共5页
通过悬浮溶胀接枝共聚法制备了含有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接枝氯乙烯共聚物(SMA-g-VC)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证实SMA-g-VC共聚物的存在,测定了共聚产物中SMA的接枝率,并研究了共聚产物的微观形貌、热性能、力学... 通过悬浮溶胀接枝共聚法制备了含有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接枝氯乙烯共聚物(SMA-g-VC)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证实SMA-g-VC共聚物的存在,测定了共聚产物中SMA的接枝率,并研究了共聚产物的微观形貌、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结果表明,随着SMA投料比增加,SMA接枝率增加幅度变缓,树脂颗粒也逐渐增大且表面附生较多的小颗粒。含有SMA-g-VC共聚物的PVC树脂出现3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且随着SMA投料比增加,SMA-g-VC组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随着SMA投料比增加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冲击强度随着SMA投料比的增加而降低,而维卡耐热温度随着SMA投料比增加而大幅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聚氯乙烯 悬浮溶胀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共混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正虹 申瑜 方征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6-51,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苯醚(PP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并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增容剂,采用哈克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冲击和拉伸试验、热重分析等研究了PPO/ABS共混合金的加工流动...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苯醚(PP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并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增容剂,采用哈克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冲击和拉伸试验、热重分析等研究了PPO/ABS共混合金的加工流动性、相形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发现,PPO和ABS属于热力学不相容聚合物,SMA可以在PPO/ABS合金中起到较好的增容作用; PPO/ABS合金中ABS的含量越高,合金加工流动性越好,SMA可以使PPO/ABS合金的转矩明显降低,但其含量对转矩的影响较小; PPO/ABS合金的力学性能较差,加入适量SMA后合金的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都有较大改善; PPO/ABS共混合金中PPO的含量越高,合金的热稳定性越好,SMA对合金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共混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接枝纳米SiO_2对SBS的改性研究
5
作者 唐龙祥 石洪莹 +1 位作者 刘春华 梁甘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6,共4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产物为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采用透射电镜(TEM)、转矩流变仪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的添加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产物为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采用透射电镜(TEM)、转矩流变仪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的添加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在SBS中分散比较均匀,使SBS/SiO2-g-PS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明显高于SBS/SiO2复合材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二氧化硅 苯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S-g-MAH对PPO/PA66复合材料性能和形貌的影响
6
作者 杨青林 周松 +2 位作者 李璨然 余闻达 罗玉梅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改性,用双螺杆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了增韧的聚苯醚/聚酰胺66(PPO/PA66)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吸水率、力学和熔体流动性能,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结晶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改性,用双螺杆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了增韧的聚苯醚/聚酰胺66(PPO/PA66)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吸水率、力学和熔体流动性能,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结晶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由于PPO和PA66之间弱的界面黏附,添加PPO使PA66的韧性和拉伸强度明显降低;源于SEBS-g-MAH所产生的能量耗散以及PPO和PA66之间相容性改善,PPO/PA66(30/70)中添加10份SEBS-g-MAH,使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23.95%、81.58%和157.39%;当SEBS-g-MAH含量为10份时,PPO/PA66(30/70)的综合力学性能较高;当SEBS-g-MAH含量为18份时,复合材料获得较高韧性;与纯PA66的吸水率(1.36%)比较,含10份SEBS-g-MAH的PPO/PA66(30/70)的吸水率(0.60%)降低了55.88%;PPO能促进PPO/PA66中PA66的结晶;添加SEBS-g-MAH会抑制PPO/PA66(30/70)中PA66的结晶。PPO和SEBS-g-MAH可改善PA66的熔体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聚酰胺66 马来酸酐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力学性能 吸水率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率对PVC/PA6-g-SMA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彩红 周秉正 +2 位作者 何敏 鲁圣军 于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0,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与不同接枝率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接枝改性聚酰胺6(PA6-g-SMA)的共混物,研究了PA6-g-SMA接枝率对PVC/PA6-g-SMA共混物力学性能及凝聚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越高,PA6-g-SMA与PVC的相...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与不同接枝率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接枝改性聚酰胺6(PA6-g-SMA)的共混物,研究了PA6-g-SMA接枝率对PVC/PA6-g-SMA共混物力学性能及凝聚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越高,PA6-g-SMA与PVC的相容性越好,在PVC基体中能以更小的相畴均匀分散,对PVC的增韧增强作用越明显;当PA6-g-SMA的接枝率为5.12%,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为64.7kJ/m2,拉伸强度为5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酰胺6 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A-g-MAH共聚物增容PA6/ABS共混体系的聚集态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丹 黄伯芬 李志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49,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EBA-g-MAH增容PA6/ABS共混物,采用FTIR、SEM、DSC等测试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及吸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BA-g-MAH与PA6发生化学反应所...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EBA-g-MAH增容PA6/ABS共混物,采用FTIR、SEM、DSC等测试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及吸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BA-g-MAH与PA6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接枝物对PA6/ABS共混物有较好的增容作用,使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PA6/ABS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得到很大的提高,比纯PA6提高430%,吸水性也得到改善,但是拉伸强度有所降低。DSC研究表明:EBA-g-MAH的加入抑制了PA6/ABS共混物中PA6的结晶,使PA6结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共混物 马来酸酐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增容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SEBS对尼龙6/SEBS共混物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涛 成煦 张爱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MAH)接枝的部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SEBS-g-MAH)对尼龙6/SEBS的共混物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EBS-g-MAH上的MAH侧基和尼龙6的端氨基发生了缩合反应,增加了尼龙6和SEBS的界面相互作用... 研究了马来酸酐(MAH)接枝的部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SEBS-g-MAH)对尼龙6/SEBS的共混物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EBS-g-MAH上的MAH侧基和尼龙6的端氨基发生了缩合反应,增加了尼龙6和SEBS的界面相互作用。透射电镜(TEM)的结果表明,当SEBS在尼龙6/SEBS共混物中为分散相时,SEBS-g-MAH使得分散相颗粒尺寸明显减小,两相界面变得模糊。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的研究结果表明,SEBS-g-MAH的引入对尼龙6/SEBS共混物的熔融峰、结晶峰和结晶度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SEBS-g-MAH与SEBS相比能更有效地与尼龙6相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尼龙6/SEBS共混体系的聚集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部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尼龙6 共混 聚集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中SBS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及表面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春生 张书香 +2 位作者 李学 贾素贞 李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133,共3页
利用超临界CO2作为溶胀剂,进行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与马来酸酐(MA)的接枝反应,研究了单体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可以作为MA与SBS接枝反应的良好介质,MA的接枝率最高可达12.8%... 利用超临界CO2作为溶胀剂,进行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与马来酸酐(MA)的接枝反应,研究了单体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可以作为MA与SBS接枝反应的良好介质,MA的接枝率最高可达12.8%。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以及表面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对样品进行了表征,FT-IR证明了MA已接枝到SBS分子上,SEM观察到接枝后产物表面形成了微/纳米级的粗糙结构,接触角测试发现接枝后SBS表面水的接触角明显变小,表面由疏水变为亲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熔融接枝SBS及其对PA66的增韧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明 张云灿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加入复合抗氧剂A(酚类 )、B(亚磷酸酯类 )及流动改性剂 (液体石蜡 ) ,采用热引发熔融接枝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SBS ,获得了具有较高接枝率 ( 0 .5 2 % )和较好熔体流动性且不含凝胶的马来酸酐接枝SBS产物。用该产物增韧PA66。
关键词 马来酸酐 熔融 SBS PA66 增韧作用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酰胺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引发剂引发马来酸酐接枝SBS热处理前后表面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雪娟 李超 张爱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3-156,160,共5页
采用动态接触角 ( DCA)研究了不同引发剂引发马来酸酐接枝 SBS及其热处理前后接触角的变化。研究表明 ,随着接枝率的升高 ,膜的后退角减少。当接枝率达 4 .783%时 ,后退角为零。AIBN引发接枝马来酸酐的 SBS极性成分比 BPO引发的多。热... 采用动态接触角 ( DCA)研究了不同引发剂引发马来酸酐接枝 SBS及其热处理前后接触角的变化。研究表明 ,随着接枝率的升高 ,膜的后退角减少。当接枝率达 4 .783%时 ,后退角为零。AIBN引发接枝马来酸酐的 SBS极性成分比 BPO引发的多。热处理后 ,不同引发剂引发接枝膜的后退角均增加 ,AIBN引发的接枝样品比 BPO引发接枝样品受热处理影响更大。本文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 ( FT- IR-ATR)分析了膜的表面结构。研究表明 ,AIBN引发的 SBS- g- MAH表面部分羰基含量更多 ;接枝率达一定时 ,表面富集的羰基含量有一激增点 ;热处理后 SBS- g- MAH表面羰基含量降低。这说明接枝的 MAH能否向表面迁移是膜的接触角发生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发剂 引发 马来酸酐 SBS 热处理 表面结构 研究 苯乙烯-丁二烯乙烯 丁苯橡胶 热塑性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物对PP/A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娄金分 马凤贺 +1 位作者 罗筑 李扬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3,共4页
在聚丙烯(PP)/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复合材料中加入复配的马来酸酐接枝物(PP-g-MAH)和ABS-g-MAH,研究接枝物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物的加入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并随着接枝物含量增加而提高... 在聚丙烯(PP)/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复合材料中加入复配的马来酸酐接枝物(PP-g-MAH)和ABS-g-MAH,研究接枝物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物的加入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并随着接枝物含量增加而提高,冲击强度随接枝物含量增加而降低。复配马来酸酐接枝物中在复合材料中PP-g-MAH的用量为10份时,综合性能最佳。PP/ABS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随ABS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ABS组分含量的增加,ABS相分布从海-岛状分布向海-海结构转变。SEM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物的加入有助于ABS在聚丙烯中的分散;DSC数据表明:马来酸酐接枝物使材料的结晶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混物 马来酸酐 复合材料 相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固相接枝ABS树脂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培鹏 樊庆春 +1 位作者 童身毅 张良均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2,共4页
采用固相接枝法制备了马来酸酐(MAH)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ABS-g- MAH),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单体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接枝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6 h,引发剂质量分数8%,单体质量... 采用固相接枝法制备了马来酸酐(MAH)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ABS-g- MAH),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单体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接枝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6 h,引发剂质量分数8%,单体质量分数10%,此时可得到接枝率为1.4%的ABS-g-MAH。对ABS的组分分离证明,接枝发生在ABS的丁二烯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马来酸酐 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SEBS-g-MAH/SEBS的制备及防污性能
15
作者 张璇 熊玉菲 董丽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以聚乙烯(PE)网衣为基材,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SEBS-g-MAH)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SEBS)为原料,通过浸涂法制备得到PE/SEBS-g-MAH/SEBS(PSMS);分析讨论了不同SEBS附着率时PSMS的力学性能、表... 以聚乙烯(PE)网衣为基材,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SEBS-g-MAH)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SEBS)为原料,通过浸涂法制备得到PE/SEBS-g-MAH/SEBS(PSMS);分析讨论了不同SEBS附着率时PSMS的力学性能、表面形貌、表面性质、抗蛋白吸附和抗大肠杆菌吸附等性能。结果表明,PSMS表面呈大小不一的泡孔形貌,且随着SEBS附着率的增大,PSMS表面泡孔密度增大,拉伸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SEBS附着率为46.1%时,PSMS的拉伸强度和表面自由能分别为6.045 MPa和14.055 mN/m,抗蛋白吸附率达93.21%,同时兼具良好的抗大肠杆菌吸附性能。除此之外,PSMS在海洋挂板实验中也表现出良好的防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防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物和环氧树脂联合增容对PP/A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禄秋艺 马凤贺 +2 位作者 杨青海 罗筑 娄金分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1,102,共5页
在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中添加复配的马来酸酐接枝物(PP-g-MAH和ABS-g-MAH)和复配固体环氧树脂(E-06/E-20/2E4MZ),研究了两种相容剂联合增容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物添加量为5 phr时,对拉伸... 在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中添加复配的马来酸酐接枝物(PP-g-MAH和ABS-g-MAH)和复配固体环氧树脂(E-06/E-20/2E4MZ),研究了两种相容剂联合增容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物添加量为5 phr时,对拉伸强度没有明显影响,而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得到明显改善。在加入5phr马来酸酐接枝物的基础上,添加复配的固体环氧树脂,拉伸强度大幅提高,弯曲模量也进一步得到改善,冲击强度有所下降。马来酸酐接枝物和环氧树脂添加量均为5 phr时,增容效果最佳。DSC数据表明,复配马来酸酐接枝物和环氧树脂的联合增容提高了共混物的结晶度。SEM的分析结果表明,PP/ABS的质量比为70/30时,ABS相在共混物中的分布呈海-岛结构,加入5 phr固体环氧树脂后,分散相颗粒尺寸得到明显细化,分布均匀,界面脱黏现象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复合材料 马来酸酐 环氧树脂 相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制备AS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敏 刘峰 +2 位作者 董旭 潘肇琪 刘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6,55,共5页
以马来酸酐(MAH)为单体、苯乙烯(St)为共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接枝物AS-g-MAH以及AS-g-(MAH-St)。利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MAH已经成功接枝在AS链上。并... 以马来酸酐(MAH)为单体、苯乙烯(St)为共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接枝物AS-g-MAH以及AS-g-(MAH-St)。利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MAH已经成功接枝在AS链上。并用反式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率,讨论了引发剂用量、马来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和共单体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接枝率先增大,然后趋于平稳;随着马来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接枝率先增大后下降;共单体苯乙烯的加入对接枝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马来酸酐 共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ABS-g-MAH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 被引量:10
18
作者 闰明涛 李鑫 +1 位作者 王增坤 崔福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94,98,共4页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毛细管流变仪分别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TT/ABS-g-MAH)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ABS含量在3%~5%(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毛细管流变仪分别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TT/ABS-g-MAH)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ABS含量在3%~5%(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极值,表明ABS的加入对PTT起到了一定的增强和明显的增韧作用。共混合金熔体为假塑性流体,但ABS含量的变化对共混物的表观黏度、非牛顿指数n、粘流活化能的影响较小,即对PTT的流变性能影响不大。采用ABS-g-MAH与PTT进行反应性共混,可以提高PTT的力学性能,而对加工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马来酸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共混物 拉伸强度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g-MAH及其在增韧尼龙6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卫卫 刘媛 +1 位作者 周琦 邱桂学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6,共3页
利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探讨了各个因素对POE-g-MAH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配方、最佳工艺条件。将POE与接枝产物POE-g-MAH同时作为弹性体改性PA6时,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较... 利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探讨了各个因素对POE-g-MAH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配方、最佳工艺条件。将POE与接枝产物POE-g-MAH同时作为弹性体改性PA6时,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较纯尼龙提高近9倍,而其他力学性能改变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辛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 苯乙烯 聚酰胺-6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S-g-MAH增韧聚苯硫醚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高西萍 张辉 +1 位作者 易俊霞 李瑞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74,共4页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与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g-MAH)的共混物,并考察了共混物的热行为、力学性能、相形态及增韧机理。结果表明,两组分的玻璃化温度有相互靠近的趋势,显示PPS和SEBS-...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与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g-MAH)的共混物,并考察了共混物的热行为、力学性能、相形态及增韧机理。结果表明,两组分的玻璃化温度有相互靠近的趋势,显示PPS和SEBS-g-MAH部分相容;随着SEBS-g-MAH用量增加,共混物的韧性得到很好的提高,当SEBS-g-MAH的质量分数为30%时,其冲击强度达到7.5kJ/m2。PPS/SEBS-g-MAH/Kevlar纤维共混体系中,SEBS-g-MAH既可以作为增韧剂,又可以作为两相相容剂来提高PPS基体和Kevlar纤维的界面黏结能力,使共混物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KEVLAR纤维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