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增韧聚苯醚体系的韧性、亚微相态和流变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汪晓东 张强 金日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39-743,共5页
考察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及其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EBS-g-MA)增韧聚苯醚(PPO)体系.DSC谱图显示,PPO与SEBS的共混物仅有一个Tg,两者完全相容;PPO与SEBS-g-MA的共混物存... 考察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及其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EBS-g-MA)增韧聚苯醚(PPO)体系.DSC谱图显示,PPO与SEBS的共混物仅有一个Tg,两者完全相容;PPO与SEBS-g-MA的共混物存在两个Tg,只能达到部分相容.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PPO/SEBS体系中,基体中分散相SEBS的相界面模糊,无法引发基体银纹和剪切屈服,增韧PPO的效果有限;而部分相容的PPO/SEBS-g-MA共混物显示了增韧剂良好的相界面引发基体银纹和剪切屈服的作用,其缺口冲击强度在SEBS-g-MA质量分数为20%时达到1260 J/m的超韧性.亚微相态显示,SEBS在PPO中呈现条形分散相的“海岛”结构;而 SEBS-g-MA在基体中呈现网络结构.流变性能研究显示,PPO/SEBS共混物的表观粘度均高于PPO,并随SEBS的含量增加而变大;而PPO/SEBS-g-MA则完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马来酸酐 SEBS 增韧 相容性 亚微相态 流变性能 工程 塑料 氢化苯乙烯 丁二烯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弹性体/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对尼龙6结构及性能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肖永聪 王文强 张爱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54,共4页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MA)作为相容剂,聚醚嵌段酰胺(PEBA)尼龙弹性体作为增韧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复合材料。通过物理机械测试、动态机械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分别研究了不同PEBA...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MA)作为相容剂,聚醚嵌段酰胺(PEBA)尼龙弹性体作为增韧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复合材料。通过物理机械测试、动态机械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分别研究了不同PEBA含量对复合材料韧性影响以及SMA对共混物的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EBA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A6的冲击强度,当加入PEBA质量分数为20%时,PA6复合材料的常温冲击强度达到22.93 kJ/m^2——比纯PA6提高了659.27%,低温冲击强度达到为16.75 kJ/m^2——比PA6提高了902.99%。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表明相容剂SMA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加入PEBA质量分数为20%时PEBA可均匀分散在PA6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尼龙弹性体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增容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悬浮溶胀接枝氯乙烯共聚物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余鹏 王雅玲 +4 位作者 赵永禄 张亚刚 郝涛 余东栋 陈绪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3,共5页
通过悬浮溶胀接枝共聚法制备了含有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接枝氯乙烯共聚物(SMA-g-VC)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证实SMA-g-VC共聚物的存在,测定了共聚产物中SMA的接枝率,并研究了共聚产物的微观形貌、热性能、力学... 通过悬浮溶胀接枝共聚法制备了含有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接枝氯乙烯共聚物(SMA-g-VC)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证实SMA-g-VC共聚物的存在,测定了共聚产物中SMA的接枝率,并研究了共聚产物的微观形貌、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结果表明,随着SMA投料比增加,SMA接枝率增加幅度变缓,树脂颗粒也逐渐增大且表面附生较多的小颗粒。含有SMA-g-VC共聚物的PVC树脂出现3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且随着SMA投料比增加,SMA-g-VC组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随着SMA投料比增加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冲击强度随着SMA投料比的增加而降低,而维卡耐热温度随着SMA投料比增加而大幅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聚氯乙烯 悬浮溶胀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接枝纳米SiO_2对SBS的改性研究
4
作者 唐龙祥 石洪莹 +1 位作者 刘春华 梁甘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6,共4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产物为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采用透射电镜(TEM)、转矩流变仪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的添加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产物为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采用透射电镜(TEM)、转矩流变仪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的添加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在SBS中分散比较均匀,使SBS/SiO2-g-PS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明显高于SBS/SiO2复合材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二氧化硅 苯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单体/马来酸酐熔融接枝全同聚丁烯-1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全超 韩雷 +2 位作者 段友顺 许巍 赵永仙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0,共3页
在转矩流变仪中,分别用α-甲基苯乙烯(AMS)和癸烯做共单体,将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在全同聚丁烯-1(iPB-1)上。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熔体流动速率仪等对接枝样品进行测试,探索了MAH、共单体AMS和癸烯、引发剂含量对接枝物的MAH接枝率... 在转矩流变仪中,分别用α-甲基苯乙烯(AMS)和癸烯做共单体,将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在全同聚丁烯-1(iPB-1)上。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熔体流动速率仪等对接枝样品进行测试,探索了MAH、共单体AMS和癸烯、引发剂含量对接枝物的MAH接枝率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MS与癸烯可显著提高iPB-1的MAH接枝率,同时也会引起交联反应;AMS对MAH在iPB-1上接枝率的影响比癸烯大;与癸烯相比,交联AMS共单体的接枝反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同聚丁烯-1 熔融 Α-甲基苯乙烯 马来酸酐癸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熔融接枝全同聚1-丁烯 被引量:3
6
作者 马玉杰 赵永仙 +1 位作者 姚薇 黄宝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采用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全同聚1-丁烯,研究了MAH及第二单体苯乙烯(St)、复配引发剂、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表征接枝产物。结果表明:2种单体和复配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有较大影响,加入St提高了接枝率,引发剂过氧... 采用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全同聚1-丁烯,研究了MAH及第二单体苯乙烯(St)、复配引发剂、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表征接枝产物。结果表明:2种单体和复配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有较大影响,加入St提高了接枝率,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与过氧化二苯甲酰质量比为3:1时接枝率最高,接枝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同聚1-丁烯 马来酸酐 苯乙烯 熔融 复配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SEBS对尼龙6/SEBS共混物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涛 成煦 张爱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MAH)接枝的部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SEBS-g-MAH)对尼龙6/SEBS的共混物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EBS-g-MAH上的MAH侧基和尼龙6的端氨基发生了缩合反应,增加了尼龙6和SEBS的界面相互作用... 研究了马来酸酐(MAH)接枝的部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SEBS-g-MAH)对尼龙6/SEBS的共混物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EBS-g-MAH上的MAH侧基和尼龙6的端氨基发生了缩合反应,增加了尼龙6和SEBS的界面相互作用。透射电镜(TEM)的结果表明,当SEBS在尼龙6/SEBS共混物中为分散相时,SEBS-g-MAH使得分散相颗粒尺寸明显减小,两相界面变得模糊。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的研究结果表明,SEBS-g-MAH的引入对尼龙6/SEBS共混物的熔融峰、结晶峰和结晶度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SEBS-g-MAH与SEBS相比能更有效地与尼龙6相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尼龙6/SEBS共混体系的聚集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部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尼龙6 共混 聚集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中SBS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及表面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春生 张书香 +2 位作者 李学 贾素贞 李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133,共3页
利用超临界CO2作为溶胀剂,进行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与马来酸酐(MA)的接枝反应,研究了单体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可以作为MA与SBS接枝反应的良好介质,MA的接枝率最高可达12.8%... 利用超临界CO2作为溶胀剂,进行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与马来酸酐(MA)的接枝反应,研究了单体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可以作为MA与SBS接枝反应的良好介质,MA的接枝率最高可达12.8%。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以及表面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对样品进行了表征,FT-IR证明了MA已接枝到SBS分子上,SEM观察到接枝后产物表面形成了微/纳米级的粗糙结构,接触角测试发现接枝后SBS表面水的接触角明显变小,表面由疏水变为亲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熔融接枝SBS及其对PA66的增韧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明 张云灿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加入复合抗氧剂A(酚类 )、B(亚磷酸酯类 )及流动改性剂 (液体石蜡 ) ,采用热引发熔融接枝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SBS ,获得了具有较高接枝率 ( 0 .5 2 % )和较好熔体流动性且不含凝胶的马来酸酐接枝SBS产物。用该产物增韧PA66。
关键词 马来酸酐 熔融 SBS PA66 增韧作用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酰胺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制备AS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敏 刘峰 +2 位作者 董旭 潘肇琪 刘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6,55,共5页
以马来酸酐(MAH)为单体、苯乙烯(St)为共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接枝物AS-g-MAH以及AS-g-(MAH-St)。利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MAH已经成功接枝在AS链上。并... 以马来酸酐(MAH)为单体、苯乙烯(St)为共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接枝物AS-g-MAH以及AS-g-(MAH-St)。利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MAH已经成功接枝在AS链上。并用反式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率,讨论了引发剂用量、马来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和共单体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接枝率先增大,然后趋于平稳;随着马来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接枝率先增大后下降;共单体苯乙烯的加入对接枝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马来酸酐 共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率对PVC/PA6-g-SMA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彩红 周秉正 +2 位作者 何敏 鲁圣军 于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0,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与不同接枝率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接枝改性聚酰胺6(PA6-g-SMA)的共混物,研究了PA6-g-SMA接枝率对PVC/PA6-g-SMA共混物力学性能及凝聚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越高,PA6-g-SMA与PVC的相...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与不同接枝率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接枝改性聚酰胺6(PA6-g-SMA)的共混物,研究了PA6-g-SMA接枝率对PVC/PA6-g-SMA共混物力学性能及凝聚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越高,PA6-g-SMA与PVC的相容性越好,在PVC基体中能以更小的相畴均匀分散,对PVC的增韧增强作用越明显;当PA6-g-SMA的接枝率为5.12%,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为64.7kJ/m2,拉伸强度为5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酰胺6 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A-g-MAH共聚物增容PA6/ABS共混体系的聚集态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丹 黄伯芬 李志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49,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EBA-g-MAH增容PA6/ABS共混物,采用FTIR、SEM、DSC等测试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及吸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BA-g-MAH与PA6发生化学反应所...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EBA-g-MAH增容PA6/ABS共混物,采用FTIR、SEM、DSC等测试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及吸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BA-g-MAH与PA6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接枝物对PA6/ABS共混物有较好的增容作用,使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PA6/ABS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得到很大的提高,比纯PA6提高430%,吸水性也得到改善,但是拉伸强度有所降低。DSC研究表明:EBA-g-MAH的加入抑制了PA6/ABS共混物中PA6的结晶,使PA6结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共混物 马来酸酐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增容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S-g-MAH对PPO/PA66复合材料性能和形貌的影响
13
作者 杨青林 周松 +2 位作者 李璨然 余闻达 罗玉梅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改性,用双螺杆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了增韧的聚苯醚/聚酰胺66(PPO/PA66)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吸水率、力学和熔体流动性能,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结晶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改性,用双螺杆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了增韧的聚苯醚/聚酰胺66(PPO/PA66)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吸水率、力学和熔体流动性能,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结晶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由于PPO和PA66之间弱的界面黏附,添加PPO使PA66的韧性和拉伸强度明显降低;源于SEBS-g-MAH所产生的能量耗散以及PPO和PA66之间相容性改善,PPO/PA66(30/70)中添加10份SEBS-g-MAH,使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23.95%、81.58%和157.39%;当SEBS-g-MAH含量为10份时,PPO/PA66(30/70)的综合力学性能较高;当SEBS-g-MAH含量为18份时,复合材料获得较高韧性;与纯PA66的吸水率(1.36%)比较,含10份SEBS-g-MAH的PPO/PA66(30/70)的吸水率(0.60%)降低了55.88%;PPO能促进PPO/PA66中PA66的结晶;添加SEBS-g-MAH会抑制PPO/PA66(30/70)中PA66的结晶。PPO和SEBS-g-MAH可改善PA66的熔体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聚酰胺66 马来酸酐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力学性能 吸水率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纳米SiO_2表面接枝PS及其对SBS的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龙祥 石洪莹 +1 位作者 刘春华 梁甘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7-100,共4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并以此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改性。透射电镜(TEM)、力学性能与热重分析(TGA)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g-PS纳米复合粒子在SBS...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并以此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改性。透射电镜(TEM)、力学性能与热重分析(TGA)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g-PS纳米复合粒子在SBS中分散比较均匀,使SBS/SiO2-g-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明显高于纯SBS与SBS/SiO2复合材料。动态力学分析(DMA)测试结果表明,与纯SBS及SBS/SiO2复合材料相比,SBS/SiO2-g-PS的高温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了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纳米SIO2 苯乙烯 复合粒子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SBS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莉宁 李廷 +3 位作者 夏慧芸 张怀强 王小蔓 陈华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73-1779,1795,共8页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沥青改性剂。本文针对SBS与沥青物化性质差异较大、相容性不足、制备的改性沥青易离析的应用缺陷,在阐释接枝SBS接枝原理的基础上,总...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沥青改性剂。本文针对SBS与沥青物化性质差异较大、相容性不足、制备的改性沥青易离析的应用缺陷,在阐释接枝SBS接枝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引发剂法和辐射接枝聚合法为代表的接枝方法,综述了不同单体接枝SBS作为沥青改性剂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评价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即选择极性合适、不影响沥青性能的单体,综合研究物料用量、温度、时间等因素来严格控制接枝SBS合成过程,全面准确地表征接枝物结构及接枝率等参数,并深入研究其改性沥青机理,建立整套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合成 石油 改性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与MMA在超临界CO_2介质中的接枝反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春生 郑安呐 +1 位作者 张书香 任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4-727,共4页
利用超临界CO2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溶剂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溶胀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MMA与SBS的接枝聚合物(SBS-g-MMA)。MMA的接枝率达26.3%。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压力等因素... 利用超临界CO2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溶剂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溶胀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MMA与SBS的接枝聚合物(SBS-g-MMA)。MMA的接枝率达26.3%。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用FT-IR、GPC、DSC以及SEM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后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增大,接枝后产物的玻璃化温度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S接枝MAH及SEBS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孝勇 郭祀远 郭熙桃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18,共3页
制备了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接枝马来酸酐(SEBS-g-MAH)。将SEBS-g-MAH、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粘合力促进剂、碳酸钙及其他助剂共混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再注塑... 制备了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接枝马来酸酐(SEBS-g-MAH)。将SEBS-g-MAH、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粘合力促进剂、碳酸钙及其他助剂共混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再注塑得到弹性体复合材料。结果表明,SEBS-g-MAH的红外分析证明马来酸酐(MAH)已被接枝到SEBS上,扫描电镜图也显示所制备的弹性体复合材料呈"海-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 弹性体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法在纳米TiO_2表面接枝PS及其对SBS的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茜茜 方武 +3 位作者 郭知理 赵凡 唐龙祥 王平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115,共5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TiO_2),再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TiO_2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并以此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改性。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表明,PS大...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TiO_2),再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TiO_2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并以此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改性。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表明,PS大分子链成功地接枝到纳米TiO_2粒子表面。力学性能、动态力学分析及热重分析测试结果显示,SBS/TiO_2-g-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均明显优于纯SBS及SBS/TiO_2复合材料。经紫外光老化后,SBS/TiO_2-g-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保持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金红石型纳米TIO2 表面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改性 抗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共混物和PBT对SEBS/PP体系的复合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旭 王辉 +2 位作者 聂畅 严岿 郝旭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32,共5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混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二者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丙烯(PP)体系的复合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了材料的显微组织形貌,测试...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混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二者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丙烯(PP)体系的复合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了材料的显微组织形貌,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用一组验证试验证明了复合作用的存在。结果表明,接枝共混物和PBT二者对SEBS/PP体系产生了一种复合作用,这种复合作用能显著提高SEBS/PP体系的拉伸性能,当接枝共混物、PBT各占体系的10%时,拉伸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共混物 复合作用 验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单体接枝法制备功能化PPB
20
作者 程巧换 吕占霞 +3 位作者 张留成 李杨 李连鹏 茹阁英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0,共4页
采用中介物法与多单体接枝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将丙烯与丁二烯在Ziegler-Natta且催化剂作用下共聚合,然后在二甲苯溶液中将丙烯/丁二烯共聚物与2种或3种单体反应得到含多种官能团的接枝共聚物。考察了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作为共... 采用中介物法与多单体接枝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将丙烯与丁二烯在Ziegler-Natta且催化剂作用下共聚合,然后在二甲苯溶液中将丙烯/丁二烯共聚物与2种或3种单体反应得到含多种官能团的接枝共聚物。考察了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作为共单体对马来酸酐接枝率的影响,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明了三单体接枝共聚物的生成。凝胶渗透色谱研究发现,接枝前后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不大,表明接枝前后共聚物无明显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丁二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溶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